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仪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观念及教育模式下已经无法适应新工科发展的需要,对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势在必行,如何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通过剖析传统工科教育单一性、趋同性和重理论轻实践的专业现状,发现教学内容、目标达成度评价、项目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对仪器类专业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造升级,在政策上引导,逐步推行试点项目;校企顶层设计搭建合作平台,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上游与下游的合作机制;建立产业学院,形成“产业+专业”的新模式、建立“双主线”培养,既注重专业领域知识,又注重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通过“双岗位”聘任,让教师与工程师拓宽视野,增强创新能力。通过以上五个方面探索仪器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和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提供一定借鉴,为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旨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工科建设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也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为满足新工科教育对机械类专业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对传统的专业课程开展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该文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互联网+教育教学为理念,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核心部分——“齿轮传动设计”的“齿轮传动系统受力分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线下课堂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介绍了导言、学习目标、预评估、参与式学习、后评估和总结等六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办法。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的技能标准规范“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工程教育的评价标准明确了“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工程教育体系的完善助推教育、科技和人才的统筹发展。采用系统论方法,对新工科“双创”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研究,将人才培养的组成因素与工程教育体系的技能和评价标准进行系统分析。将物质流、信息流、能力流与人才培养各因素转换再进行系统综合,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新工科“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制造基础》作为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培养能够适应和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5.
刘成娟 《机电技术》2020,(1):109-113
新时期如何对学生的全过程育人、全维度育人、全员育人,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机维护与运用"课程为例,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思政元素提炼、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手段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参加技能竞赛比拼和开展第二课堂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和改革探索,培养适应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原因,提出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思路。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专业对接产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按对接岗位构建创客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产教融合,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创新培养机制,共建双师队伍;校企共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面向数字化工业“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集信息技术及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创新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创新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实训项目、搭建创新平台等优化人才培养,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探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主力军.专业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种教育相互融合才能培养出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专业型人才.这就使得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上需要相互配合、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9.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根本途径,是凸显办学特色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职业适应能力与职业迁移能力的提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为例,分析了高职教育专业群内各专业特色不够明显、专业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课程整合与课程体系改革缺乏系统性,没有明显的突破、专业群资源整合度、共享率不高等问题,探索“基于技术链的‘共平台、分模块、选方向’的专业群模式”的新理念、“个性化特色培养”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新思路,建立“行企校”共育共管人才培养管理与组织的新体系,以“教学过程评价”和“企业满意率”为核心指标动态调整的新机制,以及“工作评价与项目评价”相结合的质量评价的新方式。使得专业群建设形成必要的基础并提供坚实的机制和动力保障,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有效地激活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共建的积极性,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并使之共同实施、监督和管理全过程人才培养,形成学校的品牌优势,实现特色办学,全面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0.
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主力军.专业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种教育相互融合才能培养出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专业型人才.这就使得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上需要相互配合、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1.
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主力军.专业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种教育相互融合才能培养出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专业型人才.这就使得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上需要相互配合、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存在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实践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新思路,包括重新提炼人才培养目标,更新部分陈旧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法,将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融为一体,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工科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需要培养能够创新性地开展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服务及生产组织管理等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因此,需要研究具有特色的、系统性的机械专业产-学-研多元育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项目-课程-实践”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实施“项目驱动、产教融合”的协同合作教学、“案例导向、多维互动”的一流基础课程改革和“综合创新、全面开放”的创新实践教学育人模式。以工程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建设创新实践平台,培养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师资队伍,综合提升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意识。  相似文献   

14.
“双高计划”提出高职院校服务的产业是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这就使得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都将迎来变革,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文章从“双高计划”背景出发,基于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研究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制定,力争培养符合“双高”建设要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新经济和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大批能够适应模具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越来越得到教育界与产业界的重视和关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与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推进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创建了耦合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政府搭建平台,以高校和企业为主导,第三方专业机构辅助的“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的创新之处是在政府、高校和企业之外,引入了既熟悉工程教育教学规律,又深谙企业生产实践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在政府的支持、调控与指导下,对接高校和企业,四方联合打造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协作共同体。该模式突破了传统校企合作的藩篱,解决了产教“联而不动、动而乏力”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材料成型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促进了学生更加充分与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总结了当前GIS应用型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师资能力与新工科不够适应、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脱节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以新工科理念为引领,面向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组建自然资源数字产业学院,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构建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自然资源行业优化专业培养目标,基于OBE理念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途径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不同的地理学专业课程特点,深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形成了新工科GIS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新模式,并进行了人才培养实践,GIS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有效运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专门培养医疗器械类人才的高校,55年来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医疗器械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教育综合改革大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医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满足新的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分离,实践与理论联系不够等问题,提出“两结合一夯实”多元驱动,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完成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建设。该模式以“科教结合”+“产教结合”为途径,夯实思政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研究、决策能力、协作能力综合素质的人才。“科教结合”是“项目教学法”与“逐级螺旋上升”相结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智能制造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原有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基础上,构建智能制造项目、工业机器人项目、机械传动与控制项目以及现代工程装备驱动与智能控制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水平与制造能力,以任务驱动方式,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产教结合”是“完善内部资源”与“深化外部资源”相结合,整合校内实习、实训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夯实思政教育是明确夯实思政教育建设目标,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使其融入课堂教学,有效利用课程思政信息化平台,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和能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进而培养信息化下德才兼备的制造型人才,实现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技术变革,对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当前高校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南航金城学院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从校企协同育人生态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共建等方面提出了应用型高校深度产教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举措。以期为相关院校在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借鉴,培养出产教高度契合的满足现代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我国通航产业迅速发展,直升机高素质机务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基于新工科理念,开发《直升机结构监测技术》教学演示实验课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教学平台搭建方法以及适宜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通航从业人员理论素养、动手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保障我国通航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