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电磁干扰会对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产生影响和危害.阐述了电磁兼容试验的重要性、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要点并提出了正确应用的防护措施.通过对通讯适配器电磁兼容试验的数据分析,改进通讯适配器的结构、提高通讯适配器的性能,从而提高通讯适配器的可靠性和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电磁干扰对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产生影响和危害,阐述了电磁兼容试验的重要性、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要点、提出了正确应用的防护措施。通过对数控系统、Profibus DP通讯适配器电磁兼容试验的数据分析,改进结构、提高性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轨道交通行业内设备级的磁兼容性试验方案不规范所带来的试验结果准确度、可重复性低的问题,以某型号牵引变流器为例,对变流器内部潜在的干扰源、敏感信号以及干扰信号耦合路径等电磁兼容性要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以此为基础,对基于EN 50121轨道标准的各项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案进行了描述,设计了一种用于模拟牵引变流器实车电磁边界环境的电磁兼容性试验台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某型牵引变流器的电磁兼容性要素,明确各项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实施对象以及操作细节,可以保证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4.
电磁兼容性预测是特种飞机电磁兼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预测能够大大减少飞机的电磁兼容改进成本。在分析电磁兼容性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发射-响应对"的分级筛选方法,简化飞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计算过程,用于指导飞机在方案和工程研制阶段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论文针对某型军用触控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了军用触控计算机电磁兼容一般设计方法。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验验证,证明该设计方法能够满足某型军用触控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马琳  张琦  严熙熙 《机电工程》2013,(12):1550-1553,1563
基于万能式断路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不断向智能化发展这一背景,为保证该设备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能安全可靠地运行,并使行业相关人员对万能式断路器电磁兼容性试验有更深入和系统的认识,以现行国家标准为依据,对万能式断路器电磁兼容性试验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电磁骚扰和电磁敏感度两类测试,对其试验对象、试验等级、试验端口、试验方法及合格性判据等内容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获得的大量电磁兼容试验数据能对万能式断路器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从而得到了其可能的解决对策,可为万能式断路器用户、制造商和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测试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先进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危险和精度要求高的作业现场。电磁兼容性是工业机器人众多关键指标中的重要一项,复杂电磁环境下工业机器人的电磁兼容性对于安全、可靠性尤为重要。基于此,在了解工业机器人安全和电磁兼容认证所用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搬运机器人RB20的电磁兼容测试案例,运用测试数据对工业机器人使用安全和电磁兼容两方面重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某棒位测量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结构设计方案,并从电磁兼容设计、热设计和"三防"设计等方面加以论述。应用表明,该结构紧凑,散热高效,电磁屏蔽效果良好,顺利通过了振动、冲击、低温、高温、湿热以及电磁兼容性等测试试验,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电磁兼容性是考核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控制器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辐射发射、传导发射、传导抗扰、辐射抗扰、大电流注入及静电放电等6个试验进行分析和整改,提升了产品的电磁兼容特性,为控制器后续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电磁兼容(简称EMC)技术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和意义,简要介绍了目前车载设备的电磁兼容试验的标准,分析了工程机械仪表在设计及应用中存在的电磁兼容现象及潜在失效原因,并根据电磁兼容标准提出了应对措施以及试验方法。解决工程机械仪表电磁兼容性问题,以提高仪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用油压传感器的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型油压传感器所面临的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电磁兼容设计,应用该电磁兼容设计的油压传感器经上海计量测试研究院按照ISO11452-5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测试结果符合压力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整体误差要求,说明所提出的电磁兼容设计正确、有效。该电磁兼容设计对汽车上其它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舰载军用加固计算机的可靠性,针对该设备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的现实,从电磁兼容、热设计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加固计算机可靠性设计思想,并根据设备工作的热环境和电磁环境,从计算机主机功能模块、主机箱体、系统I/O接口设计等方面详细地描述了提高其散热能力和电磁兼容能力的具体设计方法.经过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恶劣环境条件对计算机的干扰,提高其可靠性,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对舰载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磁兼容设计在机动式指控系统方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磁兼容性是机动式指控系统方舱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电磁干扰直接影响到系统能否正常、可靠地工作。介绍了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并针对机动式指控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特点,着重阐述了系统中电磁兼容性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是当代机电产品整机设计中不可忽视时一项可靠性指标。由于机电一体化设计的提出和微机在工业控制技术等强电方面的应用日益普及,迫使人们不得不将传统式电磁兼容性的理论设计和概念加以充实和扩展。电磁适应性(Electro-magnetic Compossibility)设计是在电磁兼容性理论局限性前提下进一步提出的一项更实际的、针对性很强的实践性兼容设计方案,属电磁兼容性设计范畴。本文仅以低压电器、工业控制技术中的电磁抗扰设计——电磁适应性规划做一些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技术高精密化的发展,电磁干扰已成为电气系统和设备正常工作的突出障碍,因而开展电磁兼容性研究日显重要。本文对某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进行了电磁兼容性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研究并结合点火系统的工作方式,在点火系统供电的电源线上加装滤波器装置,以消除或减小其在电源线上产生的传导干扰,实现其电源线与其他用电设备的电源线隔离,以提高电磁兼容性的改进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磁兼容性是电梯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主要介绍了电磁兼容常识与电梯电磁兼容性测试的特点和发展状况,阐述从设计、制造、安装环节提高电梯产品电磁兼容性水平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景远 《机电信息》2012,(9):112-113
简要介绍了电源电器设备电磁干扰的基本要素与类型,分析了电磁干扰的途径,并对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基本原理、电磁兼容性技术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以及典型电磁兼容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光学和图像处理设备中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获取的三维模型精度,提出了光学和图像处理设备上消除电磁干扰信号的方法.首先运用幅度和频率筛选预测到电磁骚扰源是交流电机伺服器,然后通过计算得到设备接地回路中的共模骚扰电压确定耦合途径,最后依据各部分敏感度指数找到了骚扰接受敏感设备CCD摄像机.根据分析和计算,将该方法运用于多关节机械臂式三维信息获取系统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接地、隔离、滤波、屏蔽等方法逐个进行了符合设备电磁兼容规范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最终使设备符合了电磁兼容性规范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阀门是影响核电站安全性的重要部件,在核能利用领域中受到高度重视。阀门的执行机构作为阀门整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阀门的功能实现及其可靠性。为满足三代核电以及之后四代核电对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对阀门的气液联动执行机构进行电磁兼容鉴定的研究是必要的。通过对核电阀门气液联动执行机构电磁兼容的研究,确定了气液联动执行机构试验对象和设计准则,明确了试验依据和试验方法,完善了产品设计,最终试验样机通过了鉴定试验,满足了核电站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并且为阀门的气液联动执行机构提供了电磁兼容性设计和鉴定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20.
根据某系统对加固计算机的电磁兼容性要求,针对其中的各项指标,阐述了屏蔽、滤波、接地和布线等电磁兼容技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从而使该设备满足了系统电磁兼容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