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以勒·柯布西耶1935年设计的周末住宅为线索,从建筑形态,结构体系等方面展现这一时期的住宅的特点,揭示勒·柯布西耶在设计乡土建筑中的思维和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因: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建筑是体块在阳光下精湛的、正确而出色的表演。”  相似文献   

3.
金秋野 《建筑师》2007,(6):73-78
1955年,现代建筑处于新旧交替之时。本文以勒·柯布西耶为中心,以德州游侠和他们的《透明性》为线索,叙述他们如何研究并推广远在大洋彼岸的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方法和思想,并服务于特定的历史目的。在此基础上,讨论不同类型的建筑思想的交流与冲突,以及建筑理论革新事业的动机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通过对路易斯·康、勒·柯布西耶、安藤忠雄等三位建筑师特殊语汇的简要回顾,提取和比较三者作品中的迷宫意象,并初步说明迷宫同城市现实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5.
张小迪  王远涛 《山西建筑》2007,33(25):62-63
通过对郎香教堂的空间设计、形体设计和质感、细部的装饰和色彩处理以及光和影在朗香教堂中的运用的审美浅析,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朗香教堂的审美特性以及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6.
胡炜 《建筑师》2007,(6):23-32,22
勒·柯布西耶生平设计过四项宗教建筑,其中三件建成作品不仅是大师作品的经典,也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并对当代教堂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透过迥异的形态表象,窥探其中既沿袭相应教义要求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天才般创造性,借以生成空间形态以满足宗教活动与精神需要的复杂规律性所在及其延续与变化。  相似文献   

7.
李建斌 《建筑师》2007,(6):50-55
勒·柯布西耶的印度实践反映了他的一种自觉地适应当地环境的设计倾向。本文重点对他在印度建筑作品适应气候的策略进行研究,从城市规划,建筑遮阳隔热、建筑通风策略等角度分析,并评述了他提出的气候表格的设计方法。指出最重要的是学习他这种务实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8.
程超 《建筑师》2007,(6):44-49
昌迪加尔的总督府项目在柯布西耶住宅项目中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本文从功能、形式、秩序和理念四个方面层层深入的对这个形式奇特而且结构庞大的建筑进行解读.以揭示该建筑与其理念原型——印度法特普尔·西克里城(Fatehpur Sikri)宫殿建筑群的枢密殿(Diwan-i-khas)之间的关联.这就为理解柯布西耶晚期作品(主要是昌迪加尔首府广场建筑群)的设计手法和意图提供了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9.
勒·柯布西耶去世后40年,一直没有完成的菲尔米尼教堂将要根据建筑师的设计完成。建造这座教堂的任务由菲尔米尼的前任市长欧仁·克劳迪亚斯·珀蒂于1960年委托给勒·柯布西耶。建筑师于1960年代初期完成了位于菲尔米尼-韦尔城区的整个建筑群体的设计,该教堂是这一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属于联合住宅,包括一个文化中心、一个体育场和一个游泳池。1965年勒·柯布西耶的去世中止了教堂的建造。建筑师去世之后,教区并不想执行这项设计。1967年,一群勒·柯布西耶的朋友成立了一个组织,旨在实现教堂的建设。他们得到了一期建设的资金。然而…  相似文献   

10.
童雪菲 《山西建筑》2007,33(30):62-64
从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研究入手,阐述了其住宅研究的设计路线、技术路线、人文路线,并通过其住宅作品分析来反映其住宅研究的丰富内容,最后进行小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勒·柯布西耶诞生一百周年,本刊特邀作者撰文纪念。R·奥雅姆建筑师1942年至1949年曾在勒·柯布西耶工作室工作,现任巴黎勒·柯布西耶基金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12.
在勒·柯布西耶赢得建筑大师“神话”的同时,他也被贴上“柯布式错误”的标签。我们该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找理解大师理念和形式的平衡点?本次研究试图进行一个时段探索,选择勒·柯布西耶人生中非常特殊的一个演变阶段(1917~1933)进行观察,即从脱离家乡拉绍德封(La Chaux-de-Fonds)的让纳黑到巴黎的勒·柯布西耶的蜕变。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初显了作家、画家和建筑师的人格完整性。让纳黑成长为勒·柯布西耶既需要时代的推动,也需要其特殊的人格力量。这是一个在挫折和失败中快速成长的勒·柯布西耶,一个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抗争的勒·柯布西耶。  相似文献   

13.
韩林飞  任嘉乐 《建筑师》2023,(5):119-125
勒·柯布西耶《走向建筑》这本大作自诞生起就受到了学界的推崇与青睐,在全球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受推崇。2023年是此书面世100周年,更是值得纪念。本文从该书法文书名的翻译以及勒·柯布西耶青年时期的经历出发,结合百年来国内外关于勒·柯布西耶这本书的不同方面的评论,思考勒·柯布西耶创作本书的初衷,探究该书所显露出语言结构和逻辑问题的原因,正视《走向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史上的意义,从而客观地分析和看待勒·柯布西耶在现代建筑运动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埃及建筑师阿布德尔·瓦希德·艾尔·瓦基(Abdel-WahecEI-Wakil)获得了“2008年理查德·德赖豪斯奖”(Richard E.Driehaus Prizeo他的作品包括库巴清真寺(Quba Mosque)(图01)和“牛津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Oxford University Centre for Islamic Studies)(图02)。  相似文献   

15.
不论1920年,勒·柯布西耶郑重地提出“塔楼城市”方案的时候,还是1933年他主持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将他的“高层低密度”住宅区设想写进《雅典宪章》的时候,他绝不会想到,他的这一如此美妙的居住模式后来会成为众矢之的。正如英国女建筑师马莫特于80年代初所说:勒·柯布西耶由于鼓吹高层住宅——一种失败了的形式,而在今天备受责备”。  相似文献   

16.
沈开康 《建筑师》2008,(5):60-76
通过对勒·柯布西耶的晚期作品威尼斯医院的重新解读,剖析了医院从三位艺术家的作品研究中得出了医院病人单元,并使之成为元素,发展成了最终的颠覆传统的功能组织和结构形态,阐释了由早期对现代实体城市的推崇转变成以尊重文脉肌理来处理建筑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由欧洲风景园林学校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hools,ECLAS)构想的勒·诺特项目(LE:NOTRE Project)使欧洲各国7年来一直保持着紧密协作。如果说在伊拉斯莫斯·芒达斯(ERASMUS Mundus)行动4计划下,2007年申请开展得很成功,那么过去的成就需要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23个新的合伙组织的加入使得勒·诺特已经成为个国际项目。  相似文献   

18.
《新建筑》1987,(4)
1 勒·柯布西埃是凌驾于我们时代每一位建筑师之上的伟大天才。他留下的全部作品包括建筑物、建筑设计方案、城市规划、绘画和著作。他和他的作品对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本展览是在许多世界性展览中的一次小型展出,以纪念查尔斯-爱德华·兴纳雷,笔名勒·柯布西埃1887年10月6日的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19.
<正>纯粹主义的时代——勒·柯布西耶从绘画到建筑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1887年生于瑞士,被誉为"近代建筑三大巨匠"之一。日本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Tokyo)由勒,柯布西耶设计,且于2016年登记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该馆于2019年迎来创立60周年,通过举办该展以示纪念。展览聚焦于勒·柯布西耶在巴黎推进纯粹主义(Purism)的  相似文献   

20.
读书     
,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2,(11):139-139
童年的门把手读《思考建筑》 2009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在专业圈里,他的项目获得了几乎是神话般的地位;他最著名的作品沃尔斯温泉(Thermal Baths at Vals,1996)与勒·柯布西耶的郎香教堂和奥斯卡·尼迈耶的巴西利亚一样,已成为不容错过的“朝圣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