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渗析过程中的浓差极化及水解离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电渗析在运行过程中浓差的形成以及与水解离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V-I曲线以及其拐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通过理论分析认为:“浓差极化”的实质是“电势极化”。实验测得的V-I曲线验证了理论V-I曲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对《电渗析过程中的浓差极化水解离机理》一文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我们因工作需要,翻阅了近年来发表在《膜科学与技术》上有关电渗析方面的文章,发现一篇刊登在第23卷第1期上的由孟洪等人撰写的题为《电渗析过程中的浓差极化及水解离机理》的文章.读了之后,我们感到该篇文章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ED和EDI过程中水的解离,在本质上均与高电势梯度有关,发生水解离时电势梯度的数量级为108V/m.在ED过程中,理论上阳膜先于阴膜发生浓差极化,但阳膜的极化与水解离在极化发生之后就受到膜面ζ-电位的制约,使得阳膜水解离反而远远滞后于阴膜.通过实验对EDI过程的水解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作了进一步分析,同时与ED过程的水解离现象作了对比.认为在EDI的淡水室内,填充的树脂使得不能形成具有抑制水解离效应的ζ-电位,从而阳膜先于阴膜发生水解离,且阴阳膜的水解离因更严重的浓差极化而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4.
液体分离膜过程中的浓差极化及其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的污染和劣化始终是制约膜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在液体分离膜过程中,浓差极化是产生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小浓差极化即可减轻膜污染.本文首先介绍了浓差极化现象和模型以及传质系数的求算,并且提出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测定膜过程的浓差极化程度,然后针对不同分子量的溶质体系对影响浓差极化程度的操作条件进行定量分析,包括操作压力和原料液循环流量,最后对如何减轻液体分离膜过程由浓差极化导致的膜污染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反渗透、超滤过程中的浓差极化比及其表达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在膜的吸附-扩散分离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浓差极化现象,得出了浓差极化比与溶质和膜表面相互作用的物化特性(K_A/K_B)有关的结论,给出了浓差极化比的理论公式。分析了溶质在膜表面优先吸附和受排斥情况下的浓差极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垫片法对正渗透过程中浓差极化的改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垫片法改善正渗透过程中出现的浓差极化现象.利用这种方法,在正渗透膜活性层朝向原料液的膜取向下,发现垫片安置在汲取液廊道贴紧膜的位置可以最好地减缓稀释内浓差极化,进而显著的提升正渗透的运行效果;此时,以0.5 mol/L的NaCl为原料液,而分别以1、2、4 mol/L的NaC1为汲取液进行批式实验,与未安置垫片的方式相比,水通量分别有2.94%,9.0%和12.5%的提升幅度;另外,还发现当将垫片放置在原料液廊道(远离膜)和汲取液廊道(贴紧膜)时,可以起到同时减缓浓缩外浓差极化(CECP)和稀释内浓差极化(DICP)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浓差极化和膜污染过程的方法与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综述了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利用超滤法处理印钞擦版废液实验说明研究思路和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通过膜阻力模型实验,分析出各污染途径产生的阻力大小,讨论了应注意的问题.采用EDX,ICP,TOC,SEM,FTIR和MC对膜污染物、酸洗和碱洗液、清洗前后膜表面形貌分析鉴定,发现主要无机污染物是钙离子,主要有机污染物是磺化蓖麻油.模拟实验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并引导出四步清洗方法,可对污染膜进行有效清洗;并发现对于严重污染的膜,采用三个以上清洗周期才能使膜通量得到完全恢复.最后提出一个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研究方法和策略框架图.  相似文献   

8.
在40Hz~10MHz频率范围测量了5种阴离子交换膜/0.000 1mmol/L KCl溶液体系有无直流偏压下的介电谱,发现只有当给这些体系施加直流偏压时才有介电现象,而且弛豫强度和直流偏压大小有关.利用浓度极化层介电模型解析介电谱获得了各体系组成相特别是和浓差极化层相关的参数.也考察了无机组分、离子基团和膜材料对膜的电性能和浓差极化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