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G是MWC2017展会最热门的展示之一.但业界对5G的讨论都聚焦于5G空口,对5G承载讨论不多.华为认为5G承载和5G空口同样重要,需要各方一起推动5G标准的统一. 这是因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与人的连接将转变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针对这些变化,3GPP定义了5G应用的三大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大规模物联网、uRLLC超高可靠与超低时延通信.  相似文献   

2.
李福昌 《通信世界》2017,(13):50-52
5G系统指2020年左右商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定义了增强的移动宽带(eMBB)、超大连接的MTC(mMTC)以及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uMTC)等三大应用场景.其中eMBB场景是对过去移动通信数据业务的进一步增强,意在提供更高的系统速率;mMTC提供低速率、大连接业务以满足万物互联要求;uMTC主要面向控制等领域,提供高可靠与低时延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IMT-2020(5G)推进组带领下,产业链已经对eMBB(增强的移动宽带)、mMTC(超大规模机器类通信)、UR LLC(低时延与高可靠)等场景进行了深入研究. 6月12日,在备受瞩目的“2017年IMT-2020(5G)峰会”上,中兴通讯无线经营部总工程师朱伏生强调,通信设备商与运营商的合作方向,早已不再是单纯做管道.面向5G时代,要把先进技术与应用、商业等联合起来,尽快为5G融合应用创造商业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内容导读随着5G第1阶段标准化工作的逐步完成,业界普遍认为5G于2019—2020年开始商用,因此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梳理一些5G商用的支撑理论及关键技术显得很有必要。目前,5G已经定义了3大类应用场景,即增强型移动带宽(eMBB)、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 RLLC)及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这3大类应用场景基本覆盖了目前生活、生产所能碰到的大部分场景。  相似文献   

5.
程琳琳 《通信世界》2017,(15):43-44
5G时代的网络要满足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通信(mMTC)、低时延与高可靠通信(uRLLC)三大类重要场景的需求.但现有的网络架构很难满足如此复杂的网络需求,因此网络切片的概念应运而生,国内外许多运营商和设备厂商都认为网络切片技术是5G时代的理想网络架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5G是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全球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具备超高传输速率、超大带宽、超高可靠性与低延时、海量物联等显著特点,包括三类典型应用场景,分别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uRLLC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m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本文通过分析5G的现状、技术特性、组网要求、重点领域,探索广电行业结合5G技术特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5G聚焦于移动互联网、移动物联网等应用场景,呈现超大容量、超高性能、高可靠性、智能灵活化等新型特性,已成为信息通信领域高度关注的焦点技术之一. 针对增强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物联(mMTC)、高可靠低时延(uRLLC)等不同应用场景,5G用户体验的接入峰值最大需求相对于4G提升了数十倍甚至更高量级,端到端时延要求和时间同步精度需求相对于4G均提升了10倍以上的量级,同时5G在组网架构和技术方面又引入了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网络切片等新型技术,如何实现基于诸多5G新型特性的高效承载并选择合理的移动前传和回传等承载方案,成为目前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8.
5G网络将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广泛连接,开启万物交互的时代,5G与各行业的融合也在催生新的创新应用.5G网络的高带宽、低时延、超多连接、超高移动性的特点和各应用场景对传统承载网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IPRAN网络大规模部署和应用的前提下,介绍了IPRAN网络向新一代5G承载网(STN)的演进,为STN网络...  相似文献   

9.
随着5G标准的发展,第一个3GPP 的5G NR标准版本Rel.15计划于2018年6月完成.5G商用场景众多,如增强移动宽带(eMBB)、低时延与高可靠通信(URLLC)、大连接物联网(mMTC)等,其中eMBB业务场景是最传统、运营商最关注、与用户关系最密切的.在众多5G技术中,对eMBB业务性能影响最大的是Massive MIMO.可以预见,未来的5G商用产品中,Massive MIMO是最有可能优先部署的5G标志性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15年9月,ITU(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定义了 5G 的3类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 mMT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5G可以解决多样化应用场景下的差异化性能指标带来的挑战(不同应用场景面临的性能挑战也有所不同)。文中分析、研究了eMBB场景中的热点高容量场景的外场测试规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针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业务的差异化带来了各种完全不同的需求。5G技术提出至今,一直是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目前,中国各大运营商都在加速5G商用步伐,预计2020年进行正式商用。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5G的3类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 MBB)、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超可靠低时延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5G的三大应用场景是增强移动带宽(eMBB)、高可靠低时延(URLLC)以及海量机器通信(mMTC),随着5G商用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场景对性能并不存在极致的要求,5G三大场景赋予的能力超出了实际应用需求,如图1所示。因此,为助力5G商用落地,更好地平衡性能与成本,业界便提出了“轻量级的5G”,即RedCap(Reduced Capability)。RedCap在3GPP Rel-17冻结标准中被定义为:通过削减终端空口能力、降低复杂度,达到降低成本、降低功耗等要求。  相似文献   

13.
5G突破了人与人之间通信的限制,将通信拓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时代。5G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使其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预计在2020—2025年,5G将拉动中国数字经济增长15.2万亿元, 其中5G技术对其它产业贡献部分,预计增长11.9万亿元。  相似文献   

14.
5G波束赋形技术是5G NR满足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uRLLC)以及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三大场景的核心技术之一.本研究采用大规模波束赋形增益计算方法对大规模波束赋形技术的实现原理、CSI反馈机制、波束扫描和波束管理的实现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对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扫描,增加了...  相似文献   

15.
刁兴玲 《通信世界》2017,(24):24-25
目前5G已成业界热议话题,产业链各方将5G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5G新空口(5G NR)这一全球统一的5G标准将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物联网(mMTC)和超低时延超可靠通信(uRLLC)等用例.而频谱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频谱规划对于5G系统的设计和应用部署都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目前5G频谱也成了业界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6.
面向未来的5G时代正徐徐走来.5G场景多变,需要解决的不仅是人与人的连接,更是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问题,这些需求对承载网都将带来巨大挑战.“5G商用,承载先行”,承载网络是5G商用的重要基础,新的5G系统也需要对传输技术进行升级或变革.  相似文献   

17.
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等四家运营商发放5G牌照,标志着中国进入了5G时代。从1G到4G,关注点始终在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而5G将更多地关注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实现一个人与万物互联的世界。5G将会产生新的连接、新的应用和新的产业,为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非常大的契机和新的增长极。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5G将建立高速、安全和广泛的下一代信息基础架构,其应用场景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移动物联网,并广泛应用在与通信技术有关的各大行业。其中,物流业就是一个与通信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移动通信技术几乎可以运用于物流行业的大部分应用中。5G的推出,将快速驱动物流行业产生巨大变革,迫使物流业向快速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智慧化物流必将成为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前言第五代(5G)无线基础设施不仅为新应用开辟了道路,还极大地改善了4G及前几代无线应用。随着5G网络性能的提高,通信速度将更快,延迟更低,交互性也更佳。这对消费者体验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来说都是好消息。5G将通过单一移动网络提供以下三种服务:一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满足以人为中心的内容和服务接入用例需求;二是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在要求不高的低功耗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三是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LLC),在要求非常严格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本文将探讨5G增强技术如何改进现有应用,并为更具创新性的应用创建平台。  相似文献   

19.
随着5G大规模商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基础通信服务开启新一轮革新.以固话和手机为代表的传统通信正逐步向场景化智能通信演进,基础通信连接也正在从70亿人和人的连接,向200亿人与人/物的实时音视频连接迈进,呈现超清体验、交互智能、终端多态、服务泛在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面向智能物联网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架构以及关键技术研...  相似文献   

20.
《中兴通讯技术》2020,(3):56-60
5G R16标准已经发布,使得5G预期解决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的标准初步完备。以网络融合为主线,从固定移动融合、空天地一体化融合、通信技术(CT)/运营技术(OT)融合这3个角度,分析5G架构在网络融合的深度及广度上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了5G面向R17的关键演进方向。认为网络融合技术的复杂性和融合的深度有关,不能因为网络融合复杂而放弃技术和应用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