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杰杨希冰杨金海吴昊何小胡宋爱学 《中国海上油气》2020,(3):1-9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低凸起中生界花岗岩潜山领域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揭示该盆地深水区基岩潜山领域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裂缝是影响该领域潜山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之一。利用成像测井、井壁取心和薄片分析等资料,对松南低凸起Y8区中生界花岗岩潜山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中生界花岗岩潜山储层发育构造裂缝、溶蚀裂缝和成岩缝等3种类型,以发育中—高角度构造缝为主,多为NNW—SSE走向,其中90%为未充填缝及有效缝,主要为3期发育,垂向上可根据裂缝参数分为风化裂缝带和内幕裂缝带。岩性、构造及溶蚀改造是控制该地区潜山裂缝发育的关键因素,花岗岩储层长石与石英含量超过80%,有利于裂缝发育;印支期以来的多期构造运动有利于形成网状裂缝系统,大气淡水及深部热液溶蚀改造进一步增大了裂缝发育深度,进而改善了花岗岩储层物性,扩大了花岗岩储层规模,并提高了油气产能。 相似文献
2.
深水潜山目前是琼东南盆地重要的勘探目标之一,裂缝是潜山储层重要的成藏成储因素。利用成像测井资料以及调研前人研究成果,对琼东南盆地YL2裂缝发育特征以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YL2井主要发育构造成因裂缝与溶蚀裂缝,其中构造缝多为中-高角度裂缝;裂缝期次主要分为三期,其走向与盆地印支期以来经历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体系走向一致,表现出较强一致性。构造缝网有助于风化淋滤作用的进行,导致基岩潜山深部溶蚀裂缝同样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3.
4.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经历了断陷、断拗和拗陷3大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阶段,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相应地形成了4类主要储层:1)陵三段扇三角洲或滨海相砂岩储层;2)三亚、梅山组滨浅海相砂岩储层;3)三亚—莺黄组低位体储层;4)梅山组台地边缘礁滩灰岩储层。平面上,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可划分为:北部浅水陆架滨岸砂岩、三角洲砂岩储层发育带;中央坳陷低位体储层发育带;南部永乐隆起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带。深水区主要位于后2个带,每个带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储层发育区。每个储层发育区存在多套储盖组合,每套储盖组合在多个储层区中发育。其中台地灰岩储层可能成为南部隆起区具有重要意义的勘探层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渤海油田中浅层勘探程度越来越高,位于凹陷区深埋潜山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由于其埋深大、储层非均质性强、上覆地层吸收衰减和屏蔽影响严重等因素,深埋潜山的勘探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以风化淋滤成因为主导的太古界变质岩潜山风化裂缝带储层,创新提出了基于相位一致性分析的微断裂刻画技术、基于古地貌约束的叠前弹性参数融合技术;针对以构造成因为主导的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内幕裂缝带储层,应用了基于曲波变换的内幕大尺度断裂增强处理技术、基于绕射波分离的小尺度裂缝带预测技术,显著提升了潜山储层预测精度。该套技术体系有效指导了渤中19-6千亿方大气田的勘探评价,为渤海类似地质条件的深埋潜山勘探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潜山圈闭成为近海海域油气勘探的热点,已发现多个大型油气田。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潜山已获得良好油气发现,与之隔凹相望的陵南低凸起潜山勘探才刚刚拉开序幕。陵南低凸起潜山工程实施难度大,为提高勘探成功率,亟需加强潜山储层发育特征相关研究。利用三维地震、已钻井壁心、测井、电成像、薄片及锆石定年等资料,开展了陵南低凸起潜山的岩性、分带等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陵南低凸起钻井揭示的潜山岩石类型丰富,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长英质含量可达85%,具备形成规模潜山储层的物质基础。通过储层孔隙类型、物性差异将潜山垂向分为4个带:风化残积带、风化裂缝带、致密带和内幕裂缝带。多期次的构造活动控制了潜山裂缝的形成,进一步可分为印支期北东向挤压成缝、燕山期北西向挤压剪切缝网化段和喜马拉雅期拉张再活化3个阶段。另外,大气淡水可有效改善风化带储层物性,而深部热流体活动可改善内幕带储层物性。因此,陵南低凸起花岗岩潜山具有岩石类型好、后期改造作用强的有利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7.
8.
9.
勘探实践表明,油气运移误判严重制约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导致下一步勘探方向不明,而流体势是运移研究中的关键一环。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区内构造和沉积等资料,在明确构造对流体势场控制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盆地模拟软件,恢复了深水区流体势场演化史。研究表明,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影响流体势场的弹性能、界面能、重力能的形成及演化,控制了区内的油气运移,形成了深水区流体势横向上由凹内到凹外,纵向上由深层到浅层逐渐降低的特征。同时,构造运动也是深水区流体势能量场不断调整的诱因,伴随着地下油气的集中大量运移和油气田的形成。基于此,优选出位于凹内深部高势烃源浅层低势区的陵水-宝岛凹中反转构造带,以及被高势烃源包围低势区的松南低凸起披覆背斜构造带,作为深水区继中央峡谷外的最有利区带。研究成果对指导深水区下一步勘探方向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蔡露露刘春成吕明王颖廖计华朱石磊赵钊薛冬肖曦 《中国海上油气》2016,(2):60-70
为了较为全面地描述西非下刚果盆地中新统水道的特征、成因、分布规律和砂体展布,将深水水道的描述参数归纳为几何参数、侵蚀能力、限制条件、发育期次、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砂体情况等7类,将西非下刚果盆地深水水道分为轴部切谷充填水道、侵蚀型复合水道、侵蚀型单支水道、加积型堤岸水道和加积型朵叶化水道等5类。轴部切谷充填水道侵蚀能力最强,规模最大,含砂率高,是在切谷强限制条件下形成的多支多期复合水道群;侵蚀型复合水道发育最多、规模较大、侵蚀能力较强,含砂率较高、砂体分布较广,属限制条件下形成的水道复合体,是研究区的主要勘探目标;侵蚀型单支水道侵蚀能力相对变弱,属弱限制条件下形成的期次较少的水道,规模较小;加积型堤岸水道侵蚀能力较弱,加积作用较强,属弱限制条件下相对顺直的水道,规模较小;加积型朵叶化水道侵蚀能力最弱,是在非限制条件下形成的水道,其席状朵叶砂体含砂率较高、分布较广,是研究区的次要勘探目标。这5类水道分别发育于下刚果深水扇的不同部位,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阶段。在深水水道发育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东北部A区块SQ1—SQ7沉积相及储层进行了预测,并指出海平面变化和构造抬升是控制下刚果盆地深水沉积类型及分布的主控因素,钻前预测结果和钻探结果吻合度较高,证明了本文预测技术和研究思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渤海海域A油田位于渤中凹陷西南部,主要目的层为太古界变质岩潜山。钻井揭示太古界潜山储层为裂缝型储层,储层纵、横向变化较快,优质储层预测难度大。为此,在充分挖掘地震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针对性的叠后多属性裂缝检测技术。首先,通过区域地质认识及钻遇情况,将裂缝储层段在垂向上分为风化裂缝带和内幕裂缝带;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建立地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从而明确风化裂缝带和内幕裂缝带的地震响应及识别特征;最后,在正演模拟结果的指导下开展叠后地震属性及裂缝检测研究并利用绕射波技术对储层进行进一步精细描述。研究成果与已钻井资料的吻合度较高,为下一步的井位部署和开发方案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西区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证实深水区具备良好的烃源和油气成藏条件。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规模及生烃潜力、油气成藏机制及分布规律、下一步勘探突破领域依然不是很清楚。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地球化学与地质分析方法,开展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条件与油气成藏机制研究,进而指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下一步有利的油气勘探突破领域。研究认为: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深水区发育始新统湖相、渐新统崖城组海陆过渡相及半封闭浅海相2套3种类型的烃源岩,其规模大、热演化程度高,生烃潜力巨大,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勘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深水西区与深水东区油气成藏机制存在一定差异。深水西区乐东_陵水凹陷中央峡谷周缘上中新统轴向水道、海底扇岩性圈闭带和陵水凹陷南部斜坡古近系/潜山圈闭带以及深水东区的宝岛凹陷宝南断阶带、长昌凹陷西部环A洼圈闭带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突破领域。上述成果对于解决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勘探瓶颈问题、指明下一步勘探突破方向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勘探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裂缝发育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在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裂缝发育特征进行描述,得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裂缝以张性和剪切缝为主,线密度主要为5~15条/m,倾角以50°~60°为主,宽度为0.1~5 m,以小缝为主,中缝次之。56%的裂缝被充填,44%的裂缝半充填和开启。主要发育3期裂缝。通过裂缝发育及分布特征与其影响因素叠合研究,得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裂缝发育和分布主要受活动强度大的长期继承性断裂、岩性和单层厚度的控制。利用活动强度大的长期继承性断裂分布密度对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裂缝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得到凹陷中西部地区是布达特群潜山裂缝发育的有利地区,其中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中部及其以北地区、呼和诺仁断鼻构造带南部和贝西洼槽南部交界处是布达特群潜山断裂发育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烃源岩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利用琼东南盆地北部浅水区钻井资料以及二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等理论方法,以陵水凹陷为主要研究区建立了古近系地堑式和半地堑式的层序格架样式,总结出了单阶断裂坡折型、多级断阶坡折型和挠曲坡折型等3种主要层序构成样式,理清了陵水凹陷古近系崖城组高丰度海陆过渡相含煤系烃源岩发育受相对海平面变化、构造及古地形、沉积与沉降速率等因素的控制,并确立了烃源岩的发育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分频谱成像技术对研究区内发育的含煤系地层进行了识别,认为陵南低凸起与陵水凹陷东南缘相接的缓坡带、松南低凸起与松南凹陷西南缘相接的缓坡带和松南低凸起南侧构造脊的西倾没端等处为高丰度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16.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天然气潜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探井地球化学资料和地震信息显示,中央坳陷发育始新统湖相、渐新统海相—海岸平原相2套主力烃源岩,其中渐新统崖城组海岸平原相含煤烃源岩富含陆源有机质,是深水区优质气源岩;崖城组半封闭浅海相烃源岩TOC含量大多介于0.5%~1.5%之间,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干酪根为主,且该套烃源岩分布广、规模大。针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钻井资料少的现状,综合应用沉积相—地震相—有机相研究手段对崖城组主力气源岩的分布进行了初步预测,结果显示崖城组烃源岩在中央坳陷分布较广,尤其以宝岛、陵水、乐东、长昌和北礁凹陷更为发育。高温高压环境生气机理模拟实验表明,研究区内高地温场加速了天然气生成,中央坳陷渐新统普遍发育的超压对早期生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晚期又促进了天然气生成,从而拓宽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生气窗的范围和天然气勘探领域;始新统湖相烃源岩因埋深大,可能早期生油,晚期利于裂解气生成。因此,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主要凹陷生气强度较高且生气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7.
油气储层预测技术在琼东南盆地BD13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琼东南盆地BD 13区中新统三亚组一段地震异常体具有异常范围比构造范围大的特点,且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可能属于构造背景之下的岩性圈闭成藏。为了确定该地震异常体的含气规模,利用拟声波地震反演和频谱成像技术联合预测了该套储层,初步搞清了砂体厚度及平面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AVO、AVD、DR及衰减梯度等烃类检测技术进行了储层检测,并应用衰减梯度多信息融合技术预测了砂体含气规模,结果表明,BD 13区三亚组地震异常体含气规模较大,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8.
准确描述并预测裂缝空间分布是裂缝型潜山油藏储层开发的前提条件,裂缝型潜山油藏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地震反射多表现为空白或杂乱反射,传统的依赖模型的反演方法难以表征复杂的潜山断裂系统。为此,提出了以测井裂缝敏感参数FIC c为训练目标的深度信念网络反演方法。首先基于碳酸盐岩裂缝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综合伽马、井径等曲线,构建敏感性裂缝识别参数FIC c;然后以基于优选井计算的FIC c曲线作为训练目标、以井旁地震数据作为训练特征构成训练样本,通过训练深度信念网络,建立井旁地震数据与FIC c曲线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后将训练成熟的网络模型应用到整个地震数据体,反演得到裂缝识别参数FIC c,进而预测裂缝空间分布。S区潜山裂缝预测的应用结果表明,测井裂缝识别参数FIC c识别结果与成像测井裂缝识别结果基本吻合,FIC c作为训练目标在S区裂缝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应用深度信念网络反演的解释结果表明S区潜山主要发育北东向裂缝,呈带状沿断层大面积发育,与熵属性刻画的裂缝发育带一致性较好,钻井吻合率达71%。 相似文献
19.
米立军柳保军何敏庞雄刘军 《中国海上油气》2016,(2):10-22
烃源岩分布特征不明、大型构造圈闭缺乏、成藏层系单一和储层条件复杂是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包括白云凹陷和荔湾凹陷)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构造、沉积到成藏的综合性研究表明,陆缘岩石圈强烈薄化背景下的伸展拆离作用控制了陆缘深水区盆地的形成与演化,陆缘岩石圈强烈伸展的结构特征控制了裂陷期规模烃源岩的分布,陆缘地壳强烈薄化带控制了拗陷期陆架坡折带和深水储层的发育与分布,从而导致白云深水区的深部结构、沉积充填及油气成藏等具有特殊性,与典型陆相断陷及国外深水地质差别明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白云深水区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重力流体系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到生烃过程中形成超压、晚期断裂活动和底辟带泄压是有利的成藏动力过程,继承性古鼻状隆起带和断裂-构造脊复合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富集成藏,从而导致白云深水区呈现油气兼生、内气外油的特征,形成了白云东洼油气区、白云西洼油气区、白云北坡气区和白云东油气区等四大油气优势聚集带,同时还发育了白云西南断阶带、白云南洼、荔湾凹陷及南部超深水勘探潜力区。 相似文献
20.
陈奎杨希冰胡林李明李安琪王真真李凤霞李夏露 《中国海上油气》2020,(3):33-42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是勘探成熟区,已发现陵水17-2、陵水25-1等多个气田,但气田开发存在经济门槛高、部分气田储量动用难度大的问题,必须围绕气田内部及周边开展潜力目标搜索。本文借鉴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目标搜索技术,补充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建立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勘探成熟区目标搜索技术体系,包括区带潜力目标搜索、随钻跟踪过程目标搜索和评价过程目标搜索等3项技术,其中区带潜力目标搜索是分析成熟区地质成藏条件,应用地球物理预测技术,指导开展目标搜索。随钻跟踪过程目标搜索是与开发井进行钻前、随钻及钻后相结合,在其周边搜索目标,并与待开发气层兼探评价,达到快速建产。评价过程目标搜索是在成熟区周边开展老井复查,探寻油气“蛛丝马迹”。在上述技术体系指导下,围绕陵水17-2、陵水25-1气田内部及周边搜索多个潜力目标。优选陵水25-1W构造并部署评价井LS 25-1W-1井,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有效促进了后续气田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