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层流体受两大流体系统的控制--压实流和重力流.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以便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综合研究区剖面、平面流体势及压力特征并结合其他有关地质资料,找出了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位.FPAS在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地层流体受两大流体系统的控制——压实流和重力流。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以便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综合研究区剖面、平面流体势及压力特征并结合其他有关地质资料,找出了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位。FPAS在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地层流体受两大流体系统的控制--压实流和重力流.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以便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综合研究区剖面、平面流体势及压力特征并结合其他有关地质资料,找出了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位.FPAS在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地层流体受两大流体系统的控制-压实流和重力流。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以便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综合研究区剖面、平面流体势及压力特征并结合其他有关地质资料,找出了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位。FPAS在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层流体受两大流体系统的控制-压实流和重力流。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以便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综合研究区剖面、平面流体势及压力特征并结合其他有关地质资料,找出了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位。FPAS在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n\r\n  相似文献   

6.
��������ɶ��������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琼东南盆地经过多年的勘探与研究,已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且在勘探上取得了较大突破。但由于该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海洋油气勘探程度很低,勘探成本高,石油地质研究水平也比较低。在崖13-1大气田发现后,对琼东南地区的油气资源潜力有了新的认识,分析认为区内有巨大的油气资源前景,但油气运移方向和路程均不清楚,勘探重点的选取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地层流体受两大流体系统的控制——压实流和重力流,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用地下流体力场和势分析的方法可以统一处理和定量解释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规律,明确预测油气运移的主通道,确定有利的油气勘探靶区,显著提高钻探成功率。综合研究剖面、平面流体势及压力特征,结合其他有关地质资料,找出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位。该方法在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作者在研究中国东部油气盆地的油气运聚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地下流体运动主要受控于流体势;而流体势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体压力和压力展布系统;流体压力是生压机制和限压机制的函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压实状况占有重要地位,两者之间业已建立定量关系(孔隙度法),已成为地球物理勘探和测井资料地质解释的基础。压实、流体压力和流体势三者之间,以及与其有关的诸因素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因果网链,我们称之为“压实、流体压力和势分析系统”(简称为CPPS”)。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作者在研究中国东部油气盆地的油气运聚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地下流体运动主要受控于流体势;而流体势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体压力和压力展布系统;流体压力是生压机制和限压机制的函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压实状况占有重要地位,两者之间业已建立定量关系(孔隙度法),已成为地球物理勘探和测井资料地质解释的基础。压实、流体压力和流体势三者之间,以及与其有关的诸因素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因果网链,我们称之为“压实、流体压力和势分析系统”(简称为CPPS”)。  相似文献   

9.
流体势分析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有效的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本文主要介绍了流体势的计算方法,具体分析了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油势在剖面上的分布特点,以揭示该地区的油气运移、聚集规律.研究结果认为油气是从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并在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上的低势圈闭中聚集成藏,因而低势区是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0.
下刚果盆地 A 区块因发育盐岩而分为盐上与盐下 2 套含油气系统,油气运聚方式存在一定差异。 结合三维地震和盆地模拟资料,综合考虑温度场和压力场对油气密度的影响,重点查明了下刚果盆地 A 区块流体势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盐上含油气系统流体势具有位控和相控特征,油气运移的动力 机制为以浮力和毛管压力为主控因素的流体势势差驱动,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为有效发育的张性断裂和 海相烃源岩及浊积砂岩间的良好匹配;盐下含油气系统流体势具有位控和压控特征,油气运移的动力机 制为以浮力和水动力为主控因素的流体势势差驱动,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为盐构造处下伏地层埋藏深度 和盐岩厚度大小间的耦合关系。 总体而言,研究区流体势低势区与已发现油气藏匹配较好,油、气及水势 低值叠合部为下一阶段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11.
含烃流体流体势预测油气聚集区带在油气勘探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一般利用压力资料或从地震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流体势计算。本次工作中采用流体包裹体分析资料来进行流体势计算。从而预测出临清坳陷德南洼陷油气聚集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2.
流体替代技术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技术是研究隐蔽油气藏的关键技术。岩石物理是地震信号与储层性质之间的桥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岩石和流体性质的地震响应。流体替代分析是岩石物理分析的重要部分,它是流体识别和储层定量研究的工具之一,在AVO分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流体替代的理论基础是Gassmann方程。在岩石物理技术指导下,对某工区探井进行了流体替代分析,并根据替代后的结果分析了波阻抗随深度、岩性和含油气性变化的规律,同时根据替代结果进行了AVO正演研究,比较分析了储层中流体分别为盐水、气和油时的响应特征,并据此根据实际的部分叠加道集进行了烃类异常识别。  相似文献   

13.
流体动力系统与油气成藏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永尚  王捷 《石油学报》1999,20(1):30-33
在一个含油气盆地,尤其是大型复杂的含油气盆地中,往往存在多个流体动力系统,每个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边界及相对统一的压力体系,其中的油气藏具有类似可比的成藏条件和成藏作用。流体动力系统可分为重力驱动型、压实驱动型、封存型和滞流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流体动力系统,由于其开放程度不同,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也有强弱之分和相对重要性的差别,水动力、热动力和地应力在油气成藏中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有不同的成藏动力条件,在油气勘探中研究的思路和侧重点也不同。实践表明,用流体动力系统分析的原理研究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规律,对指导油气勘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流体动力系统与油气成藏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一个含油气盆地,尤其是大型复杂的含油气盆地中,往往存在多个流体动力系统,每个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边界及相对统一的压力体系,其中的油气藏具有类似可比的成藏条件和成藏作用。流体动力系统可分为重力驱动型、压实驱动型、封存型和滞流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流体动力系统,由于其开放程度不同,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也有强弱之分和相对重要性的差别,水动力、热动力和地应力在油气成藏中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有不同的成藏动力条件,在油气勘探中研究的思路和侧重点也不同。实践表明,用流体动力系统分析的原理研究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规律,对指导油气勘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流体包裹体的常规特征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在储集层成岩过程中 ,胶结物和次生矿物形成时常常会有流体被包裹在其内 ,形成储集层中的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在储集层中的种类、含量、分布等常规特征以及它们与成岩矿物的结构关系可以用来分析油气运移及圈闭充注模式。根据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结合盆地的古地温模式和储集层埋藏历史 ,可以确定包裹体形成时的地层埋深及对应的地质时代 ,依此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通过某油气藏中储集层流体包裹体特征的研究 ,从油气运移及充注圈闭的角度 ,对该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作出了合理的阐述。认为该油气藏的成藏期为早第三纪末 ;油、气、水 (主要是油与水的混相液体 )同期运移至储集层 ;油气经过长距离运移聚集成藏 ,成藏后几乎没有再经历调整 ,油水界面没有发生过变迁  相似文献   

16.
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不同的流体(如油、气、水)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提高钻探成功率.研究表明,孤东地区地下流体势类型分为高势区、低势区,高势区分布与活跃生油洼陷分布一致,是孤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区和动力源区.低势区与目前的油气田吻合较好.由此可依据流体低势区来预测新的油气聚集部位.   相似文献   

17.
流体势是控制地下流体运动的直接因素。已开发油藏中油气主要受到重力、浮力、毛细管力以及生产压力4种应力,形成了位能、压力能、界面势能以及动能4类流体势能。分析了每种流体势能对已开发油藏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明确了油气势能与剩余油富集区之间的关系:油藏开发中后期的油气低势区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区域,而油气高势区则是易于水淹的区域。研究结果在高尚堡油田高浅南区油藏的剩余油预测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埃及苏伊士湾地区埃斯旺油田产层很浅(600-760m),钻井液使用简单,主要是Gel/Dextrid体系下,但在该地区钻井经常出现严重井漏现象,伯劳德钻井液公司采用果壳,云母等最简单的桥接堵漏剂进行堵漏,有一定交果,本文对该地区钻井液特点,常有处理剂,维护方法,井漏处理及钻井成本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零电位”水基钻井液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应用中,分散型钻井液存在“性能稳定”和“井壁稳定”矛盾要求及钻井液的Zeta电位与所钻地层电性不匹配的问题.具有抑制性的阳离子水基钻井液能有效抑制泥页岩水化分散的问题,但出现阳离子型处理剂和阴离子型处理剂不相容的问题.从理论和试验分析了将高负Zeta电位的钠基膨润土改造成“零电位”土的途径.由正交试验结果确定,以HEC、PEO和AlCl3为膨润土电性改变剂形成的膨润土-水分散体系,可以配成符合钻井液性能要求的体系.以此为基础,不使用阴离子型处理剂,只使用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高价无机盐作处理剂,优选出了“零电位”水基钻井液的基本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