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术语选登     
涂层厚度 coating thickness:丝网印刷中,丝网印刷模版的厚度与丝网厚度之差.(ISO/DIS 12637-2多语种印刷术语 第二部分:丝网印刷)直接—间接模版 direct-indirect stencil:用直接制版与间接制版混合方法制备的丝网印刷模版.(ISO/DIS 12637-2多语种印刷术语 第二部分:丝网印刷)直接模版 direct stencil:在丝网印刷模版的载体上制得的丝网印刷模版.(ISO/DIS 12637-2多语种印刷术语 第二部分:丝网印刷)有效刮板角度 effective squeegee angle:刮刀的切线方向与承印物水平面,或与过压印滚筒接触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角度; 刮刀与印版形成此角.(ISO/DIS 12637-2多语种印刷术语 第二部分:丝网印刷)网框高度 frame height:垂直于网框水平面,包括固定在网框上的所有部件在内的尺寸.(IS0/DIS 12637-2多语种印刷术语 第二部分:丝网印刷)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丝网印刷,其印刷原理是通过丝网印版界定图文区域与非图文区域,最终油墨穿过印版图文区域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形成文字和图案信息。而在印刷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糊版现象,造成油墨不能正常的通过印版图文区域故障,影响着工艺的正常进行。糊版问题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包括耗材方面的因素比如印版、承印物、油墨的特性;也受到印刷工艺的影响。所以要对造成糊版故障的因素逐一分  相似文献   

3.
10 半色调丝网印刷油墨的转移 丝网印刷操作的程序是:安装印版、刮版;供给油墨;放置承印物;操作刮板进行印刷。油墨补给,一般由回墨刮板进行,油墨因刮板的刮压,通过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的网孔传到承印物上。开度是丝网版通过墨量的重要参数,丝网的质量、线的成分、线径的粗细度、编织方法与网孔的开度与油墨的通过和转移关系也很大。  相似文献   

4.
正丝网印刷简介丝网印刷属于孔板印刷,简单的理解就是利用网胶封住多余的网纱区域,留出需要的图像或文字,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像或文字。丝网印刷的承印物可以是纸张、木材、玻璃、金属、塑料等众多的基材。  相似文献   

5.
丝网印刷是把所要印刷的图形文字在丝网上做成漏孔版,用刮板压力把油墨通过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所需的完整图文。搞丝网印刷要具有五个基本条件:丝印模版、印墨(油墨)、刮板、承印物、印台。 要得到理想的印刷图文,就必须掌握制好丝印模版的要领。印刷线路板使用的丝印模板有三种:间接模版,直接间接模版(有乳剂涂层或无乳剂涂层)和直接模版。  相似文献   

6.
接触过丝网印刷的人都知道,丝网印刷就是印版上的涂料在刮墨刀的挤压下从版面上的开孔部分漏印到各种承印物上的过程,简称丝印或网印。 刮墨刀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油墨施加压力,使其从版膜的开口部分通过,转移到承印物上。所以,在进行网印前,我们应根据图案的宽度选择刮墨刀。刮板的长度一般是以  相似文献   

7.
丝网印刷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丝网印刷原理 丝网印刷是一种古老的印刷方法。其印刷的基本原理是:丝网印版的部分网孔能够透过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印版上其余部分的网孔堵死,不能透过油墨,在承印物上形成空白。传统的制版方法是手工的,现代  相似文献   

8.
油墨是表现印刷图像的基本要素,油墨的厚薄直接影响图像的层次、色彩、清晰度等,因此控制油墨的转移十分重要。油墨转移一般是指油墨从印版或橡皮布向承印物表面的转移,是印刷的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印刷完成了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任务,保持油墨转移的稳定、均匀和适量,是保证高质量印刷品的关键。油墨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又在瞬间完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岩峰 《丝网印刷》2005,(11):15-18
光盘网版印刷是通过胶刮压刮网印版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光盘表面)上,从而形成图文墨迹的过程,因丝网为支撑体,所以网版的制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丝网印刷技术是利用感光材料通过照相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使丝网印版上图文部分的网孔为通孔,而非图文部分的网孔被堵住。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丝网印刷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泛,印刷品墨层厚实,  相似文献   

11.
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是将不同材质的网布绷在网框上,采用手工刻膜或利用感光材料通过光化学方法制成印版.印刷时,通过刮板的刮压,使油墨从图文部分的网孔漏印到承印物上,完成图像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把印刷机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印刷油墨在转移过程中所施加的压力称为印刷压力。进行胶版印刷时,印版上的油墨首先转移到橡皮布上,然后再转移到承印物上。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称为印版压力,简称版压;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称为压印压力,简称印压。印刷压力的大小与印刷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印刷压力不仅直接影响着油墨转  相似文献   

13.
<正>丝网印刷在平、凹、凸、孔四大印刷中属孔版印刷,可分为誊写版、镂孔版、喷花和丝网印刷。丝网印刷的分类方法也很多,按印版与承印物的接触形式可分为直接丝网印刷和间接丝网印刷。直接丝网印刷就是印版直接接触承印物,有平网平面、平网曲面、圆网平面、圆网曲面。间接丝网印刷就是丝印版不直接接触承印物而是印在贴花纸上或玻璃上由加热加压或移印头转移到承印物上。这是因为有些承印物表面凹凸不平,如有些工艺品、玩具  相似文献   

14.
齐福斌 《今日印刷》2011,(10):81-84
(上接第九期)数字印刷的分类1.印版的定义根据我国有关印刷标准规定: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见《印刷人手册2007》第25页和JB4178-86《印刷机基本术语》附录A)。印版也可以定义为"其表面处理成一部分可转移印刷油墨,另一部分不转移印刷油墨  相似文献   

15.
<正>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要实现这一过程,必须具备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才能进行。一次完整的印刷过程完成,跟印前文件制作与处理是密不可分的。印前直接关系到印版与承印物,只有正确的制作输出,才能更好地印刷。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 丝网印刷是通过丝网印版把油墨印在承印物上,它具有下列优点: 1、油墨的种类多,丝网油墨有用于纸张、塑料、金属、陶瓷、玻璃、热转印等各种承印物的专用丝印油墨。  相似文献   

17.
刘东  王建华 《网印工业》2013,(12):33-36
众所周知,丝网印刷是四大印刷方式之一。它是将丝织物、合成纤维织物或金属丝网绷在网框上,采用手工刻漆膜或光化学制版等方法制作丝网印版,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将原稿上的信息完美再现。在包装印刷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印品的质量和档次优势,丝网印刷不仅起到防伪、装潢的作用,还起到的智能化作用是其他印刷方式无法比拟的,尤其在智能包装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网版印刷墨层厚、遮盖力强,图文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印刷方式灵活多样,且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因此在印染、电子、商业装潢、出版印刷、工艺美术、建筑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网版印刷的工艺过程是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油墨,用刮墨板以一定倾斜角度及压力刮动油墨.使油墨通过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实现图像的复制.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9.
主要原因是由于油墨的流动性能太差造成的。丝网印刷过程中,刮墨板刮印后,丝网印版离开承印物,其后.印迹表面通过油墨的流动将丝网痕迹填平,印刷品表面呈现出光滑平整的油墨层。当油墨的流动性能较差时。丝网印版离开承印物后,油墨基本不流动.无法将丝网的痕迹填平。墨层干燥后、就会在墨层上呈现丝网痕迹。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一是在油墨已定的条件下,改用丝径较细的丝网制作印版。二是改用流动性能好的丝印油墨,或是改善油墨的干燥性能。使之减缓干燥速度,增加油墨流动的时间。丝网印刷印后墨层出现丝网痕迹怎么办@晓杨  相似文献   

20.
凹印图象中的网点丢失是个常见的质量问题.它涉及诸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印刷压力.印刷压力过小会引起网点丢失;2、承印物表面状况.表面平滑度低的承印物容易引起网点丢失;3、网点大小.网点丢失往往首先出现在图象的高调部分;4、印版上网穴的形状.电雕版的网穴呈倒锥形,最容易产生网点丢失问题.此外,生产环境(特别是室温)、油墨品种等因素也与网点丢失有关.网点丢失的原因应该取决于油墨转移的机理.网穴中的油墨要转移到承印物上来,首先要在油墨与承印物表面之间生成附着力.施加印刷压力,促使油墨的上表面尽量与承印物的印刷面接触,其目的正是要生成附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