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炭浸工艺从广西某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精矿中提取金,考察了矿浆浓度、体系pH、氧化时间、溶氧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炭浸工艺,金浸出率由直接氰化浸出时的16.35%提高到77.78%,浸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矿区所在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度高、淡化水生产成本高、影响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利用问题,采用矿山含氯高盐水,对高碱性脉石难处理金矿进行次氯酸钠氧化—氰化提金试验,考查了次氯酸钠用量、氧化时间、氰化工艺等对金浸出率的影响。次氯酸钠用量94.5kg/t以上氧化处理2~4h后,金浸出率从直接氰化浸出的26.8%升高至88.1%~97.6%,氰化尾渣金品位降至0.07~0.36g/t。  相似文献   

3.
针对甘肃亚特含高硫难浸金精矿开展了生物预氧化-氰化浸出试验研究,考察了细菌预氧化过程中矿浆浓度、pH值、反应温度、磨矿细度和氧化时间等参数条件对浸出的影响,并对氧化后液进行回用处理。结果表明,在矿浆浓度为16%、pH值为1.2~1.4、反应温度为40℃、磨矿细度<0.043 mm占94.8%以上以及氧化时间为8 d的条件下,采用细菌预氧化处理技术对矿样进行处理,硫氧化率达86.0%,金浸出率由直接氰化浸出率的23.4%提高到92.6%。  相似文献   

4.
对加纳共和国某高硫金精矿进行全浮选流程分选,并对浮选金精矿氰化浸金。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石采用全浮选—氰化浸出流程处理,金总回收率达85.43%,硫回收率为91.90%;对金精矿进行氰化浸出,金浸出率在95%以上,银浸出率为45%。  相似文献   

5.
高盐矿区往往缺乏淡水资源供生产使用。针对矿区盐水现状,进行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氰化提金试验,考查不同氯离子浓度对硫化物氧化率、金浸出率等技术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对金精矿生物氧化的不利影响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氯离子浓度1.5 g/L以上时,硫化物的氧化率显著降低,10 g/L氯离子盐水生物氧化延长至18 d,砷浸出率88.4%,硫氧化率仅为35.3%。相同生物氧化渣在相同氰化条件下采用清水和10 g/L氯离子盐水进行氰化浸出时,盐水将降低金的浸出率。1.5 g/L、5 g/L氯离子盐水生物氧化10 d后的氧化渣采用10 g/L氯离子盐水氰化,金的浸出率分别比清水氰化时的分别低2.8、3.4个百分点。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砷浸出率均高于硫氧化率,表明毒砂氧化率高于黄铁矿,金浸出率与毒砂氧化率的相关性较黄铁矿氧化率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6.
某高砷、高碳、贫硫、微细粒难浸型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42%左右。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达到96.3%,采用"中温中压预氧化—三段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达到99.66%。并对生物氧化、热压氧化、焙烧氧化3种预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热压氧化、焙烧氧化相比较,细菌氧化工艺投资少、成本低,且金、银回收指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国内某难处理金矿金品位为14.80×10-6,含有0.47%的有机碳,95%以上的金为金属硫化物包裹金,常规氰化浸出率仅有21.89%。采用酸性热压—氰化工艺,研究矿浆浓度、时间、温度、氧分压和转速条件等因素对金氰化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热压预氧化处理金矿石能有效打开金包裹,硫氧化率98%,预处理后金的氰化浸出率97%。  相似文献   

8.
某高砷高铜金精矿含砷高达9.42%,采用加压氧化—氰化工艺处理,铜、金、银浸出率分别为96%~97%、99%、78%,加压氧化过程80%以上的砷固化在氧化渣中。同时开展了铜萃取、萃余液处理、毒性浸出等工艺单元试验,打通整体流程。毒性浸出试验表明,氰化渣、中和渣毒性浸出液中的重金属、砷浓度达标。采用加压氧化工艺处理高砷高铜金精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按氧化焙烧氰化浸出方案对镇源含砷高硫金精矿的提金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金精矿在模拟工业窑炉操作制度下氧化焙烧,所或焙砂之硫、砷脱除率及综合氧化率分别达95%、92%和95%以上。焙砂经细磨碱洗后氰化,金浸出率超过91%。  相似文献   

10.
含砷碳金精矿焙烧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含砷、含碳金精矿进行常规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为40.82%。采用焙烧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砷、硫、碳脱除率分别为71.23%、96.60%、87.63%,金氰化浸出率达到91.40%。这为有效利用含砷、含碳双重难处理金矿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难浸金矿石堆式细菌氧化-氰化炭浸法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祥 《黄金》2002,23(6):32-36
介绍了难浸金矿石堆式细菌氧化-氰化炭浸提金的基本试验方法和结果。采用柱浸方式模拟堆式氧化过程。对某含砷微细浸染剂型难浸矿石经堆式细菌氧化后,柱式氰化浸取金的浸出率由原来的4.07%提高到57.46%,而矿石经细磨至-320目粒度后采用氰化炭浸法浸金,金的浸出率达到80.02%,这基本解决了金矿物同时受金属硫化矿物和非金属矿物包裹的问题,是该类难浸金矿石提金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国内西南某碳质难处理金矿石,其金精矿金品位25.16 g/t,硫化物包裹金占比达94.91%,且有机碳高达6.23%。针对矿石性质,进行了加压预氧化—氰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原矿、金精矿常规氰化金浸出率分别仅为14.69%、10.73%;金精矿与原矿混合配矿,利用酸性热压氧化—氰化工艺进行处理,S~(2-)氧化率达99%以上,硫化物包裹金得以裸露,当有机碳为4.27%时,金氰化浸出率在95%左右;控制初始硫质量分数为23.2%,可实现系统酸平衡;氧化液返回酸化不影响硫的氧化和金的回收,且可减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王在谦  唐云  张覃  周坤 《黄金》2014,(3):52-55
探讨了某微细粒浸染型碳质双重难处理金矿石的基本工艺学特性,并进行了可浸性试验研究。针对矿石中有碍于后续浸出的有机碳含量较高的特性,进行了碱性热压预处理脱碳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0.025 mm占82%,预处理温度160℃,预处理时间2 h,助氧剂用量300 g/t,氧气压强1.6 MPa,pH值12的条件下,可将原矿中2.51%的有机碳降至0.72%,有机碳脱除率为71.26%。  相似文献   

14.
难浸含硫金精矿的微生物预氧化机理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会存  杨中正 《黄金》1998,19(12):40-44
通过试验探讨了细菌氧化硫化矿物的机理,研究了用细菌氧化预处理难浸含硫金精矿的条件、方法以及金的浸出率、矿浆浓度、磨矿细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检验了该氧化处理工艺的合理性。通过细菌预氧化、金的浸出率从53.4%提高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付玉平  巩佃涛  郭兆松 《黄金》2022,43(2):90-93
对山东某含碲难浸金矿石进行了强碱预处理-氰化浸出试验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初始NaOH质量浓度、预处理时间及通风量等因素对浸出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强碱预处理-氰化浸出联合工艺,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96%、矿浆浓度33%、初始NaOH质量浓度50 g/L、搅拌转速700 r/min、预处理时间16 h等最佳条件下,小型试验及生产实践均可将该含碲难浸金矿石金浸出率由40%左右提高至80%左右。研究结果对提高此类含碲金矿石回收利用价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压氧化法预处理含砷难冶金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光祥  涂桃枝 《黄金》1995,16(3):23-26
在酸及碱性介质中分别为含砷的难选难冶金矿进行了加压氧化预处理研究,表明金的氰化浸出率可由15%提高到85%。  相似文献   

17.
碳质难处理金矿浸出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质金矿属于难处理金矿的一种,当原生矿石中有机碳含量>0.2%时,会严重干扰氰化提金,出现“劫金”现象。目前,碳质金矿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氧化焙烧法、微波焙烧法、化学氧化法、生物氧化法和硫脲法等。其中,氧化焙烧法能够有效消除碳质的“劫金”作用,提高金的浸出率,但能耗大及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制约着它的发展;微波焙烧法能够选择性地加热碳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及污染小的特点;湿法氧化预处理工艺避免了SO2污染的问题,特别是生物氧化法由于成本低、安全洁净和操作简便等独特优势,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兴安岭兴安金矿难处理金银精矿中存在包裹态金、银,常规氰化金、银浸出率较低的特点,进行了生物氧化—氰化浸金联合工艺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温度35℃,搅拌速度450 r/min,矿石细度-0.044 mm占95%,微生物生长电位高于550 m V,充气量0.06 m~3/(L·h),矿浆浓度17.5%,氧化时间8 d的最佳条件下,金、银浸出率可从常规氰化的67.01%、45.01%分别提高至97.76%和99.42%,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难浸金矿石目前在国内外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这些矿石需要某种预处理使金游离出来,以便于浸取.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矿物学.本文以河南某地难浸金矿石为原料,采用焙烧一硫代硫酸盐浸取,研究了焙烧条件与浸取率的关系.实验表明:在接触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焙烧,可获得97%以上的浸取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易处理金矿石资源枯竭,含砷、含碳、高硫、超细颗粒金矿石已成为金矿开采的重点,这些难处理金矿通过常规氰化浸金等方法浸出效果差,由于氰化物有剧毒,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非氰化法浸金因具有环保、浸出速率快、效率高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综述了硫代硫酸盐法、甘氨酸法、卤素法、石硫合剂法、碘化焙烧工艺、硫脲浸出法和非水溶液浸金7种非氰浸金方法的浸金原理及其在难处理金矿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非氰浸金方法存在的浸出剂昂贵、浸出液中金回收困难、浸出体系复杂、浸出剂性质不稳定及消耗量大等问题,并对非氰浸金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