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OFDM系统原理及仿真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为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仿真模型,通常需要考虑其中的关键技术:调制方式、保护间隔以及信道模型的建立。论文在研究上述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ATLAB的系统仿真模型,着重分析了OFDM系统在不同信道环境下的传输特性,对进一步深入研究OFDM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OFDM技术应用于Beyond 3G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Beyond3G的基本要求,分析了OFDM技术的特点,建立了OFDM技术应用于Beyond3G的仿真模型,对不同调制方式和不同应用信道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表明:OFDM系统可以有效克服多径干扰和多卜勒效应,能够应用于Beyond3G。  相似文献   

3.
OFDM系统的自适应调制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线通信环境下,OFDM系统中每个子信道将经历不同的衰落。通常,为了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要在很多信道条件不良的子信道中采用高阶调制方式。这将使OFDM系统的性能下降。该文采用自适应调制方案调整每个子信道或每组子信道的调制方式,使传输性能接近无差错,实现系统性能和传输速率的良好折衷;还根据不同的实际要求,对采用自适应调制的OFDM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调制方案能有效地提高OFDM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OFDM是一种能有效抵御大气散射效应的调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现FSO-OFDM传输的系统方案。对速率为2.5Gb/s的FSO-OFDM系统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分析了不同的调制方式和不同的子载波数时FSO-OFDM系统的误码率和光信噪比。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16PSK调制方式相比,采用16QAM方式系统将具有更低的误码率和更高的Q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减小OFDM系统PAPR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娥 《通信技术》2010,43(8):70-72
介绍了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OFDM系统,给出了这种系统中经过变换后的信号的表达形式,探讨了该系统在不同的调制方式下(QAM调制和QPSK调制)使用Clipping算法降低系统PAPR的情况,并使用Matlab对不同阶数的CCDF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QAM调制下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Clipping算法性能不如基于傅立叶变换的Clipping算法好,而在QPSK调制方式下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OFDM系统PAPR性能比基于傅立叶变换的OFDM系统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BPSK/QPSK调制方式下的STC-OFDM系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斌  陈红 《通信技术》2010,43(4):20-21,24
对STC-OFDM系统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系统在BPSK和QPSK调制方式下的误码率性能,并与OFDM系统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将空时编码技术和OFDM系统结合在一起,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此外,对于OFDM系统,BPSK和QPSK调制的误码率性能是一样的,但在STC-OFDM系统中,BPSK调制的误码率性能明显优于QPSK。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论述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离散多音频调制(DMT)2种常用多载波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特点。针对可见光通信系统调制带宽有限的情况,提出了将多载波调制技术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技术方案。仿真验证了OFDM和DMT调制解调技术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时的性能,比较分析了2种多载波调制解调技术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传输速率和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DMT技术相对于传统的OFDM技术更适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8.
李振娜 《信息技术》2007,31(5):54-57
介绍了一种在多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并行传输数据的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s)技术,主要研究与探讨了基带OFDM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讨论了调制解调中的星座映射,然后在计算机上用Matlab软件对OFDM系统中常使用的QAM,QPSK和BPSK调制进行仿真,分别对各个调制方式的误码率性能进行讨论,并给出仿真结果,最后分析了基4按频率抽取的FFT算法及OFDM的FFT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介绍OFDM调制解调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Matlab仿真平台的OFDM调制解调系统仿真框图,详细介绍了关键模块的具体仿真实现方法,包括信号产生模块、基带调制模块、串并变换模块、IFFT模块等.最后对OFDM调制解调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给出的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何卫东  侯嘉 《通信技术》2010,43(11):28-30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最突出的优点是频谱利用率高和抗多径时延能力强,适合未来高速宽带无线通信的应用。OFDM技术通过将频率选择性多径衰落信道在频域内转换为平坦信道,减小了多径衰落的影响。根据OFDM基本原理特构建了一个OFDM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调制方式、不同信道下信道编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信道编码可有效的降低OFDM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通信信号种类和调制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无线信道环境的复杂性,研究了自适应OFDM系统中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在自适应OFDM(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产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调制识别算法,并分析了仿真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性能稳定,而且可以有效地识别自适应OFDM信号的调制方式。该算法复杂度低,适合于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无线接入和移动通信中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无线衰落信道使得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符号间干扰和信道干扰,严重影响信道质量,而OFDM是一种多载波教字调制技术,在无线衰落信道下具有较好的传输特性.运用Matlab构建OFDM系统,并加入自适应功率和比特分配算法.通过具有高斯白噪声和频率选择性信道,观察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系统误码率是如何变化的.给出仿真结果,从而分析出系统在不同调制方式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OFDM系统能抗多径衰落,而且具有良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给出了自适应LTE OFDM系统模型之后,采用基于SNR的自适应算法,对自适应调制及编码技术在LTE OFDM系统中的误比特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将基于SNR门限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用于LTE OFDM系统,可提高系统性能,且计算复杂度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OFDM(OrthogonalDivisionFrequencyMultiplexing)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对OFDM的系统框架进行分析 ,其中包括调制、解调以及信号传输的几种方法 ,并且针对不同的信息源做了仿真 ,最后描述了OFDM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根据信道条件的变化,动态地选择适当调制方式,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频谱利用率,文章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多载波技术,提供了在OFDM子载波上MQAM、MPSK等调制方式的仿真测试,得出了MQAM的容噪性能星座图和误比特率曲线,MPSK和MQAM误比特率随M取值的变化情况。这些分析结果为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根据不同信噪比环境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LDPC码在不同调制方式下译码算法的分析,把高阶调制下的和积译码算法应用于LDPC—OFDM系统,系统中LDPC码采用目前性能最优的PEG随机构造生成,并与Turbo—OFDM系统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短码长LDPC码在高码率高信噪比的情况下性能优于Turbo码。  相似文献   

17.
OFDM技术能有效解决塑料光纤(POF)信道中频率选择性衰落及码间干扰等问题。这里在POF通信中引入OFDM技术,建立OOFDM通信模型,分析了高峰均比(PAPR)对POF系统的影响。提出采用脉冲整形技术改变原始数据相位和幅度的分布来抑制PAPR,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基带调制方式对PAPR抑制性能影响,并与几种常见PAPR抑制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对模型的整体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计算复杂度较小,效率比其他方法高很多,结合QPSK信号调制,降低峰均比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BER值,提高信号质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相干光OFDM(CO-OFDM)传输系统的理论模型,利用OptiSystem软件,仿真了CO-OFDM系统,对电光调制和光电检测模块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对不同调制方式和不同子载波下的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CO-OFDM系统有较强的抗色散能力和较高的频带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优越的多载波调制方式和传输技术。文章给出OFDM系统的基本模型,论述OFDM技术原理,并使用MATLAB对OFDM系统进行性能仿真,最后讨论了OFDM技术在LTE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Matlab7.0为平台,结合IEEE802.11a协议,对OFDM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主要包括发射机,无线信道模型以及接收机三部分。本文分析了不同传输模式及参数选择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比较仿真结果,可知系统的误比特率与传输的调制方式、编码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