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历史文化村镇作为重要的活态遗产,其保护与利用必须基于活态的整体观、演变观和发展观。文章基于活态遗产观,梳理了尧坝古镇的遗产界定,价值特色的深入挖掘和阐释,完善和充实了活态遗产的构成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维护古镇空间,保留当地居民,活化遗产价值和拓展辅助功能的活态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于航 《城市建筑》2021,(14):114-116
以齐齐哈尔市工人文化宫维修改造工程为例,探讨我国20世纪遗产与晚近建筑保护与适应性改造策略.强调历史信息的真实性,突出独一无二的血缘身份;在保留原有空间格局的同时,巧妙植入当代需求,活化遗产的社会功能,重新激发历史建筑的城市活力.通过改造项目守护城市记忆,并在历史性和当代性中找到精确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活态遗产与经典认知下的遗产存在基本特征和主导群体的不同,使保护所遵循的真实性也存在差异。本文从斯里兰卡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遗产保护历程出发,通过分析佛牙寺损毁后修复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发现遗产功能具有连续性特征、决策过程中核心社区的主导地位、修复问题中对非物质要素的侧重,这3个方面体现了活态遗产特性。这些问题继而引发了对亚太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活态遗产真实性定义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4.
钱晨  曾巧巧 《华中建筑》2023,(8):119-122
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时代的文明,但随着城市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转型使得大量的工业遗产逐渐没落。城市里便留下了大量遗弃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甚至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因此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城市现存的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从而实现功能上的更新与转型,能使得改造后的建筑适用于当下时代发展和生活的需要。该文通过对昆明钢铁厂旧址的适应性再利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适应性再利用的模式,从而来保护当地工业的历史、文化、气息。旨在通过对昆明钢铁厂旧址的更新改造的研究来探讨一条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的方式,以期获得场所的活力再生和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转型探寻一条合适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工矿遗产糅合了工业遗产与地质遗产。随着矿产资源不断枯竭和产业的升级转型,矿业遗留激增,工矿遗产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为了对工矿遗产实施有效保护,运用适应性再利用理论,从建筑学角度,提出工矿遗产保护的六项原则:动静结合、风貌维持、功能更新、技术多样、新旧识别和分步实施,以及六种保护方式:原地更新保护、"迁移"保护、"嵌入式"保护、"围合"保护、"废墟"保护、"因子"保护。  相似文献   

6.
工矿遗产糅合了工业遗产与地质遗产。随着矿产资源不断枯竭和产业的升级转型,矿业遗留激增,工矿遗产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为了对工矿遗产实施有效保护,运用适应性再利用理论,从建筑学角度,提出工矿遗产保护的六项原则:动静结合、风貌维持、功能更新、技术多样、新旧识别和分步实施,以及六种保护方式:原地更新保护、迁移保护、嵌入式保护、围合保护、废墟保护、因子保护。  相似文献   

7.
《低温建筑技术》2020,(7):16-21
中东铁路沿线城镇拥有数量众多的城镇建筑遗产,在复杂的城镇化进程中面临自然侵蚀、人为改造甚至保护性破坏等问题。针对城镇建筑遗产保护现状及困境,文中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以一面坡中东铁路建筑群为例,分析建筑遗产复杂系统的基本情况、系统构成和适应机制,并提出适应调控规划和保护规划策略,初步建立以交互性保护为特色的建筑遗产适应性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8.
樊飞豪  朱慧 《室内设计》2022,(5):143-150
澳门的工业遗产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 程中面临荒废和拆除的危机。针对澳门土地资 源稀缺、人口密集的特点,提出澳门近代工业遗 产适应性再利用的保护方式。以益隆炮竹厂为主 要研究对象,通过个案分析法、田野调查法,针 对益隆炮竹厂保护所面临的问题,结合遗产保 护、居民休闲、旅游业发展与氹仔城市更新四大 城市发展需求,提出适用于益隆炮竹厂以及其他 澳门近代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的策略:突出 文化特色、结合功能需求进行改造、借势宣传和 植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期对澳门其他近代 工业遗产的保护具有普适性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首先阐述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审美评价的含义,其后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对审美要素和标准进行了研讨,包括整体和谐、环境宜人、形式美、逻辑性、情感与体验等方面。针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特殊性,还对其中审美的艺术转化、改扩建中新旧关系的审美评价做了进一步分析。最后指出,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的审美评价应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它是动态的、多元的,也是可体验和可感知的。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产业遗产的保护与适当再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松 《建筑学报》2006,(8):16-20
对在国际产业遗产保护运动的大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产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着重介绍其保护制度建设、保护技术规定与保护工程实践的成功经验,强调在保护产业建筑特征和产业地段景观特色的前提下,对产业遗产的积极保护和适当再利用。  相似文献   

12.
既有建筑物的再利用通常被看作对复杂环境和人们使用需求的一种适应性改变,而共同演变则是与达尔文进化论相关的一种生物学概念,指的是两个相关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共同进化。现如今,共同演变模式已经在生物学之外的许多领域得以应用,比如经济学中变革管理模式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共同演变模式对遗产保护方面的影响,着重开展对遗产与环境、社会之间关系的探究。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正经历着从适应性(adaptation)到共同演变的变化,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保护和再利用过程中的所有选择。由于逐渐意识到历史建筑未来价值的重要性,人们的关注点开始从当下的使用需求转变到保护和改造的长期评估上面,这种态度上的转变一方面探究了建筑遗产保护深层次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再利用能够作为一种更丰富的遗产演变手段而且并不会给历史建筑本身带来负面影响。总而言之,本文的最终目标是阐明开放性遗产保护思维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适应性再利用,即改造既存建筑以使其能够延续过去的功能或适应新的功能,已成为一门涉及建筑学和保 护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当今欧洲建筑界最重要的实践方法之一,向来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欧洲遗产保护界,也逐 渐将其关注点从标准严格的保护修缮转向再利用和(适度的)适应性改造。本文从历史角度对适应性再利用这一 现象进行定位并介绍当代欧洲的相关政策;通过案例分析,详细描述了佛兰德斯地区目前的相关政策和实践活动; 展望了适应性再利用这门学科的未来,以及其他文化现象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琼 《建筑与文化》2011,(10):102-104
近年来,如何对待废弃的工业遗产;如何在巨大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日益短缺的压力之下,合理地利用工业遗产;如何既妥善地保护工业遗产又有利于城市更新,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工业遗产保护为重点研究内容,综合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开发实践,总结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过程存在的六种不同的模式,为解决工业遗产如何在现代化中实现有机的延续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上海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上海越来越多的老厂房经过改造再利用重归现实生活,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正在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全面概述了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的情况,并分析了其与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带动老工业地区复兴这种保护与再利用思路的可行性,以及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佛山作为清代岭南工商业重镇,经济发达,文化兴盛,其婚姻嫁娶行业盛行,嫁娶屋应运而生,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并逐步成为本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文会里嫁娶屋是佛山嫁娶屋中保存最完整的案例,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是研究佛山嫁娶屋文化的活化石。通过对文会里嫁娶屋的保护工程进行总结,该文探讨了岭南地区文物建筑修缮保护技术、材料与施工组织的经验,以及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性发展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量实践项目的落地证实,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对于保留城市发展印记、延续城市发展文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至今日,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经历了建筑设计方法角度的探索、产业功能更新角度的探索以及遗产综合评价体系角度的探索3个阶段,在理论层面逐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策略,即基于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工业遗产是记载城市历史发展的特殊语言,是城市历史的再现,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大庆具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查询和实地调研,对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状况和价值特征进行了总结,为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混乱的价值认识是保护观念不能得到统一的根本原因。以历史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多维度探讨当代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提出以目前西方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真实性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总体认识为核心,以代表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中国传统和现实社会对遗产价值内涵的发展”为两极,形成当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完整格局。  相似文献   

20.
刘成  李浈 《华中建筑》2011,29(3):177-182
该文首先回顾上海工业的发展历程,并通过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最新成果对工业遗产的遗存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在近年来的相关保护政策出台、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背景下,对工业遗产再生模式进行梳理.从再利用的功能置换、设计观念、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发展过程,说明上海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正逐步趋于成熟、并向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最后通过世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