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镜质体反射率和今地温梯度为依据,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了岩心实测镜质体反射率与古埋深关系,建立了江陵凹陷不同地史时期镜质体反射率分布模型,探讨了该凹陷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表明:新沟咀组下段烃源岩在荆沙组沉积未期进入成熟阶段,潜江组沉积未期进入生油高峰期,荆河镇组沉积未期局部进入过成熟阶段,现今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这为江陵凹陷成藏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湖凹陷煤系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岩14-1-1井为例,西湖凹陷煤系烃源岩显微组分可以划分为2种类型:类型一以镜质组为主,类型二以壳质组+腐泥组为主.2种类型煤系烃源岩显微组分生烃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类型一烃源岩生烃产物以液态烃为主,类型二烃源岩生烃产物以气态烃为主,2种类型的煤系烃源岩纵向和横向上差异性分布导致了西湖凹陷油气藏表现为上油下气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运用盆地模拟技术中的岩石圈模型,基于大面积3D地震和90多口探井资料,建立了西湖凹陷精细的构造、地层、岩性模型,完成了岩石圈和沉积盆地2个尺度的热演化史模拟,得到了西湖凹陷不同地质时期的热流值;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时期的温度和烃源岩成熟度R_o,并通过现今实测的23口井校正后井底温度、50口井DST测试温度与42口井R_o测定值进行了校验及修正。结果表明,西湖凹陷现今基底热流分布在40~60mW/m~2,裂陷末期(32 Ma)热流分布在60~70 mW/m~2,且中央构造带高、两侧斜坡带低,符合裂谷盆地的特点;但是,该地区现今和裂陷末期热流值远低于现今仍在张裂的弧后盆地即冲绳海槽的平均热流值458 mW/m2,说明二者的盆地成因机制可能不同,根据现今热流分布特点推测该地区现今岩石圈可能并没有冷却到位,或者因后期反转、岩石圈底界抬升而导致上覆岩层遭受剥蚀以达到均衡。西湖凹陷平湖组煤系烃源岩现今热成熟度与油气性质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凹陷中北部为高—过成熟区,气藏以干气为主;而凹陷南部和斜坡带则为低—高成熟区,以凝析气和油藏为主,因此,凹陷南部和斜坡带是寻找规模性凝析气和油藏的有利区,凹陷北部是寻找大中型气田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4.
西湖凹陷以始新世末的玉泉运动和中新世末的龙井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为界,将盆地的发展演化分为裂陷、坳陷和区域沉降三个阶段。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不同构造带的沉降速率存在差异,烃源岩的热成熟演化史也不一致。生、排烃史模拟表明:平湖组烃源岩的生烃强度最高,花港组烃源岩的生烃强度相对较小;中央背斜带及其两侧深凹部位烃源岩的生烃强度大于保斜坡带;主要应用Basin Mod盆地模拟软件系统,通过对流体势、温压系统、异常压力的分析,探讨西湖凹陷中南部油气运聚成藏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发育煤、炭质泥岩、泥岩3种岩性.为明确煤系烃源岩的发育与展布特征,并确定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关键因素,首先通过对平北地区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与有效烃源岩的评价,建立烃源岩岩性测井识别模型,然后结合岩性分布与泥岩TOC含量预测结果,明确研究区煤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  相似文献   

6.
热演化史研究是盆地模拟中的重要环节,可以为烃源岩成熟度史、生烃史、排烃史模拟提供必要的参数,以便准确地评价盆地的油气资源。本文根据局部均衡回剥技术所获得的万安盆地的构造沉降曲线,用现今地壳厚度作为条件限制,采用综合反演法将构造沉降曲线与岩石圈均匀拉张模式的理论构造沉降进行拟合,并且考虑地壳和沉积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的生热量,研究了盆地的热演化史。此外,本文根据上述热演化史,采用David A.Wood法计算烃源岩的R_0值,研究烃源岩的热成熟度史。研究结果表明:自从晚始新世以来,除局部地区地幔热流逐渐增温外,万安盆地地幔热流和基底热流具逐渐减小的趋势,并有北高南低的特征。渐新统烃源岩在盆地中部与北部地区处于过成熟阶段、盆地南部则刚刚成熟,下中新统烃源岩在盆地的北部和中部地区处于成熟阶段和高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7.
东海西湖凹陷烃源岩有机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烃源岩有机相按有机显微组份的组成及生烃潜量,结合沉积环境、地化相、干酪根元素原子比综合划分,确定四类有机相:类脂富氢相、脂镜富氢相、脂镜贫氢相、镜质贫氢相.按上述资料综合编制了始新统、渐新统和中新统有机相图,指出了有利油气生成的区带,得到油气勘探实践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煤系烃源岩及凝析油中的二萜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用GC/MS、GC/MS/MS分析东海西部凹陷煤系烃源岩及凝析油样品,检测出12个二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根据色谱保留时间、质谱特征及与献资料对比,进一步确认其结构为:1个8β(H)-半日花烷,4个降海松烷,1个朽松木烷,1个异海松烷和5个四环二萜烷(即:ent-白叶烷,16α(H)-扁枝烷和16β(H)-扁枝烷,16α(H)-贝壳杉烷和16β(H)-贝壳杉烷)。异常丰富的二萜类化合物的检出,标志着树脂二萜对该区成烃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9.
宋春刚  曹强  叶加仁  雷闯  单超 《石油学报》2016,37(8):962-974
基于近年大量勘探成果,结合地球化学分析和盆地模拟技术,综合分析确定了西湖凹陷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和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区内天然气成因及来源。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主要发育平湖组和花港组2套源岩,岩性主要为暗色泥岩和煤,平湖组煤系源岩为该区主力供烃层系,最大厚度分布于保俶斜坡带中部及三潭深凹-中央背斜带中南部,并沿凹陷两侧逐渐减薄。源岩评价表明平湖组以中-好烃源岩为主,泥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煤以Ⅲ型为主;三潭深凹与中央背斜带内平湖组现今多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其源岩成熟早且生气强度明显高于生油强度。有机质生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形成于淡水-微咸水、偏氧化的沉积环境。西湖凹陷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多属煤型气;西湖凹陷天然气成熟度(Ro值)多在0.58%~1.97%,为成熟-高熟源岩热演化产物。中央背斜带及三潭深凹花港组产出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自身下部平湖组成熟-高熟源岩,亦有该区花港组下段成熟源岩贡献;保俶斜坡带中部平湖构造带花港组产出天然气主要来源于花港组自生;保俶斜坡带平湖组产出天然气多来源于平湖组,部分井产出的高熟气样可能来源于邻区三潭深凹高熟平湖组源岩贡献。系统分析西湖凹陷主力烃源岩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深化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天然气成藏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基于近年的大量勘探成果,系统研究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的天然气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富集高产因素、气藏分布特征和聚集区带。烃源岩内(平湖组)天然气成藏主探因素是储集体、圈闭和聚油背景;烃源岩之上(花港组)天然气成藏主探因素为气源断裂、储集体和圈闭条件。天然气富集高产取决于:①4套有利烃源岩供烃充分,生排烃与圈闭形成在时空上匹配 ;②3套有利储集层系生储配置良好;③砂泥岩间互,封闭保存条件良好;④断层开启与封闭的演化与排烃期及成藏期相匹配。油气分布在纵向总体呈现上油下气的格局,平面总体具有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特征。根据成藏条件的综合分析,划分出3类勘探区带。根据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源内凝析油气富集于生烃凹陷边缘斜坡,应沿坡找油,即邻近凹陷斜坡找凝析油;源上凝析气富集于坳中隆带,应在凹中隆找气,即沿中央隆起带找凝析气。图4表1参28  相似文献   

11.
东海西湖凹陷地温场及其对烃源岩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海上盆地钻井资料少的特点,利用地温与地层深度或岩石圈底界深度的相关性,把钻井地热研究结果外推到无井区域,建立了东海西湖凹陷的区域地温场,并分析其对烃源岩的作用。研究表明,凹陷北部和南部现今平均地温梯度较高,凹陷中部相对较低;平湖组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凹陷北部高于南部。尽管目前的储量发现集中在凹陷的西南部,但更要重视凹陷北部的勘探潜力。平湖组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为30~10 Ma。西湖凹陷大构造、小油气藏的现象,可能是保存条件差,也可能是油气充注量不足造成的,加强圈闭形成期与烃源岩排烃期的匹配关系研究是下一步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通王地区中古生界油源主要来自于牛庄洼陷新生界Es4、Es3和Ek2烃源岩,新生界生成的油气在异常压力作用下通过断层、不整合和砂体输导体系向中古生界碳酸盐岩、碎屑岩储层运移。结合油源特征、生储盖组合及输导体系特征,将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归纳为新生古储-复合运移模式,油气藏类型主要有不整合、断层和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盆地是中国近海重要的富油盆地之一,但其主要凹陷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和油气性质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利用丰富的烃源岩和油气地球化学分析资料,从区域上分析了北部湾盆地主要凹陷烃源岩和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首次对各凹陷油气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涠西南凹陷到乌石凹陷,再到迈陈和福山凹陷,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减少,已发现油气的气油比增大、原油密度降低,原油中反映藻类生源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降低,而反映高等植物生源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增加。分析认为,流二段优质烃源岩发育程度是控制该盆地主要凹陷油气富集程度的重要因素,而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是控制该盆地主要凹陷油气性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部资源是近年来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其中位于南缘中段霍玛吐背斜带的侏罗系烃源岩资源潜力巨大,但由于研究区勘探程度较低,烃源岩热演化史与成藏条件的匹配关系尚不清晰。基于实测地震解释、热史温标数据,应用盆地模拟方法对南缘中段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热演化史进行恢复,并结合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天然气生成、运聚以及与构造演化的耦合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南缘中段发育中—下侏罗统主力烃源岩,其关键生气时期为早白垩世早期(距今99.6 Ma)和晚白垩世末期(距今65.5 Ma),现今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尚具一定生烃潜力;该区具有晚期抬升型次生气藏和持续埋深型高成熟气藏2种天然气成藏模式,天然气分布受烃源岩和构造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5.
束鹿凹陷存在多种圈闭类型的油藏,由于岩性复杂、断层发育等因素,导致凹陷内油气成藏规律性差异很大,需要进一步认识成藏主控条件。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地质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研究区内烃源岩分布规律和断层系统的发育特征,进一步总结了断层与烃源岩的空间配置关系对区内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其中,晋105、晋95、晋93以及晋94断块油气成藏均受控于断层与烃源岩的空间配置关系。研究断层与烃源岩的空间配置关系,对区内可能发育的有利油气区带进行预测,为研究区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生烃史及二次生烃时空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锋  刘锋  郑旭 《断块油气田》2010,17(3):296-299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是一个主要生气层系。研究认为,煤系烃源岩主要经历了海西—印支期深成变质作用、燕山期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及喜山期深成变质作用这3个热演化阶段和生烃过程。其中,喜山期深成变质作用对应的二次生烃期是主要生烃时期,生烃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分段性及主次性。古近纪中期(沙三—沙一段沉积期)以深洼陷带煤系烃源岩生气为主,斜坡带为次;古近纪晚期(东营沉积期)和新近纪,以斜坡带煤系烃源岩生气为主,地垒带为次。通过二次生烃时空差异性研究,明确了不同构造部位煤系烃源岩的成烃潜力,认为东濮凹陷北部地区二次生烃的潜量大于南部,其中中央隆起带北段—中段的文留、桥口、白庙等地区是最有利的勘探潜力区,西部斜坡带和孟岗集洼陷带也有一定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北部迎翠轩地区古新统将成为深层勘探新领域,由于目前尚无直接的钻井资料,从地震资料出发,从构造控相角度并结合“再沉积化石群落”资料推测了该地区古新统沉积环境和三个主要相区:(1)凸起前缘冲积扇裙;(2)下切谷相区;(3)滨外浅滩相区;在此基础上既探讨了古新统成藏组合中烃源岩,成熟窗口以及有利圈闭;也提出两点不利因素,即高位断阶不利于油气藏封堵和古新统成藏组合的断裂活动期与成藏期之间的配置问题。综合有利和不利因素,探讨了古新统勘探新领域的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8.
原油来源分析是确定油气勘探方向的重要依据。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分析了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原油和烃源岩特征,通过生物标志物谱图和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对比,结合原油与烃源岩分布特征,确定了西湖凹陷西斜坡不同区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原油总体上富含指示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的生物标志物,但平北地区原油碳同位素重,二萜类丰富,规则甾烷以C29甾烷为主;平湖地区原油碳同位素较轻,二萜类含量较高,且具有较低的伽马蜡烷;黄岩-天台地区原油碳同位素轻,二萜类含量低,规则甾烷以C29甾烷为主,同时C27甾烷的含量也较高。(2)研究区发育煤系烃源岩(包括煤和炭质泥岩)和暗色泥岩两类烃源岩。煤系烃源岩富含来源于裸子植物的异海松烷类和蕨类植物的16β(H)-扁枝烷,从平北到黄岩-天台地区的煤系烃源岩中16β(H)-扁枝烷含量增加;暗色泥岩二萜类含量低,16β(H)-扁枝烷相对于降异海松烷占优势,且从平北到黄岩-天台地区暗色泥岩中C27甾烷、16β(H)-扁枝烷增加。(3)平北地区原油主要为煤系烃源岩贡献,平湖地区原油为...  相似文献   

19.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作为我国近海海域最大的新生代沉积凹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勘探潜力巨大。以西湖凹陷近年来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的中北部为例,应用天然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油气成藏关键时刻和运移方式,划分天然气成藏组合,建立天然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天然气晚期成藏,龙井运动之后的5~6 Ma以来为成藏关键时刻;②天然气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分馏趋势主要受原地烃源岩成熟度控制,没有自西部洼陷带向中央反转背斜带较大规模侧向运移的证据,主要为垂向近距离运移成藏;③划分出源上常规天然气成藏组合、源上致密天然气成藏组合和源内致密天然气成藏组合3种类型,建立了天然气成藏模式。提出通源断裂晚期活化导致的浅层常规油气藏、深层低渗透—致密岩性油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皆是西湖凹陷下一步应加大勘探力度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东海盆地X凹陷是中国近海天然气勘探开发主战场之一.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研究表明,"烃源岩、储层、圈闭、运移"四元耦合控制X凹陷天然气汇聚成藏.X凹陷中西部具有两种天然气成藏模式:一种是凹中渐新统花港组挤压背斜-岩性圈闭成藏模式,天然气垂向优势运移、规模性汇聚;另一种是西部斜坡始新统平湖组构造-岩性圈闭成藏模式,天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