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富庆  张家发 《土工基础》1998,12(4):17-20,42
借鉴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方法,根据风化砂的特点,对测定原状全风化砂水分特征曲线的试验装置、测量仪器、取样、试验方法及数据拟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TDR一张力计法测定原状全风化砂H(θ)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风化花岗岩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十分复杂,水稳定性极差,具有明显的软岩流变特征,且具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异。为掌握贵广线全风化花岗岩的流变特性以便指导工程施工,以东科岭隧道进口全风化花岗岩段为工程背景,现场取样,室内加工成不同含水率的3组试件,进行室内流变试验,采用分级加载,最终得到各试件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曲线。结果表明,各组试件流变特征基本符合Burgus粘弹性模型,加载方法和应力水平对试件的流变参数有影响;随含水率提高试件剪切模量下降,过渡蠕变段变短,蠕变速率加快,中等含水率以下时流变参数变化较小,接近饱和时流变参数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3.
何丽梅 《四川建筑》2010,30(6):89-90
通过对海东线全风化花岗岩原装试样的排水常规三轴试验,分析了该类土样的应力应变关系特点,计算并探讨了抗剪强度值及其随应变发展的变化规律,以及初始切线弹性模量的大小及其与围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全风化花岗岩用作高速公路路基填料时安全性不足等问题,结合具体工程,研究其改良技术以及施工技术,发现当以水泥作为改良剂时,采用的压实方案为静压1次、高振碾压3次、静压1次,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压实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能够符合工程规定的压实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花岗岩是岩石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材料,了解花岗岩力学性质对三峡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三峡工程中不同的矿物成分其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不同的矿物成分导致其细观结构不同,最终导致其力学性质也是不同的。通过各种加卸载试验得到三峡花岗岩裂纹、晶体、能耗等特征,了解其有关力学特征。但是进行的系统总结也是有限的,还有其他力学参数没有进行考虑,仍需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采用堆载法对天然状态下未扰动全风化花岗岩进行现场直剪试验,获得了不同正应力作用下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曲线以及法向位移-剪应变关系曲线,对其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未扰动全风化花岗岩在剪切过程中随着剪应变的不断发展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应变软化,土样所受正应力越大,其峰值剪应力越大.正应力较小时(0 kPa、50...  相似文献   

7.
原状全风化花岗岩三轴实验CT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可测孔隙水压力和可控排水条件的土静三轴实验装置和螺旋扫描CT,对香港原状全风化花岗岩进行了三轴固结不排水(CU)实验CT动态监测研究。样品应力-应变曲线和实验前后宏观变化特征显示,在不同围压下样品呈现出剪切破坏和剪切-蠕变破坏的差异。CT图象和CT数的结果表明土体原始结构很不均匀。固结使土体孔隙压缩,样品变密。受土体结构(主要是粗大未全风化的钾长石团斑边缘弱区和残余结构面)和围压条件控制,剪切过程中土体细观损伤呈空洞-裂隙.空洞形式的演化。土体在达到峰值前经历了很长的塑性变形阶段。裂隙损伤由空洞损伤发展而来,并沿最大剪裂面集中发展。残余变形阶段强度呈稳态,CT图象显示主破裂面贯通,其周围有多处空洞损伤。对比实验发现,这种同CT扫描仪配套的新三轴仪给出的应力、应变结果可同常规三轴实验很好地联系起来。该仪器和方法可望为新近提出的土体结构力学研究提供观测与量化分析手段,也可为土体结构细观损伤演化研究构筑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风化花岗岩地层的基础防渗加固,传统灌浆工艺限制于结构松散难以成孔起压,加剧了地基处理的难度。提出采用"钻灌一体,脉动灌浆"技术工艺;并利用数值模拟实现了不同脉动周期压力、钻灌时间控制参数下浆液渗透扩散规律及脉动周期压力下地层应力–应变的过程分析,通过脉动和稳压灌浆的浆液扩散与防渗影响范围对比,揭示了脉动灌浆防渗控制机理,得出了灌浆参数;结合黏土水泥浆灌浆材料进行了现场工程试验,现场试验验证了控制参数的合理性。试验表明,1.5~2.0 MPa脉动灌浆压力下,单排孔布设间距1 m,常规吕荣试验检查孔段次统计,透水率<2 Lu的占70%;疲劳吕荣试验透水率<3 Lu的比例为97%,透水率稳定区间为0.5~2.4 Lu;破坏吕荣试验透水率稳定区间为2~8.5Lu。灌浆后全风化、强风化地层的岩体完整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声波提升幅度范围为17.3%~52.5%。检查孔取出的芯样较完整,芯样抗压强度平均达7.3 MPa,且灌浆过程地层抬升小。研究成果对于全风化花岗岩以及同类地层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为此类地层防渗处理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工程案例。  相似文献   

9.
新建玉磨铁路通达隧道DK115+900~956和DK119+120~183段处于全风化花岗岩蚀变接触带,在施工中易引发塌方、涌突等地质灾害,给施工进度和安全带来较大困难.结合通达隧道施工中蚀变带施工案例,通过加强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排水、注浆预加固围岩、优化开挖工法和管棚夹小导管超前支护等一系列措施,成功解决了因蚀变带引起的涌水、涌砂加固治理难题,确保了工程安全,保证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0.
黄银海 《土工基础》2021,(6):690-693
以某隧道富水全风化花岗岩段初支下沉变形防治实践为例,研究揭示了隧道初支下沉变形机理,提出了富水全风化花岗岩隧道初支下沉变形总体防治原则,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以洞内外降排水、地表预注浆、初支支护强度加强及监控量测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同时在现场成功应用实施,成功解决了该隧道富水全风化花岗岩段初支下沉变形防治技术难题.研...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三峡隔流堤风化砂为原料,根据现场实际,采用不同密度的风化砂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并对其应力应变特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三峡大坝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三峡大坝混凝土的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奔放酸盐水泥和花岗岩沙石,分别选用了一级粉煤灰和二级煤粉煤灰,分别用木钙、萘系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配制成大坝混凝土,测定了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和抗冻性等宏观性能。用水银压汞仪测量了混凝土的孔隙率,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了硬化水泥浆体和集料界面上晶体的取向,用体视显微镜测量了混凝土内的气泡间隔系数等参数。得出粉煤灰和外加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与亚  相似文献   

13.
红豆山隧道主要穿越云母花岗岩、变质花岗糜棱岩等非可溶岩地层,施工期间其2号斜井平导发生了大规模突涌水。为合理预测隧道涌水量,对红豆山隧道穿越花岗岩蚀变带地区的工程特点及涌水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关的涌水评价等级层次结构模型。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现场监测情况,对红豆山隧道涌水量危险性进行了等级划分,利用模糊数学预测了红豆山隧道2号斜井的涌水量。结果表明:(1)影响红豆山隧道涌水的相关因素主要分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隧道工况3个方面,共9个因素;(2)提出的模糊数学模型预测的平均涌水量与实际工程涌水量的误差为2.61%,满足工程实际施工的准确性精度,能够为类似工程的涌水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光诚  侯国伦 《土工基础》2011,25(3):9-12,23
太平溪斜坡为坝前近坝段高边坡,斜坡失稳将危及新建太平溪移民点的安全。通过对该斜坡的勘察,将斜坡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区,分析了斜坡的稳定性,并根据各单元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治理工程设计,现项目已通过验收,治理效果良好,对于类似项目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盐渍土现场与室内渗水试验结果的差异分析,着重分析了几种试验结果的差异原因结合实际工程证明“原位渗透试验”是切实可行的,其结果可供盐田建设或类似的工程借鉴,最后指出结合工程实际正确选用试验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循环加卸载作用下岩石的强度及变形特征,以隧道工程区域内的花岗岩为对象,采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方法,得到了以下结论.(1)单轴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的最终破裂面明显多于单调加载,而三轴条件下,两种加载方式的破坏模式较为接近;(2)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的峰值强度显著降低;单调加载下的花岗岩表现为脆性破坏,而循环加载下花岗...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三峡水库的形成,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将由现在典型的河流水体转变为类似湖泊水体,水环境生态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水体将面临富营养化污染的严重威胁。库区水环境对N、P植物营养素的承载力和开发相关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是关系重庆地区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数。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防渗墙下帷幕灌浆是围堰基础防渗处理的主要形式。在防渗墙与基岩接触带以及基岩内的不同风化带岩体内,均进行了帷幕灌浆。根据帷幕灌浆的大量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接触带以及堰基基岩不同风化带内的帷幕灌浆的特征、透水性与岩体的可灌性关系、外冒漏浆控制因素以及帷幕形成后防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花岗岩岩石力学参数与岩体赋存深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实际采集的深部岩体试样的岩石力学实验为基础,探讨了花岗岩岩石力学参数随深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了花岗岩岩石的弹性模量E,抗压强度σC,抗拉强度σt均随岩体赋存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观点,给出了花岗岩岩石的弹性模量E,抗压强度σC,抗拉强度σt随岩体赋存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