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是升压变电站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升压站出线端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主变侵入波过电压,为升压站的防雷提供理论指导。运用ATP/EMTP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包含主变、多波阻抗杆塔、绝缘子闪络和输电线路的等效模型,分析不同雷击方式、雷击点位置和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对主变两侧侵入波过电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雷击导线比雷击避雷线时在主变两端产生的过电压更高;雷击点离升压站越近,主变两侧的过电压越高;主变两侧的过电压与杆塔的冲击接地电阻成正比;在主变高压侧并联多组避雷器、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以及增加近升压站区域内杆塔上绝缘子的片数均可有效降低主变两侧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  相似文献   

2.
国外某230/400kV混压运行水电站进行增容改造,其3~4号机组出线方式为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且线路绝缘均依照400kV电压等级进行配置,雷击230kV线路时,由于线路绝缘配置过高,站内设备处侵入波过电压相较于常规绝缘配置时可能更高.借助电磁暂态分析软件ATP-EMTP,综合考虑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站内避雷器的优化布置方案等对过电压的影响程度,开展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增容改造后水电站侵入波过电压的影响主要是雷电反击,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至8Ω以下或将发电机出口侧避雷器移至靠近主变低压侧的槽洞处,可有效限制雷电侵入波幅值和陡度,降低厂房内电气设备的过电压值至设备绝缘耐受水平以内.该仿真计算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输电线路地处旷野,落雷频繁,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从而损坏站内电气设备的事故频发.本文以某变电站的雷击事故为例,使用ATP-EMTP电磁暂态软件建立包含进线段和变电站的整体模型,仿真计算出主变及其他电气设备的雷电过电压及波形,分析该站遭受雷击事故的主要原因,并研究雷击点、杆塔接地电阻对站内设备过电压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与雷电流侵入波幅值过大、避雷器的安装位置距变压器较远有关,在变压器前加装避雷器可有效避免此类事故.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500kV线路降压为220kV运行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防雷保护问题,以安徽省内降压运行的某线路为例,统计了该线路雷害事故,从故障杆塔塔型、地貌角度分析了雷害事故的原因;基于电磁暂态程序ATPdraw建立了500kV降压220kV运行同塔双回线路的雷击模型,对几种典型的杆塔进行了反击和绕击耐雷水平仿真计算;并计算了雷击杆塔时雷电波的传播特性;根据差异化绝缘配置的思想,分析了不同方案下安装避雷器的防雷保护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线路的耐雷水平与杆塔型号、接地电阻等相关;雷击杆塔电流达到230kA时,相邻杆塔将发生闪络;雷击杆塔电流增大到260kA时,同塔双回线路将同时闪络;绕击雷电流达到35kA时,雷击杆塔将发生闪络,相邻杆塔不受影响.在一回线路上安装500kV避雷器的防雷效果良好,可作为提高降压运行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有效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的设计,只考虑了可靠性与统一的高标准要求,忽略了经济性,且没有对输电线路雷击特性进行研究。基于此,提出考虑雷击电流及电压影响差异性的杆塔接地设计。首先,分析杆塔接地电阻过高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然后,仿真测试雷击输电线路,发现各级杆塔雷电流以及雷电过电压幅值逐步递减;最后,根据该特性,实现了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差异性设计。该设计能够保障电网可靠运行,提高了电力设计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为求解装有避雷器的220kV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水平,基于杆塔的多波阻抗模型,根据求解分布参数线路波过程的Bergeron特征线法和求解开关电路的补偿法,建立了装有避雷器的输电线路防雷计算模型,比较了雷直击杆塔时安装不同支数避雷器的防雷效果,探讨了接地电阻、线路档距等对线路型避雷器使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输电线路因雷击引起的跳闸故障较多,本文对铜陵地区22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进行统计,分析影响线路反击、绕击跳闸的接地电阻、绝缘配置、杆塔高度、地形、保护角等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因数,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220kV线路出线侧的断路器易发雷击事故,总结造成雷害事故的4大主要原因,论述输电线路绝缘水平的提高与雷害事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ATP仿真分析当输电线路绝缘水平提高后,在雷电侵入波作用下,线路侧侵入变电站的雷电波幅值有所增加,但由于避雷器的保护,断路器不会发生雷击放电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确定变电站跳通段设备雷电冲击绝缘耐受水平,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 MT P中建立计及工频电压和感应电压的仿真计算模型,仿真计算跳通段绕击、反击侵入波大小,研究雷电流模型、感应电压和绝缘子串闪络模型对跳通段设备雷电过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校核跳通段设备绝缘耐受能力时应考虑最大绕击雷电流下的侵入波过电压,适当提升设备绝缘设计水平;建模时考虑一定的线路波阻抗电阻可消除电气回路中不合理高频振荡引入的侵入波幅值偏差;雷电流模型、感应电压和绝缘子串闪络模型对跳通段雷电过电压仿真结果有较大影响,校核跳通段设备的绝缘耐受水平时,宜偏严格选取合适的仿真模型,研究结果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架空输电线路在雷击情况下的暂态特性,提出了一种ATP-EMTP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输电线路参数的频变特性和冲击电晕效应,利用Marti线路模型分析输电线路的频变特性,通过自定义的电晕模块模拟冲击电晕效应.运用镜像法推导了线路几何电容的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发生电晕时线路的动态电容.仿真结果表明,冲击电晕效应对雷电过电压波的衰减和变形作用较参数频变特性严重,而同时考虑输电线路参数的频变特性和冲击电晕效应更符合实际情况.所提出的模型可精确地计算输电线路上可能出现的过电压水平,为线路的绝缘设计和防雷保护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文安斜坡内带深层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等方法研究识别隐蔽油藏.通过兴隆1井地层重新划分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应用,将该区沙三、沙四段地层之间重新确定为不整合接触.在三级层序地层框架建立的基础上,刻画各体系域砂体展布特征,构建了坡折带控制沙四下自生自储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通过钻井实践,首次在霸县凹陷发现沙四下段含油层系及新的烃源岩层,实现了深层自生自储式油藏类型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2.
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机构动画仿真的方法,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机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两连杆铰接点C的轨迹曲线可到达的区域及该轨迹曲线形状随机构结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数学优化方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数学优化方法及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优化方法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将率定成果与API模型进行了对比,说明这3种优化方法在大宁河流域参数率定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从而避免虚增企业利润。但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却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原则性,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本文即是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入手,以实例来揭示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的意图,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扬声器的自滤波特性与D类功放失真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圈式扬声器的电—力—声类比等效线路对动圈式扬声器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扬声器的自滤波性能改善因D类功放移相网络引起信号相位失真的方法。同时,采用比较、反馈的方法对音频信号的谐波加以抑制,使得数字功放的总体失真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6.
红土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分形几何理论,探讨红土在不同处理方法下其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土的颗粒粒度具有线性分形结构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分维值的大小反映了土中颗粒粒度的分布情况,并与土的物理力学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分维是描述土的颗粒粒度的一个新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对独立学院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独立学院学风的种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并由此探讨了建设优良学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圆锥面截交线为椭圆时的投影方程,分析了截交线的投影形状,为准确作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用解析法分析了圆锥面与圆柱面正交时相贯线的投影形状、特殊点位置及其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黄蘑多糖(Polysaccharide of Huangmo,简称HMP)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对黄蘑多糖除蛋白的方法及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确定热水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多糖产率达21.32%;使用三氯乙酸法去除多糖的蛋白,当m(黄蘑粗多糖)∶m(三氯乙酸)=1∶6时,多糖质量分数达到83.7%。  相似文献   

20.
"通信原理"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针对信息与通信学院精品课程"通信原理"实施了一系列教改探索与实践,其中包括课程体系与内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环节、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以科研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实践成效,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