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椭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自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椭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了不同矢跨比、不同长短跨比值、不同组合肋截面和不同支座条件下自振特性的规律.分析了结构的振型特征,找出了结构中刚度较弱的部位,为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曲线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利用 MIDAS Civil 建立不同腹板曲线连续刚构桥计算模型,再分别改变桩基边界约束和激励角度,对比分析其自振特性和抗震性能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桩土效应时,结构柔度更大,自振周期更长;桩基固结时,波形钢腹板刚构桥竖向刚度减弱,而横向刚度有所增加;桩基约束对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振型影响更明显,混凝土桥梁在不同约束时振型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随着地震激励角度变化,控制截面内力均先减小后增大,横桥向则相反,而墩顶和跨中位移相差不大,对比控制截面内力及位移可见,波形钢腹板曲线刚构桥抗震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以大准铁路增二线内蒙古黄河连续刚构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其自振特性,研究了桥墩高差、边中跨比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自振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桥墩高差愈大,结构3个方向的基频越大;随边中跨比增大,其3个方向的基频都有减小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易开裂难题,采用高抗裂的高强有机聚合物纤维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在跨中对称荷载作用下,试验研究钢-高强有机聚合物纤维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力学性能,探明高强有机聚合物纤维及其掺量对组合梁抗裂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高强有机聚合物纤维对钢-混组合梁抗裂性能和结构延性的提升影响较大,对承载能力的影响较为有限;高强有机聚合物纤维掺量增高,结构抗裂性能提升,开裂弯矩增大,裂缝发展受到抑制;通过荷载-纤维掺量关系曲线,获得了高强有机聚合物纤维的最佳掺量取值4kg/m3。研究成果为高强有机聚合物纤维混凝土在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体外预应力钢一轻骨料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ANSYS建模过程,并对其进行受力金过程的模拟,考虑了预应力初始阶段组合梁的受力及变形,将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较.结果表明,ANSYS能较好地模拟出体外预应力钢一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受力全过程.以此建立了两跨体外预应力钢一轻骨料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了体外预应力钢一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承载力及挠度,为体外预应力钢一轻骨料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提供了设计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桥梁结构不断优化,斜拉和连续梁桥相互组合的桥梁——斜拉-连续协作体系桥作为一种新型结构逐渐出现,它兼有斜拉桥和连续梁桥的共同优势.为了体现出斜拉-连续梁协作体系的优越性,依托某斜拉-连续梁结构桥梁工程,通过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模拟对比斜拉桥、连续梁、桥斜拉-连续协作体系桥3种结构成桥阶段的静力特性数...  相似文献   

7.
以(82+172+82)m连续梁拱组合式桥为工程背景,建立空间结构有限元模型.对桥梁自振频率、振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拱肋刚度,横、斜撑刚度及其布置形式对连续梁拱组合式桥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重庆芙蓉江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该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分别采用空间结构板壳单元shell63与梁单元beam4两种建模方式,分析了其动力特性,对两种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差异均在工程允许范围内,两种建模方法都是可行的.在实际工程中可以考虑采用梁单元进行计算,以满足工程实时性要求,节省建模和计算时间,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9.
以青田塔山大桥为例,采用参数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基础刚度、V形墩倾角、墩身尺寸、合拢顶推力等结构设计参数对V形墩连续刚构桥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最后得出了参数变化时结构内力状态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表明V形墩倾角是最重要的设计参数,对主梁和墩柱的受力性能有着很大影响;基础刚度、墩身尺寸、合拢顶推力对上部结构主梁受力性能影响相对较小,对墩柱受力性能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0.
国内已将钢砼组合梁的实践应用从建筑扩展到桥梁方面,本文就其栓钉连接件受静荷及动(疲劳)荷载的设计计算做了简要论述并附以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某中跨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的承载能力和受力状态,保证其工程质量及运营期的安全性.基于荷载试验,将实测数据与有限元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其挠度、应力及裂缝,以验证桥跨结构刚度和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各工况实际测量值均低于有限元理论值,挠度校验系数总体分布为0.76~0.94,控制测点的实测相对残余变形最大值为16.3%,处于合理范围之内;钢梁应力校验系数(0.75 ~1.00)及桥面板总体应力校验系数(0.47 ~0.77)均符合规范限值;桥跨在加载过程中未出现异常状况;试验前后,钢主梁及混凝土桥面板测点区域内未产生明显裂缝;桥梁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均达标,结构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荷载(公路-Ⅱ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连续刚构桥的Pushover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某连续刚构桥梁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分别建立考虑桩土作用与不计桩土作用的计算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和性能评价,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桥梁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时,考虑桩土作用对结构的能力曲线和目标位移影响较大,不可忽视;同时,对塑性铰出现在隐蔽部分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并进行了验证,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算例分析结果可为同类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发挥UHPC的材料特性,通过有限元和理论分析,从箱梁截面尺寸和体内、外预应力配置两个方面对苏通大桥辅航道桥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体外预应力UHPC结构的抗弯强度简化计算公式,并将其静力特性和经济性与普通混凝土刚构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规范规定强度和刚度的要求下,UHPC主梁比一般混凝土主梁的自重减轻约43%,抗弯承载力提高80%以上.上部结构的减重提高了箱梁抵抗使用阶段荷载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经济跨径.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铁5号线立水桥~立水桥北站段第2联结合梁桥首次综合施加强迫位移、预加静荷载和张拉高强钢筋三种方法对负弯矩区混凝土施加预压应力,施工工序复杂.为判别该施工方法能否有效控制裂缝开展,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分别采用ANSYS数值模拟和施工监测手段对其各施工阶段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现有通用有限元软件可很好地对实际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施加强迫位移、预加静荷载和张拉高强钢筋三种方法综合使用可有效为负弯矩区施加预应力,其中预加静荷载法最有效,但对钢梁内力及变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以某一匝道公路曲线连续箱梁桥为例,分析了该类桥梁的空间车桥耦合振动问题。用ANSYS软件模拟梁桥,选用典型的三轴空间车辆模型,采用模态综合法编制公路曲线车桥耦合振动响应MATLAB程序,获得了车辆制动作用下曲线连续梁桥的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研究了初速度、制动位置、制动力上升时间、桥面平整度等参数对冲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制动时,主梁最大挠度、挠度和内力冲击系数没有随初速度的增大而单调递增或递减,但均明显大于车辆以相同初速度匀速行驶时的结果,且可能超过规范值。在桥前半跨内制动时,挠度和跨中剪力冲击系数大于在后半跨度内制动情况,同时,当车辆制动位置大于半跨且越靠近支点时,车辆制动时挠度和内力冲击系数越接近匀速时的结果。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大,桥梁的挠度、弯矩和扭矩冲击系数逐渐减小,而剪力冲击系数逐渐增大;弯桥的挠度、弯矩和扭矩冲击系数大于直线桥结果,紧急制动易于加剧桥梁的振动。  相似文献   

16.
处于自然环境中的连续刚构箱梁桥承受着自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日照温差对其影响尤为显著.能否通过仿真分析求得连续刚构箱梁桥的温度效应,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ANSYS软件对某连续刚构箱梁桥的温度效应进行仿真,计算了该桥的温度应力及温度变形;从结构建模、加载、求解到后处理,阐述了ANSYS在连续刚构箱梁桥温度效应计算中的应用,并对温度变形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S-SC组合框架的试验研究建立了结构模型和恢复力模型,采用分段变刚度单元模型编制弹塑性动力学分析程序,进行该类组合框架的整体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不同地震波的加速度及频谱特征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求解连续刚构桥梁跨中成桥预拱度设置值,将影响其运营期间跨中挠度值增大的多种主要因素(包括结构刚度下降、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给定合理量值并考虑相互耦合作用,建立多种不同跨径组合的在役刚构桥梁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分析求解.有限元求解所得的大量离散数据表明,混凝土收缩徐变是连续刚构桥梁梁体下挠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且收缩徐变引起的跨中下挠量与跨径有明显的函数关系,预应力损失对其影响次之,刚度折减对跨中长期挠度影响不大.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多项式拟合,最终推导出适用于主跨跨径200m以内的连续刚构桥梁跨中成桥预拱度估算公式,并与规范解、经验解、实测值进行对比,证明了该估算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准确预测混凝土收缩徐变,提出了一系列徐变预测模型,但传统的徐变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普通混凝土进行的,所提出的徐变模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高强混凝土。对各徐变预测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参考了日本混凝土示方书建议模型,并在高强混凝土徐变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高强混凝土的徐变预测模型。基于Abaqus平台,使用Python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定义了修正模型的徐变规律,并采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牛角坪大桥的徐变应变。结果表明,修正模型的精度,能很好的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