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邱光荣  胡英 《华中建筑》2010,28(6):58-61
该文从总体布局与建筑单体两方面分析了泉州"手巾寮"传统民居的生态理念,进而就如何在现代农村住宅建设中实现对传统民居的传承,提出局部更新和适宜技术两点思路及具体做法,探索了乡土民居与现代技术的相互结合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泉州东禅少林寺的史料考证和现有遗存实测,从总平面布局、建筑立面、建筑风格等方面,探讨了东禅少林寺的建筑特征,并分析了该建筑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城市文化和历史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赵鹏 《福建建筑》2004,(1):13-15
本文阐述了“庭”与“院”的概念,并结合气候环境、格式塔心理学对泉州官式大厝“中庭”与北京四合院“内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代表成都近代建筑最高成就的华西坝老建筑,是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先驱。其中八栋建筑于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其中四栋建筑为案例,从建筑的平面轴线关系、平面布局特点、平面细部特征三方面对其底层平面图展开剖析,试图发现华西坝老建筑平面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陈新  胡昂 《城市建筑》2014,(29):190-191
代表成都近代建筑最高成就的华西坝老建筑,是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先驱。其中八栋建筑于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其中四栋建筑为案例,从建筑的平面轴线关系、平面布局特点、平面细部特征三方面对其底层平面图展开剖析,试图发现华西坝老建筑平面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唐莲  丁沃沃 《建筑学报》2015,1(2):18-22
基于严谨的城市调研和理性的分析方法,揭示了沿街建筑立面标识图示街道空间特征的潜力;研究论证了立面标识的长度、宽度、面积以及在立面的分布与街道使用性质、步行者活动的具体关联,并转化为图示方法,为城市空间研究与调研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宋《营造法式》与日本《延喜木工寮式》的比较,分析唐宋以来建筑生产制度与技术的演变和发展,以及中日古代建筑生产制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袁小景 《山西建筑》2011,37(34):18-19
简单叙述了镇平城隍庙的建筑概况,较详细地介绍了城隍庙大殿的平面布局及结构特色,并分析了其建筑特征,对研究该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粤  戈之炅  陈曦 《华中建筑》2023,(12):114-118
该文从苏南传统建筑研究入手,梳理了常熟地区各层面的既有研究,对关注较少的常熟地区传统建筑的布局模式与营造特征进行初步探索。从类型布局和平面格局两个方面分析常熟传统建筑的布局特点,对常熟传统建筑的常见类型进行归纳分类,对其平面的一般性规律进行总结。并以其大木作、小木作与砖石瓦作等典型营造特征展开解析,探索其与苏州营造技艺的异同,着重关注有别于苏州的地域性做法。  相似文献   

10.
张华 《江西建材》2014,(21):18-18
建筑生成设计涉及到很多技术,包括数理知识、计算机技术等。当前正是建筑生成设计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本文就建筑生成设计的理性特征做了简要的探讨并分析了其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正在发生着变化。外来文化的渗透、派系建筑的流行,导致农村民居建筑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景观特色。文章试图以建筑类型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探究新农村民居建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使乡村建筑风貌与其所在地域特征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协调,提升乡村的人文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中日传统建筑有着相似的文化特质。在借鉴西方先进设计理念方面,日本走在了中国的前面,获得了成功。通过文化传统、资源环境、设计市场、创作过程等四个方面对中日建筑创作环境的差异进行比较,找出影响中日建筑创作发展背景因素,列举了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寻求这些因素与建筑创作视角、认知、理念、精神之间的因果关系。借鉴日本社会和建筑界对建筑创作的正确理解、态度、和处理方式,认识并修正中国建筑界因一些不良因素导致的偏差,增加建筑创作中的价值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重庆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其传统建筑形式深受当地文化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但由于部分建筑师对传统建筑语汇的理解不足,造成部分重庆当代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缺失。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和深度研究,寻找将重庆地区传统建筑元素应用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方新古典主义理论的研究,对比中西方基于新古典主义下建筑的差异。分析西方两次新古典主义建筑的融入,对中国传统建造理念、方式、空间和结构等变化,从时间背景、建筑风格和造型上,以及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当下的快速发展的建筑浪潮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怡 《建筑与文化》2016,(3):204-205
城市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对江南传统水乡村落的更新改造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越来越多富有特色的村落在现代化发展中失去它们的历史底蕴与建筑地域文化。本文以文昌村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为例,在对该村落历史文化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利用高铁站“三个圈层”理论确定其功能结构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从自然格局、空间形态、建筑特色等方面探讨保护并重塑村落特色空间的设计手法,为村落改造项目如何合理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扬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建筑遗产资源,扬州市区历史建筑的认定完善了建筑遗产保护体系。文章梳理了狭义的历史建筑概念,并通过对扬州市区历史建筑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建筑年代、功能类型、风貌特征、建筑与环境质量等现状情况,总结了扬州市区历史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每个文明进程中的烙印通过其自身表现出来。建筑由此成为转译故事因素的媒介,也就是叙事的载体。建筑的叙事性是除却功能、形式之外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建筑属性之一。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建筑叙事是否可以借鉴文学叙事作品的表达手法,其转译的工具有哪些?关于文学叙事中读者介入叙事过程的探讨,为寻找建筑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关联以及建筑设计中文学叙事手法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CFD模拟方法对东兴市江平新城规划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城市水系风道对建筑布局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新城规划对策和发展思路,为今后开展的新城规划提供参考与依据,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戚瑞 《建筑与文化》2016,(7):208-210
本文以苏州报恩寺、伊势神宫、帕提农神庙为例辨别了中国、日本、欧洲纪念性建筑记忆载体的差异,分析了三种记忆载体的可靠和不可靠因素,提出基于文字作为记忆载体的中国保护现有纪念性建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及实现村镇绿色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严寒地区村镇的气候条件及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和需求的特殊性。研究通过对大量典型村镇的实地调查,从解析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问题入手,在探讨严寒地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差距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考虑地域差异,转变规划思路,提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布局、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