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冯家山水库排沙运用及水库淤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来对千河冯家山水库的排沙观测及试验研究表明,利用异重流及蓄洪排水可以减缓水库淤积,提高排沙效率,延长水库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2.
浑水水库排沙,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库常采用的水沙调度方式,它既能调蓄洪水,缓解水库供蓄矛盾,又能排泄一定沙量,减慢水库淤积速度.然而,如何确定排沙泄量,使水库排沙效果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情况?如何计算排沙量,定量预报水库未来淤积状况?至今还没有较完整的办法.为此,作者以恒山水库儿年56场洪水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成因分析法,着重对浑水水库排沙七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经组合整理和因子代换,建立了排沙比同各无量纲元素经验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推导出水库排沙比最大时,排沙耗水率同库型有关的计算表达式.通过对恒山、汾河浑水水库排沙资料验算,对黑松林水库滞洪排沙典型洪水资料验算,计算排沙比相近于实测排沙比,计算相对误差小于30%的概率0.55,最大相对误差小于60%.  相似文献   

3.
水库泥沙淤积一直是阻碍水库功能正常发挥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各种水库排沙的方法中,水库横向冲蚀技术就是一种很好的水库排沙方法 , 以往人们没有对该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概括。依据头屯河水库 2001 年运用高渠排沙的成功经验,通过数据总结和规律分析,提出适合于该水库高渠排沙的宽深经验公式。同时,根据水库横向冲蚀的特性及规律,推导出用管道拉淤时,冲滩流量控制的一套简单公式及操作方法。其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头屯河水库今后泥沙的管理,而且为相似水库的排沙提供了依据,更为水库横向冲蚀技术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乌鲁瓦提水库自投入运用以来库区淤积严重,为了延缓水库淤积、保障水库运行安全,针对水库排沙运用指标及排沙设施闸门调度两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分析了乌鲁瓦提水库实际运用水位、排沙设施闸门调度运用情况,以及汛期水库淤积严重的原因,基于水库冲淤量年内分布特征、水库冲淤与入库流量及运用水位关系,提出了有利于水库排沙的控制指标,即当入库流量大于200m3/s时,可以降低水库运用水位至1924.00m进行排沙运用。结合排沙设施闸门分流特征,从保证水库排沙同时兼顾发电的角度,拟定了闸门调度运用方案,进一步采用二维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方案下库区的冲淤情况及坝前流场分布情况,提出了排沙设施闸门调度运用方式,即在水库进行排沙运用时,尽量通过泄洪排沙洞排沙,并使其分流比达到90%以上,可以取得高效的排沙效果。  相似文献   

5.
肖俊  胡健 《人民黄河》2023,(6):18-23
通过坝区动床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卡拉贝利水库的排沙问题。观测水库排沙运用时的坝前水流形态、沿程流速变化、冲刷漏斗形态,分析不同运用水位和开启不同排沙洞工况的水库排沙效果,并通过敞泄排沙试验探讨水库恢复部分库容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水深与冲沙流量是影响水库排沙的重要因素,相同的冲沙流量下降低水位排沙效率更高。水库应根据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电站运用情况和排沙洞前淤积高程,抓住有利时机,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冲沙。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浑水水库排沙时库内清、浑水位的变化,建立了浑水水库排沙的基本方程.研究了浑水水库排沙数学模型.从水库实测排沙资料研究了浑水水库清、浑水交界面动水沉速,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论黄河万家寨水库泥沙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万家寨水库泥沙问题的试验研究成果出发,系统地按照工程综合效益高的原则,对试验研究确定的水库特征水位、排沙泄流规模、排沙期及排沙效果等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8.
龚嘴水库调度通过合理控制水库水位,正确处理了水库发电、防洪、排沙及漂木之间的关系,基本解决了水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既确保了电站的安全渡汛,又达到了水库排沙和漂木安全过坝,较好地发挥了工程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取人为排沙的方式缓解水库淤积,以延长水库寿命、增加水库库容。然而,受水资源短缺所限,水库排沙多注重排沙效率,忽视了高含沙水流下泄引起河床冲刷、溶解氧下降、含沙量剧增对下游河道内生境、生物生存的影响。本文立足国内外有关水库排沙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排沙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制定包括水库排沙效率及水库排沙对下游河道影响等内容的全方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为案例,利用制定的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了调水调沙对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为今后准确地评估水库排沙的正负面效应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水库清淤绕库排沙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结合拦沙、调水调沙、机械清淤3种水库泥沙防治方法的特点,提出了水库清淤绕库排沙方法。阐述了绕库排沙的原理与适用范围,并采用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该方法在合水水库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排沙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台湾石门水库与陕西石门水库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泥沙淤积问题。本文通过对台湾石门水库泥沙处理经验的论述 ,分析指出陕西石门水库防沙减淤的急迫性及其应采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中游干流水为不仅需要调节径流,尤其重要的是必须调节和处理好泥沙,才可能长期保持一的有效库容,取得长远的设计效益,所以,水库运用方式比少沙河流上的水库复杂得多。本文根据黄河综合治理方针及碛口水库的开发任务,分析了水库的水沙特点,库容分布,库区地形特征及水库对上下游的影响等因素,研究论证了碛口水库水库实行泥沙多年调节,初期汛期采取高水位蓄水的运用方式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丹凤县鱼岭水库的实际情况 ,分析了水库泥沙淤积的成因 ,论述了有效的排沙减淤措施。该措施不但技术可行 ,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士强 《人民黄河》1996,18(7):10-14
  相似文献   

15.
石砭峪水库定向爆破堆石大坝防渗处理是在原沥青混凝土斜墙上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 ,该工程膜后为不透水斜墙 ,其排水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在大坝 70 3m高程以上采用自己研制的逆止阀排水 ,其性能优越。本文主要介绍该工程所用逆止阀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小浪底水库泥沙多年调节的减淤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璞 《人民黄河》1996,18(9):10-15
由于黄河水沙条件的变化,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经验的局限性表现得更为突出。从黄河下游河道输沙、防洪和水充分利用出发,小浪底水库应采取泥沙多年调节的运用方式,平水枯水年蓄水拦沙运用,丰水年集中泄空冲刷产生高含沙洪水,塑造窄深河槽改造高村以上宽浅河道,利用窄保河槽输送高含沙洪水入海,计算结果表明对黄河下游减效果显著,并可大量节省输沙用水。  相似文献   

17.
黄河水资源矛盾及其出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为武 《人民黄河》1996,18(6):54-57
针对黄河水资源日前紧张的状况,分析了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蓄水黄河下游的影响,提出了解决缺水问题的几条出路:(1)黄河上游水库群应从整体利益出发,尽可能满足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龙羊峡水库远在上游,其运行应重点考虑发电,而刘家峡水库应减少冬季泄量,更多地考虑宁蒙河段防凌,灌溉和防洪要求;(2)应促使大柳树反调节水库尽快兴建;(3)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应以保证下游防洪,供水和减淤为主,而三门峡水库则应以加  相似文献   

18.
三门峡水库汛期浑水发电优化调度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润亭  王桂娥 《人民黄河》1995,17(12):11-18
通过对1989 ̄1994年三门峡水电站汛期浑水发电试验期间水库水沙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水库汛期的优化调度方式为:在汛期发电开始前,应先利用洪水或通过降低库水的办法使水库近坝段冲出0.5 ̄0.6亿m^3的调沙库容;在发电运行期再根据机组运行情况来水来沙情况,昼多用底孔泄流,增加底孔出流比例,从而达到过机含沙量和细化过机泥沙粒径的目的。汛期发电水库运用水位可按如下方法控制:汛期发电开始后,库水位按305  相似文献   

19.
惠遇甲  张仁 《人民黄河》1996,18(10):27-29,36
本文回顾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的历史情况,重点研究了小浪底水库运用50年内不沙条件下下游游荡性的断面开矿和河相关系(包括河道水面宽、平均水深、平均流速、河相断面系数等方面的变化),对比了花园口和高村两粘面在水库动用前、拦潲动用玫蓄清排浑运用各阶段河相关系各变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黄河下游游荡性游荡性基本未变。为了确保防洪安全,对该河段仍需积极进行整治,修筑控导工程,缩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阐明了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方式和出库水沙过程条件下各业径组泥沙在黄河下游河道纵向调整规律,提出主含沙洪水期宽浅河道的河床演变模型,并阐述了含含沙水流输送过程中水位急剧变化,汉量沿程增大异常现象产生的机理,分析了1855年黄河改走现河道100我年来下淳河道纵剖面发育过程,指出上前下游河道尚未达到均衡纵剖面,人类活动造砀 水沙减少及其过程变化引起了河道萎缩,系统分析了干流水库调节水沙对其下游河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