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厂运行阶段的概率安全分析工作通过建立反映电厂实际设计及运行特点的PSA模型,可以定性及定量评价电厂运行阶段的安全性,帮助电厂寻找设计及运行中的薄弱环节,为电厂管理提升及后续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和见解。而且,运行阶段的PSA模型也是电厂开展一系列PSA应用工作的基础。本文首先总结运行电厂的特点及运行阶段PSA模型开发的主要关注事项,并结合秦山第二核电厂运行阶段的PSA模型开发给出电厂运行阶段PSA的技术路线、主要分析结果、分析见解及改进建议,为后续相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宫宇  李春  张敏  倪曼  许献洪 《核安全》2014,(1):45-49
将PSA技术应用于核电厂日常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工作等活动,评价核电厂瞬时风险,从而帮助发现在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使核电厂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安全运行,以获得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对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Living PSA模型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Living PSA的定义,Living PSA研究工作的主要意义,Living PSA模型化方法以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必须考虑其延寿期内的核安全问题,确保核电机组在延期运行期间的核安全水平不低于原设计寿期内的核安全水平。可应用PSA技术对许可证延续期间的核电厂建立老化PSA模型,从而评估SSC老化对核电厂整体安全的影响,验证其仍可满足原设计标准。基于此提出了应用于核电厂老化PSA的SSC筛选分析方法,通过考虑趋势分析,老化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风险重要度分析,在三种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核电厂SSC筛选的决策矩阵,为选择易老化且安全重要的部件建立了可行的方法。该项工作也为核电厂在许可证延续阶段的风险指引型管理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NRC标准化电厂风险模型(SPAR)的发展历程以及在风险指引型安全监管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基于核电厂性能和风险指引型的安全监管理念,开发国内核电厂的标准监管PSA模型,本文重点介绍了模型开发的技术路线、分析范围、开发周期与计划,并对该模型拟在风险指引型的监管活动中的应用前景。标准监管PSA模型是作为核安全监管当局作为独立评价和验算核电厂PSA应用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保证国家核安全局对核电厂的安全监管活动的独立性和技术权威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概率安全分析(PSA)是核电站安全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核电站的安全评价、运行、维修及为安全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PSA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在役核电厂的运行管理、系统及部件的维修以及核电厂的风险监控之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长期以来,我国有关PSA的工作主要是在核电厂的应用方面,在PSA方法学研究及PSA技术研发方面做得工作很少。没有开发自己的PSA分析软件,因而,在开展核电厂PSA工作时,采用的都是国外的PSA软件。  相似文献   

6.
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已引起核电业主和核安全当局的广泛重视,随着PSA应用的广泛开展和深入,对分析软件的计算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电厂系统复杂庞大,其完整的PSA模型十分巨大,随着工作的进一步细致,其规模仍在增加,这给计算机的运算带来一定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自主开发的PSA软件NFRisk中,采用了两种故障树求解的前处理技术:故障树结构简化方法和故障树模块化方法。实践证明:该技术的应用能明显加快故障树计算速度,缩短故障树求解时间。  相似文献   

7.
确定论分析方法与概率安全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分析是核电厂安全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两种事故分析方法:一种是依据设计基准事故的确定论分析法;另一种是概率安全评价法(PSA)。本文从分析对象、基本假设、模型与参量选择、最终导致的后果等几个方面对确定论分析方法和概率论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便于更好地理解PSA分析方法在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核电厂的运行准备,是核电厂生产准备中的重要工作,由于核电厂从开工到投产的建设工期较长,一般需要5年左右,且核电运行的专业性要求很强,对核安全的要求也极高。特别是日本福岛事故后,国家层面、监管部门和各大核电集团都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依据核电机组建设阶段的特点及结合工程实践,文章阐述了核电厂运行领域的体系建立,并概括性分析了相关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结合三门和海阳核电厂厂用水系统的实际设计,考虑各运行工况下的运行要求,特别是系统布置相关性的影响,通过概率安全评价(PSA)建模确定了系统可用性情况及其相应的风险结果。基于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三门核电厂的设计缺陷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方案,从而提高了该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结合海阳核电厂的实际情况,分析结果认为基本无改进必要,充分体现了PSA对设计的支持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核电工程的开发与运行过程中,一系列反应堆系统专用设计分析与运行支持计算软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核集团成功自主研发了核电专用设计分析系列软件包NESTOR,包含核反应堆物理设计软件、屏蔽与源项设计软件、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软件、燃料元件相关设计软件、系统与设备设计软件、核电厂运行支持软件、工程管理软件7个专业领域的软件。NESTOR软件具有优良的工程适用性、友好的用户交互方式、先进的计算支撑平台等创新性特点,覆盖了工程设计、安全分析与核电厂运行支持等核电工程关键环节。这些软件可用于"华龙一号"(HPR1000)等系列核电工程,解决三代核电机组出口面临的软件知识产权障碍,对外形成核电工程软件技术转让能力,是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主控室由于火灾等因素可能失去控制或丧失可居留性,导致运行人员撤离主控室至远程停堆站进行核电厂指挥和控制的场景。对运行人员主控室撤离场景的定量化是火灾概率安全分析的重要内容和技术难点,但国内核电工程项目一般采用保守或专家判断的方法进行定量化,未进行详细研究。论文基于NUREG-1921及其增补版导则,结合国内核电厂实际情况,对主控室撤离场景三个阶段情景及其定量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国内某核电厂主控室撤离场景为例,开展了人员访谈和定量化分析。案例表明该核电厂针对主控室不可控的撤离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其人误概率较大,尽管该情景条件概率较低,但后果严重,建议核电厂增加相应程序。本研究为国内核电工程项目开展主控室撤离场景的定量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核电厂事故风险是核安全的核心问题,PSA是目前公认的定量评价核电厂风险的最佳方法.秦山核电厂PSA项目组采用事件树与故障树相结合的方法,已基本开发出反映秦山核电厂设计、运行、维修和管理实际状态的PSA模型,并采集到相应的可靠性数据.秦山核电厂以PSA模型为基础,拟把PSA的成果应用到设计变更、维修计划、定期试验和设备分级等诸多领域,使PSA技术不仅在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方面作出有益的贡献,而且在提高电厂的可利用率及经济性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意义上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主要依靠提升设备的可靠性来满足电厂安全目标。随着监管要求的逐步提高,在提升设备可靠性基础上,基于概率论技术的设计手段逐步成为核电厂安全设计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应用概率安全评价(PSA)技术,对典型电厂始发事件进行分析及研究,之后对仪控设计方案整体进行PSA建模,再将其置于电厂PSA模型中,通过定量评估分析,识别薄弱环节,给出优化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确保核电厂仪控系统满足整体安全目标的可靠性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核电领域,以促进核电厂通过实现自诊断、自寻优、自适应,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安全性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在核电领域经常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总结了其在智慧矿山、智能设计、智能制造和智能运维4个核工业典型应用场景中的研究现状,最后,从数据样本、网络安全、深度学习的解释性3个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核电领域应用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核安全》2020,(2)
概率安全评价(PSA)已在核电厂安全设计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新电厂设计中安全性和经济性矛盾的不断凸显,PSA的应用会进一步得到加强。本文从核安全设计的基本逻辑出发,从"知裕量"的设计、减轻不必要的安全负担、支持厂址相关的分析及闭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在核安全设计中更加深入应用PSA的若干建议,这些建议可供核电厂安全设计和评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确定性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与生俱来的特征,本文深入探讨了核电厂PSA不确定性的来源及其分类,研究了参数的不确定性、建模的不确定性以及模型的不完备性的处理方法。结合风险指引型PSA应用相关技术导则、法律法规等文件中对不确定性的相关要求,分别给出了在风险指引PSA应用中此三类不确定性的分析方法和相关可接受准则。风险指引PSA应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是应用申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综合决策者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安全评价是核电厂运行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运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概率风险评价方法(PSA),在分析核电厂安全评价工作特点的基础上.介绍运用PSA方法进行核电厂安全评价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最后结合大亚湾核电厂应用PSA进行设备检修的实例,说明其具有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核安全》2016,(2)
异物是核电工程建设中重要质量隐患,防异物是改进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活动,异物控制不当会对后续运行核电厂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以往案例说明由于建设阶段遗留异物引起的事件占到全部事件的一定比例。通过阳江核电工程项目在防异物方面的实践,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物事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核电工程建设防异物管理存在的共性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异物防护的主要技术管理措施,并对阳江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创新措施方法进行介绍,对目前中国核电工程建设阶段的异物控制领域的改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力求能对促进国内核电工程建设异物控制水平的提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核电厂建立在事故分析确定论方法基础之上的运行技术规范 ,对维修实施过程进行核安全管理的局限性。介绍了 90年代后期在核电发达国家提出的风险依据 (Risk Informed)安全管理的决策原则 ,提出了在核电厂维修管理中应用风险依据决策的范畴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核电厂设计和运行相关核安全法规、导则要求核电厂换料后必须进行物理启动试验。随着堆芯换料设计日趋成熟,试验程序和试验方法得到充分检验。为提升运行经济性,各核电厂设计和运行人员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换料后物理启动试验优化的研究与实施。本文基于压水堆核电厂监管要求和核电厂运行要求分析,针对物理启动试验优化提出了定性评价、物理分析和试验验证的系统性论证方法,并以秦山核电厂320 MWe机组为例,进行了完善的研究与可行性论证。实施物理启动试验优化后,核电厂换料大修时间大幅缩短,相比以往可提前约2天进入满功率运行,显著提高了核电厂运行负荷因子,提升了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