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开展,农村住宅建设将成为我国建筑业的巨大市场,节能省地型农村住宅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对我国新农村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的对策建议,阐述了农村住宅的科学合理规划、建造节能省地型农村住宅对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局面、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谈农村住宅建设的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维新  熊林  朱劲松 《山西建筑》2005,31(9):151-152
分析了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农村住宅建设的产业化发展的设想,提出了适合产业化发展的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对促进我国村镇的全面小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入手,通过研究和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现状,结合国外一些农村住宅的建设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作了一些探求。主要针对住宅的节能省地,建设质量,建造技术,住户参与和专业指导(住户自建和统一规划)等方面进行论述和探索,希望能为新农村住宅的建设寻找一条独具特色和适合时宜的发展之路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大力拓展住宅市场,是我国当前乃至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分析住宅市场的形势,展望本世纪末最后两年的发展趋势,对于促进住宅建设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1 当前住宅市场发展的新特点 1998年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宅建设的推动下,我国的住宅市场日趋回暖,呈现出一些新的  相似文献   

5.
李长伦 《住宅科技》1989,(12):31-32
一、农村住宅现状农村住宅在我国住宅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民闯出了适合于自己发家致富的路子,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专业户。目前农村主要专业户有种植业专业户、养殖业专业户、加工业专业户、第三产业专业户等。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新建住宅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面向"节约型"社会的农村住宅规划节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和农村住宅建设用地的现状分析,阐明了农村住宅建设节地的必要性,并从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等各个环节出发,提出了农村住宅规划建设节地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董卫 《世界建筑》1996,(2):18-21
挪威是个“福利国家”,为了实现所有公民都“拥有一套合适的住房”的目标在政府统辖下,设立了住宅建设的职能机构-国家住宅银行住宅银行为居民发放建设住宅贷款;通过对对市场的占有,实现国家对土地和住宅市场的控制;通过科技研究鼓励政策,引导住宅建设朝住宅银行设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我国农村住宅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农村住宅的现状及加入WTO后农村建筑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农村住宅建设需要着力考虑的几个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以期探寻农村住宅建设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国家"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和节能减排的规划纲要入手,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的需求,总结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住宅科技发展现状,对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技术和服务体系进行总结,以为我国农村住宅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明 《建筑与环境》2011,(1):121-1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落实是与广大农民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们通过对东北地区农村既有住宅的研究,在继承传统本土民居住宅形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新农村住宅建设的概念方案。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和阐述了农村住宅改进的策略,并且对农村住宅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为改善农村住宅环境和规范城乡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对中小城市一些农村住宅的调查研究,介绍了农村住宅的建设特点及结构特点,分析了农村住宅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介绍了一系列提高农村住宅建设质量的措施,以促进农村住宅建设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路忽玲  刘宁斌 《山西建筑》2009,35(30):51-52
分析了中国城市近代住宅的发展,对现代住宅小区进行了研究,对未来住宅小区进行了展望,重点探讨了绿色住宅、智能住宅和老年住宅,以促进住宅建设的发展,更好地提升住宅建设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创新农村住宅建设发展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有9.92亿农民居住在63.4万个行政村、320.7万个自然村.全国城乡住宅的总量为306.62亿平方米.其中.农村住宅占78.1%.为239.52亿平方米.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结构的改善和支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新建和改建的农村住宅逐年增多.近10年来,每年新建的农村住宅为6亿-7亿平方米.占全国新建住宅总量的一半以上.2004年.农村住宅的投资为2334亿元.以上数据表明.农村住宅建设是我国住宅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住宅形式及经济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建军 《山西建筑》2007,33(36):262-263
在思考我国农村住宅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新农村住宅的规划、建筑形式及结构形式,从技术及经济性分析的角度进行剖析,以创新农村住宅建设发展方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住宅建设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其生产方式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这就要求住宅建设事业向住宅产业化模式发展。钢结构住宅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较理想的住宅建筑体系,是符合住宅产业化内涵和住宅产业化核心模式“(节约型住宅”)要求的。本文将重点分析钢结构住宅的特点,探究它是如何符合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以探索适合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建筑体系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杨劲松 《建筑》1997,(5):28-29
由于改革开放,全国农村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了。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农民富裕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盖新房。进入九十年代后,农村建房的户数一年比一年多,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全国已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农村住宅建筑市场。但是由于广大农村居民对建筑知识和住宅建设知识的缺乏,致使他们花去了一生或大半生的积蓄;翻盖的新房过一两年就跟不上生活和经济水平发展的需要了,带有种种或多或少的遗憾,更不要谈小康型住宅发展水平。如何使新建的农村住宅上规模,上档次,住宅设计是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建筑设计工作者对农村住宅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李建华  葛丛 《安徽建筑》1998,6(5):121-122
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小康村的建设与设计,住宅是农民生活的基础。其居住条件、居住环境是不容忽视的一件大事,如今的农民把住宅建设作为富裕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对住宅建设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农民因缺少建房知识,对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考虑不周,加上某些地方缺少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民小康新村建成后,发现了不应有的遗憾。综上所述,目前农村住宅的设计与建设规范化更显迫切,更需重视。笔者就此问题,谈谈几点意见。一、规划设计上应考虑的问题首先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对…  相似文献   

18.
陈喆  李健 《华中建筑》2013,(1):76-80
该文通过对我国农村住宅建设中的常见问题的研究,分析其问题形成的原因。运用基于工业化系统住宅理论下的SI理论中所提倡的结构体系开放性的特点,与开放式住宅设计理论中的SAR理论所提出的区带空间整合特点,探讨了适应我国产业化的新农宅设计方法,根据SI、SAR理论分别对产业化农宅的模块化空间处理、模块化规模选择、空间区域整合、形态演变等方面进行了示范性说明;最后提出了根据不同地区产业化程度的差异我国在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方向上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仇保兴 《建筑》2014,(5):26-26
<正>住宅产业化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低成本的劳动力。传统住宅建设模式适应低成本和低技术技能劳动力,企业没有转变住宅生产方式的动力。1980年以来,我国住宅供给机制实现全面市场化,政府有计划的住宅建设统筹越来越少。传统住宅建设模式迎合了住宅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也对原有住宅工业化生产方式形成较大冲击。分散的建造模式,开发商投资、施工企业建房,内装公司装修,物业维护,没有任何一方为业主提供全责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住宅现状及木结构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敏娟  陈俊岭  刘慧群 《建筑技术》2009,40(10):940-942
木材是我国农村住宅建设中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但近30年,随着砖砌体、混凝土商品化程度提高,新建农村住宅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单一化,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形式。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木材可再生、易施工性能不断被认识,木结构在农村住宅中的应用将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