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间测速是基于距离和时间测量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测速方式,其中监控终端触发拍照、车辆信息识别、数据处理运算是其关键要素.中国现阶段道路区间最短距离是计算固定车道机动车行驶所获得的区间道路最短长度,此计算方法忽略了机动车变道行驶,因此这个距离并不是机动车可能行驶的最短距离.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区间测速系统中机动车可...  相似文献   

2.
区间测速系统是基于距离和时间测量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测速方式,监控终端触发拍照,车辆信息识别,数据处理运算是其关键要素。本文分析了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几种不同原理的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是指固定安装在道路上,通过测量机动车经过一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感线圈)按一定距离埋设在路面下的相同规格感应线圈的时间差,计算得出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并自动记录该机动车的图像、速度、日期、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的监测系统[1-2]。此文对地感线圈测速系统进行了现场测速误差测得值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4.
林建辉 《中国计量》2009,(7):112-113
一、监测系统简介 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系统”)是指固定安装于道路上。对监测车道内机动车行驶速度实行实时、自动测量。同时拍摄超出该车道限速范围行驶的机动车辆图像.自动记录该车道内超速机动车行驶时的速度值、日期、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的监测系统。其通常由测速单元、图像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及辅助照明单元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的原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A/T 959-2011的技术要求,对其测速误差进行分析,探讨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的检定方法并研制检定装置,避免执法部门使用失准的区间测速系统造成对驾驶员的侵权。  相似文献   

6.
从设置区间测速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区间限速的目的与意义。根据区间测速的原理,剖析了区间距离与时间同步对区间测速误差的影响,提出了道路线型对于区间测速测量结果存在正偏差的可能,进而引入具体路段,得到了正偏差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新交规规定:机动车超速行驶50%以上扣12分、20%以上50%以下扣6分。如此严厉的处罚,司机朋友们想必不会无动于衷吧!下面向广大车友就测速类型、超速依据、测速的有效性和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作些介绍。现场测速主要分为雷达测速、地感线圈测速。雷达测速和地感线圈测速分别基于多普勒频移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对监测车道内机动车行驶速度进行实时、自动测量,同时抓取超出该车道限速范围行驶的机动车辆图像。由此可知,超速图片是判定超速与否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测速仪模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概述机动车测速仪是涉及人身安全的重要计量器具,主要用于行驶机动车速度的监测,其测速原理主要包括雷达多普勒测速、脉冲激光测速、地感线圈测速和视频测速等。目前,我国使用的三种主流机动车测速仪类型包  相似文献   

9.
设计研制了一个基于GPS的道路测速系统校准仪器。该仪器可通过一个GPS接收机记录运动载体的行驶速度及时间、行驶路程,工作人员还可以方便地从软件中提取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速度或任意时间段、任意路段的区间速度,并将其与其他测速系统的测量值进行比对校准,从而完成对其他测速系统如雷达测速仪的校准溯源。  相似文献   

10.
因区间测速可以有效的避免单点测速的易躲避性,近年来高速公路上的测速系统大部分都由区间测速监测系统代替了单点测速。随着区间测速监测系统的大量使用,对其检测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现场实验对机动车区间测速监测系统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