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春华  王晓春  仇蓉 《中国园林》2012,28(4):105-108
扬州自古多竹,竹文化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竹与扬州意象、竹与扬州园林、竹与扬州画派、竹与扬州人居等角度,探讨了扬州竹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竹对扬州人居生活的诸多影响,总结出竹是古城扬州的特色意象,是扬州园林中贯穿始终的造景要素,更是扬州画派最擅长的绘画题材,并对目前扬州竹文化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应从文化旅游等角度寻求扬州竹文化传承和发展对策以及在城市绿地中加强观赏竹的配置与造景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居阅时 《中国园林》2007,23(2):74-76
铺地是园林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达到建筑功能外,还要完成其文化功能,即所用图案蕴涵一定的文化涵义,与其他建筑元素一起构建园林主题。苏州古典园林铺地纹样内涵深刻,其中关键在于以象征的形式表达,将其概括为迎祥、祈福、信仰和文人精神四方面,借助象征视角,分别对其进行实例分析,力图还原其文化涵义,找到正确的解释答案,为理解、借鉴和传承园林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吴银玲 《四川建材》2009,35(5):183-184
花街铺地是传统园林的优秀之作。文章在分析花街铺地和现代景观设计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花街铺地的方式、用材、图案等对现代景观设计在和谐景观、可持续发展、节约、传承历史文化和以人为本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地缘、人文以及艺术形态的影响,扬州园林以兼收并蓄的"南秀北雄"风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位置。以扬州园林中的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扬州园林的发展历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扬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运输优势,政治与经济繁荣对园林发展的促进,皇族官家园林设计风格的延革,清帝南巡带来的机遇,以及扬州独特的文化与艺术的相互推动,来探讨扬州园林中北方要素的形成原因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小雨  俊清 《园林》2005,(5):12-13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路径,也极富曲、折、窄、幽的美学特征,园中的“花街”铺地,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构,由卵石、碎砖、碎瓷片等材料,组合成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地纹,并呼应环境背景,创造出图案之外的意韵,如网师园“殿春簃”庭院的各种铺地,是鱼网纹,使人产生沧浪渔夫的联想,  相似文献   

6.
正清代文人刘大观曾评论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则称刘大观之言"洵至论也"。本文暂不谈杭州园林如何,旨于浅谈同位于江苏省的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尝试分析其差异的内部原因。苏州、扬州位于江苏省,隶属于江南一带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两地在地域、历史、文化上都有其相似点,两地的古典园林风格同属于江南古典园林系统,代表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极高成就,造园风格相近却又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所谓"无石不成园",叠山置石是造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骨架。扬州园林起源于西汉,极盛于清乾隆年间,其中又以私家园林为主。因扬州地处平原,园林中本无山,但在南北交织的经济、文化熏陶下以及南北叠石匠师的相互交流中,扬州私家园林叠石艺术手法自成风格,有法无式,变化万千,自此扬派叠石与北派、苏派并列为中国园林掇山置石的三大流派。扬州何园有"晚清第一园"的美誉,关于何园的造景艺术分  相似文献   

8.
张哲乐 《山西建筑》2009,35(21):351-352
以成都和扬州古典园林为例,分析了城市民风民俗文化对园林文化的影响,从民风民俗在城市古典园林中的体现可以看出:城市民风民俗文化对于园林的形成、发展以及园林的文化内涵有着较强的作用。同时,园林文化中的多个因素也都能清晰地反映所处城市的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扬州园林的造景特点,针对园路与铺地在园林中的重要性,论述了园路与铺地的概念及其作用,从引导游览、组织交通、划分空间方面分析了园路与铺地的功能,研究了园路与铺地的材质及涵义.  相似文献   

10.
<正>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分布区域之一。历史上的扬州曾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南北造园、建筑匠师得以交流,因而扬州园林兼南北之长,具有"北雄南秀"的特点,在我国造园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扬州园林的叠山置石(扬派叠石)为中国三大叠石流派之一,享有"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  相似文献   

11.
龙金花  吴孟 《园林》2009,(10):36-37
恭王府以严格的中轴线布局、规整的多进四合院落与极具江南风情的后花园而享誉京城。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其园林历久弥新,在空间布局、造景手法、吉祥符号运用、植物材料选择及铺装选择、铺贴形式等方面,都凝练了唯美的古典情韵,是多代主人与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及文化内涵。其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及文化内涵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5)
文章以留园为例,论述中国古典园林地面铺装的形式美,分别从材质、图案和排列等方面,通过对中国传统材质——砖石、瓦片等的分析,探讨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怎样将中国古典园林地面铺装中的精华与现代铺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园林铺装的视觉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广雯 《山西建筑》2009,35(19):349-350,366
分析了园林铺装的材料,并阐述了园林铺装设计的视觉要素,强调了铺装的色彩、质感、尺度、图案对于园林地面装饰的重要性,并从设计灵感来源、使用者的视觉和触觉与具体实例两方面推导解析,希望进一步增强园林铺地的吸引力,创造人性化的空间底界面。  相似文献   

14.
楹联,作为景观主题与意境的重要表达手段,在古典园林中得到广泛应用。楹联文化与园林艺术犹如字画一样,虽分属不同的领域,在园林空间中却能充分融合,相得益彰。扬州历来文人辈出,文人山水园是扬州园林的重要形式,十分重视楹联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产生诸多经典的作品。本文在分析大门、休憩亭廊、厅堂、书房等不同类型的园林空间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扬州园林的优秀案例,解析楹联对景观意境表达的手法与作用,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杭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是2个秀美的江南古典园林,均负郭而西,但它们形成的过程和呈现的形态及景色并非一致,其中包含的古典智慧概括为:"留得"和"拾得"。从"城-景""地-景""人-景"3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2个江南古典园林取得成就的思路、动因及操作方式,以启迪当代实践中对中国古典智慧的价值传承。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7)
扬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个园是扬州园林中的代表之一。该文通过实地调查法、文献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分析个园在建筑、叠山、理水、植物等造园塑造上体现的"以四季季相为旨,竹为境"的特点,并在运用DM、MESH、FLUENT和PS、AI等软件的基础上,通过芳香植物布局分析、仿真风环境分析与园林特色香景游线的对比与分析,揭示园林嗅觉环境对于园林总体特征的影响,总结个园中腊梅和桂花在嗅觉环境中营造的"小中见大"的特点,从而阐述个园造园之精妙,以期有效补充、发掘扬州园林价值的相关材料。  相似文献   

17.
孙林 《建筑与文化》2016,(11):192-193
中国园林不仅以其卓越而精湛的造园技艺蜚声中外,同时其命名方式也有其独到的一面,既有表达所有者的人生志向者,也有贴切呈现园林景观视觉效果者。文章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命名方式进行归纳并以扬州当代私家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厘清了中国古典与当代园林命名与分类的规律与特点,挖掘了其深层的审美涵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建造景观方式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古典园林受到古代儒、道、释等多元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园林生态观。君子比德、天人合一、神仙思想是构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哲学基础。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史,可以发现"崇拜自然""对自然的畏惧""人与自然物我相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生态设计观"早已被古人所运用。同时古人留下了大量的造园理论思想与既成作品,随着造园史的发展,人们不断的探索自然、模仿自然,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加以合适的改造自然,为健康的人居环境营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盘谷在扬州私家园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造园手法是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中的典范。文章以小盘谷为研究对象,基于视觉分析的角度,通过实地测绘、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尺度与布局的角度,对其内部的空间尺度、建筑、山水和植被等景观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旨在丰富传统园林的营造理论,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18)
扬州园林与大运河在历史上具有密切的联系。该文整理扬州园林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呈现出的运河文化、盐商文化、士大夫文化等多种文化现象,阐述孕育扬州园林历史发展的物质环境及其发展过程中各关键节点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的扬州园林发展提供必要的历史文化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