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5):88-91
随着我国网络用户的增加及金融服务的进步,我国的网络银行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网络银行系统漏洞、信息不对称以及风险对网络银行业务的高破坏性,使得风险问题已成为网络银行发展的最大障碍,因而迫切需要加强对网络银行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本文利用模糊数学建立影响网络银行风险因素的诊断模型,得到各项指标对网络银行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和表现状况的定量诊断方法,从而为改进网络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9)
网络银行监管是保障网络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网络银行监管中必须要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依据,提高网络银行监管的有效性。然而现阶段,我国在立法层面缺乏对网络银行监管的专门法律,使得网络银行监管一直以传统银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导致网络银行监管缺乏法律制度依据,削弱了监督效力。本文从分析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现状入手,提出完善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期望对构建强有力的网络银行监管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8)
随着网络银行发展速度的加快,相关的监管问题也慢慢的显露了出来。网络银行相关监管法律制度用法律的途径为网络银行的监管提供了规范,但由于网络银行自身的特点与其风险,网络银行相关监管法律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更加影响着银行业乃至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网络银行相关监管法律制度现存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提供建议,促进网络银行相关监管法律制度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
网络银行作为新颖的银行经营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了移动金融的形态,便捷的使用体验和难以想象的发展空间,使网络银行日益受到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伴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高潮,网络银行不断地高速发展,功能也逐渐改善,业务量也不断提高。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加快网上银行建设的步伐,网络低廉的成本和便捷的服务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网络银行发展的安全、业务等问题也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8)
我国网络银行采用全流程网络化运营的银行商业模式,分为直销银行和电商系网络银行两类。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对网络银行业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在位网络银行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传统商业银行和大型电商企业设立的网络银行进入行业门槛低,电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对网络银行替代性强等问题。以浙江网商银行为例,电商系网络银行应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轻资产运营、大数据的支持,实施成本集中和差异化集中的竞争战略组合。  相似文献   

6.
应用HHM法对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去"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地识别,然后运用RFRM法将风险进行逐层筛选,得出政策连续性、先进技术应用风险、法律不完善风险、组织协调风险、合同风险和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稀缺风险是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核心风险,进而针对这些核心风险提出了具体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安全防范能力差,通过解决技术性问题和加强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来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发展较为迅速,盾构法施工技术凭借自身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不断地优化盾构施工技术、完善盾构施工管理越发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盾构法掘进管理以及施工关键技术中的风险点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1)
中国的网络银行起步较晚,但是信息时代,后发优势效应明显。伴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迅速,网络银行与电商、社交网络的关系密不可分,阿里巴巴的马云曾说过最具未来的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互联网金融,一种是金融互联网。本文的主旨就是结合互联网公司、银行业简要分析网络银行的前景和未来,并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房地产业的发展,从系统风险和个别风险两方面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风险,详细地阐述了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从而完善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及相关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3)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都提供了全新机遇,但也为我国带来了相应的法律风险,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防范、控制和规避风险。本文将简单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风险,并就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6)
数字技术以其成本低、覆盖广等优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了传统普惠金融存在的信用采集难、成本高等困难,降低了普惠金融推广中的部分风险。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为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普惠金融监管带来困难。目前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针对数字技术下产生的风险和监管研究有待加强,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目前监管状况,并从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结合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历史发展,论证了监管的必要性,探索构建了相应的监管框架,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竞争也更加激烈,商业银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很多商业银行都在思考的问题。而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是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努力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建立健全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风险导向审计规范、商业银行应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完善风险评估方法、建立专业化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制度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运用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措施。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
P2P网贷是微金融运营模式的创新,主要为解决个人借贷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P2P网贷使得长期被压抑的民间金融需求获得释放。P2P借贷手续方便、灵活、快捷,自2007年引入中国以来,P2P平台在我国发展迅速。在其高成功率的背后,存在政策风险、信贷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监管风险等诸多风险。而这些风险的源头,与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制度缺失、监管职责不明、征信体系不完善等息息相关。因此,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明确P2P网贷平台的法律性质和监管主体,完善资金担保及托管服务。规范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内容主要就特大型桥梁工程技术进行探究,以我国某特大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识别桥梁工程技术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评价,深入研究其管理模式,并设计出完善的技术风险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招标环节也逐渐完善和成熟,招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但实际上,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标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风险。对当下我国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风险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并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5)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业态,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创新的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发展历程比较短,呈现了网络支付、互联网保险、数字货币、互联网基金销售、P2P网络借贷、众筹、互联网信托、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模式。互联网金融伴随着法律风险、行业风险、技术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等,应该从互联网金融风险宣传、完善相关立法、加强行政监管、强化自律经营、技术化解等措施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确保互联网金融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31):179-18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趋于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促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向健康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在招标项目合同中,为了确保招标、投标的公平、公正性,通过颁布《招标投标法》来规范招投标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但是招标合同在签订履行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法律风险比较多。本文以首先分析了招标合同签订履行中常见的法律风险,然后提出具体的法律风险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6)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正处于转型期,其发展是健全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控制可分为显性控制和隐性控制两方面,其中尤以隐性控制为关键。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基金管理模式。对我国养老基金公司采取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基础制度,加强基金的规范化运行和系统化管理,均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要部分,也是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雷洋 《四川建材》2019,(9):204-206
经过长期的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健康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但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并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对目前BIM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的特点和其在施工安全风险预警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合BIM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的方案及风险预警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以期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