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昭  徐玥  梁飞  郑蕾  龚婕  李根 《化工科技》2023,(1):46-49
通过对天然珊瑚钙微孔结构的储氢与活化修饰,制备得到氢化珊瑚钙,进行光谱性质研究、热失重分析与体外HepG2细胞毒性评价。对比碳酸钙、氢化钙、珊瑚钙与氢化珊瑚钙的紫光可见光谱,发现所制备的氢化珊瑚钙与活性释氢物质氢化钙呈现相似的光学吸收,有效释氢温度约为45℃,w(储氢)≈0.02%,表现一定的自由基清除功效与抗氧化性。此外,经天然来源物质修饰得到的氢化珊瑚钙呈现低毒性,其最大作用质量浓度为1 000μg/mL时,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低于10%,说明氢化珊瑚钙能够初步实现生命体环境中的氢缓释、自由基清除与抗氧化。  相似文献   

2.
三氢化铝(AlH3)具有储氢量大、质量轻、释氢温度较低、产物洁净等优势,是应用于燃料电池的理想储氢材料,但因其合成成本较高、室温条件下难以再生,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本文从燃料电池对储氢材料的要求出发,介绍了AlH3的基本性质、合成再生方法及其释氢性能与改进方法,简述了基于AlH3的储氢装置及系统、车载储氢和便携式电源等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研究工作应集中在降低释氢温度、调控释氢速率、提高释氢率、设计高效储氢系统及开发低成本制备和再生工艺。  相似文献   

3.
李开宇  刘桂莲 《化工学报》2020,71(3):1143-1153
基于氢网络的集成以及AB5型储氢材料LaNi4.75Fe0.25及LaNi4.85Al0.15的特性,对储氢提纯在氢网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综合考虑LaNi4.75Fe0.25及LaNi4.85Al0.15储氢/放氢动力学,建立了储氢提纯氢网络的优化方法,根据单位质量储氢材料提纯的节氢能力和公用工程节省量与提纯参数的关系,确定最优提纯氢源浓度、最大公用工程节省量、储氢材料量和吸氢时间。用该方法对某炼厂氢网络和储氢提纯单元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提纯氢源浓度为70%,提纯后公用工程可节省23.72%; LaNi4.85Al0.15作为储氢提纯材料优于LaNi4.75Fe0.25,其消耗量为991.26kg。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出具有高循环寿命和高储氢性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稀土镁基储氢合金,考察了铸态和退火态的铸锭/快淬(La0.7Mg0.3)Nixx=2.0、2.5、3.0)储氢合金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和储氢特性。结果表明,当x=2.5时快淬法储氢合金具有较好的吸放氢平台压力,PCT曲线中体现出完全脱氢特征,吸氢容量约为1.44%(质量分数)。经过850~950 ℃退火处理,铸锭法(La0.7Mg0.3)Ni2.5储氢合金相较(La0.7Mg0.3)Ni2.0储氢合金具有更高的吸放氢平台压和更宽的吸放氢平台,表明前者具有相对更好的吸放氢性能;不同退火温度下(La0.7Mg0.3)Ni2.5储氢合金的吸放氢平台压较为接近,吸氢和放氢容量可达到1.6%(质量分数)。铸锭法和快淬法(La0.7Mg0.3)Nix储氢合金中的LaNi5和(LaMg)Ni3相会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转变为(LaMg)2Ni7相;铸锭法和快淬法(La0.7Mg0.3)Ni2.5储氢合金的表面粉末颗粒分别在退火温度为950 ℃和900 ℃时最为细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和925 ℃/12 h退火的方法制备了Y1-xLaxNi3.25Al0.15Mn0.15储氢合金(x=0~1),研究了x值对储氢合金物相组成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x=0和0.15的储氢合金主要由LaNi5和Ce2Ni7相组成,x=0.25、0.33和0.5储氢合金主要由Ce5Co19和Ce2Ni7相组成,x=0.75和1储氢合金主要由PuNi3、LaNi5和Ce2Ni7相组成;相同充放电循环周次下,x=0.15~1储氢合金的放电容量和抗氢致非晶化能力都高于x=0储氢合金,且随着x从0增加至1,储氢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Cmax)、容量保持率(S100)、氢扩散系数(D0)和高倍率放电性(HRD900)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x=0.33时取得CmaxS100D0和HRD900最大值。Y1-xLaxNi3.25Al0.15Mn0.15储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与合金电极的耐腐蚀性密切相关,高倍率放电性能取决于储氢合金的氢扩散速率。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出高能量密度镍氢电池负极材料,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了La0.79Mg0.21Ni3.95储氢合金,对比分析了铸态和退火态储氢合金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和800 ℃/24 h退火态La0.79Mg0.21Ni3.95储氢合金中都只含有LaNi5和(La,Mg)2Ni7相;升高温度至900 ℃及以上时,储氢合金中形成了不同含量的(La,Mg)5Ni19和(La,Mg)6Ni24相。900 ℃/24 h退火态储氢合金的可逆吸放氢性能要高于950 ℃/48 h退火态储氢合金。铸态和退火态储氢合金都在前3周循环过程中到达了最大放电比容量,950 ℃/48 h退火态储氢合金中主要为(La,Mg)6Ni24相,其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铸态和退火态La0.79Mg0.21Ni3.95储氢合金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化性能,高倍率放电性能(HRD1500)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950 ℃/48 h、950 ℃/24 h、900 ℃/24 h、 800 ℃/24 h、铸态;储氢合金的HRD1500与氢扩散速率(D)和交换电流密度(I0)的变化趋势相同,950 ℃/48 h退火态储氢合金具有最大的HRD1500,这主要与合金电极中含有61.8%(质量分数)的(La,Mg)6Ni24相、具有较高的DI0有关。  相似文献   

7.
H2来源广泛、清洁无碳,是未来重要的清洁二次能源载体,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占重要地位。H2低温致密化技术可大幅提高储氢密度,有效解决H2低密度、低沸点带来的大规模储运难题。综述了氢液化与低温高压储氢2种低温储氢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比了各类低温储氢流程的性能和特点,总结了未来发展方向,为H2储运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其中低温液态储氢(氢液化)的储氢密度高且储氢压力低,是目前主流的大规模氢储运方法之一;低温高压储氢则可达到与液氢接近的储氢密度,且本征能耗低、无需正仲氢转化,极具发展潜力;而采用以混合工质节流制冷循环为代表的闭式低温制冷循环替代液氮对H2进行预冷或冷却,可显著降低H2低温致密化能耗,是2种低温储氢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Mg2Ni-x%LaMg2Ni复合材料(质量分数x=0、10、20和30),研究了LaMg2Ni含量对Mg2Ni基复合材料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LaMg2Ni的Mg2Ni合金在充分氢化后主要由Mg2NiH4和Mg2NiH0.3组成,而添加LaMg2Ni的Mg2Ni基复合材料主要由Mg2NiH4和LaH3组成;充分放氢后,Mg2NiH4和Mg2NiH0.3转变为Mg2Ni,而LaH3相仍然存在。添加LaMg2Ni的Mg2Ni基复合材料中都弥散分布着白亮色LaH3颗粒,x=20时白亮色细小颗粒分布最为均匀,且随着LaMg2Ni含量增加,Mg2Ni基复合材料基体中镧元素含量逐渐增多。不同LaMg2Ni含量的Mg2Ni基复合材料的最大吸氢容量从大至小顺序为:x=0、x=10、x=20、x=30,最大放氢容量从大至小顺序为:x=20、x=10、x=30、x=0,即添加LaMg2Ni后Mg2Ni基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得到改善,且x=20时Mg2Ni基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储氢容量,这主要与Mg2Ni基复合材料中含有弥散分布的LaH3相以及La元素扩散至基体有助于氢的吸附/脱附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测定辅酶Q10含量仅为6%的辅酶Q10软胶囊的抗氧化活性,将辅酶Q10软胶囊的内容物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012mg/mL、0.014mg/mL、0.016mg/mL、0.018mg/mL、0.020mg/mL的溶液,测定这些溶液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辅酶Q10含量仅为6%的辅酶Q10软胶囊内容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与分析纯的抗坏血酸相近。  相似文献   

10.
镁基储氢材料具有储氢容量高、价格低廉、在自然界中镁资源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类固态储氢材料。由于MgH2稳定性好且放氢焓值高(75kJ/mol H2),氢分子在Mg表面解离能高及氢原子在镁晶格中扩散速率慢,导致吸放氢热力学稳定、动力学缓慢,从而限制了其在储氢方面的应用。对于镁基储氢材料性能的改善,目前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报道,归纳了镁基储氢材料的改性方法,重点阐述了合金化、纳米化和添加催化剂对于优化和改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以及吸放氢机理的影响。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基于现有分析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综合运用添加催化剂和纳米化改性双重机制对MgH2体系热力学性能进行调控,以获得具有高容量、高性能的Mg/MgH2储氢体系,满足商业化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周柒  丁红蕾  郭得通  潘卫国  杜威 《化工学报》2020,71(8):3428-3443
CO2的过量排放引发了严重的温室效应,采用CO2氢化技术在实现CO2减排的同时又可生成高价值的产物,因此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CO2氢化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综合探讨多种催化技术的相关综述较少。本文将较为新型的CO2氢化技术大致分为光催化、电催化、生物催化以及等离子体催化4种。主要从催化剂的角度,对以上4种新型CO2氢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并简要介绍了其反应机理。同时,基于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4种氢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并对CO2氢化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了球磨时间(0~60 min)对石墨烯/La15Fe2Ni71Mn6B2Al2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为0~60 min制备的石墨烯复合储氢合金都主要由La3Ni13B2、(Fe,Ni)、LaNi5相组成,其中LaNi5相的晶胞体积会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球磨时间从0 min增加至60 min,石墨烯复合储氢合金的电荷转移电阻先减小后增大、交换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氢扩散系数和荷电保持率先增加后减小,在球磨时间为40 min时取得电荷转移电阻最小值,交换电流密度、氢扩散系数和荷电保持率最大值。此外,在相同循环次数下球磨时间为40 min制备的石墨烯复合储氢合金具有相对较高的放电比容量。适宜的石墨烯/La15Fe2Ni71Mn6B2Al2复合材料的球磨时间为40 min,此时氢扩散系数和荷电保持率分别为1.259×10-8 cm2/s和97.6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这主要与此时复合材料粉末颗粒较为细小、均匀且结晶度较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不可再生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三氢化铝作为一种潜在的绿色氢能源载体,因其较高的储氢量和较低的释氢温度,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文章对三氢化铝的合成方法,液相有机金属合成影响因素,中介物结构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小麦赤霉病菌潜在抗药性的产生,筛选出高效防治药剂,本研究测定氟环唑和氟唑菌酰羟胺及其5种不同配比混剂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增效组合筛选及田间防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氟环唑、氟唑菌酰羟胺的EC50分别为0.870 2、0.289 5 mg/L;氟环唑和氟唑菌酰羟胺按照1∶1质量比混配后的EC50为0.270 6 mg/L,协同增效系数为1.605 6,具有增效作用。其按质量比1∶1复配后的组合物防效显著优于其单剂的防效及市场上其他单剂防效,最高可达90.16%。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乳化炸药的爆炸威力,研制出了一种MgH2型复合敏化储氢乳化炸药。该乳化炸药采用包覆后的MgH2与玻璃微球复合敏化,两种材料分别起到含能添加剂和敏化剂的作用。通过研究“热点”数量和包覆材料对炸药爆轰性能的影响,确定了MgH2型复合敏化储氢乳化炸药的配方。利用水下爆炸实验和猛度实验,研究了MgH2型复合敏化储氢乳化炸药的爆轰特征参数和水下爆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MgH2型复合敏化储氢乳化炸药的铅柱压缩量为24.3 mm,达到军用炸药的猛度;与传统玻璃微球型乳化炸药相比,其水下爆炸峰值压力虽然下降了4.90%,但比冲击波能、比气泡能和总能量分别提高了7.83%、22.94%和18.32%。MgH2型复合敏化储氢乳化炸药的猛度和做功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Li1.6Mn1.6O4/PVDF多孔膜的制备及提锂性能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解利昕  陈小棉 《化工学报》2014,65(1):237-243
自制锂离子筛前驱体Li1.6Mn1.6O4,并将Li1.6Mn1.6O4粒子与高分子树脂PVDF杂化制膜,研究了膜经稀盐酸抽锂后对锂的吸附性能以及多次吸附与脱附性能等。结果表明,膜M-10-55[Li]采用0.5 mol·L-1 HCl溶液抽锂约2 h锂的脱出基本达到平衡,Li+的洗脱率在95%左右,锰的溶损率为3.5%左右。抽锂后得M-10-55[H]对富锂溶液中锂的吸附约12 h达平衡,对锂的吸附容量较高为41 mg·g-1,在第5次吸附时对锂的提取量为35 mg·g-1左右。相比于Na+、K+、Mg2+、Ca2+,该膜对Li+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对于从海水、盐湖卤水等液态锂资源中提取锂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刘畅  陈旭  杨江 《化工进展》2021,40(11):6305-6314
总结了CO2腐蚀机理,分析了温度、CO2分压力、pH、介质成分等因素对CO2腐蚀的影响。介绍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咪唑啉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季铵盐、有机胺等几类抑制CO2腐蚀的缓蚀剂。详细阐述了几类常见缓蚀剂在CO2腐蚀方面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其中大部分缓蚀剂是通过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于活性位点进而达到缓蚀作用,指出了部分缓蚀剂的应用局限性。通常两种或多种缓蚀剂复配后效果或好于单一缓蚀剂,但单一组分发挥的作用难以测量。咪唑啉类缓蚀剂常作为CO2腐蚀环境中复配缓蚀剂组分之一,文中对其与其他缓蚀剂的协同增效作用进行了分析归纳。最后对CO2腐蚀以及抗CO2腐蚀缓蚀剂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市面上成本低廉及广泛使用的硫酸亚铁作为主体絮凝剂,通过两两组合投加方式,将FeSO4与FeCl3、PFS、PAC、Al2(SO4)3等除磷药剂分别进行复配;运用均匀实验的方法将FeSO4、FeCl3、PFS、PAC、Al2(SO4)3五种药剂进行复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复配药剂最佳条件为:FeSO4(质量浓度为10 g·L-1)与PFS(质量浓度为7 g·L-1)复配体积比为3∶1,投加量为2 mL,混凝转速为200 r·min-1,混凝时间为1 min,絮凝转速为100 r·min-1,絮凝时间为20 min,沉淀时间为30 min, pH值为7。总磷去除率为99.58%,除磷效率较单一的FeSO4和PFS均有所提升,分别增长了0....  相似文献   

19.
张少磊  董航  李国庭 《应用化工》2023,(4):1099-1103
由无水Na2SO4、50%H2O2、NaCl制得高活性氧含量4Na2SO4·2H2O2·NaCl(SPS),与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PMPS)进行复配,通过杀菌试验得出复合物的最小杀菌浓度。SPS的制备条件:25 mL双氧水、4 g氯化钠和32 g无水硫酸钠在15℃反应1 h,抽滤、干燥,得到的产品中过氧化氢含量均在9.76%左右,其热分解温度高达183℃,母液连续3次使用,均能制得合格产品。杀菌试验表明,当SPS与PMPS以1∶1质量比复配时,杀菌用量最小,且低于单独使用SPS的用量,表明PMPS能与SPS协同杀菌来增强SPS的杀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钙基吸附剂的污泥蒸汽气化制取富氢合成气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泥处理方式。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改性、Al2O3为载体的钙基吸附剂。借助热重分析仪测定不同钙基吸附剂在多个碳酸化和煅烧循环中的CO2吸附能力和循环稳定性,并在固定床上进行污泥蒸汽气化实验。结果显示:煅烧过程中,以Al2O3为载体的钙基吸附剂中的Al2O3与CaO生成七铝酸十二钙(Ca12Al14O33),并表现出优异的孔隙结构的和CO2吸附能力,其中,Co质量分数为10%的吸附剂在30次循环(700℃碳酸化35min,850℃煅烧5min)中碳酸化率稳定在70%左右;提高气化温度及Co的添加量可促进焦油裂解和甲烷重整反应,显著提高了合成气中H2的浓度和产量及污泥气化的冷煤气效率,有利于富氢气体的制取;在650℃下,相比于纯CaO,添加Co质量分数为15%的吸附剂时,H2产量提高了102%,H2体积分数提高到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