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乳山西涝口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涝口矿区位于胶莱盆地北缘。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荆山群、中生界莱阳群地层,岩浆岩以燕山期活动为主。区内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的构造复杂多样,地表矿化蚀变随处可见,使找矿工作较难开展,通过总结该区矿床地质特征,把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构造划分为层间滑动构造带及其上盘张性裂隙构造带2种主要类型,理清了找矿思路,对今后工作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安溪沟金矿位于甘肃省西成矿田铅锌金成矿有利地段。笔者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入手,结合矿区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讨论了区内金矿的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矿石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化产于一定的有利层位,与区内构造破碎带、层间挤压片理化带及岩脉发育程度关系密切,金矿贫富与黄铁矿多寡、蚀变强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枣子沟金矿时发现于西秦岭夏河-合作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大型金矿之一,主要分布在西秦岭造山带西南缘与松潘-甘孜构造结的过渡部位,中三叠统古浪堤组钙质、硅质板岩和闪长岩岩脉中赋存金矿化。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对矿体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交代)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下文结合甘肃枣子沟金矿地质特征对该矿成因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煎茶岭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将区内金矿化分为五个矿化类型;认为由F145控制的蚀变白云岩型金矿带深部及西延仍有较大找矿潜力,与超基性岩有关的蚀变白云岩型金矿仍是今后本区找矿的主攻类型。对区内金矿的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龙头沟金矿是近年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泥盆系砂岩中,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中温岩浆热液矿床。在介绍区域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与成矿有关的主要控矿条件,指出矿体主要受近EW向断裂控制,断裂倾向与地层相反,并且围岩岩性、蚀变强弱和矿体产出标高均对矿体的形态和品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合近年外围工作进展,提出本地区今后找矿勘查工作应围绕走向剪切断裂、区内矿化蚀变带及外围化探异常开展,同时对背斜南翼开展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西涝口矿区位于胶莱盆地北缘。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荆山群、中生界莱阳群,岩浆岩以燕山期活动为主。区内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的构造复杂多样,由于地表矿化蚀变,使找矿工作较难开展,通过总结该区地质特征、矿床成矿规律,理清找矿思路,对下一步工作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三官庙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期造山带东段之白水江-白河褶皱带北侧,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成矿地质特征表明,金成矿作用受区内构造-岩浆活动控制,金矿体发育在断裂构造裂隙及两侧蚀变围岩中,为构造蚀变型金矿床。深部矿脉延伸的聚合地段、产状变缓的部位是深部找矿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卡拉麦里成矿带内地层较全,构造发育及岩浆活动频繁,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在带内广泛发育,为本区主要含金地层。卡拉麦里深断裂严格控制区内侵入岩和次一级构造、矿产的分布,是构成岩浆侵入的主要通道,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文章对卡拉麦里成矿带哈尔马依勒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研究,提示区内金成矿模式主要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情景良好。  相似文献   

9.
红十井金矿大地构造位于塔里木陆壳板块由断裂控制的北山裂谷活动带。该区分布非常多的金矿床点,找矿潜力巨大。矿区内主要分布有两大类金矿,即蚀变岩、大青山式石英脉复合型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该矿处于断裂活动多发且强烈的红十井断裂带上,其成矿的范围与规模受到由断裂派生的次级构造形成的构造断裂蚀变带的控制,成矿条件优越。文中在对红十井金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该矿床成因,并总结其找矿标志,为今后区内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谭俊 《黄金》2013,(12):9-14
贺兰山北段是中国新兴的金找矿潜力区。在分析矿体地质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从找矿角度详细划分了区内金的成矿类型,并系统分析了断裂构造体系对成矿的具体控制作用。综合成矿构造应力场、矿体(带)空间构型及成矿流体一物质场结构分析,指出了区内下一步找矿方向,强调勘查工作应以低缓石英脉型金矿床为重点对象,兼顾F1中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上黑龙江盆地地质特征和金成矿作用的东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黑龙江盆地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是一个由陆源碎屑物填充和沉积而成的中生代构造型断陷盆地,其形成和演化受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制约。盆地内赋存有石油、天然气、煤、金、银、铜及其他一些非金属矿产。通过分析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结合目前盆地内已发现的金矿床(点)成矿特征,认为在地层和构造等地质特征方面,盆地在以长缨-依林-龙河一带为界的东西两侧存在差异性,因此在矿床成因和成矿特征方面有所不同。通过总结东西区金矿床(点)的成矿特征,指出在西部区应主要寻找以老基底为成矿围岩的铜、金矿床和以二十二站组地层为围岩的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在东部区应主要寻找以火山岩地层为围岩的蚀变岩型岩金矿床,同时兼顾西部区所有的岩金矿床类型。研究认为,东部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是寻找大型-超大型岩金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汉江流域砂金控矿遥感地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绍濂 《黄金》1989,10(10):2-5
  相似文献   

13.
上黑龙江盆地西段大地构造演化与金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大兴安岭弧盆系上黑龙江盆地的西段,从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和地球动力学属性分析,本区应为著名的蒙古—鄂霍茨克巨型近EW向构造—岩金成矿带的一部分,成矿构造地质环境、成矿特征与俄方毗邻地区基本一致,俄方从20世纪初至今,已在该带上发现了10多个大型—超大型岩金矿,均产于蒙古—鄂霍茨克推覆构造带内的中生代沉积盆地边缘或盆缘基底中。我国从90年代开始相继在上黑龙江盆地西段也发现了砂宝斯大型金矿床、老沟西和三十二站中型金矿床,说明该成矿带大地构造演化与金成矿关系存在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韦建全  陈洁 《甘肃冶金》2017,9(1):36-39
龙川县热水金多金属矿位于广东河源,处于麻布岗火山岩盆地和菖蒲火山岩盆地接合部位,属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火山热液金矿床。金、铅复合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硅化碎裂带中,围岩为上侏罗统高基坪群安山岩。矿石为石英硫化物金建造。根据矿区找矿前景分析,矿区寻找金多金属矿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
蓬家夼金矿和发云夼金矿是一种产出在胶莱拉分盆地东北边缘莱阳组砾岩和胶东群变质岩层的不整合接触带--层间滑动断层带内的新类型金矿,金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蓬家夼金矿和发云夼金矿是属于在相似地质条件下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同成因同来源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这种金矿是受拉分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断层控制的、深源成矿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成因的金矿。  相似文献   

16.
在胶莱盆地及其周边部位, 已发现许多金矿床(点), 典型矿化类型主要有: 受滑脱拆离断层控制的中温热液交代蚀变岩型金矿(乳山蓬家夼)、受构造控制的中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砾岩型金矿(牟平发云夼)、中温热液改造型金矿(平度大庄子)、次火山岩型金矿( 五莲七宝山)。对比分析各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以及演化历史, 认为这些矿床是在不同构造位置、不同成矿流体参与下形成的不同类型的金矿床。以期推进胶莱盆地及周边金矿的研究、指导进一步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7.
胶莱盆地北缘金矿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胶莱盆地北缘是胶东继招平金成矿带、焦家金成矿带、牟乳金成矿带之后, 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地区。随着蓬家夼、发云夼等大中型金矿的发现, 该区的金矿找矿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分析了该区金成矿地质条件, 对不同矿床类型的金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对比, 并对该区的成矿远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从岩浆活动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的角度,研究了岩浆活动与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金矿成岩成矿具有统一性和周期性的6阶段演化的动力学模式。即T1-T2 ,羌塘地体、冈底斯地体雏形阶段; T3-J1,班怒洋盆、雅江洋盆雏形阶段;J2-J13洋盆不断扩张形成蛇绿岩套及与其有关金矿床阶段;J23-K1、洋盆闭合、地体拼合、雅江洋盆北向俯冲,形成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或与花岗岩有关的Au(Cu)、Sn、Pb、Zn 成矿系列; K2-E2 雅江蛇绿岩侵位阶段; E2以来,地幔柱形成高原隆升,砂金矿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9.
胶莱盆地与金矿成矿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杨金中  赵玉灵 《黄金》1999,20(9):1-6
胶莱盆地是J3-K1期间由牟平-即墨断裂带在右旋走滑运动中形成的S型拉分盆地,盆地的产生与盆地边缘金矿的形成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在盆地的形成过程中,盆地基底和周边地区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和火山活动则提供了成矿的热源和斌矿空间。通过对蓬家夼矿床的分析,认为胶莱盆地周边具有较好的成效远景。  相似文献   

20.
山东胶莱盆地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胶莱盆地为中生代形成的地洼盆地,沂沭断裂带和五莲-即墨-牟平断裂带控制了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近年来,在盆地边缘先后发现了蓬家夼、辽上、土堆、宋家沟、大庄子、西涝口等金矿,今年我部在预查找矿中,又发现了莱阳市东夏庄、大黄家等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多金属找矿靶区;胶莱盆地成为胶东地区普查找矿的热点地区之一。通过对盆地形成时间和胶东大多数金矿形成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胶东金矿的主成矿期与胶莱盆地的强烈拉张期在时间上是一致的,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与胶东地区金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通过分析盆地成矿条件,认为盆地金矿的形成条件与胶北隆起金矿形成条件相似,由此得出盆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