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晒干、阴干、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中短波红外干燥对核桃青皮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核桃青皮含水率、色差、总酚、总黄酮和蒽醌类物质含量及干燥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至恒重时,微波干燥所用时间最短,为0.4 h,干燥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方式(p<0.05);中短波红外干燥次之,时间为8 h。晒干所得的青皮中总酚、总黄酮和蒽醌类物质含量最高,分别为46.98、13.79和5.37 mg/g,显著高于其它干燥方式(p<0.05);中短波红外干燥得到的核桃青皮中总酚、总黄酮、蒽醌类含量分别为43.13、12.23和4.36 mg/g。50℃热风干燥后的核桃青皮粉末色泽最浅,ΔE~*值为65.05;中短波红外干燥次之,ΔE~*值为67.98。综合比较五种干燥方式,晒干得到的产品品质最好,但受天气影响较大;阴雨天气下,50℃热风与中短波红外干燥后的核桃青皮品质没有明显差距,但中短波红外干燥时间仅为50℃热风的1/3,效率更高,更适合核桃青皮的干燥。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干燥方式对藿香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实验采用真空冷冻干燥(A)、微波干燥(B)、热风干燥(C)、自然风干(D)4种方式干燥藿香叶,以鲜藿香叶为参照品(E),利用GC-MS分析其挥发性物质,并结合维恩图分析其挥发性物质。实验结果表明:5个样品共检测到94种挥发性物质,共有物质11种,分别是苯甲醛、乙酸辛烯酯、异薄荷酮、(-)-薄荷酮、茴香脑、草蒿脑、D-柠檬烯、β-波旁烯、β-石竹烯、δ-荜橙茄烯、愈创奥。5个样品有效挥发性物质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97.543%、97.339%、97.851%、98.371%、96.967%。茴香脑为主要挥发性物质,四川自贡的藿香属于茴香脑化学生态型。干燥方式不会影响藿香主要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蓝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改善干制甘蓝的品质,提高甘蓝附加值,本试验采用65 ℃热风干燥、1 kW微波干燥、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处理甘蓝,测定干燥后甘蓝的色泽、VC、游离酚、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对抗氧化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干燥的甘蓝色泽最佳,ΔE值为15.01±0.59;不同干燥方式甘蓝总酚和游离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酚的存在状态变化较小;干燥后甘蓝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微波干燥甘蓝VC、游离酚、总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3.14 mg/100 g FW、80.22、124.85 mg GAE/100 g FW,保留率分别为67.3%、90%、86.6%,其中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最强。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干燥方式甘蓝VC、酚类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因此,甘蓝采用微波干燥方式优于热风干燥和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现有的干燥生产线可尝试结合微波干燥技术,以提高干制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生姜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生姜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建立香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主成分综合得分评价干燥生姜样品的香气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生姜样品的挥发性成分与鲜姜样品有较大差异,鲜姜样品综合得分最高,喷雾干燥全姜粉次之,热风干燥样品得分最低。说明鲜姜样品的香气成分是最好的,喷雾干燥处理比热风干燥更能保持生姜香气风味。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地被竹叶抗氧化物质利用率,采用晒干、阴干、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5种方法控制干燥条件,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黄条金刚竹和鸡毛竹叶提取物总黄酮、总酚和三萜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做各化合物与抗氧化性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对竹叶抗氧化成分和抗氧化能力都有较大的影响。采用冷冻干燥可使竹叶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能保持最高水平。考虑到成本与干燥周期等诸多因素,地被竹叶最佳干燥方法是:100℃热风干燥或480W微波干燥后90℃热风干燥2h。本研究结果为叶用竹林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50℃热风干燥四种干燥方式对五指毛桃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色谱法等方法,对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50℃热风干燥后的五指毛桃中的补骨脂素、总多酚、总黄酮、可溶性糖以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对五指毛桃品质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50℃热风干燥分别将五指毛桃水分含量降低至15%(安全储存水分含量)所需的时间分别约为22、19、15和12 h。不同干燥方式对五指毛桃中的活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均有一定的影响,补骨脂素含量分别为0.49、0.60、0.35和0.71 mg/g;多酚含量分别为1.50、3.95、1.44和1.59 mg/g;黄酮含量分别为3.91、4.65、1.19、1.55 mg/g;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94.95、83.83、86.76、82.19 mg/g;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晒干、熏硫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50℃热风干燥的五指毛桃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75.20%、70.99%、57.18%和69.36%。在实际生产中,若天气晴好,采用晒干方式是最经...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睡莲花茶总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睡莲花茶的加工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睡莲花朵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温度的热风干燥、不同功率的微波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处理,采用FolinCiocalteus法、NaNO2-Al(NO3)3-NaOH法检测各样品的总酚、黄酮含量,采用清除自由基法(DPPH·、ABTS+·)与铁离子还原法(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分析样品总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睡莲花,干燥速度为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400 W微波干燥的样品总酚含量、DPPH·与ABTS+·抗氧化能力最高,分别为187.72 mg GAE/g DW、386.92 mg BE/g DW和162.37 mg BE/g DW,70℃热风干燥的样品黄酮含量最高,为65.58 mg RE/g DW,不同干燥处理的样品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P0.05),与其黄酮含量无显著相关(P0.05)。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相比,400 W微波干燥效率高,能较好的保留睡莲花茶中酚类物质,使其具备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块状红糖的干燥速率、溶解性、总酚含量、色值和糖分含量的变化为考察指标,对比分析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在不同干燥温度(45℃、50℃、55℃、60℃、65℃、70℃)下块状红糖的干燥速率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干燥方法对块状红糖的干燥速率、溶解性和总酚含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色值、蔗糖含量、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70℃真空干燥中,干燥速率为1.36±0.03 mg水/min;红糖的溶解时间最快,仅为317±6 s;总酚含量为5.60±0.04 mg GAE/g,保留率达到94.92%;红糖色值为19900±100 IU,增加率仅为10.56%。综合考虑,认为不同方法和不同温度对块状红糖干燥速率及理化性质有较大的影响,且块状红糖的干燥处理宜使用真空干燥方法,干燥温度以70℃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9.
以新鲜双瓣茉莉花为原料,对比分析热风(HD)、微波(MVD)、微波-热风联合(MVD+HD)、真空冷冻(FD)干燥茉莉花的色泽、理化成分、抗氧化能力、氨基酸组分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FD组茉莉花的L*值最大,a*值和ΔE最小,叶绿素、总酚含量最高,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最强;而MVD+HD组茉莉花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占比均最高,分别为8.32 mg/g、2.67 mg/g和32.09%;醇类在茉莉花干花挥发性成分中相对含量最大,4种干燥方式FD组的茉莉花醇类、酯类和醛类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53.37%、5.40%、17.99%;酮类、烷烃类、酸类在HD组中相对含量最高,烯烃类和其他类在MVD组相对含量最高,说明FD组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茉莉花主要香气物质,而HD组损失最大。综合表明,FD干燥的茉莉花色泽和香气最佳,可开发成高端茉莉花产品;而MVD+HD能较好的保留了茉莉花的香气和营养品质,比较适宜产业化生产,可作为茉莉花一种较理想的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不同焙烤温度(100℃~150℃)对藜麦部分功能性成分、抗氧化能力、色泽及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150℃,随着焙烤温度的升高,藜麦黄酮含量从468.86 mg/100 g显著下降至370.13 mg/100 g(P<0.05),皂苷含量从545.34 mg/100 g显著下降至380.2 mg/100 g(P<0.05),多酚含量从398.22 mg/100 g下降到350.45 mg/100 g后升高至414.98 mg/100 g;藜麦的总抗氧化能力从5.07 mg/g显著降低到4.71 mg/g(P<0.05),羟自由基清除率从90.18%降低至9.31%;色泽随着焙烤温度上升而逐渐加深,L*值从85.02升至86.23后降低至82.34,a*值从0.29升高到3.27,b*值从15.15升高至19.48。此外,焙烤温度对黎麦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影响显著,随着焙烤温度的升高,胺类、醇类、醛类、酮类和芳香族类成分的含量增加。在100℃~110℃下焙烤,对藜麦的功能活性成分、色泽和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比较研究高良姜和大高良姜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2,2-二苯基-1-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羟自由基体系对高良姜和大高良姜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并同VC和BHT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在质量浓度(0.05~0.5mg/mL)范围内,高良姜和大高良姜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OH、O2.的清除率分别为94.0%和94.4%、82.1%和80.7%、16.6%和16.7%,其抗氧化活性微弱于VC和BHT。结果表明,大高良姜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大于高良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高良姜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高民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0℃、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h,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了高良姜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高良姜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浓度增加,抗氧化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3.
黄甫  宋文东  冯英俊 《食品科学》2007,28(5):116-120
为开发利用我国南方特产高良姜及其色素,筛选出发酵酸解法提取了高良姜色素。扫描出高良姜色素的紫外吸收光谱,得到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325nm。测定其折光率为1.361。初步探讨其提取机理。试验了该色素的溶解性和光、热、pH值、Na2SO3、H2O2、常用七种食品添加剂、Fe3+、Cu2+、Zn2+、Na+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良姜色素在pH2~5、光照、Fe3+、Cu2+、Zn2+、Na+、Na2SO3、七种常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下稳定,但遇H2O2或受热则易褪色。该色素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高良姜中高良姜素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高良姜素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从中筛选树脂,并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高良姜素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HPD-600树脂对高良姜素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适合于从高良姜中提纯高良姜素,经该树脂吸附解吸,饱和吸附率为91.8%,解吸率85.36%。结论: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高良姜素的纯度可达92.4%,而上柱前初提物中高良姜素纯度为59.4%,说明采用本方法分离纯化高良姜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高良姜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红瑞  陈玲  冯毅凡  张志平 《食品科学》2007,28(10):258-260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对高良姜黄酮粗提物进行纯化研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纯化后黄酮纯度和得率,作为纯化效果的评价。并对各种可能影响黄酮粗提物纯化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出较佳的纯化工艺参数,经纯化后的高良姜黄酮的含量可达到90.32%,得率为49.91%。  相似文献   

16.
郑义  王卫东  李勇  朱园园  郭静 《食品科学》2014,35(2):126-131
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了热水浸提高良姜多糖的最佳工艺;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高良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高良姜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3∶1(mL/g)、浸提温度95 ℃、浸提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实测值为11.81%。高良姜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均表现出一定的质量浓度依赖性;高良姜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和螯合铁离子能力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0.59±0.01)、(0.05±0.003)g/L和(2.75±0.2)g/L。  相似文献   

17.
高良姜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香料,在食品、医药以及保鲜贮藏上有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高良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不同热泵干燥温度对高良姜干燥品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不同的热泵干燥温度(45℃、50℃、55℃、60℃、65℃),并以日晒为对照,对高良姜干燥至水分含量8%±0.5%,分析不同热泵干燥温度对高良姜的色泽、活性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50℃干燥的高良姜与日晒干燥的高良姜色泽最为相近,△E为2.16±0.2;50℃干燥的高良姜复水率最高,为2.39±0.03,且复水比随着热泵干燥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50℃热泵干燥得到的高良姜总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9.33±0.21 mg/g和8.44±0.19 mg/g,热泵温度超过50℃时,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随着热泵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热泵干燥温度对高良姜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50℃干燥的高良姜素含量为6.29±0.07 mg/g,且热泵干燥的高良姜素含量均大于日晒干燥,日晒干燥高良姜素含量为5.54±0.1 mg/g。日晒、45、50、55、60、65℃干燥高良姜挥发性物质种类分别为81、69、74、78、82和85,烯烃类物质分别为42、39、37、32、34和31,45℃热泵干燥,桉叶油醇的含量最高,为37.41%,且随着热泵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综合色泽、品质、风味等比较,50℃是热泵干燥高良姜的最佳温度参数。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热泵干燥在高良姜干燥条件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5?批广东湛江徐闻产区不同年份高良姜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通过保留指数法验证辅助定性,以及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各组分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各年份高良姜挥发油组成相似,指标性成分1,8-桉叶素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各类组分中烯萜类和氧化物类物质相对含量呈现前4?a持续上升,第5年下降的趋势;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呈现前3?a上升,第4、5年逐渐下降的趋势;酮类、酯类、醛类等相对含量逐年增加。徐闻产区的高良姜挥发油组成稳定,以4?a生的挥发油品质较佳。提前或逾期采收所得的高良姜挥发姜油品质皆会下降。同时选择25?个主要特征性成分建立指纹图谱,并通过3?批市售样品进行验证该指纹图谱稳定性好,相似度高,重复性好,可为高良姜采收期与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柠檬果胶理化性质的影响,实验以柠檬干渣为原料制备果胶,固定提取和浓缩条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及喷雾干燥等干燥方法对柠檬果胶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柠檬果胶得率、半乳糖醛酸、酯化度、能耗、复水比、凝胶强度及果胶结构的影响,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各指标加权评分,确定柠檬果胶最佳干燥方法。结果表明:所有干燥后的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均达到国标65%的要求;酯化度均大于50%,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显示,不同干燥方法干燥后的果胶均具有果胶的特征官能团,说明所用干燥方法不会对果胶结构产生影响。不同干燥方法干燥后的果胶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加权综合评分最高的方法是:60℃真空干燥,所得柠檬果胶得率、半乳糖醛酸、酯化度、单位能耗、复水比、凝胶强度分别为17.84%、82.44%、73.16%、28.13 kJ/g、5.36%、149.71 g。真空干燥所需设备简单,且能耗相对较低、产品品质好,对柠檬果胶制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