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广东建材》2006,(2):3-3
2005年,对于中国陶瓷行业来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度。在这一年里,“洗牌”一词成为陶瓷业内人士的口头禅:由于2005年初开始出现的能源紧张,给原本已经高昂的陶瓷企业生产成本雪上加霜;随后,佛山陶瓷产区部分企业出走、破产、倒闭。于是,有人预言,洗牌之后,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知本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惟有智者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让我们看看2006年的佛山陶瓷行业,将有哪些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尹虹 《建材与装饰》2007,(5S):54-55
2007年建筑陶瓷企业将继续沿着做大做强做精方向发展.集团化、专业化是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有实力的建筑陶瓷企业在扩张中转移,在转移中扩张。[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陶新 《建材与装饰》2007,(3S):51-51
随着中国建陶市场的进一步转暖,许多中小型陶企的快速跟进及大型建陶企业长远规划的逐步实现,2007年全国建筑陶瓷行业将有100余条新增生产线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4.
艾玻璃 《云南建材》2008,6(1):85-86
据报道,经过专家组评选,2007年中国陶瓷行业10大新闻事件揭晓。建筑陶瓷“中国名牌风波”、陶瓷产业转移、主流陶瓷企业在江西大量投资等事件入选。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将首先推动重点装饰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创造企业品牌,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日前,装饰行业的专家通过参观新中源陶瓷等卖场,了解建筑陶瓷行业四项最新的技术升级.这将指导装饰行业家装市场的瓷砖消费。  相似文献   

6.
8月13日,上海一家较有影响力的专业报纸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题目是《中国名牌产品评选对瓷砖、地砖类产品说“不”,建筑陶瓷行业再遇信任危机》,文章说,“8月1日,中国名牌推进战略委员会通过公告形式公布了进入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初选的名单。该委员会同时宣布,原建筑陶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不再保留。有关负责人进一步强调,从今年9月1日以后,瓷砖、地砖等建筑陶瓷产品就不允许再出现‘中国名牌产品’字样。据了解,近年来一些建筑陶瓷企业以虚报业绩、虚报数据等手段申报中国名牌,且屡禁不止,况且又是一个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的产业,很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名推委取消这类产品申报中国名牌产品的根本原因。”这篇报道引发各方强烈反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云南建材》2011,(16):81-81
“家居业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下游企业,一直以来深受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提及陶瓷行业的市场行情,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说,“销量直线下滑.出口量也是直线下滑。一些企业说5~6月都没有生意做。”  相似文献   

8.
“佛山不能没有陶瓷!”这是佛山政府对于陶瓷行业的期望与寄语。然而,近两年来.佛山陶瓷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佛山陶瓷产业的冬季是否到来?佛山陶瓷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这些问题牵动企业、政府部门和业内人士。由此,一场旨在为佛山陶瓷寻找发展出路的座谈会——中国陶瓷行业新年茶话会应运而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而陶瓷行业作为重污染行业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阻碍,在陶瓷生产企业中引入环境会计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分析陶瓷行业企业引入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在陶瓷行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我国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至今,我们都不知道名推委撤消对建筑陶瓷中国名牌评价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这使得我们许多的建筑陶瓷企业感到困惑、失望和迷茫。这20多天来,各种道听途说和猜测的版本有很多,但我们希望能从主流的渠道听到相关的解释,我们也希望名推委能认真倾听建筑陶瓷企业的声音,能促使事态朝着有利于建陶行业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潮州陶瓷行业得以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有陶瓷企业5000多家,加上个体户、手工作坊和配套企业总数8000家左右.从业人员40万,是国内陶瓷企业最多最集中的产区:拥有工艺瓷、日用瓷、建筑卫生瓷和高技术陶瓷多个产业化门类,是全国陶瓷门类最齐全的产区;特色产业(陶瓷)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7%。陶瓷产品年产销超过200亿元.出口7.5亿美元,是全国最大陶瓷出口产区。潮州的工艺瓷既有独具一格的通花瓷花传统工艺,又吸纳西洋技法尽显欧陆风格,中西合璧;  相似文献   

12.
继刊发《建筑陶瓷“中国名牌”评选造假悬疑》之后,最近一期的《嘹望东方周刊》再出重拳,刊发记者署名报道《建筑陶瓷成为“中国名牌”评选弃儿)。由于大名鼎鼎的《嘹望东方周刊》杂志是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旗下重要刊物,因此,陶瓷行业理当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第一,中国劳动力成本稳步上升已经成为中国陶瓷行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特别是对于很多曾经依靠低成本生产获取利润的陶瓷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无疑将他们推进了生产成本大增、招工困难的怪圈,甚至是经营难以维系的困境。这恰恰是英国陶瓷行业在几十年前走过的路,但随着西方陶瓷行业自动化风潮的吹进,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2日-15日,陶瓷行业的国际盛会——“QUALICER 2006”在西班牙美丽的卡斯特雍(Casstellon)隆重举行。作为当今世界陶瓷行业发展水平与技术水平的最高层次的国际盛会之一,会议吸引了来自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和澳洲几大洲陶瓷行业的企业家、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商讨当今陶瓷行业的热门话题。由于中国陶瓷行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本次大会首次邀请了化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陶瓷企业的代表参加此次盛会,并邀请董事长鲍杰军先生在会议上就有关中国陶瓷行业的情况作主题发言。这是中国企业家首次在如此高规格的国际陶瓷会议上做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5.
陶怡 《建材与装饰》2007,(3S):56-56
在佛山市专利协会和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的组织下,《佛山市陶瓷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公约》在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陶瓷企业的积极参与下,经过三个月的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于2007年1月31日下午在该市中国陶瓷城商务会议厅正式签约。这且也是国内知名陶瓷企业自愿签署的首份公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住宅设施》2006,(3):42-43
2005年,对于中国陶瓷行业来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度.在这一年里,"洗牌"一词成为陶瓷业内人士的口头禅:由于2005年初开始出现的能源紧张,给原本已经高昂的陶瓷企业生产成本雪上加霜;随后,佛山陶瓷产区部分企业出走、破产、倒闭.于是,有人预言,洗牌之后,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知本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惟有智者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让我们看看2006年的佛山陶瓷行业,将有哪些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云南建材》2009,(5):81-81
中国建筑陶瓷经过近30年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目前建筑陶瓷行业业内企业基本形成了4种竞争模式:第一种是专注品牌化运作的企业,以8~15条窑炉的企业为主,其创新能力强.市场营销也做的好,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建筑陶瓷行业内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附加值.销售额逐年增加,企业赢利能力强,产能根据销售情况渐进式扩张.  相似文献   

18.
《广东建材》2007,(5):3-3
4月24日,备受关注目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以下简称《能耗限额》)审议会举行。因为审议结果将对中国陶瓷行业产生至深远的影响,新国家标准审议稿的最后敲定牵动了所有建陶企业的神经。  相似文献   

19.
陶瓷企业只是在现有的产品基础上涨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在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打破同质化局面,提价对于企业来说才显得顺其自然。业内人士表示,陶瓷行业的健康发展不是靠提价就可以解决的,陶瓷企业真正舒缓成本压力的方法在于自身品牌精细化经营与思维上的改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辽宁建材》2007,(9):26-26
经过协会和企业等各方努力,从国家质检总局和名推委中传来消息:建筑陶瓷的中国名牌即将恢复,而原有的建筑陶瓷中国名牌则去年顺延一年的基础上再顺延一年。如果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