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潼关高程及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对潼关高程从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潼关高程近年来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汛期来水量大幅度减少所致。要控制和降低潼关高程,必须调整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来适应新的来水来沙条件。建议非汛期最高运用水位控制在316~318,汛期敞泄排沙流量减小到l000~1500m^3/s,桃汛起调水位313m,6月上旬运用水位降至310m。  相似文献   

2.
关于三门峡水库若干问题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四十年来的原建、增建、改建过程做了系统回顾和合理划分,对枢纽工程运用探索在有关重点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综过增、改建过程和按“蓄清排浑”控制运用后,基本上实现了1969年“四省会议”原定目标,并就小浪底工程投运引起的条件变化,来水来沙变化和三门峡水利枢纽自身运用条件变化,对三门峡水库今后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三门峡水库调度工作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主要总结了三门峡水库1973年以来“蓄清排浑”调度运用工作,回顾了水库在该运用方式下的摸索、完善的变化过程,提出了小浪底水库建成后,三门峡水库调度运用方式的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4.
王育杰 《人民黄河》2003,25(7):16-18
多泥沙河流峡谷型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的前提是:水库非汛期回水淤积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淤积河段汛期存在一定的富裕冲刷能力;低水位运用条件下水库具备较大的泄流排沙规模;汛期洪水的量级较大。三门峡水库在“蓄清排浑”运用情况下,能否使潼关河段维持冲淤平衡,关键在于水库非汛期潼关高程自然上升量加水库高水位运用造成的上升量与汛期潼关高程下降量之间的对比关系。近期黄河洪水量大幅度减少,汛期潼关高程下降量小于非汛期自然上升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高水位影响因素消除,潼关河床冲淤平衡问题也难以解决,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潼关高程。  相似文献   

5.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建设最早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分析其功过与经验教训对今后黄河治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认为:三门峡水利枢纽规划是错误的,没有考虑水库淤积的"翘尾巴"问题,坝址选择不当;改建是成功的,经过数次改进,摸索和总结出了使水库长期运行的蓄清排浑调度模式,1974—1985年三门峡水库冲淤已达到平衡;三门峡水库对黄河下游发挥了巨大防洪效益,其防洪效益不在于水库调洪,而在于拦沙92亿t、为下游河道减淤约64亿t,平均减淤厚度为3.30 m。三门峡水库成功的运用实践证实了多沙河流水库长期使用的可行性,由于黄河泥沙多,因此除调水调沙增强输沙能力外,还需要通过水库和放淤等措施拦蓄、利用一部分泥沙。  相似文献   

6.
三门峡水库泥沙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门峡枢纽建成后,库区泥沙淤积十分严重经过2次改建,工程的泄流规律增大,315m高程泄量近10000m^3/s,水库运行方式改为蓄清排浑运用。恢复了10亿m^3的槽库容,潼关高程升降变化稳定,基本控制住了泥沙淤积的上延。由于枢纽上下游兴建了大型水利枢纽,改变了三门峡水库的入库水沙条件和运行条件,库区泥沙冲淤变化出现新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改善水库运行调库,适当调整非汛期和汛期的运用水位,缓解库区泥沙中  相似文献   

7.
小浪底枢纽进入正常运用阶段后,库水位将在230~254m之间变动,随着蓄水位的升降,进水塔上游将形成高滩深槽的河床形态。文中根据1:80正态泥沙模型对1950~1970年共21个水沙系列年进行了模拟试验,对高滩深槽的形成过程及有关泥沙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报。  相似文献   

8.
9.
李旭东 《人民黄河》1998,20(7):17-18,21
1986年以来,由于龙羊峡,刘家峡两水库汛期大量蓄水,减少了潼关洪水的洪峰流量,并缩短了3000以上流量的历时。  相似文献   

10.
1973年后三门峡水库进入蓄清排浑控制运用时期。1986年以来,进入三门峡水库的水沙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年入库总水沙量有大幅度减少,而且水沙量在年内的分配也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汛期,洪水入库前三门峡水库有目的地进行“无控制”低水位迎洪运用,这种运用方式虽然对加大溯源冲刷力度和扩大冲刷范围有利,但冲刷幅度根本上还取决于洪水期问入库洪峰流量的大小和洪水过程的长短。当入库洪峰流量达3500m^3/s时,溯源冲刷发展到黄淤34断面附近,达到一定条件后,冲刷强度会大幅度减弱。汛期浑水发电期间(库水位不超过305m)形成的少量泥沙淤积发生在近坝段,处于三门峡水库溯源冲刷易冲部位,洪水期可及时得到冲刷和清理,不会对潼关一大禹渡河段冲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潼关以下黄河三门峡库区汛期冲刷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实测资料对1974年以来三门峡库区溯源冲刷和沿程冲刷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溯源冲刷的范围,初步研究了溯源冲刷的发展过程及其与入库流量、坝前水位和河床条件等之间的关系,并对沿程冲刷及其与水沙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了大流量时沿程冲刷和溯冲刷是水库冲刷的主要形式,是增大水库排沙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三门峡水库泄洪排沙对库区工程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泄洪排沙对三门峡库区工程造成的影响,本文依据库区历年汛末河势查勘报告和近年汛期工程春流及塌岸、塌滩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认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铁岗水库排洪河工程深基坑由于受场地限制,不能放坡开挖,设计采用土钉支护技术加固边坡、间隔式单排人工挖孔桩作为开挖支护兼作永久护壁。分别对土钉支护设计和间隔式护壁桩设计,以及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施工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三门峡水库开始蓄水运用即出现严重淤积,随后被迫降低运用水位,改为“滞洪排沙”运用。为了进一步减轻库区淤积所产生的危害,采取了“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进入90年代以后,又进行了汛期泄洪排沙的实验,由于长期冲切河槽,大幅度而且过快地降低库水位,对库区工程、河势等诸方面都程度不同的带来了一定负面效应,给库区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文中就三门峡水的运用和库区冲淤对河势变化及工程的影响做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三门峡水库陕西移民返迁区防洪保安工程防洪标准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移民返迁后,三门峡水库陕西移民返迁区蓄滞洪水的条件已经丧失;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三门峡水库陕西库区使用几率极低,建议将陕西移民返迁区由三门峡水库库区调整为防洪保护区,并重新确定防洪保安工程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三门峡水库过去多年来的三种运行方式,指出了现行运行方式由于汛期拉沙对库区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水沙条件、工程自身及黄河防洪体系的变化,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历经了3次转变,先后进行过蓄水拦沙、滞洪排沙、蓄清排浑及基于蓄清排浑的洪水期敞泄排沙运用。通过探索与边界条件相互适应的运用方式的实践,在水库运用初期造成上游严重淤积的情况下,逐渐消除了不利影响,保持了335 m水库水位下相对稳定的防洪库容,持续发挥着水库的综合作用。建议三门峡水库分步开展非汛期水位320 m及以上的原型试验,释放水库库容调蓄能力,以及开展动态汛限水位、分期汛限水位等试验,进一步提高水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三门峡库区是山西省唯一的一个湿地保护区,为保护水库,近几年修建了西延及太阳渡等防洪工程,但工程出险几率很大,为提高工程抢险质量,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兴建东垆裁弯试验工程是为降低潼关河床高程、缓解关中平原防洪压力采取的综合措施之一。但是2003年汛期该工程发生了“重大险情”。文中对工程的出险原因和抢险过程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