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重庆传统民居对气候的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未  魏宏杨 《山西建筑》2009,35(3):58-60
以重庆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从传统文化习俗、总体布局、空间形态、构造措施四个方面论述了重庆地区传统民居对气候的适应,指出传统建筑既要寻求与客观环境的协调,同时又要满足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人、气候、建筑的思考,分析了乡土建筑的环境调控机制和特点。并以湘东—赣西边境井冈山地区传统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形态、围护结构、场地环境三个方面提炼了井冈山地区乡土建筑在长期适应气候与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调控策略,为当代在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下探索乡村复兴的路径提供策略集成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3.
乡土建筑,一般来说开始是由一群受到当地文化传统影响的当地人所建造,然后经历了漫长的反复试验,又在对地域环境熟悉的当地工匠手中有系统地建造起来,因此特定气候的环境建筑技术转化对现代建筑具有重要且深远的价值。基于浙江中部地区的乡土村落——义乌神坛村的实地考察,对传统乡土建筑与当代乡土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将传统乡土建筑的建造智慧转化设计为适应当前环境和建筑需求的气候响应性建筑。结合正在施工的义乌雪峰文学馆阐述如何将环境能量协同与气候响应作为主要考量因素进行当代乡土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4.
生态原点——气候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乡土建筑入手,回顾建筑学与气候相关的历史,探讨乡土建筑对气候的反馈特征及现代气候建筑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李罡  张豪 《山西建筑》2007,33(27):42-43
分析了关中乡土建筑转型的原因,并从乡土建筑空间布局形态、景观体系、人文、装饰等方面对关中乡土建筑的转型进行了实态分析,最后对其转型进行了反思,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地方乡土建筑的建筑环境和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6.
全佳  王雪松 《重庆建筑》2021,20(3):12-16
在对重庆地区历史建筑的调查和评价工作中,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内,该地区粮仓建筑的保存情况良好,有显著的地城特征和特殊的社会历史价值.该文以重庆地区历史建筑中的粮仓为研究对象,以地域性建筑理论为基础,首先对1950-1980年间的粮仓建筑进行类型梳理,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重庆地区粮仓建筑在空间功能、建筑性能和结构材料方面的地城性特征,最后从时间纵向上挖掘粮仓建筑在空间气候适应、技术经济适应两方面的流变规律.对重庆地区粮仓建筑形态的地城性研究不仅再现并实证了地城性建筑理论,丰富了地城建筑设计方法,还增强和拓展了历史建筑价值发掘的维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乡土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澳大利亚,早期的殖民者创造了多种乡土建筑形式,这些建筑多为就地取材,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现在这些乡土建筑不仅成为澳大利亚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同时也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传统技术是顺应自然的低技术策略出发对传统建筑与技术进行再认识, 认为设计过程中气候的因素不容忽视,合理的选择、更新、发展适应气候的传统建筑在建筑技术体系中具有走向现在和未来的价值。通过对重庆地区传统建筑适应气候的技术途径和寻求适应气候的重庆地区建造实践的分析,得到地区传统建筑更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桑振群 《山西建筑》2007,33(30):51-52
结合重庆地区的山地地形特征,详细地阐述了重庆地区传统建筑的接地形态,以促进重庆地区山地建筑接地形态的研究,达到在顺应山地环境方面体现出设计灵活性的目的,以更好地将人居和环境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彭兴 《建筑与文化》2014,(5):136-137
乡土建筑是建筑艺术领域的一块瑰宝,不仅体现在建筑的营造工艺和技术等物质实体上,更体现在通过建筑载体所传承的风俗、文化、习惯等精神层面上。其营造理念可分为六个方面:宗族观念、儒家思想、风水理念、宗教观念、自然崇拜、英雄崇拜。这些因素影响着村落的选址、布局形态,建筑朝向,人群的居住模式和生活模式。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更好地解读乡土建筑,解读居住在乡土建筑里的人。  相似文献   

11.
重庆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热环境恶劣,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是定一地区主要气候特征。近年来夏季空调、冬季采暖以很快的速度发展,随之带来建筑能耗的增加。如何做好这一地区的建筑节能、又能保证人们所要求的舒适环境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重庆地区的气候条件。本文根据重庆地区的气候条件,从建筑规划设计、围护结构隔热保温、热工参数出发,论述重庆地区建筑节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东南亚、北美等乡土建筑的人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利用文献查阅与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东南亚、北美等乡土建筑、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东南亚、北美等乡土建筑的造型、特色虽各不相同,但均是对当地气候、文化、风俗等因素的适应。这些地区的乡土建筑通过建筑空间、建构等营造的良好人居环境对健康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重庆地区气候特征、传统住宅建筑遮阳形式的研究,总结出新时代重庆住宅建筑的特点,并通过对遮阳形式和可调节遮阳形式优点的分析,得出适合重庆地区的遮阳设施形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生物学的基因理论,提出了以"文化基因"和"信息链"两大概念研究文化历史形态或建筑演变,探讨了新的乡土建筑设计形式,通过对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的分析,论证了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建筑与景观可以共存于同一个结构和建筑中,为中国乡土建筑传承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成功营建实践项目,提取山东省北部地区传统乡土建筑的功能、形式、结构、材料、环境关系等形态方面的建筑语言,探索鲁北地区新乡土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尝试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鲁北地区乡土建筑营建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寿焘  张彤  刘巧 《建筑师》2019,(6):35-44
本文基于建筑环境调控理论的"类型"视角,抽取"徽州乡土建筑"为研究样本,建立由环境气候选择、形体空间类型、空间气候梯度、气候调控界面、材料构造方式五个层面架构的"建筑热力学模型",探索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形式的建构逻辑及其背后的热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卜天 《江西建材》2016,(5):31+33
本文在充分解析乡土建筑本质和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案优秀建筑例并结合自身学习心得,探索了现代建筑对传统乡土建筑情怀继承和运用的三个层面即:对乡土建筑元素的提取与运用;对乡土建筑技术的继承和创新;对乡土建筑空间氛围的提炼与营造。并在此基础上发掘传统乡土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庆地区夏季气候极其闷热,为全国闻名的“三大火炉”之一,建筑遮阳作为一种降低室内温度的有效措施,对该地区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同时对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光环境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重庆地区住宅建筑中的主要遮阳形式,结合对国外建筑遮阳发展的先进成果的介绍,总结了重庆地区住宅建筑遮阳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下,村镇建设日益兴起,传统村落作为乡土建筑以及地方生活形式多样性的载体,其形态布局与内在特征正不断为人们所关注。村落形态多与地方文化、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本文尝试以厦门吕塘村为例,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当地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对村落形态布局的影响与制约,以期为当下新农村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城市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其绿色建设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2004年以来,重庆地区绿色建筑政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绿色建筑数量与面积也实现跨越式增长,但绿色建筑类型主要为居住和办公建筑,教育类建筑偏少,特别是绿色高校更为稀少。该文面向重庆地区典型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结合传统高校以往建设的普适性问题,提出在重庆地区建设绿色高校所需面对的场所挑战、气候挑战、能效挑战三大关键挑战,并以实际项目为研究对象,开展试验性设计探索,总结出适宜的技术措施,如室外物理环境模拟、应对场所、气候、能效三大挑战下的技术措施。这不仅将推动重庆地域性特色高校创建,也能进一步推进我国绿色建筑朝向高质量、多元化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