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硫化镍矿资源的不断消耗以及镍需求量的持续增长,红土镍矿将是未来镍的主要来源。红土镍矿具有储量丰富、易开采、便于运输等特点,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对还原焙烧 氨浸工艺、加压酸浸工艺、常压酸浸工艺等湿法冶金处理红土镍矿的工艺特点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各工艺的优势与不足,介绍了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未来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的发展前景,指出加压酸浸工艺将在今后红土镍矿湿法冶金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红土镍矿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电炉法、鼓风炉法、烧结-高炉还原等火法和氨浸、加压酸浸、常压酸浸等湿法处理红土镍矿的主要工艺特点及其现状,结合红土镍矿的性质及其分布特点分析了几种常用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未来处理红土镍矿的工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红土镍矿中提取镍的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世界上硫化镍矿资源日趋枯竭.开发利用红土镍矿是未来镍业发展的方向.本文介绍的红土镍矿处理工艺有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其中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中的氨浸法、高压酸浸法存在明显缺点,而常压酸浸法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操作易于控制、投资少等优点,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红土镍矿碱法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艺改进,研究低品位红土镍矿焙烧活化-碱浸过程中含硅矿物的转化。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红土镍矿活性的影响,探索了红土镍矿经焙烧后碱浸过程中温度、时间、搅拌强度、液固比以及碱初始质量浓度对硅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土镍矿经650 °C焙烧2 h后,活性得到明显提高,红土镍矿经焙烧后采用初始质量浓度为60 g/L的碱溶液,在搅拌速度为400 r/min、浸出温度为140 °C、液固比为5∶1的条件下浸出120 min,硅的转化率可达89.42%。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红土镍矿碱法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艺改进,研究低品位红土镍矿焙烧活化-碱浸过程中含硅矿物的转化。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红土镍矿活性的影响,探索了红土镍矿经焙烧后碱浸过程中温度、时间、搅拌强度、液固比以及碱初始质量浓度对硅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土镍矿经650°C焙烧2h后,活性得到明显提高,红土镍矿经焙烧后采用初始质量浓度为60g/L的碱溶液,在搅拌速度为400r/min、浸出温度为140°C、液固比为5∶1的条件下浸出120min,硅的转化率可达89.42%。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红土镍矿酸浸过程中各因素对浸出结果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硫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和搅拌速率对红土镍矿酸浸镍浸出率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硫酸浓度、液固比和浸出温度是影响镍漫出率的显著因素,而浸出时间及搅拌速率是影响镍浸出率的不显著因素。同时建立了红土镍矿酸浸镍浸出率与硫酸浓度、液固比和浸出温度之间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红土镍矿酸浸试验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红土镍矿湿法浸出工艺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并分析了处理红土镍矿的传统湿法工艺,总结了近年来湿法处理红土镍矿的新工艺,最后展望了红土镍矿处理工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指出加压酸浸—常规浸出(HPAL-AL)工艺、硝酸加压浸出工艺和矿改性后常压水浸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红土镍矿资源与产品等特点,论述了国内外处理红土镍矿的镍铁、镍硫火法一还原冶炼工艺,氨浸、酸浸湿法一提取冶炼工艺,微生物、微波等预处理一联合工艺及最新进展,探讨了微生物浸出工艺的产业化前景,指出预处理一湿法联合工艺和微生物浸出工艺将成为处理红土镍矿重点与具有前景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红土镍矿占世界镍矿的60%~70%。低品位红土镍矿(镍品位1%)普遍采用更具成本效益的湿法冶金技术(常压搅拌浸出或堆浸)处理。堆浸虽然生产成本低,但很难处理孔隙度小、渗透率差的红土镍矿石。堆浸的条件是原料颗粒需团聚成粒径适宜的多孔团聚物,并有适合堆浸的岩床。Ataollah Nosratia等研究了红土镍矿的团聚及柱浸行为。团聚后,颗粒粒径在5~40mm之间,柱浸  相似文献   

10.
以某冶炼厂湿法炼锌产生的净化钴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酸浸分离锌、钴,碱浸脱硅,焙烧去除有机物以实现钴元素的富集。研究了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Zn和Co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为100 g/L、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2 h、液固比10:1的条件下,Zn、Co的分离效果较好;酸浸后净化钴渣在温度80℃、氢氧化钠浓度80 g/L、碱浸时间为60 min、液固比10:1的条件下,脱硅率可达到98.34%;在800℃焙烧2 h得到的含钴焙砂的含量可以达到61.77%。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铷及其化合物在新兴领域的开发应用,铷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目前人们对铷矿的处理多采用酸法、碱法以及酸碱联合法,但是以上方法多存在酸碱耗过大,浸出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现有工艺存在的弊端,提出熔融水淬-碱浸综合处理复杂铷矿的新工艺.通过熔融水淬,铷矿中稳定的硅氧四面体结构被破坏,水淬渣以高活性的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12.
以高铝粉煤灰为原料进行预脱硅,在预脱硅过程中控制氢氧化钠循环母液中碳碱浓度和氧化铝浓度,研究两种杂质成分对预脱硅过程液相成分、液相黏度和脱硅粉煤灰铝硅比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母液中碳碱浓度的提升,液相中的氧化硅含量稍有下降,脱硅灰的铝硅比呈小幅下降趋势,循环母液中的碳碱浓度的提升会增大液相的黏度,对过滤过程不利,应将碳碱浓度控制在10g/L以下。循环母液中的氧化铝会与脱硅液中的氧化硅反应生成羟基方钠石等沸石类前驱体,从而降低脱硅液中的氧化硅浓度和脱硅灰的铝硅比,增加脱硅灰中化合碱含量,生产中循环母液中氧化铝浓度不应超过3g/L。  相似文献   

13.
黄铁矿在拜耳法溶出过程中的反应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铝土矿中含硫矿物黄铁矿在拜耳法溶出过程中的反应行为进行了研究.热力学分析表明:在373~573 K的温度范围内,黄铁矿分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都为负值,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黄铁矿容易与碱液反应.实验研究表明:在原矿浆预脱硅条件下(温度约为100℃,时间8~10 h),黄铁矿中会有超过一半的硫反应进入溶液;而在铝土矿高温溶出过程中,绝大部分黄铁矿都将反应,硫会进入铝酸钠溶液中;黄铁矿经高温溶出后的溶液在降温静置后会析出墨绿色物质,该物质为氢氧基硫代铁酸钠(Na2[FeS2(OH)2].2H2O),是一种羟基铁硫聚合物.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某高硅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焙烧-预脱硅试验研究,确定了焙烧预脱硅工艺的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SiO2的液计脱除率为80.11%,渣计为78.06%,矿物中大部分的硅被除去。预脱硅后矿物铝硅比(A/S)达23.53,预脱硅效果好,满足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压碱浸工艺处理废旧阴极炭块,研究了NaOH浓度、碱浸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XRD、XRF、浸出毒性分析、SEM-EDS探索了废旧阴极炭块处理前后的物相组成、元素含量、浸出毒性、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OH浓度的增加,回收炭材料的碳纯度和F-浸出浓度分别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随着碱浸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的增加,回收炭材料的碳纯度逐渐增大,F-浸出浓度不断降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旧阴极炭块的碳含量从60.02%提高至88.63%,氟浸出浓度含量从2 699.95 mg/L降低至22.19 mg/L,并成功利用碳酸化分解法从浸出液中提取冰晶石产品。高压碱浸工艺具备实现废旧阴极炭块无害化与资源化回收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氧压酸浸工艺处理镍钼共生矿。结果表明,钼、镍、铁的浸出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基本呈线性上升的趋势,钼、镍的浸出率最高分别达到67.50%、99.62%,而铁的浸出率被抑制在50%以下。经氧压酸浸处理得到的钼渣基本以H_2MO_4形态存在,常规碱浸工艺能将其高效浸出且碱耗量大大降低。动力学研究表明,镍钼共生矿氧压酸浸过程中钼、镍、铁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37、34.95、18.44kJ/mol,钼、镍、铁的浸出反应速率受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7.
A new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extract rare earth elements(REEs),Li and F from electrolytic slag of rare earth molten salt by synergistic roasting and acid leaching.Firstly,th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roasting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then the effects of roasting factors on leaching REEs,Li and F in slag were investigated.In additions,the mineral phase and morphology of molten salt slag,roasting slag and acid leaching slag were characterized,and the migration mechanism of REES,Li and F minerals...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池市场的主要产品,产量不计其数,同时每年废弃的锂离子电池数目也非常巨大,这些锂离子电池废料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取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宝贵的金属,对其进行除铝和回收铝研究.实验使用NaOH为浸出剂、二级逆流碱浸法为工艺,探究了从锂离子电池废料中除铝的较优条件,并且利用XRF、扫描电镜对锂离子废料元素和氢氧化铝沉淀表面进行形貌分析,初步探究了不同pH值对浸出液中回收氢氧化铝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铝较为适宜工艺条件为加碱量为Al的化学计量比的1.5倍,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1 h、一级碱浸固液比为1:12(g/L)、二级碱浸浓度为5 %、一二级碱浸碱配比为6:4,加料方式为一级碱浸先加碱溶液再加固体废料、二级碱浸先加固体废料再加碱溶液的方式.此条件下,铝的浸出率达到12.32 %以上,废料中超过90 %铝被浸出.沉淀氢氧化铝的较优pH值为7~8.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钼镍矿难处理的技术现状,提出了一种加压酸浸、常压碱浸、萃取相结合的全湿法处理镍钼矿的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加压酸浸时,钼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8.3%以上,镍的浸出率达到98.7%。经过碱浸、萃取后钼镍综合回收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碳酸钠焙烧—氢氧化钠浸出的方法,从含钨 1.4 %的碱浸钨渣中回收钨,试验研究了浸出温度、反应时间、碱浓度与液固比对钨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 80 ℃,碱浓度 130 g/L, 反应时间 45 min,液固比(指碱液与钨渣的质量比,下同)4:1 的试验条件下,钨的浸出率可达到 90.5 %, 达到了高效浸出钨的目的.该工艺方法流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回收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