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按一定比例加入复合型缓蚀剂(7019+HEDP)于工业碳酸丙烯酯溶液中,以合成氨生产过程的变换气进行了吸收二氧化碳的中间试验,碳酸丙烯酯溶剂的降解试验及运转时起泡性能进行测试和解决方法,并与未加复合缓蚀剂的碳酸丙烯酯溶剂进行对比运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019与HEDP的复合缓蚀剂的加入,对碳酸丙烯酯脱碳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基本上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MCM-41为载体,通过化学法合成了5种负载咪唑类离子液体催化剂,考察了在环状碳酸丙烯酯合成中的催化作用,考察了溴代烷烃中碳链的长短及羟基官能团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5℃、2.0 MPa、4 h条件下,环状碳酸丙烯酯产率为89.9%,选择性为99.5%。  相似文献   

3.
采用MCM-41为载体,通过化学法合成了5种负载咪唑类离子液体催化剂,考察了在环状碳酸丙烯酯合成中的催化作用,考察了溴代烷烃中碳链的长短及羟基官能团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5℃、2.0 MPa、4 h条件下,环状碳酸丙烯酯产率为89.9%,选择性为99.5%。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钼蓝比色法测定碳酸丙烯酯中微量硫化氢的方法。硫化氢含量在3.4ppm内服从比耳定律,检出限为0.01ppm。在测定范围内回收率均在90%以上。本法平行6次实验结果的标准偏差为0.51(%),变动系数为0.41%。本法可适用于实验室及工厂实样的碳酸丙烯酯中微量硫化氢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钙钛矿型催化剂对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锰基钙钛矿型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和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考察了其在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CaMnO3表面大量的强碱性活性位点使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以柠檬酸为络合剂,n(柠檬酸)∶n(总金属离子)=1∶1,1 100 ℃焙烧5 h的条件下制备了表面碱中心数最多且结晶度最好的CaMnO3;并以CaMnO3为催化剂,在n(PG)∶n(Urea)=4∶1,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为0.42 %,170 ℃下反应2 h的条件下,碳酸丙烯酯收率达91.1%。  相似文献   

6.
用sol-gel方法,以钨粉和H2O2为主要原料,通过聚乙二醇和碳酸丙烯酯掺杂,制备出WO3电致变色薄膜.用此种薄膜组装成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器件,对玻璃器件进行着色-褪色过程的光透过率测试.结果表明:掺杂制备的WO3电致变色薄膜性能要优于未掺杂的薄膜,碳酸丙烯酯掺杂制备的薄膜变色性能较好;此外,还从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变色机理和离子传输过程对玻璃的光透过率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外有关碳酸二甲酯、碳酸二苯酯和碳酸丙烯酯等碳酸酯以及甲苯-2,4-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环己基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的洁净合成方法,特别是河北工业大学绿色化工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这对于有机碳酸酯和异氰酸酯的实验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机碳酸酯及异氰酸酯的洁净催化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有关碳酸二甲酯、碳酸二苯酯和碳酸丙烯酯等碳酸酯以及甲苯-2,4-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环己基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的洁净合成方法,特别是河北工业大学绿色化工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这对于有机碳酸酯和异氰酸酯的实验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H3PO4为催化剂,碳酸丙烯酯为溶剂,微波辐射合成了聚天冬氨酸。静态阻垢法测定PASP具有优良的阻垢性能。运用SEM、IR和XRD对PASP阻碳酸钙垢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PASP后,碳酸钙垢形成了新的晶型球霰石,从而起到阻垢作用。  相似文献   

10.
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工艺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醇钠为催化剂,碳酸丙烯酯和甲醇为原料酯交换生产碳酸二甲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对浮阀塔塔盘进行了改造,在新型反应精馏塔上进行了中试并考察了塔盘液位高度、回流比等因素对塔顶产品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比增大,塔顶碳酸二甲酯含量开始增加并逐渐趋向稳定;随着塔盘液位高度增加,塔顶碳酸二甲酯含量增加并逐渐稳定;塔顶丙二醇...  相似文献   

11.
<正> 某些极性非质子溶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碳酸丙烯酯(PC)等,对SO_2都有良好的富集效果,特别是DMSO和DMF对SO_2的吸收性能更为突出(20℃,m(SO_2)/m(DMF)=1.410,1.415)。它们在60℃以上的适当温度又可有效地释放出SO_2。上述溶剂对SO_2的这一重要宏观特征,以及SO_2分子与溶剂分子近距离相互作用的信息,引起人们很大兴趣。  相似文献   

12.
聚天冬氨酸液相催化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在碳酸丙烯酯介质中进行催化聚合合成了PASP,分析了产品红外谱图与核磁共振谱图的特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PASP产率的影响和PASP分子量对其阻CaCO3垢效果的影响,考察了PASP对CaCO3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品具有:PASP结构特征,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为165℃,Cat./ASP的化学计量数为0.18,反应时间1h.这时PASP粘均分子量为10000左右,其阻CaCO3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的工艺流程中,研究高温煅烧与有机溶剂对正极活性材料的分离效果。正极片在500℃的N2氛围下加热5 h,活性材料的分离率(η)达到95.98%。在60℃固液比(g/mL) 1:25的条件下,将表面积0.25 cm~2的正极片浸泡在碳酸丙烯酯(PC)溶剂中超声120 min,活性材料的η达到68.6%。相比传统的处理方法,这两种方法降低了成本,避免因采用强酸强碱而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4.
通过熔胶-凝胶法在ITO导电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一层TiO2薄膜,将其在空气中分别进行150℃×2 h,200℃×2 h和250℃×2 h的热处理,形成不定型TiO2薄膜修饰电极.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薄膜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将该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与作为参比电极的饱和甘汞电极、作为辅助电极的铂黑电极、作为电解质溶液的碳酸丙烯酯+高氯酸锂一起构成三电极测试体系.根据该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结果讨论了该电极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分析了扫描参数和薄膜的热处理温度对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尿素与1,2-丙二醇(PG)合成碳酸丙烯酯(PC)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gO-Al2O3催化活性最高,PC收率为79.2%.优化了MgO-Al2O3的制备条件: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前驱体,Mg/Al摩尔比3:1,沉淀剂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摩尔比3:1,焙烧温度400℃,老化温度为70℃.此条件制备的MgO-Al2O3催化剂上,PC收率为81.0%.CO2-TPD和BET分析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XRD和TG-DTA分析表明400℃时制备MgO-Al2O3的前驱体可完全分解.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替诺福韦合成工艺,以腺嘌呤和(R)-碳酸丙烯酯为起始原料,经开环缩合、取代、水解得到替诺福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监控整个反应过程,其中开环缩合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2 h;取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 h;水解的最佳反应时间20 h。在最优化条件下总收率达69.2%。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探讨其光物理性能,发现可以根据不同化合物的荧光发射波长差异来监测反应方向和反应程度;通过抗菌活性测试,发现对低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该合成工艺实现了副产物回收套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电解质离子尺寸对超级电容器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自制了阳离子不同的2种电解质N,N-二甲基吡咯烷四氟硼酸盐(P_(11)-BF_4)和N-乙基-N-甲基吡咯烷四氟硼酸盐(P_(12)-BF_4),并分别配制成以碳酸丙烯酯(PC)为溶剂、浓度为1 mol/L的电解液;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谱研究了电解质离子尺寸对活性炭基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离子尺寸和阳离子对称性共同影响着超级电容器的放电比电容,电解质离子尺寸越小,电解液的耐电压特性越好,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压越高;电解质离子尺寸的大小和阳离子的对称性共同影响着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MgO催化尿素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评价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尿素与1,2-丙二醇(PG)合成碳酸丙烯酯(PC)反应的催化性能,其中MgO催化活性最高,PC收率为85.5%.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170℃,MgO催化剂与PG的摩尔比为0.032∶1,PG与尿素的摩尔比为3∶1,反应时间为3h.此时PC收率为91.5%.为利于催化剂与反应体系的分离,又以硝酸镁为前驱体,制备了用于该反应的SiO2负载MgO催化剂,确定了最佳负载量为15%,最佳焙烧温度为550℃,PC收率为86.3%.  相似文献   

19.
以20100140型方形锂离子电池为样本,进行充放电和45℃条件存储时的容量损失测试实验,研究电解液中碳酸丙烯酯(PC)溶剂含量对锂离子电池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C质量分数为4%时,锂离子电池表现出最佳性能,压降较小,电池界面较好,容量可达32.813 Ah,在45℃高温存储6 d后放电效率可达100.28%;当PC质量分数增加到7%时仍未发生与Li+共嵌入负极石墨的现象,但随着PC含量的增加,电池电压降增大、厚度增加、电化学性能降低、石墨发生剥离;当PC质量分数为12%时,放电容量为31.503 Ah,存储后只有93.84%的放电效率,电池臌胀。  相似文献   

20.
为制备基于琼脂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以琼脂作为基体,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为电解质盐,碳酸丙烯酯(PC)为增塑剂,去离子水为溶剂,加热搅拌先制得电解质溶液。采用电沉积法制备普鲁士蓝(PB)薄膜并组装电致变色器件。将配制好的电解质溶液注入电致变色器件中,电解质溶液在冷却后直接在器件中变为凝胶,得到基于琼脂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研究了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器件在波长580 nm处透过率调制幅度达39.9%,器件的着色响应时间为16.2 s,褪色响应时间为15.2 s,表现出较快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