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阿凡达》的热映给我们带来了视听全方位的冲击,其背后是影视制作艺术和实现手段等艺术和技术上的突破。特别是。技术成就艺术愈发显著,3D虚拟影像撷取摄影系统使立体效果更强,面部表演捕捉还原系统、表演捕捉工作流使虚拟人物更真实,新技术的发展及数字设备的应用成为业内热议的主题,并成为今后探究和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造型艺术是在特定空间中对自然及观念的再现。电影的视觉造型主要包括构图、色彩、光影、空间、运动等元素。近期,伴随多项革新技术的科幻巨片《阿凡达》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梦境旅行。然而《阿凡达》其实也没脱离对艺术造型的规律运用。  相似文献   

3.
李旭  谢辛 《现代电影技术》2023,(2):37-42+49
2022年12月,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执导的第二部阿凡达系列电影作品《阿凡达:水之道》(Avatar:The Way of Water)正式上映。影片依然以其注重视效呈现的角度,对虚拟的潘多拉星球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全方位的建造。本文着力探讨该系列电影在制作过程中对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技术与水模拟(Water Simulations)技术的深耕,明晰它们的功能性、实现性和技术性,探讨其为电影技术和视效制作所指向的“技术奇观”电影创新发展道路提供技术赋能的强大推进力。  相似文献   

4.
在《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影片成功之后,虚拟制作受到普遍关注,环球制作公司完成了其虚拟摄影棚"第一虚拟舞台"(Virtual Stage1)的建造并将其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5.
近日,由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编剧和执导的科幻巨片《阿凡达》在全球热映,引起巨大反响。影片以其壮观的科幻场景、崭新的特效制作、精美的立体感受以及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震动了世界影坛,并引发了全球持续不衰的观影热潮。  相似文献   

6.
电影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电影起源于技术、发展于艺术、成就于产业。一部《阿凡达》再次诠释了技术与艺术的孪生关系。115年来,电影承载着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以科技的强大动力推动着电影不断的向前发展,而电影的发展又给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广阔的空间。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的轨迹始终如影随形地紧随着电影艺术创作前行,特别是在早期的电影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电影数字合成技术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天地英雄》、《天下无贼》、《孔雀》等影片中数字合成镜头实例,介绍了如何创造性地对数字合成镜头的制作方法进行改进,综合运用不同的技术和手段,来提高数字合成镜头的制作效率和质量,丰富和完善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电影《阿凡达》的数字立体和虚拟摄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17日晚,第67届金球奖在好莱坞贝弗利山希尔顿酒店揭晓,在票房和口碑上都获得了超凡成功的“吸金”大片《阿凡达》不负众望,获剧情类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双料冠军。票房方面,《阿凡达》当前全球票房已近15亿美元,在未来几周内打破1997年《泰坦尼克号》18亿的记录已没有悬念,必将成为影史最卖座的电影。  相似文献   

9.
数字革命和计算机图形的发展,让电影画面制作已经到了近乎无所不能的境地。《阿凡达》的面世,让观众更加感觉到想象力的伟大。在画面风光进步的背后,电影声音的技术也发生了革命性进步,作为幕后英雄一直以来在不断地前进。本文回顾了声音技术的沿革,讨论了如何在画面的制作中考虑声音制作的空间,并提出在电影虚拟拍摄时引入声音,与画面一起营造环境气氛的概念,使声画作为一个整体艺术展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正本期重点围绕数字电影全环节选取了一些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文章:《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电影数字母版智能管理系统应用研究》从比较专业的角度解析了RFID技术,此文对于行业的管理创新推动作用不可低估;《图像扫描法光学声迹修复系统还音测试研究》所描述的音频测试方  相似文献   

11.
张浩 《包装工程》2016,37(10):1-4
目的将数字化的品牌设计方法与管理体系应用到凤翔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开发中,实现民间手工艺品与现代设计产业的对接,打造具有凤翔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方法以凤翔民艺的调研和普查为基础,通过建立凤翔民间工艺美术大数据系统、开展数字化品牌设计、打造凤翔民间工艺美术品数字化推广平台,构建完整的数字化品牌管理体系。结论对凤翔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开发应以品牌设计和管理为突破口,引入现代创新设计理念,借鉴数字化技术,这既有利于塑造地方文化品牌,又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志鸿 《包装工程》2017,38(18):259-261
目的探究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方式。方法以数字媒体艺术为切入点,结合真实、创意、情感、系统等原则,对数字媒体艺术与现代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进行探索,并分别介绍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广告设计、户外广告设计及其他动态广告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结论数字媒体艺术与现代广告设计的结合,能够进一步丰富现代广告设计的内涵,提升设计质量,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和完善,实现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冯惠  赵曼钧 《包装工程》2023,44(4):28-34
目的 在数字艺术设计背景下对航展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阐述数字艺术的内容含义及发展情况,研究中国航展的发展及文化精神,通过分析现有航空航天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进一步细化分析研究图案设计基于数字艺术背景在航展文创产品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创新图案设计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方法,提出数字艺术在航展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及发展设想,对数字艺术与文创产品设计的结合进行展望。结论 通过探究数字艺术的内容含义、现实意义,以数字艺术设计为背景,进一步探析图案设计在航展文创产品中的运用,将设计手法作为切入点,逐步分析得出,航展文创产品中的图案设计创新,是以满足多种人群需求为方向的,在图案设计之初就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从设计美学的视角出发,充分表达航展的文化主题和专业特色,从而促进航展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宣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汤晓颖  邓亚荣  罗立宏 《包装工程》2021,42(18):308-315
目的 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通过水墨艺术的数字化创新与设计研究,使传统水墨艺术与当代数字化技术从互为平行到主动相交,从传统水墨文化中建构新时代的表现形态与符号新意.方法 在实现当代水墨艺术创意概念设计的同时,完成了红外互动投影系统的搭建,对笔触点与背景图像分离、笔触点的目标追踪等难点技术进行了符合传统水墨艺术的互动投影要求的创新与突破.结论 将互动投影技术与水墨艺术结合,进行再创作、再表达,突破水墨艺术以视觉为主体的惯性认知,强调听觉与水墨艺术的关联性,实现概念创新的设计人员与架构设计的技术人员跨界合作交流,最终完成数字化艺术表现的多感官新体验,为传统艺术的数字化创新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下陕西民俗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浩 《包装工程》2016,37(18):30-34
目的用当代互联网思维以及生活、文化新理念的植入对陕西民俗艺术进行保护传承与开发,实现民俗艺术与现代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对接,为具有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提供新的生存与发展新思路。方法以陕西民俗艺术进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的艺术种类为例,进行调研与分析,通过策划包装与视觉设计等手段建立陕西民俗艺术大数据系统,打造陕西民俗艺术数字化推广平台,最终提出构建陕西民俗艺术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存方式。结论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对陕西民俗艺术进行创新性的保护与开发,以民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民俗品牌形象设计为突破口,将民俗艺术与当代社会生活方式融合,借助移动互联数字技术,开展民俗艺术的推广与创新,对地方民俗艺术文化品牌进行塑造,促进地方民俗艺术的发展,让人们了解民俗艺术,看到乡愁之美。  相似文献   

16.
田萌 《包装工程》2023,44(10):316-319
目的 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与蒙古族文化的融合策略,在优化新媒体数字艺术创作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蒙古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方法 厘清新媒体数字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结合蒙古族文化中的图案、色彩等元素对新媒体数字艺术与蒙古族文化的融合路径进行探讨。结论 中国的新媒体数字艺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既要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又要有自己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特色,要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与新媒体数字艺术加以融合,才能使数字艺术设计更具生命力,使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得以进一步传承。  相似文献   

17.
赵鹏飞 《包装工程》2011,32(16):141-143,146
论述了现代展览馆中传统展示陈列形态的优劣和基于现代科技的数字多媒体技术对展示形态的影响,以及科技对现代展示照明技术的支持;提出"把科技元素加入到展览陈列中是未来展示形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在展示设计中不能只考虑前沿展示技术的应用,还必须考虑所运用的技术手段、设备和所要表现的内容、展览形式及环境之间是否相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王越 《包装工程》2016,37(22):195-199
目的利用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为数字艺术提供更多的视觉元素,并借助数字化的方式将其传播。方法分析研究传统民间美术的视觉艺术特性,提炼视觉元素的组合构成方式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特性。结论新媒体创作时代具有视觉元素多纬度的转变、时代化的诠释和元素主题的适用性等特点。人们应遵循和彰显传统民间视觉元素在数字化设计应用中的特点和规律,将民间美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9.
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舒悦 《包装工程》2016,37(12):93-96
目的研究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重要作用、功能特性和设计策略。方法在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基础上,提出地铁空间中交互性公共艺术最本质的功能特性,结合案例分析交互性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结论地铁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交流窗口,在数字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和交互手段逐步成为现代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未来的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应结合便捷交通功能和交互媒介功能进行综合考量,并结合交互空间模式、全信息艺术设计、交互媒体叙事和数字情感体验等设计策略进行创新探索,在吸引乘客参与更多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地铁公共艺术的科技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杜鹤民 《包装工程》2013,34(18):84-87,95
基于信息技术与产品设计融合的角度,通过对数字化时代产品设计中的信息艺术与产品情感体验设计、信息艺术与产品可用性设计关系的研究,探讨了信息艺术与产品设计的关系,指出了信息艺术与产品设计结合,要重点解决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数字技术、认知科学三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