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风粉、打麸粉与刷麸粉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制粉厂产量的加大,吸风粉及打麸粉和刷麸粉的处理愈显重要,处理不当造成堵塞停机,严重影响面粉质量的稳定,甚至降低经济效益。通过选择设备,正确操作等方法可尽量减少吸风粉、打麸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经过撞击松粉机撞击前后和磨粉机磨后以及磨粉机和松粉机同时处理的物料进行粒度分级、出粉率的测定和质量的检验,讨论了撞击松粉机对前路心磨物料性质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撞击强度下撞击松粉机对面粉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撞击后,大颗粒物料的数量大幅降低,小颗粒物料的数量大幅增加,中小颗粒物料的数量变化不大;对于1M系统的磨上物料,分级撞击效果比直接撞击效果要好;对于2M、3M系统的磨上物料,直接撞击比分级后再撞击效果要好;前路心磨使用撞击机可大大提高出粉率,面粉灰分虽略有增加,但增幅不大。  相似文献   

3.
本在参考国外制粉工艺前提下,通过对国内常用制粉工艺的分析。经改进和完善,针对具有10台磨左右的中型面粉厂,设计了一种新的制粉工艺,取得了较明显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4.
提高制粉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麦加工工艺的两个阶段即清理工艺和制粉工艺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入手,着重论述了心磨出粉及渣心并重出粉工艺的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议制粉工艺中吸风粉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吸风粉的特性、产生的原因及对加工工艺的影响,并对其4种不同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即:①用振动圆筛处理吸风粉;②单独用1仓或1/2仓高方筛来处理吸风粉;③采用去相应的系统筛理吸风粉;④单独提取吸风粉作为一种基础粉,同时指出了吸风粉的应用及其减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较长时期内经历了降低面粉质量标准,追求出粉率,大力推广前路出粉工艺的过程,中小型小麦制粉机组遍地开花,管理粗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大型面粉生产线的引进,面粉行业标准的提升,市场准入制度的更加严格,一些中小型面粉厂经营环境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面粉厂该怎么改造,怎样既能少投资,又能提升企业产量和产品的质量,笔者就某面粉厂的改造设计实践中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8.
纵观近几十年我国面粉工业的发展,由前路出粉法(它以产量高、出粉率高和动耗省为特点)到均衡出粉法,再到引进国外的先进制粉工艺——中路出粉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对面粉的特殊要求,我国的制粉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中路出粉一般是粉路长(4—5道皮磨、7—8道心磨、2道渣磨、1—2道尾磨、4道清粉),  相似文献   

9.
制粉工艺的几点见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前制粉工艺中一些片面的观念和做法,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工艺观点的不足和改进之处提出应针对制粉工艺基本原理从中发现本质,进而完善工艺,提高面粉质量和经济效益。认为皮磨系统接长不宜过长,ⅠB、ⅡB粉筛应稀密各异,分磨混筛、单进双路应慎重应用;扩大清粉范围;前路心磨大量出粉等。  相似文献   

10.
以豆渣为原料,研究豆松粉的制作工艺。以感官评定为标准,通过正交试验对豆松粉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豆松粉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煮制时间20 min、烘烤时间2 h、烘烤温度60℃、炒制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豆松产品外观、色泽、口感及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11.
马杰 《面粉通讯》2007,(6):54-54
介绍一种简要测定面粉反色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制粉工艺不同出粉点进行测定分析,从而找出合适的、反色程度轻的出粉点来生产面条、饺子专用粉,提高面粉的质量和附加值。结论:小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是引起面条和面团储存期间颜色褐变的主要因素,而多酚氧化酶活力从前路到后路,从小麦心部到皮层呈上升趋势。因此在生产速冻水饺粉或面条粉时,建议使用制粉系统中心磨部分的面粉,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35t/d小机组生产等级粉所采用的清理、制粉工艺及设备配置,对工艺效果作出了评定,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前路出粉”法是建国初期我国制粉业打破传统的制粉工艺,倡导在皮磨甚至一皮磨出粉,从而提高了单位产量降低能耗,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前路出粉”法仅是在当时国家标准规定的加工高灰分“标准粉”精度等级条件下的产物。回顾历史,期待进一步探讨加工精度与工艺配备的关系,促进我国制粉科技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相似文献   

14.
"前路出粉"法是建国初期我国制粉业打破传统的制粉工艺,倡导在皮磨甚至一皮磨出粉,从而提高了单位产量降低能耗,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前路出粉"法仅是在当时国家标准规定的加工高灰分"标准粉"精度等级条件下的产物.回顾历史,期待进一步探讨加工精度与工艺配备的关系,促进我国制粉科技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建国以来我国制粉工艺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演变过程,特别对“前路一皮大量出粉工艺”、“前路均衡出粉工艺”和目前正在使用的“前路磨撞大量出粉工艺”诞生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指导思想、关键技术、重要标志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展望了未来我国制粉工艺的发展方向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