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沙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甲醇、水、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研究沙棘叶不同提取物的活性物质含量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所有活性物质含量以甲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g/mL)时含量最高,得到的总黄酮、总多糖、总有机酸、抗坏血酸、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84±0.10)、(64.26±1.38)、(3.41±10.08)、(95.55±0.26)、(7.41±0.07)mg/g。5 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都是在料液比1∶10(g/mL)时达到最大值,以甲醇作为提取剂,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值85.64%,以丙酮为提取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28%、0.85。进一步对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沙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活性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沙棘中的黄酮、多酚、多糖、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活性成分及其抗炎、抗癌、调节免疫、抗衰老、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沙棘产品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可将沙棘开发成具有保健作用的果汁、果酒、沙棘油、酵素和酸奶等功能性产品,提高沙棘中各种活性成分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沙棘的营养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沙棘的主要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介绍了已开发的沙棘产品,并对沙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沙棘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其主要的功能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是优质的黄酮来源。本文归纳整理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沙棘黄酮类物质提取纯化方法的原理及特点、结构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沙棘黄酮类物质的代谢特征,并从调节肠道微生态的角度阐述了沙棘黄酮抗病毒、抗炎、保护肝脏、改善肥胖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的作用机制。总结发现沙棘黄酮虽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但其低生物利用度与生理功效之间的机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应关注沙棘黄酮的功能机理和应用研究,以促进沙棘黄酮的开发利用和沙棘的精深加工。  相似文献   

5.
6.
以沙棘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沙棘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并与回流法对比分析总黄酮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最佳工艺为转速6 060 r/min、料液比1∶80(g/mL)、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92 s,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4.11%±0.03%,与回流法(2.70%±0.03%)相比,总黄酮得率提高;当沙棘总黄酮质量浓度达到100μg/mL时,闪式提取沙棘总黄酮总还原力的吸光度为1.25±0.03,而回流提取的吸光度为0.90±0.02;闪式提取和回流提取对沙棘总黄酮·OH IC50分别为(1.35±0.07)、(1.66±0.06)μg/mL,对DPPH·IC50分别为(80.68±0.04)、(90.35±0.03)μg/mL,对ABTS+·IC50分别为(48.78±0.03)、(88.63±0.02)μg/mL。表明闪式提取法具有较高的得率和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黄酮类物质的种类、分布和营养价值,并对其提取技术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特别是对火龙果中黄酮类物质的开发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酱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营养保健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酱油中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以及它们在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等10个方面的营养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对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及活性物质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c)、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anomala, Ha)、植物乳植物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Lp)、Sc+Ha、Sc+Lp、Ha+Lp和Sc+Ha+Lp为发酵菌种, 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对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pH、总酸、可溶性固性物、乙醇含量等理化指标和总酚、总黄酮、多糖、维生素C (vitamin C, V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等活性物质变化的影响。结果 不同菌种在发酵过程中对理化指标和活性物质变化趋势的影响基本一致, pH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发酵时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总酸、总酚、总黄酮、多糖、SOD和还原力等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乙醇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VC含量逐渐降低, 发酵后期略有升高。多菌种(Sc+Ha+Lp)发酵沙棘酵素的各指标在发酵过程中尤其是发酵中后期变化最为明显, 发酵180 d时, pH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下降50.44%和86.61%, 总酸、总酚、总黄酮、多糖、SOD和还原力分别升高61.03%、52.14%、91.35%和70.54%、80.45%、65.67%, 乙醇含量仅为0.05 g/100 mL, VC含量降低率8.22%; 理化指标与活性物质及还原力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结论 多菌种(Sc+Ha+Lp)发酵可提升沙棘酵素产品营养价值, 乳酸菌与酵母菌之间的代谢产物互补机制, 可能在促进微生物共生、提高小分子活性物质含量和改进风味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做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为活性追踪指标对蕨菜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蕨菜的乙醇、丙酮、甲醇、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液具有抑菌活性,其中乙醇的抑菌效果最好;在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h,料液比1:8的条件下,蕨菜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19.61mm。蕨菜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也有抑菌活性,其抑菌效果接近,稍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1.
乳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宜德  邹思湘 《食品科学》2004,25(3):188-192
哺乳动物的乳不仅营养物质丰富,而且含有激素、生长因子、酶、抗体和非抗体保护蛋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乳蛋白中蕴藏着大量生物活性肽。此外乳中还含有活细胞。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对婴儿或新生幼仔的代谢、生长发育、免疫和抗菌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生物活性物质参与乳腺的生长分化和保护。本文综述了乳源激素和生长因子、酶、抗体、非抗体保护蛋白以及生物活性肽等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发芽糙米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功能性食品原料,糙米发芽后不仅改善了其食用品质,而且能够富集生物活性成分,从而赋予发芽糙米众多生理功能。本文介绍了发芽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γ-谷维素、维生素E、高级脂肪醇及膳食纤维等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在发芽过程中含量的变化,以及发芽条件对这些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进而综述了这些生物活性物质赋予发芽糙米的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和治疗癌症、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发芽糙米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其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红曲霉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童群义 《食品科学》2003,24(1):163-167
本文对红曲霉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红曲色素、抑菌物质、酶类、HMG-CoA还原酶、降血压物质、麦角固醇、桔霉素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桑果发育期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3龄和5龄桑树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发育期总酚、总黄酮、酚酸、单宁、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桑果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果肉内总酚、总黄酮、酚酸、单宁、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a含量逐渐下降,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整个发育期,3龄树桑果果肉总黄酮和酚酸含量高于5龄树桑果,但总酚、单宁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低于5龄树桑果。果肉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逐渐降低,总抗氧化能力逐渐上升;整个发育期,3龄树桑果果肉内的SOD、CAT和PAL酶活性高于5龄树桑果,但APX酶活性低于5龄树桑果,5龄树桑果果肉的总抗氧化能力高于3龄树桑果。因此,桑果果肉中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与果实成熟度、树龄大小有关。在桑果发育过程中,桑果果肉的总抗氧化能力不断提高,在花后第25 d达到最高。树龄越大的桑果总抗氧化能力比越强。  相似文献   

15.
微波萃取沙棘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以体积分数70%的乙醇为萃取液,用单因素分析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微波萃取沙棘叶黄酮。确定的优化条件为微波功率560W,萃取时间6min,料液比(g∶mL)1∶20。测定沙棘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3068mg/g。  相似文献   

16.
复方沙棘保健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沙棘原汁、绿茶、山楂、枸杞及决明子为原料,研究了一种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效的复合高级饮料的加工工艺,经正交试验,结合理化分析、微生物检测和感官评价,得出该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7.
罗汉果是葫芦科藤本植物,也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其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和保健功效。罗汉果中的有效成分有三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呋喃类、糖类、脂肪酸类、甾体类等。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罗汉果的生理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能,以及罗汉果三萜类化合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罗汉果在食品和药品上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沙棘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水煎煮法和酶解法提取沙棘叶中绿原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水煎煮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35,煎煮时间1.0 h,煎煮次数3次。该条件下,沙棘叶中绿原酸提取率为2.42%。酶解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加5%纤维素酶的pH 4.5的酸性水为提取剂,料液比(g∶mL)1∶15,温度50℃,提取时间1.0 h。该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3.49%。酶解法与水煎煮法相比,绿原酸提取率提高了44.2%。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萃取沙棘籽油及热敏性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临界CO2萃取沙棘籽油及热敏性物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18kg/h、萃取时间120min、分离压力8MPa,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籽油出油率为52%。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沙棘籽油中α-VE含量为2.6%,经超临界CO2萃取后热敏性物质α-VE损失3.7%,胡萝卜素含量为100850μg/100g。  相似文献   

20.
岭南特色水果副产物富含膳食纤维、果胶、多酚、功能性油脂、色素和精油等活性物质,对这些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利用,可变废为宝,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该研究综述了岭南特色水果副产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包括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酶法提取、脉冲电场提取、高压静电场提取、射频提取、超临界萃取和多技术协同提取;另外讨论了将这些活性成分作为功能性配料综合利用于健康食品、抗菌保鲜、生物材料、化妆品领域,以期为水果副产物中功效成分的挖掘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