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放疗时靶外组织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德智  周菊英 《辐射防护》1999,19(6):426-432
本文借助非均匀组织等效拟人体模型,模拟成年女性左侧乳腺癌术后放疗,研究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9MeV电子束和6MV X射线对乳腺癌放疗时靶外组织的受照剂量。结果表明,单次照射剂量2.0Gy时,在胸壁照射区域,电子束照射时体表的受照剂量较高,位于野内左后壁的剂量明显低于野外右乳腺的剂量,野外组织受照剂量波动较大,X射线照射时野外组织受照剂量波动较小,受照剂量最高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纵隔;  相似文献   

2.
采用X射线(电子束能量8MeV)及9MeV电子束对两个品系(Mauve and Indikon)的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hta)组培苗叶片外植体进行辐照处理,研究其组织增殖、芽分化及叶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40Gy的X射线照射能使Mauve及Indikon的外植体新鲜组织增殖倍数为27.3和26.3,相同剂量的电子束照射抑制组织增殖能力不如X射线照射,增殖倍数为49.7和27.4。低于20Gy的X射线和电子束照射诱发非洲紫罗兰叶片外植体增殖变化的规律不同于剂量高于20Gy的照射,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100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使Mauve及Indikon的芽形成率降为3.7%和11.3%,而100Gy的X射线辐照处理其芽形成率分别为7.5%和64.1%。就Mauve而言,60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后畸形小苗百分比高达22.2%,相同剂量的X射线辐照处理后为14.8%;而对于Indikon,40Gy的电子束辐照可使畸形小苗百分比升至35.2%,该剂量条件下x射线的百分比仅为5.8%。因此,本研究发现非洲紫罗兰叶片的电子束辐照的诱变效果要优于X射线辐照。电子束辐照非洲紫罗兰Mauve及Indikon叶片组织的推荐最佳诱变剂量为40—60Gy。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两种不同放射线治疗鼻咽癌时,照射野外重要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为临床合理选用放射线,优化治疗计划提供剂量依据。借用非均匀组织等效拟人体模型,模拟鼻咽癌放射治疗,预先在拟人体模型的所关注的靶外器官内埋置热释光剂量计,尔后分别在~(60)Co机及电子直线加速器的6 MV X线上按常规设野照射模型。~(60)Coγ射线照射时,对于不同部位的不同组织器官,采用各不相同的屏蔽方法。用~(60)Co γ射线治疗时对眼晶体、视网膜以铅进行阴影屏蔽时受照剂量下降了约20%,对睾丸进行接触屏蔽时剂量下降了75%。结果表明,眼晶体、垂体、甲状腺可发生病理性改变,在治疗鼻咽癌时应尽可能选用直线加速器,若用~(60)Coγ射线治疗,须用阴影屏蔽的方法来降低照射野外紧邻部位组织的剂量。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放射治疗时野外组织器官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非均匀组织等效似人体模型,模拟鼻咽癌放射治疗,研究了^60Coγ射线和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MVX射线对野外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表明,离照射野越近组织器官受照剂量越高,加眼晶体、垂体、甲状腺等,但睾丸的受照剂量明显高于腹部;^60Coγ射线照射时野外组织器官的剂量明显高于6MVX射线;^60Coγ射线照射时,在耳前野野外挡铅可使眼晶体、视网膜受照剂量下降20%,睾丸表面挡铅可使睾丸受照  相似文献   

5.
Mill.  RW 《辐射防护通讯》1992,(4):57-61
出生前电离辐射照射诱发的生物效应,有些在出生时就能观察到,有些直至生命晚期尚不能检测到。来自广岛和长崎原爆幸存者的数据表明,在怀孕四周内受照使生育率下降。虽然在动物实验中用同样剂量的X射线照射发现了大量的先天性畸形,而在人类只观察到小头畸形(怀孕4—17周受照)和先天性智力障碍(在怀孕8—15周受照)。在广岛数据中受照0.10—0.19Gy以上剂量照射引起小头畸形,受0.2—0.4Gy以上剂量照射导致超额先天性智力障碍。在怀孕8—15周受照的原爆幸存者中,智力测试成绩每Gy下降21至29个智商点。原爆所致的其它的宫内受照效应还包括各种持久的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6.
超大剂量6MeV电子束照射对大鼠脑Ca2+、Mg2+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超大剂量6 MeV电子束照射对大鼠脑Ca2+、Mg2+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放射性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SD大鼠用6MeV电子线进行10Gy、20Gy和30Gy全脑单次照射,应用等离子直读光谱仪定量分析大鼠脑放射性损伤后不同时间、不同剂量脑组织中Ca2+、Mg2+含量的动态变化,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大鼠全脑受照射后,均存在脑组织中Ca2+含量升高、Mg2+含量下降和脑水肿的发生.其中20 Gy照射后24 h脑组织中Ca2+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Mg2+含量在照后7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在照后7天,上述各指标变化的幅度为30Gy组>20Gy组>10Gy组.基于大鼠放射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Ca2+、Mg2+含量发生的变化,探讨了电离辐射所致脑损伤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离体人血红细胞受到低能的软X射线照射后,如同受到硬X射线照射一样,细胞表面电荷明显下降,这种变化可用细胞电泳率的下降来表示。剂量在43.9~1754.0rad范围内,红细胞电泳率的变化与剂量呈正比。受43.9和1052.4rad软X射线照射后,红细胞电泳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照后4小时降到最低点,以后逐渐恢复,43.9rad照后24小时可以恢复到未受照射的对照水平,而1052.4rad照射组则不能。 红细胞悬浮于自身血浆中,其电泳率比悬浮于生理盐水中低。照射的血浆加到红细胞悬液中并不能改变红细胞的电泳率;而受照的红细胞悬浮于生理盐水中,却可降低其电泳率。加胞二磷胆碱到照后的红细胞悬液中,可使红细胞表面电荷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8.
应用淋巴细胞丝裂原刺激后细胞~3H-TdR参入的方法,研究了小剂量丁射线照射(0~4cGy)诱导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适应性反应;探讨了影响适应性反应表现的几个因素,即D_1剂量、D_2剂量及D_1和D_2照射的时间间隔。结果表明,体外培养24h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小剂量丁射线(0.5~4.0cGy)照射后,均产生了适应性反应,并以1.0cGy的γ射线照射所诱导的适应性反应最强。随剂量的增大,适应性反应减弱,说明了小剂量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存在着最适剂量范围。D_1(1.0cGy)照射后6,24,48,72h照射D_2(3Gy),结果表明24h的间隔适应性反应最强,这与照后细胞的增殖周期有关。1~7Gy的D_2照射,均可观察到适应性反应,而以3.0Gy照射后反应最强。D_2剂量过大,适应性反应不明显,剂量过小,适应性反应显现不充分,说明D_2剂量在适应性反应中亦有最适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9.
即使在相同的辐射剂量下,短时间照射和长时间照射所受的影响也大不相同。有鉴于此,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基于它和其它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整理出了每单位时间所受剂量(剂量率)及总剂量(积分值)与其影响的关系图。该图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受辐射照射发生损伤的区域”、“未发生辐射影响区域”,还有介于两个区域之间“被认为活体防御机能增强的区域”。该研究所的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率(2Gy/min)每周照射一次,用1.8Gy的X线重复照射4次,合计受照7.2Gy后,九成以上的小鼠诱发称为胸腺淋巴肿瘤的癌症。而如果对鼠用1·2mGy/h的低剂量率持续照射一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BALB/C小鼠受60 Coγ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后,探讨不同剂量组以及各剂量组照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液及肝组织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IR )基因表达的水平。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采用60 Coγ射线全身照射BALB/C小鼠,照射剂量为1.0、2.0、4.0 Gy ,于照后6小时、照后12小时、照后24小时分别提取小鼠血液及肝脏组织样品中的RNA ,观察比较IGF-IR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剂量照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液及肝脏样品中IGF-1R和β-actin的溶解曲线均为单峰,均为特异性扩增产物;IGF-1R在小鼠血液及肝脏组织中的表达趋势总体为下调,其中血液中4.0 Gy照后24小时下调表达量最低,肝脏组织中4.0 Gy照后6小时下调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11.
采集2名25岁健康男性外周血进行不同剂量(0~10 Gy)单次X射线照射,于照后取不同时间点(2、12、24、48和72 h)培养的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线粒体DNA(mtDNA)4977bp缺失情况,探讨X射线致人外周血mtDNA 4977bp缺失的时间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受照剂量为5 Gy时,随着照射后培养时间的增加,mtDNA 4977bp缺失拷贝数、mtDNA总拷贝数和mtDNA 4977bp缺失率均有增加趋势。培养时间为24 h和72 h时,在0~10 Gy剂量范围内mtDNA 4977bp缺失拷贝数、mtDNA总拷贝数和mtDNA 4977bp缺失率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提示X射线诱发的mtDNA 4977bp缺失和mtDNA总拷贝数具有时间和剂量累积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小剂量 X 射线分次全身照射和低剂量率~(60)Coγ射线持续全身照射对雄性大鼠下丘脑组织中 LRH 含量,血清及尿中 LH 和睾丸酮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接受 X 射线照射的大鼠,全身累积吸收剂量为1.5Gy 和3.0Gy,下丘脑组织中 LRH 含量均于停照后1周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 LH含量在3.0Gy 组于停照后4周高于对照组;尿中睾丸酮含量1.5Gy 组在停照后2和4周及3.0Gy 组在停照后2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接受~(60)Coγ射线照射的大鼠,于照射结束后24小时血清 LH 含量在全身累积吸收剂量为1.76Gy 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睾丸酮含量在1.37和1。76Gy 组、尿中睾丸酮含量在0.98Gy 组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采用Northern blot杂交法研究了低、高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脾细胞cyclin B1和cdc2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75m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2h及12-24h小鼠脾细胞cyclin B1 mRNA表达量略有升高,分别为假照组的1.25、1.27和1.22倍,48h回降至假照水平;而2.0Gy照射后4h开始下降,12h降至最低,与假照组相比降低了39%,48h恢复至假照组水平。同时观察了cdc2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假照组相比75m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2-48h的各时间点小鼠脾细胞cdc2 mRNA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而2.0Gy照射后的时程变化与相同剂量照射后cyclin B1的变化基本一致。结果提示:低剂量辐射可诱导小鼠脾细胞cyclin B1转录水平增高,进而促进其细胞周期进程,但对cdc2转录水平无影响;相反,较高剂量辐射可诱导cyclin B1和cdc2转录水平均明显降低,最终发生G2期阻滞。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氚水β射线照射雄性小鼠诱发显性致死突变的研究结果。小鼠精细胞受照剂量为0.073-0.71Gy时,与其交配后怀孕的正常雌鼠的植入后丢失率与受照剂量呈正相关的关系;显性致死突变率亦随着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高。在受照剂量为0.494Gy时,初级精母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似乎高于精原细胞和精细胞。  相似文献   

15.
叶飞  刘树铮 《辐射防护》2001,21(6):365-368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低、高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和p34^cdc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假照组相比,75m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8h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蛋白表达开始升高,12h达高峰,48h恢复至正常水平;而2Gy照射后4h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蛋白表达开始降低,12h降至最低,24h有回升趋势,48h恢复至假照水平。p34^cdc2蛋白的表达,与假照组相比,75mGy照射后4~48h未见明显变化;而2Gy照射后的时程变化与相同剂量照射后CyclinB1蛋白表达的变化基本一致。提示: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CyclinB1蛋白表达增强,从而促进细胞周期进程,但对p34^cdc2表达无影响;相反,较高剂量照射导致CyclinB1和p34^cdc2蛋白表达均下降,最终发生G2阻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γ射线累积照射对大鼠血象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接受137 Cs γ射线照射(剂量率0.336 mGy/min),累积剂量分别为0.5、1.0和2.0 Gy。照射结束后第2天和第11天,检测大鼠血象、WBC分类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γ射线累积照射可造成受照大鼠WBC数在照后第2天显著降低;当累积剂量为1.0 Gy和2.0 Gy时,淋巴细胞比例持续降低,单核细胞比例持续升高,粒细胞比例暂时升高和HGB水平延迟性降低;血液生化指标中除尿酸外其它未见明显变化。结论γ射线累积照射对血液WBC及其分类有明显影响,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美娟  丁振华 《辐射防护》2006,26(3):188-192
为探讨湿热环境对辐射损伤动物的影响,将受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放人自然湿热环境(HHE)及模拟HHE中,观察其对小鼠存活时间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拟HHE暴露条件,7Gy照射,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9Gy照射,暴露60分钟以上,小鼠一周内全部死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各组均在照后显著下降,但室温(RT)组比HHE组下降幅度小且恢复较快。(2)自然HHE暴露条件,7Gy照射,小鼠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9Gy照射,除HHE暴露3h外,小鼠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RT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速度低于各自然HHE组且有顿挫回升。所以,自然及模拟HHE环境,使受照小鼠生存指标明显下降,加重照后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电离辐射对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1α羟化酶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技术与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3Gy、5Gy和10Gy ^137Csγ,射线单次照射(剂量率为0.85Gy/min)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后1α羟化酶mRNA表达水平及细胞线粒体形态的改变,并与不受照(0Gy)组比较。结果表明,低剂量(3Gy)γ射线照射24h后即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1α羟化酶mRNA表达水平的明显降低(p〈0.05),且随受照剂量的增加下降幅度增大;电镜观察显示受照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呈现肿胀、基质变薄、电子密度减低、嵴断裂、数量减少与排列紊乱等变化。  相似文献   

19.
X射线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表达上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剂量X射线体外照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了运用mRNA水平变化作为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经1、2、3、5Gy X射线照射后24h,GADD45和p21基因表达均明显上调。GADD45基因表达在1-5Gy照射剂量范围内呈指数相关。p21基因表达在1-3Gy照射剂量范围内呈线性剂量效应关系,但5.0Gy照射后,其表达不再继续增加。结果表明,X射线照射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的表达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上调,GADD45更适合发展为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分子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剂量(12、20、40、80 Gy)X射线照射昆明种小白鼠,于照前或照后给予富勒烯多大环多胺衍生物(CB),研究富勒烯衍生物对X射线所致小鼠急性肝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可使小鼠肝线粒体氧化受损,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等物质,用富勒烯大环多胺衍生物干预的小鼠可明显减少线粒体肿胀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说明富勒烯大环多胺衍生物有助于减轻辐射引起的线粒体受损,维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