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何品晶  周琪  吴铎  蔡涛  彭伟  吕凡  邵立明 《化工学报》2013,64(10):3775-3781
以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为原料进行中温厌氧消化反应,采用含固率(TS)、离心脱水后含固率(CTS)、模化毛细吸水时间(NCST)、过滤比阻(SRF)以及结合水含量(BW)为脱水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厌氧消化阶段产生沼渣的脱水性能。研究发现:沼渣TS变化范围为3.0%~9.9%,CTS为10.9%~31.0%,NCST为50.8~163.7 s·L·(g TS)-1,SRF为2.1×1013 ~13.8×1013 m·kg-1,BW为2.3~15.1 g·(g TS)-1。厌氧反应器的累计甲烷产量始终是餐厨垃圾高于厨余垃圾,前者最高可达381 ml·(g VSadded)-1,而后者仅为280 ml·(g VSadded)-1;沼渣的脱水性能主要受厌氧消化时间的影响。同时,以餐厨垃圾为原料的沼渣可以达到的脱水程度较高,而以厨余垃圾为原料的沼渣的脱水速率较快;沼渣TS与NCST、SRF和BW脱水指标的两两间相关性显著,而与CTS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喜树内生真菌发酵产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amptothecin, HCPT)能力,以泡盛曲霉CS24为发酵菌种,以HCPT产量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发酵温度、通风量和玉米浆干粉含量等3个影响发酵的显著因素;通过最陡爬坡实验确定中心组合设计的水平中心;通过Box-Behnken实验、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优培养基为:玉米浆干粉13 g·L-1、花生饼粉25 g·L-1、蔗糖10 g·L-1、糊精30 g·L-1、麦芽糖15 g·L-1、Mg2+ 0.5 mmol·L-1;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9℃、通风量0.6 vvm、搅拌转速380 r·min-1、初始pH值5.0。在此条件下,HCPT产量达到171.6 mg·L-1,比优化前(94.6 mg·L-1)提高了44.9%,为工业化发酵生产HCPT奠定了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含油污水开展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聚合氯化铝(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3种药剂复配实验,考察了复配组合、加药顺序、加药比例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剂加量相同的条件下,PDMDAAC、PAC、CPAM三者复配絮凝效果要优于PDMDAAC和PAC复配以及PAC和CPAM复配,且絮体紧实;通过对比实验,PDMDAAC在PAC之前加入水样的絮凝效果较好;在有机试剂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当PDMDAAC加量4mg·L-1、PAC加量30 mg·L-1、CPAM加量2 mg·L-1时,絮凝效果最好,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为18.7 mg·L-1 mg·L-1,含油量为6.15 mg·L-1。  相似文献   

4.
针对渤海油藏开发实际需求,开展了低温酚醛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70℃时,与高温型酚醛交联剂相比,低温型酚醛交联剂可与聚合物分子发生胺缩合反应形成网状结构酚醛凝胶。随聚合物和交联剂浓度增加,成胶速度加快,成胶强度上升,加入固化剂和助剂后,成胶效果进一步提高,推荐聚合物凝胶"体系Ⅰ"为"3000mg·L-1聚合物+3000mg·L-1交联剂+3000mg·L-1固化剂",其中:聚合物为SD-201;"体系Ⅱ"为"3000mg·L-1聚合物+3000mg·L-1交联剂+3000mg·L-1固化剂+300mg·L-1助剂",其中:聚合物为DW-R。当岩心渗透率Kg=300×10-3μm2时,与"体系Ⅱ"相比较,"体系Ⅰ"在多孔介质内滞留量较大,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较大,分别为150和287.5,封堵率为99.65%,封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李国浩 《当代化工》2024,(3):530-534
采用Fenton和絮凝处理的结合方式处理广东垃圾填埋场的滤液。实验采用不同的Fenton处理条件,包括p H值、H2O2/Fe(II)比例和用量以及反应时间,以确定最佳的处理条件。在最佳Fenton处理条件下,COD去除效率约为80%,进水质量浓度为624±80 mg·L-1,符合QCVN 25:2009/BTNMT的要求。同时去除了75%的色度、25%的氨和12%的悬浮物,为下一阶段的絮凝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絮凝方面,研究使用Ca O和聚合氯化铝(PAC)顺序处理滤液。经过Ca O(6 g·L-1,180 min)、PAC(1 500 mg·L-1)和A101(2 mg·L-1)处理后,COD、色度、氨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99%、99%~99.5%和88%,出水可满足排放标准,毒性分析表明Fenton处理降低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毒性。  相似文献   

6.
段文胜  刘益红 《辽宁化工》2022,(8):1181-1184
用氯乙酰氯对废水中的二甲胺进行柱前衍生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同时测定二甲基甲酰胺及二甲胺。采用 CAPCELL PAK ADME S5 液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4/86),检测波长为210 nm。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二甲基甲酰胺及二甲胺衍生物能得到有效分离,并能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二甲基甲酰胺及二甲胺在 0~0.79 mg·L-1(r=0.999 8)及 0~0.35 mg·L-1(r=0.999 5)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良好,回收率为 99.52%~101.38%、98.77%~101.07%,变异系数为 1.69%、2.01%,最低检出限为 2.93μg·L-1、3.16μg·L-1。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生产试验研究,探求餐厨垃圾处理系统中浆料加热方式对餐厨预处理工艺链的影响。浆料加热未开启运行工况下,固液分离机Ⅰ型出渣湿度高,筛网流水粘稠。间接浆料加热连续运转工况下,浆料仅能升温至50~55℃;对餐厨垃圾浆料逐步增温,固液分离挤压出水清爽度增加,固相出渣含水率降低,油脂溶出率显著升高。直喷浆料加热运行工况下,浆料可升温至65℃以上,固液分离出渣湿度低,含水率为50.5%,满足外运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来彬 《当代化工》2022,51(5):1131-1134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单体(DP)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表面活性聚合物絮凝剂DPS-3,并通过大量室内实验优化了DPS-3的合成条件,评价了其在含油污水絮凝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新型表面活性聚合物DPS-3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各单体配比n(AM)∶n(DMC)∶n(DP)=75∶20∶5,单体总质量分数为30%,引发剂用量为0.5%(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8 h。新型表面活性聚合物DPS-3对炼油厂含油污水具有良好的絮凝除油效果,当其加量为150 mg·L-1时,可使含油量由1 250 mg·L-1降低至20 mg·L-1,除油率达到了98.3%,絮凝除油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几种常用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污水中氮的排放,提出一种厌氧-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污水处理体系,并对该污水处理体系的性能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出水口的COD浓度约为82mg·L-1;短程硝化出水口的NH3-N浓度约为4~6mg·L-1,NO2-N和NO3-N浓度分别为34~38mg·L-1和4~6mg·L-1;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NH3-N去除率约为88%~92%;连接后,系统出水口的COD浓度始终小于35mg·L-1,NH3-N浓度低于2mg·L-1;出水口TN含量降低至10mg·L-1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A标准;与传统的厌氧废水处理工艺对比,本实验构建的污水处理体系的COD去除率可达到传统工艺的效果,且在TN处理方面具备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新型生物电化学-颗粒污泥反应器在不同进水氮浓度下的脱氮效能与产电性能,并从颗粒污泥的关键酶活性、胞外聚合物组分以及微生物群落分布等角度系统研究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COD、NO3--N、NO2--N和溶解性甲烷在第Ⅰ、Ⅱ、Ⅲ、Ⅳ阶段(进水NO3--N和NO2--N浓度分别为60 mg·L-1和20 mg·L-1、100mg·L-1和40 mg·L-1、140 mg·L-1和60 mg·L-1、180 mg·L-1和80 mg·L-1)均得以有效去除,其中COD去除率在第Ⅳ阶段效果最佳,去除率达96%以上,NO3--N出水浓度在第Ⅱ阶段更为稳定,其去除率达99%以上,NO2  相似文献   

11.
多级离心逆流萃取萘普生对映体模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课文  文平  张盼良  黄燕 《化工学报》2013,64(11):4074-4081
基于萘普生(NAP)对映体的单级手性萃取数学模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多级离心逆流萃取萘普生对映体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模拟了相比、萃取剂浓度、水相pH值等参数对萃取相出口对映体过剩量和产率的影响,并经实验研究对模型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中间进料,对映体浓度[R,S-NAP]=0.025 mol·L-1、萃取剂浓度[C]=0.050 mol·L-1、相比W/O=7、水相pH=2.5、温度T=5℃时,经10级离心逆流萃取后萃取相出口S-NAP对映体过剩量为45%,相应的产率60%,实验结果和模型模拟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海上气田乙二醇富液中 Ca2+、Mg2+ 难以去除的技术难题,本文采用陶瓷无机超滤膜对高含盐的乙二醇富液进行分离处理,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跨膜压差为 0.06MPa,膜面流速为 5.6m·s-1,温度为 80℃,连续运行 120h 的条件下,膜通量稳定在 200L·(m2·h)-1 以上,处理后的富乙二醇悬浮物固含量小于 0.829mg·L-1,粒径中值小于 1μm,膜过滤液 Ca2+、Mg2+ 含量小于 0.19mmol·L-1,二价盐脱除率大于 99.8%;通过化学药剂清洗,膜性能几乎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3.
以某餐厨废水处理工程为例,阐述“高混合反应器(HMD)厌氧消化+离心脱水+气浮”工艺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并对2022年10~12月工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运行结果表明:“HMD厌氧消化+离心脱水+气浮”处理工艺动植物油脂去除率94.1%,厌氧段COD和V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1%和79.4%,出水pH、COD、SS和油脂满足设计要求;厌氧段容积负荷高达7.6 kgVS/(m3·d)。工艺运行成本30.4元/m3水(不含人工费)。该工艺适用于用地紧张且对厌氧处理效率要求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王瑞恒  何品晶  吕凡  章骅 《化工学报》2023,(4):1712-1723
为探究垃圾焚烧飞灰水洗后的最佳固液分离方式和工艺参数,将6种飞灰样品以3 L·kg-1液固比水洗后,分别采用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和抽滤3种方式固液分离,依据上清液/滤液浊度和总固体(TS)浓度、泥饼含水率和毛细吸水时间等指标,评价不同固液分离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重力沉降适用于分离粒度分布集中的飞灰,最佳的沉降时间应设在重力沉降曲线的拐点处(20~70 min)。最佳的离心沉降参数为转速3000 r·min-1、时间5 min。抽滤降低上清液/滤液浊度和泥饼含水率的效果最好,适用于分离粒度分布范围较广的飞灰。研究结果可为水洗后飞灰固液分离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时可根据飞灰的粒度分布、处理规模和场地需求选用合适的固液分离方式。  相似文献   

15.
首先采用草酸络合法对NAY分子筛进行脱铝改性,得到Oxalate-NaY分子筛催化剂,使用FTIR、BET和NH3-TPD表征方法证明了催化剂的成功合成。然后以催化裂化餐厨废油反应为模型反应,分别考察了催化剂合成时草酸浓度、催化剂合成时间、催化剂合成温度对催化裂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xalate-NaY分子筛催化剂形成了强酸中心,比表面积为560m2·g-1,催化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草酸浓度0.08 mol·L-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0 min,此条件下得到的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丙烯腈生产废水存在的丙烯腈、乙腈、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活性污泥的硝化过程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极大的影响了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笔者采用SBR反应器进行生化小试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含量丙烯腈、乙腈和氰化物对活性污泥系统中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丙烯腈浓度<80mg·L-1、乙腈浓度<800mg·L-1时,出水NH3-N浓度低于1mg·L-1,去除率在99%左右,对该活性污泥系统中的硝化过程基本没有抑制作用;TCN<5mg·L-1时,NH3-N的去除率为90%左右,对硝化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较小,TCN>10mg·L-1,NH3-N的去除率降至60%以下,对硝化过程的抑制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7.
李培根  于永莲  郑小姣 《辽宁化工》2022,(12):1698-1700
在环境温度-30~-10℃、进水温度4.5~7.5℃的条件下,通过采取污泥回流至调节池、投加有机碳源(60 kg COD/600 m3进水)、控制DO为4~6 mg·L-1和二沉池出水化学除磷等优化措施,可使生化系统内污泥质量浓度MLSS保持在3 500~4 000 mg·L-1,出水TN质量浓度逐渐下降至15 mg·L-1以下,出水TP控制在0.5 mg·L-1以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餐厨垃圾与不同固体废物厌氧共消化产气的效果,探究餐厨垃圾/污泥共消化最佳进料方式,采用自制的全混合厌氧反应器,通过产气量和甲烷含量综合评价餐厨垃圾与不同固废(鸡粪、猪粪、玉米秸秆、麦秆、稻杆和活性污泥)共消化系统在不同配比下产气的潜力;通过产气性能和消化液的pH值、VFAs质量浓度、氨氮质量浓度、碱度综合评价进料方式对餐厨垃圾/活性污泥共消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与6种不同底物混合共消化系统的产气潜力分别是活性污泥(5∶5)>鸡粪(5∶5)>玉米杆(3∶7)>麦秆(3∶7)>猪粪(1∶9)>稻杆(5∶5);餐厨垃圾/活性污泥共消化系统连续式进料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序批式进料,更适合厌氧发酵产沼气。  相似文献   

19.
餐厨垃圾与污泥两相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混合比例和污泥停留时间对餐厨垃圾与污泥联合两相中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相较于餐厨垃圾与污泥TS比为1∶3的条件,TS比为1∶1时两相系统具有更好的产气效果、有机物去除效果和运行稳定性。随着SRT的延长,两相系统有机负荷逐步降低,产甲烷速率相应降低,单位体积进料产沼气量以及有机物去除率逐步提高。在餐厨垃圾与污泥TS比为1∶1的条件下,两相厌氧消化系统最佳SRT为25 d(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别为5 d和20 d);此时,沼气中甲烷含量高达71%,产甲烷速率和甲烷产率分别为0.7 L/L&#183;d和0.69 L/gVS去除,两相系统VS去除率达到64.7%。  相似文献   

20.
采用连续流动注射法测定地表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当水中的Cl-含量小于300mg·L-1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1,测定下限为2.0mg·L-1,方法的精密度为1.15%~3.4%。本次实验从浑河水中采8个样品,测得浑河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均满足地表水的要求,浑河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符合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