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燕  居刚  吕新生  蔡振 《机械》2008,35(5):35-37
悬架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部件,它的设计参数直接关系到载货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为了对载货汽车行驶平顺性进行科学评价,建立了载货汽车1/2车辆五自由度仿真模型,采用频域分析法、以1/3倍频带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评价指标、用Matlab编制了随机路面输入下的悬架系统性能仿真程序,通过仿真得到空载和满载情况下加速度功率谱及加速度均方根值仿真曲线田,较好地反映了载货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实际状况.所开发的仿真程序可用于对汽车悬架系统进行平顺性评估以及后续的参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研究是振动控制理论与技术的新颖和关键发展方向之一,在实际控制机械装备的振动实践中,多维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研究显示出了重要价值。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由振动源、传递路径和接受体三部分组成,振动传递路径定义为振动产生的能量由振动源通过媒介物质传递到接受体所经历的物理介质。基于机械振动的理论,解决了多维振动传递路径的贡献量排序的问题,提出了以振动传递率为度量准则的排列多维振动传递路径的贡献量的理论方法,在频率域内清晰地阐明了多维振动传递路径贡献量的顺序。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抑制城轨车辆行驶时悬挂系统出现的横向振动,提升车辆平稳性与舒适度,引入调控效果优于传统模糊控制的显遗传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扩展其收敛条件并证明其适用于城轨列车悬挂系统,扩大了该方法的使用范围。在Matlab/Simulation中根据时速为80km/h的某型城轨列车参数搭建车辆悬挂系统模型,并设计了显遗传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显遗传自适应模糊控制对城轨列车悬挂系统横向振动抑制效果良好,在其控制下列车横向合成加速度、横移振动加速度、侧滚振动加速度以及摇头振动加速度的最大值、均方根值以及功率谱密度值均有所降低。与普通模糊控制相比,显遗传自适应模糊控制能够有效抑制城轨列车横向振动,大幅度提高乘客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应用功率流理论和四端参数法分析了双层隔振系统传递路径的功率流,研究了振动系统随机传递路径的功率流分析方法。结合Kronecker代数、函数的二阶矩技术、摄动理论和概率统计方法,探讨了振动传递路径系统功率流传递度的算法,在频域内分析了双层隔振系统传递路径的功率流传递度及其参数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振动传递路径分析是识别振动噪声源的重要手段,离心泵是船舶装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存在流体动力学噪声与机械结构振动辐射噪声的问题,传统路径方法无法准确识别振动源.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宜于离心泵的传递路径分析新方法.首先对离心泵的振动传递路径进行解耦,获得各个振动源处的激励力;其次,建立了离心泵的激励点-目标点、激励...  相似文献   

6.
苏小平  徐诚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23(5):529-531,616
给出一种轿车面向行驶平顺性分析的简化仿真模型 ,应用仿真模型对某国产轿车进行了随机不平路面输入下的汽车振动系统性能参数仿真试验研究 ,得出了振动系统性能参数对汽车行驶平顺性指标———车身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影响规律 ,为确定该车振动系统性能参数优化设计的设计空间和优化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车振动舒适性试验与体压分布试验,研究了汽车行驶动态工况下人椅系统的振动特性与体压分布特性。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人体头部、背部、臀部及坐椅底板等部位的振动,试验表明人体承受靠背纵向、坐垫垂向的振动较大;通过人椅系统传递特性分析,可知人体头部主要运动发生在XZ平面,且研究人椅系统振动舒适性时,除考虑坐垫振动外,靠背纵向、头部垂向振动不容忽略。采用电容式压力分布传感器Xsensor测量了人椅接触界面靠背、坐垫体压分布,人椅系统静态体压统计分析表明靠背、坐垫分别承载了人体17.67%,67.65%的质量;汽车行驶工况纵向压力中心坐标在持续坐姿下,靠背、坐垫分别向下、向前滑动,动态体压参数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与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呈良好正相关,表明汽车行驶工况下动态体压参数能够综合反映人椅系统的振动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汽车起重机行驶中出现的共振,运用LMS振动测试系统测试了该车匀速行驶时的加速度信号。结合车轮激励的理论,进行了传递路径分析,发现整车共振频率与车轮的激励频率相一致,车桥振动幅值与车轮不均匀量成正比。从而推断该共振是由车轮失圆的激励引起的,提出改进方案后,对该方案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速度响应的均方根值较原方案的相应值下降了35%,共振现象消失。  相似文献   

9.
基于“源-通道-接收体”模型对样车特定车速下的异常振动问题进行试验研究。整车道路行驶振动测试后,确定轮胎总成为异常振动的激励源,车身/车轮总成偏频试验和车架/车身模态试验可确定异常振动的放大路径。在确定异常振动原因的基础上,分别从振动源的消除和传递路径的改善两个方面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为工程上类似问题提供了实际案例与系统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履带车行驶路况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自身结构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架智能复合控制方法。以1/2履带式车辆悬挂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车体的垂直振幅、俯仰角以及车体的垂直振动加速度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该控制方法以磁流变阻尼器为作动器,采用预瞄技术,以模糊控制为前馈控制,以PID控制为反馈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对复杂随机路面输出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方法具有实时性好、鲁棒性好、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与被动悬架相比,采用该智能复合控制方法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其车身垂直振幅、俯仰角以及车体垂直振动加速度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其中,垂直振幅均方根值减小了37.2%,俯仰角均方根值减小了45.2%,垂直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了38.6%。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地铁列车振动源强离散特征以及不同频段的控制因素,对某地铁线路的同一区间内2个断面进行现场原位测试。从时域、频域多角度出发,统计分析全天测试样本。结果表明:测试断面振动源强离散超过15dB,且呈现与列车编组相关的周期性;早、晚高峰时段振动源强并没有显著增大;同一列车多次通过固定测试断面引起的振动响应差异主要受6.3Hz以下频段的离散性影响,该频段主要源于列车的准静态激励,与列车的载重直接相关;不同列车间8~250Hz频段内的振动响应由车轮不圆顺状态的差异性控制,该频段内分频振动加速度级差异最大接近20dB,直接导致全天内实测振动源强样本的显著离散。  相似文献   

12.
对现有车辆车型的平顺性评价分析可为新车型的性能改进提供有效信息.依据国家平顺性的试验标准,以某SUV两款车型为例,在不同车速工况下完成了随机输入行驶试验,直接获得各测量点时域下的振动加速度值,应用Matlab计算频域下的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采用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加权振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对车辆在多工况下的单轴向、总加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平顺性的油气悬架参数动态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为目的,对油气悬架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油气悬架系统的二自由度1/4车辆数学模型.基于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利用模块组合的方法建立仿真模型,并构建以车身垂直方向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通过编程将仿真模型、优化模型结合起来,实现Simulink、遗传算法对油气悬架系统参数的动态联合优化设计.利用该方法对某矿用自卸车前油气悬架设计阶段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由该方法确定的油气悬架结构参数使车身垂直方向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下降29.35%,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共振峰值降低23.6%,从而明显改善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同时也为其他类型的非线性悬架系统的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平顺性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应用ADAMS/view建立摩托车的多刚体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出垂向振动加速度。对垂向振动加速度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垂向振动加速度的自功率谱密度函数,并参考汽车的平顺性评价指标,利用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为评价指标,对摩托车的平顺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ADAMS软件可以应用在摩托车的开发阶段,对摩托车的平顺性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5.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1):139-143
为从某新型载货车的三种驾驶室悬置参数水平值中找出最佳匹配值,进行样车道路试验;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驾驶室悬置系统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对比驾驶室悬置系统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曲线验证仿真模型的可信性。最后以减小驾驶室地板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的均方根值为目标,以悬置系统螺旋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为因子,运用试验设计技术对驾驶室悬置参数进行优化,改善了驾驶室悬置隔振性能,找出了适合该车型的最佳参数匹配值。  相似文献   

16.
复合材料钻削过程中,由于材料的难加工性,机床主轴产生的振动对加工零件的表面精度和刀具寿命影响较大。需要对机床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了一套机床主轴振动测试分析系统。以雕铣机DK6050为研究对象,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试验,由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采集主轴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找出振动源,得出不同切削参数对主轴振动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加工参数,提高表面质量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就振动压路机路面行驶引起的振动对驾驶员舒适性的影响,采用非线性规划优化方法,以驾驶员在振动压路机作业、行驶中所受垂直振动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为目标函数,以各级减振件的动态参数即刚度系数、阻尼系数为优化变量进行设计。将其结果以国际标准IS02631提出的评价法加以校核、筛选。如此选择而获得的减振参数,经试验及计算机模拟分析,证明能达到理想最优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振动控制是振动工程领域的一类重要问题。随着隔振要求的提高,研究考虑系统柔性的分布参数连续体的振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用梁结构模拟振源和基础,建立柔性系统的模型。从系统的传递路径角度,根据功率流法讨论柔性系统的振动传递关系,并讨论弹簧刚度以及不同的基础边界条件对振动及功率流的影响。为柔性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的预测以及系统的振动控制提供有效的途径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泵组振动故障诊断效率低下的实际问题,本文以某百万千瓦级机组的全容量11LDTNB型立式筒袋式凝结水泵为研究对象,利用振动测试手段对主要振动部位进行实际信号采集、分析传递路径、提取特征、确定振动源,提出一套包括数据采集-特征提取-振动源确定-振动机理分析-实施改进的程序,这一程序可以快速、准确地达到减振效果,为解决泵类振动问题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具有路径质量的振动传递路径系统模型,探讨了系统振源、传递路径、接受体三部分的交互影响关系.运用矩阵微分理论并与振动力学理论相结合,对频域内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参数灵敏度进行了讨论,获得了接受体频域动力学响应对路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解决了路径参数对系统接受体频域响应贡献量的度量问题.当系统路径参数较多时,该方法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主要影响参数,约束优化设计方向,简化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动态设计过程.通过算例表明,这一方法切实可行,为频域内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参数贡献度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