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海洋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微波萃取优化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ECD)测定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微波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微波功率1 200 W,萃取剂为丙酮/正己烷体积比1∶1,体积为25 mL,萃取温度为115℃,萃取时间20 min。采用该方法对威海湾养殖区沉积物中多氯联苯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海洋沉积物样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法、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结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神经网络建模,遗传算法优化是求解工程优化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自身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其在较为复杂领域中的应用。正交试验法是一种进行多因素试验的科学方法,本文将它引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中,将三者结合起来,用正交试验法设计神经网络样本,并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结构,较好地克服了各自的弱点,拓展了它们的应用。另外本文对正交试验法配置遗传算法参数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构架式空间可展开天线结构优化中目标函数与设计变量的解析表达式,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一种天线结构优化参数的预测模型.根据天线背架的结构及神经网络的训练原理,构建对优化参数进行预测的网络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优化参数进行数值计算,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调整传递函数、隐层节点数及训练...  相似文献   

4.
在飞行器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优化设计的寻优精度,设计变量不断增加,从而使整个过程更加复杂且大幅延长设计周期。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方法开展气动外形设计空间重构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二维翼型开展,主要目标分为2个方面:1减少优化过程中的气动外形设计参数;2提高设计空间中满足设计约束的样本比例。在Hicks-Henne参数化和POD重构得到设计空间内随机选择20 000个样本发现,Hicks-Henne参数化空间中满足设计约束的样本比例不足25%,而重构之后的空间则超过70%。因此,采用POD方法对设计空间进行重构大大提高了样本质量,同时减少了优化设计参数。以RAE2822进行厚度约束下的单目标升阻比增大优化设计为例分别研究传统的约束处理方法和设计空间重构对优化结果的影响。传统约束处理方法中包括罚函数法和拒绝策略,优化结果表明拒绝策略略优于罚函数法,且无须设置惩罚权重,使用方便。对比重构前后设计空间的优化结果可见,2种传统约束处理方法在32个Hicks-Henne参数化空间中最优设计结果升阻比增加分别为27.61%和28.20%,采用POD方法重构后的设计空间得到的升阻比提升分别为28.20%和30.63%。因此,设计空间重构前后的优化精度基本类似,而且设计空间重构之后优化设计参数大大减少,设计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微波辐射下,以乙醇为溶剂,以邻苯二胺和硝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3种2-硝基苯基苯并咪唑.利用正交法优化微波促进该反应工艺条件,优化工艺参数为n(邻苯二胺)∶n(硝基苯甲醛)=1.2∶1.0,微波辐射温度为58℃,微波辐射20min.在优化条件下产率达81.2%,产物经熔点测试,采用IR和1HNMR进行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6.
离心泵进行水力计算可得到叶轮的部分设计参数,传统的轴面投影图绘制的方法确定剩余部分叶轮主要设计参数,忽略了由此而确定的叶轮参数是否为最优的问题。采用正交实验法来挑选出其余叶轮变化设计参数的较好搭配,且可将参数逐步进行优化,找到理想的最优解,从而优化了叶轮轴面投影图和叶轮的设计参数以及叶轮流道型线,提高了离心泵的水力效率和叶轮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用质量工程学中的正交优化法,双信噪比为分析依据,对丙纶长丝的纺丝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纤维的断裂强度。  相似文献   

8.
以大黄素含量为指标对虎杖中有效成分进行了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了萃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内置为50 W的仪器条件下影响大黄素萃取的主要因素依次是: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微波功率。大黄素的最佳萃取条件是:乙醇浓度为90%,乙醇用量为75 mL,提取时间为5 min,微波功率为30 W。正交优化条件下,大黄素得率可达1.26%。萃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溶剂回流方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  相似文献   

9.
在未知塑件的合适工艺参数范围内,探讨正交试验法在塑件翘曲分析中优化工艺参数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法安排试验,采用Moldflow软件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翘曲变形量。通过正交试验法获得了塑件的一组较优的工艺参数。在未知塑件的合适工艺参数范围情况下,用正交试验法寻求最佳的工艺参数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方法,通过单一参数比较进行优化,在翘曲变形分析中可以取得一个最佳解。正交试验法在塑件工艺参数优化中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北五味子多糖的工艺条件.以五味子多糖提取率为研究指标,在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和药材粒径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为80 min,微波功率600 W,料液比1 40,药材粒径80目,在此最佳条件下,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为11.68%.超声-微波萃取法提取时间短且多糖提取率高,该法为工业化大生产北五味子多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电路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路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以理想点法为基础的改进型理想点法,给出了改进的评价函数模型和加权系数的确定方法,并将新算法用于电路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中,以彩电遥控器电路为例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以挠性电路模块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新的分析与优化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挠性电路模块进行热一结构耦合特性分析.利用灵敏度分析法,得出影响挠性电路模块热一结构耦合特性的主要因素,并将其作为优化的设计变量.基于能量理论,以挠性电路模块中能量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函数,温度作为约束变量.优化结果显示,能量优化率为4.39%,最高温度也有所降低,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以风力发电塔筒攀爬车永磁吸盘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磁路优化过程中实验周期长,计算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在给定设计空间内快速选择出较优结构参数的方法。首先通过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进行仿真的不同参数的组合方式,减少选择出最优参数所需的实验次数,然后运用ANSYS对永磁吸盘进行有限元仿真,确定选定参数下所能产生的吸附力大小,分析得出不同磁路和尺寸参数对永磁吸盘的影响。最终依据不同参数对永磁吸盘的影响,得到了在给定设计空间内符合使用条件吸附力最大的永磁吸盘结构。验证结果表明综合运用有限元方法和正交实验方法进行磁路优化,能够有效减少实验次数,避免复杂的公式求解过程,快速得出较优永磁吸盘结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两通道正交图滤波器组频率特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泰勒近似的迭代算法.首先,该算法将两通道正交图滤波器组的设计问题归结为一个带约束优化问题.将图滤波器组的重构误差作为目标函数, 滤波器的阻带衰减作为约束函数;然后,通过泰勒近似将高度非线性非凸的目标函数转化为关于增量的凸的二次函数,将非凸优化问题近似为凸的优化问题;最后,采用迭代方法求解该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伯恩斯坦多项式逼近的算法相比,新算法设计的两通道正交图滤波器组重构误差减小了约1个数量级,信噪比提高了约8dB.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汽车的安全性,确保在增加结构吸能量的同时又不增大碰撞峰值力,引入分级吸能的设计思想,提出一种新型的吸能结构,采用显示有限元软件对该分级吸能结构进行动态轴向压缩模拟。同时,以结构的壁厚及宽度为设计变量,采用响应面法,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优化过程中建立了结构的比吸能和初始碰撞峰值力的多目标优化标函数,采用权重法求得该分级吸能结构的壁厚和宽度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自行设计并运行于VAX机上的彩电电路优化设计系统(ECCOS),详细论述了该系统所采用的电路中心值优化设计算法(按彩电性能指标优化),电路优化设计算法(按彩电电路性能理论曲线优化),以及整个系统设计功能,最后给出了两个采用该系统进行设计的电路实例,提出了的优化算法,满足了工程设计要求,避免了在成品率求解中对变量维数和可接受域凸性的要求,因此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工程化学模拟软件ECSS对再沸吸收脱乙烷塔进行了全面的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正交设计的方法引入到化工过程的参数优化之中。通过对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与优化,提出了一组最佳组合的操作参数。本研究对现有装置的改造和新装置的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不可计算性项目,通常用二步法进行参数、容差优化设计。该文通过选择新的指标体系,用正交试验来获取数据,以逐步搜索法得到好的参数搭配,再利用定理1中的样条函数,求得各因子的公差,从而完成了参数、容差同步优化。文末用实例阐述了此法,更有力地证明“多目标同步优化设计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复杂气动程序电控系统由于输入信号、约束和联锁条件多等原因,导致传统设计方法求解困难,或记忆元件较多等问题。通过借助串级法的基本思路——电路隔离,结合单稳态和双稳态换向阀的特性,以“优化组数”为目标,优化复杂程序电控系统的分组方案,并利用逻辑函数运算简化电路设计。经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方法不但设计科学、高效、简便、有规可循,而且设计的电气回路结构简单、具有故障诊断和排除简单直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在高强度耐磨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获得YH高强度耐磨合金化学成分与性能的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二次正交回归设计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最优解的约束可变多面体法进行合金成分与性能的最优化计算,可以使合金设计定量化,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