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宏斌  付蕾  袁新强 《粉煤灰》2009,21(6):32-34
以略阳粉煤灰为原料,在粉煤灰中加入Al(OH),固体和NaOH固体,研究熔融温度对试样物相的影响,水热时间对合成A型沸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保温1h物相为硅铝酸钠,在800℃保温1h有霞石产生;在80℃,水热2h,合成A型沸石;水热3h后,有方钠石生成;水热9h,产物主要为方钠石。对A型沸石、天然沸石和粉煤灰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A型沸石吸附能力最好,吸附率为99.83%。  相似文献   

2.
苯巴比妥(0 10mol)、4-二甲氨基吡啶(DMAP ,3 %质量分数)、苯(125mL)、三乙胺(0 102mol)于三颈瓶中 ,搅拌、升温 ,30~40℃滴加0 102mol苯甲酰氯 ,0 5h加完 ,50~55℃反应1 5h ,TLC(薄层色谱法)检测反应结束。该反应式为 :在继续保温下通HCl(干燥)至 pH值4~5,热过滤 ,固体物苯回流萃取 ,合并滤液 ,蒸馏回收苯。馏出苯后用乙醇回流、结晶、过滤、烘干得产品(1)和(2)的混合物26 5g 。将此混合物用稀NaOH低温溶解、过滤 ,取滤液用20 %HCl70℃处理 ,…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速离心法精制的鱿鱼墨黑色素与Cu~(2+)作用,探究p H、温度、时间、黑色素添加量、Cu~(2+)浓度及盐度等因素对鱿鱼墨黑色素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 H为4,温度为60℃,吸附时间为10h,黑色素添加量为0.025g,Cu~(2+)浓度为8 mmol·L-1时,鱿鱼墨黑色素对Cu~(2+)的吸附量最大,达到70%。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和氯化镁对黑色素吸附Cu~(2+)的影响较小,氯化铁对黑色素吸附Cu~(2+)的影响很大,随着氯化铁浓度的增大,吸附量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4.
以大孔吸附树脂为载体,将来源于Candidarugosa的脂肪酶用吸附法固定化后用谷氨酸双十二烷基酯核糖醇进行包衣,用于在有机溶剂中催化月桂酸和月桂醇的酯化反应。结果表明,AB 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最佳载体,最适有机溶剂为异辛烷,酶固定化后再包衣,酶的比活较未包衣前提高了60%—90%。  相似文献   

5.
用黑芝麻提取黑色素的方法公开号 92 1059540 申请人青岛大学(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丁夏路) 发明人陆懋荪等本发明提供由黑芝麻提取黑色素的方法。用碱液浸取黑芝麻中的黑色素,酸化使黑包素絮凝,压滤后将其溶于碳酸钠,蒸干,制得可溶于水的黑色素。该工艺无毒,设备简单,产品质量好,提取色素后的芝麻仍可利用。  相似文献   

6.
0104168分散性优异的高固体分涂料用环氧树脂组合物:JPZoo于297244旧本专利公开11日本:Mitsui Chelnieal Industry Co.,Ltd.(Tanaka,Toshiyuki等)一200().l0.24.荀页一1999/105308(19994.13):正C C09D163/00 题述组合物含胺改性环氧树脂和卜20份(<20份,以树脂固体分为100份计)石油树脂。例如,将1000份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用22.5份3一氨基丙醇和51 .7份二丁胺于100℃在甲苯一丁醇一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醋中进行处理,再用异丙醇和甲乙酮稀释到固体分50%,制得一种胺改性的环氧树脂溶液。取其360份与20份Neopo一ymer 160(带酸基的石…  相似文献   

7.
金(Ⅲ)-2-氨基苯并噻唑配合物在10%王水介质中能定量地吸附在Amberlite XAD-4树脂柱上,金(Ⅲ)用丙酮-0.1 mol/L 盐酸混合液洗脱后用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除铊,钯外许多金属离子都不被吸附。铊(Ⅲ)能在金洗脱之前用 EDTA 溶液洗去,钯(Ⅱ)不干扰金的测定。树脂对金的吸附容量为12.5 mg/g 千树脂。本法选择性好。已用于矿石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专利文摘     
用变温吸附、逐层解吸再氯化生产甲烷成乙烷氯化物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用变温吸附、逐层解吸再氯化生产甲烷或乙烷氯化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是将热氯化反应气经碱洗、中和、冷却脱水后的 C1或 C2烷烃氯化物,进行变温吸附,用水蒸汽进行 逐层解吸氯化制取 C1或 C2氯化物。本发明利用 活性炭纤维(布、毡)的表面吸附,解吸无残余留量的特性,解决了使用粒状活性炭解吸残余留量高,得率低,成本过不了关的难题,从而使变温吸附、逐层解吸再氯化的工艺得以投入使用。专利申请号;公开号:99117459.3:1299800一种高效节能快速沉积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方…  相似文献   

9.
<正>本发明公开了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的连续再生吸附提纯工艺,工艺操作步骤为:⑴将吸附剂装入一个或多个串联的吸附塔中;⑵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粗品在一定流速和一定温度下连续通过装填有吸附剂的吸附塔,其中影响产品抗氧化性和抗乳化性的杂质,如微小固体颗粒、胶质等被吸附剂吸附;⑶吸附剂的连续再生:用低碳醇循环洗涤,以除去吸附剂吸附的胶质等有机杂质,再用惰性气体吹扫,真空干  相似文献   

10.
<正>专利名称:一种高频用树脂组合物及其半固化片和层压板申请公布号:CN104031385A申请公布日:2014.09.10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用树脂组合物及其半固化片和层压板。具体而言,以固体质量计,所述高频用树脂组合物包括氰酸酯树脂100份和含马来酰亚胺基的酚化合物3~35份。所述半固化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1)将所述高频用树脂组合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制成胶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引言电镀铜和废水处理,回收铜等都要考虑Cu~(2+)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特性。尤其是金属表面镀铜时,必须知道何种条件下电镀层最致蜜,加入何种添加剂电镀层最稳定,故研究固体自溶液中吸附Cu~(2+)及其配合物不但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专利申请号:90102679.4公开号:1054605专利名称:含有小颗粒环糊精配合物的固体消费产品组合物以颗粒形式存在,其粒度小于12微米的有效量活性物/环糊精配合物混合到固体消费产品组合物中,当该配合物润湿时,甚至当实现活性组分释放的可汲水量有限时,例如作为个人使用的组合物如药品、食品和化妆品之类,在其中活性组分释放一般是通过体液来实现的,该配合物在上述情况下可提供活性组分的快速释放,较好的活性组分包括消费者使用的香精香料和药物。专利申请号:90105717.7公开号:1054367专利名称:干净肤剂及生产工艺本发明给出的是一种干净肤剂及它…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对苯系物的固体吸附/热脱附与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两种方法作比较。结果表明,在检出限与精密度的分析比较中,热脱附法更具优势,适合用于分析清洁空气中的苯系物。此外,解吸法不适用于较低浓度苯系物的测定,但优点是能对同一样品多次重复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钯的二苄基硫醚固相萃取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锋  黄章杰 《云南化工》2009,36(5):16-19
基于二苄基硫醚与钯的配合反应,建立了一种高选择性固相萃取吸附钯的方法。在0.1 mol/L的盐酸介质中,钯可以被二苄基硫醚树脂吸附富集并形成1∶2稳定配合物,该配合物可用20 g/L酸性硫脲洗脱,洗脱液经处理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柱可以再生和重复使用,且萃取剂流失少。二苄基硫醚对钯的吸附是配位萃取机理;方法用于吸附分离钯选择性高,钯的回收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利用阳离子疏水剂对硅酸镁铝(MS)进行改性,再复合SiO_2气凝胶制备高效内墙干粉保温腻子。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Zeta电位对改性MS进行了表征,用保温温差及导热系数对腻子进行了保温性能评价。结果显示,改性MS的XRD衍射峰2θ、比表面积及孔容都减小,表观孔径和Zeta电位增大,表明疏水改性剂可能以多种方式进入MS层间及吸附在其表面,造成MS层间及表面微孔封闭;所得MS腻子抗开裂性得到了改善,保温效果提高;改性MS再复合SiO_2气凝胶所得保温腻子,保温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其试板较原试板保温温差增加了5.2℃,导热系数小至0.042 W/(m·K)。  相似文献   

16.
电泳涂料     
201309007防腐性电泳涂料组合物:JP2013-67790[日本专利公开]/日本.Nippon Paint Co.,Ltd.(Inbe,Toshio等).-2013.04.18.-22页.-2011/194865(2011.09.07):IPCC09D201/02题述组合物由胺改性树脂、固化剂和平均粒径织。D50≤3gm的磷酸锌组成,其中磷酸锌用阳离子型分散剂分散在化合物中。例如,在辛酸和二甲基苄胺存在的条件下,在MIBK中将940份双酚A环氧树脂(DER331J)用350份双酚A处理,再用二乙烯三胺二酮亚胺(固体份73%)82份,肛甲基乙醇胺26份和二乙醇胺60份进一步处理,制得阳离子型环氧树脂。取该阳离子型环氧树脂400g与100g(按固体份计)封闭异氰酸酯和l5g乙二醇单-2-乙基己基醚混合均匀,用HCO2H中和、水稀释后,去除M[BK,制得固体份为36%的树脂乳液。  相似文献   

17.
吸附理论通常应用于固体表面吸附气体或液体中的物质.事实上,液体表面也会产生类似于固体表面的吸附现象,只不过固体表面所吸附的物质量可直接测量,而液体表面的吸附以及所产生的吸附量往往被忽视而且不易度量.多数情况下,气体与液体之作用都看成是吸收和溶解现象,但实际上存在于某些液体表面上的一层其它物质薄膜就只能说是一种吸附现象.当用吸附理论解释液体与气体间的作用时会得到许多有意义的结果.作者用吸附理论合理地证明了拉乌尔与亨利两定律,本文将由吸附理  相似文献   

18.
《腐植酸》2014,(5)
正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华盛化工有限公司申请日期:2012.11.29申请(专利)号:CN201210498176主分类号:B01J20/24;C02F1/58;C02F1/28本发明介绍了一种改性腐植酸除氟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和步骤如下:首先,把硫酸铝溶解,在剧烈搅拌条件下将腐植酸按一定比例加入到硫酸铝溶液中;然后,用超声波分散一定时间,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调节溶液pH值,将混合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将分离出的固体物质进行洗涤、烘干,得到铝改性的腐植酸吸附材料。硫酸铝与腐植酸的质量比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铜矿石浮选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废渣,研究铜尾矿固体废渣的综合利用方法对于我国矿物加工领域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和环保效益。笔者以铜尾矿渣为主要原料,结合相应的粘结剂、造孔剂,通过混匀、静置、压片成形、烧结等工艺制备出多孔陶瓷材料。实验利用正交法,考察了造孔剂的用量、粘接剂用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多孔陶瓷的气孔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以及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对产品进行了分析表征。优化的多孔陶瓷制备条件为:造孔剂碳粉用量25%,粘结剂木质素磺酸钙用量7.5%,成形压力6 MPa,烧成温度1 080℃,保温时间30 min;各因素对多孔陶瓷气孔率的影响程度为:粘结剂用量保温时间烧结温度造孔剂含量。笔者还考察了所制备的多孔陶瓷对铜离子的吸附行为,利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了吸附时间、铜离子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液固比对多孔陶瓷的吸附容量的影响。所制备的多孔陶瓷材料对铜离子优化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200 min、铜离子初始浓度100 mg/L、溶液初始pH=6、液固比=25,最优吸附条件下的吸附量为2.2 mg/g。  相似文献   

20.
使用固相吸附-热脱附GC-MS法来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乙酸甲酯、乙酸丙酯。通过用吸附管采样,用热解析脱附,经气相色谱分离后用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实验得出目标物出峰完好尖锐,回收率在94. 2%~110. 8%之间,各组分检出限在0. 006~0. 007 mg/m~3之间,精密度在4. 8%~6. 1%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乙酸甲酯、乙酸丙酯进行定性、定量测定,检测效率高,方法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