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归分析了C20混凝土棱柱体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单轴抗压强度的试验数据,获得了各强度指标值与养护条件的数学关系;同时,对比分析了早龄期C20混凝土实测应力-应变全曲线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建议的标准全曲线,通过分析处理试验测得的数据,得到了早龄期C20混凝土的实用单轴受压本构关系,为早龄期C20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分析计...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膨胀剂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早龄期变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膨胀剂后膨胀混凝土的早龄期抗压强度提高了6%~17%,早龄期劈裂抗拉强度降低了27%~42%,但对混凝土28 d龄期时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小。混凝土早龄期弹性模量在掺入膨胀剂后普遍有下降的趋势,至28 d龄期,膨胀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降低了1.5~7.3 GPa。膨胀混凝土由于膨胀剂的效能,可在早龄期存储较大的膨胀变形以补偿混凝土收缩,早龄期膨胀混凝土的最大膨胀变形可达到142με~315με,有利于结构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提升。但在膨胀混凝土中掺入矿粉会显著增大混凝土的自收缩,使膨胀剂的膨胀组分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3.
《工程质量》2021,39(5)
无约束混凝土早龄期变形性能试验装置,采用重液悬浮混凝土试件的方法来消除试模对试件的变形约束,此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混凝土的自浇筑成型开始的早龄期变形参数。为考察无约束混凝土早龄期变形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的灵敏性,对混凝土早龄期变形性能的部分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了水泥用量、水泥品种和外加剂种类对混凝土无约束早龄期变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早期强度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的控制因素。鉴于现行混凝土验收标准和当前研究的不足,文中通过试验对早龄期混凝土强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加深对混凝土早龄期强度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的控制,以达到结构安全、高效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现阶段的混凝土早龄期变形测试方法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类别进行了总结,详细阐述了不同测量设备的测试原理及测量精度,简要介绍了混凝土试模等其他测试装置,分析了各种测试方法的误差来源,为准确测试混凝土早龄期变形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早龄期混凝土温度与强度发展速度关系曲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傅沛兴 《建筑技术》1992,19(10):584-587
为解决冬期施工试块不能代表混凝土实际强度的问题,北京和新疆地区有关部门进行了用成熟度推测混凝土早期强度的研究。北京地区采用绍尔公式计算混凝土成熟度并乘以差值系数的方法,已制订出相应规程;新疆地区试验温度较宽,试验数据与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计算基本一致,总结得出的关系曲线,对混凝土工程施工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立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回弹法测强曲线,为将回弹法应用于早龄期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监测和质晕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选取粉煤灰掺量为0、10%、20%和30%,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C40和C50的粉煤灰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浇筑后90d内抗压强度与回弹值和碳化深度之...  相似文献   

8.
高强混凝土的早龄期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得到了高强混凝土在龄期为13h到28d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通过控制试件在单轴压力下的环向应变以一定的速率增长,从而得到高强混凝土各龄期的应力一应变全曲线;使用压汞仪测定了混凝土试块在不同龄期的内部孔结构分布情况。从实验结果可发现,早龄期混凝土内部水化过程进行得很快,表现在宏观上就是混凝土的强度迅速增长和脆性的提高,而在微观上则是孔隙率及孔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早龄期高强混凝土自收缩的测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介绍了用电容传感器测量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其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能够完全满足对高强度混凝土收缩进行研究的需要 ,同时变形的测量可以从混凝土初凝开始 ,解决了高强混凝土收缩相关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值模型对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养护期3~6d内的最大挠度,混凝土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钢筋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进行了模拟分析,着重分析比较了钢筋混凝土楼板混凝土拉压强度、挠度和钢筋受力情况受冷凝天数影响的变化规律,为早拆体系中钢筋混凝土楼板可以拆除模板时的最低强度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早期温度、应变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剑  刘颖浩  袁勇 《结构工程师》2012,28(1):111-116
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混凝土的体量超过万立方米,尺度也比一般的构件大,研究其施工期间性能的变化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浇筑工艺.通过对尺寸为6m×8m×3m的大体积高强混凝土试块进行早期温度及应变监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度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及分布规律,探讨了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机理,提出了早期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的方法,并进行了开裂分析.根据试验及分析结果,对大体积高强混凝土的早期温度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温下砼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79,自引:3,他引:7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介绍砼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的设备配置、量测技术和试验炉(20°~900°C)的研制,以及对不同强度等级和粗骨料种类的四种砼进行的五项高温性能试验结果。后者包括高温时的抗压强度、升降温后的残余抗压强度、持续高温下的抗压强度、高温时的抗拉强度,以及高温时的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等。试件总数为213个。通过试验分析了高温下砼性能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并给出了建议的各项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一种有效测试早龄期混凝土开裂性能的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即诱导开裂法,并通过数值计算与试验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克服了已有同类试验方法中存在的裂缝出现位置随机、裂缝细小、初裂时间迟等带来的观测难度大、周期长和误差大等缺点,同时避免了混凝土材料不均匀性所造成的试验误差.  相似文献   

14.
陈萌  毕苏萍  张兴昌 《建筑科学》2007,23(11):56-58,45
从制约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发展的角度,利用自行研制的轴向拉伸试验装置进行了商品混凝土早龄期的受拉弹性模量试验研究,试验装置成功地解决了轴向拉伸试验的对中难题。对三种不同强度等级(C20,C40,和C60)的45个混凝土构件(100 mm×100 mm×375 mm)分别进行了五个龄期(3d,7d,14d,28d和60d)的受拉弹性模量试验,得出了受拉弹性模量随龄期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回归分析,给出了受拉弹性模量随龄期增长的经验公式。公式的提出对商品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有适用意义,为今后修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有关耐久性的条目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和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内部应变分布式光纤实时检测方法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是1种新型光电监测技术,可对沿光纤轴向的应变、温度进行分布式监测,并具有长距离、分布式、高精度和耐久性等特点,适用于结构的健康监测.系统介绍了基于BOTDA的混凝土内部分布式应变的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研究标定了由气吹再灌浆技术铺设的埋入式传感光纤的工作性能,解决了工程应用中无法将长...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许多学者都采用圆环法。圆环法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可反映混凝土早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混凝土开裂的影响,是研究约束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最普遍的试验方法。通过对圆环法试验装置、试验原理进行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证了圆环法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自制CaO和MgO膨胀剂的掺加对C60自密实混凝土力学、变形性能及基本徐变的影响,并将徐变测试结果与fib 2010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6%CaO膨胀剂、6%(CaO+MgO)膨胀剂和10%(CaO+MgO)膨胀剂的掺加对C60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较小,但会显著降低混凝土自收缩,并增...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早期温度场引起的变形是其开裂的重要原因,早期导温和导热系数是计算混凝土早期温度场的重要参数。受混凝土早期特性的影响,其测量方法只能基于瞬态热流法,测量精度低是现有测量方法的主要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平行热线法测量原理的导温和导热系数高精度测量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试验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其稳定性和测量精度比现有方法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中心拔出试验,研究了早期受冻对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期温度和养护条件对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养护条件下的荷载滑移曲线。结果表明:养护条件对黏结试件的破坏形式有较大影响;试件早期受冻后,钢筋与混凝土黏结强度下降,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楼梯变形试验研究及设计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考虑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对试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初步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楼梯梯段的破坏和变形特征,提出考虑踏步作用的楼梯梯段挠度计算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建议的设计方法不仅能更好地反映楼梯踏步的作用,计算结果更符合梯段的实测变形,而且方法简便,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