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明确可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储量的范围、分布及发展潜力,查明井田产能建设的煤炭资源储量,规划井田开采方案,为煤矿资源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以新疆巴里坤矿区某井田A1煤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3DMine软件的三维地质建模与储量估算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和钻孔数据,建立了地质数据库,圈定了矿体边界,构建了矿体三维模型;然后将矿体模型分解为离散的块体组合模型,采用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法估算煤炭资源储量。结果表明:普通克里格法计算煤炭资源储量能够充分利用样品信息,与传统地质块段法相比较而言,估算结果较为可靠;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煤样的形状、大小及煤样与储量块等变量之间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为井田采矿设计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在矿山储量估值中,克里格法和距离幂次反比法在原理和方法上具有独特优势,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金等贵金属矿床的储量估值中,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在研究两种方法的原理基础上,以某金矿为工程背景,借用3DMine矿业软件为工具,分别采用克里格法和距离幂次反比法对该矿体进行储量计算,估算出矿山地质储量。并将两种方法的估值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估值方法误差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理论上被认为优于传统估值方法的克里格法,在金等贵金属矿床储量估算中,所获得的估算值并不比距离幂次反比法准确。通过对块体模型进行改进,并采用两种方法的平均值,得到一个更合理的估值结果。 相似文献
5.
6.
概述了庙沟铁矿绘制矿山图形所经历的手工绘图、CAD成图、3DMine软件绘图三个历史阶段,介绍了3DMine软件在庙沟铁矿进行露天采场三维建模、地下巷道三维建模、矿体三维建模、中深孔爆破设计等应用。3DMine软件发挥了其直观、高效计算、成图优势,为庙沟铁矿生产起到建设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决某金矿矿体赋存环境和围岩软弱破碎等不利条件使矿石开采难度增大、成本增加等问题,首先利用3DMine程序构建金矿三维工程地质模型;然后,基于距离幂次反比理论,结合金矿西区29副地质勘探线剖面信息,对西区1#、2#、3#、4#、4A#、5#、6#、北矿脉、中间矿脉共9条矿脉进行了金属储量核算和富集分区;最后,根据实际操作能力,按品位值范围将矿体划分为4个富集分区(欠富集区、富集区、较富集区和极富集区);根据实际开采年限,按照品位t=7 g/t划分为2个富集分区(富集区和不富集区)。该研究可为后期矿山开发建设,布置相关开采巷道、溜井、运输平硐、通风井等设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某露天矿已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以不同于传统境界优化的方法,利用当前国内优秀的矿业软件3DMine进行露天境界优化设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最终境界。阐述了利用矿业软件经行境界优化的完整过程以及在最终境界的基础上进行露天采场设计,分析了建模结果。 相似文献
10.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是地质矿产勘探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勘查报告或地质储量报告中计算工作量最大、最为繁琐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一些矿体复杂的大型矿床,有关资源储量估算的化学样品数量、分析结果数据、矿石类型面积数据以及块段的数量是相当多的,但目前基本上还处于人工计算加计算机辅助的阶段,工作量大、计算复杂、准确性差、耗时长。基于M icrosoft V isual Basic 6.0以及电子表格控件为开发工具,设计了一套用于资源储量估算,包括分段加权平均品位、剖面面积、块段体积以及矿石类型体积的计算工具,并提供了灵活的操作方式和编辑功能。该计算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很好地满足了资源储量估算的要求,表现出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3DMine,建立矿山地表、矿体、井巷、空区和残矿模型,实现对这些模型的动态显示和基本三维分析功能,有助于弄清空区的状态,确定相邻空区贯通情况,查明空区中残矿的位置和赋存状态,以分析在空区中残采时的地压类型。 相似文献
12.
13.
采空区是金属矿山重大危险源之一。采空区稳定与否是保证矿山企业正常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夏甸金矿于2003年8月20日开始在-363m水平以下部分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开采,经10余年的开采,目前已开采至-692m水平,崩落法隐伏采空区的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利用Surpac建立崩落法开采的矿体模型,进行冒落带高度预测,计算得到冒落带最高点为-251m,并采用FLAC~(3D)程序进行数值模拟,按照矿山回采顺序,共划分12次进行开挖,分析了应力、位移与塑性区破坏规律,变形以采空区上方为中心,呈圆形向外扩展,中心的变形为最大,沉降18cm,采空区边界沉降最小,为4cm。地表沉降位移不大,采空区不会塌陷到地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前,在实际生产单位所采用的储量计算方法主要是基于立体几何的传统方法,即剖面法或地质块段法。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以及对客观地质体复杂性的认识深化,原地质勘探储量和边界与矿山开采储量和边界往往存在一定差距,这给矿山建设和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准确估计矿体品位空间分布规律和总体储量有利于提高矿山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对数Kriging和距离反比法对个旧锡矿芦塘坝10—9号矿体进行储量计算,其结果分别与地质块段法计算的储量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前两种计算方法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误差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储量估算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 以Surpac矿业软件为工具, 结合某钨矿矿山实况, 建立了矿山地质数据库、矿体模型和块体模型, 对原始样品进行组合, 根据品位分布规律选择合理的数学模型, 拟合出理论变异函数曲线, 经过交叉验证选出最优变异函数参数值。在块体模型中, 分别采用普通克立格法和距离幂次反比法对金属元素Wo品位进行估值和储量计算, 并且与矿山使用的传统块段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不同估值方法之间误差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 块体模型储量估算结果准确可靠, 其中普通克立格估值法优于距离幂次反比法和块段法, 它更体现了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充填开采是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不论何种充填方式,对采空区的充填都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其充填效果在一定范围内是随机的。采用随机有限元方法对煤层全开采、采空区全充填,煤层全开采、采空区部分充填以及煤层条带开采、采空区全充填3种情况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大量随机抽样计算,发现地表沉降与采空区顶板变形对于充填效果的波动更敏感。工程中应将多个因素的最不利组合考虑在内,尽可能保证采空区充填效果达到或满足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充填效果的变异程度以及变异范围,从而保证充填方案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