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慧  曹小冶  江宏文 《人民长江》2003,34(12):10-11
以三峡水库为取水水源的某第二水厂直接自三峡水库取水,水位变幅达45 m,并要求既要投资少,又要运行安全、管理简单、维修方便.采用分段框架潜水泵式取水方式,利用潜水泵自藕安装和水下运行的特点,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代替筒体的结构形式,有效地节省了土建工程量,解决了水泵水下安装和检修问题;利用玻璃钢材料不需防腐、材质轻便的优点,做成防护筒,使检修通道免于杂物及水草缠绕的影响,简化了土建结构.选用分段框架潜水泵式取水方式,既有岸边固定式取水水质好、运行安全可靠、管理维修方便的优点,又达到了淹没式取水工程量小、投资省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传统泵型与潜水泵的比较,表明在灌溉渠道上建设取水泵站采用潜水泵具有工程造价低、安装与运行维护简单、管理方便、占用渠道过流面小等优点,可供类似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博字水厂供水工艺各环节的运行数据,查出供水单耗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取水管井过滤器堵塞、取水泵运行偏离高效工况点、加压泵节流运行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管井过滤器清淤、井室出水管扩径、加压泵切削叶轮,取水潜水泵与加压泵联合调度运行等节能改造措施.改造后节能效果显著,供水单耗降低了38 kW·h/1 000 m3,节电率达到了13%,年节电83.2万kW·h.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传统泵型和潜水泵在河道范围内建设取水泵站的比较,表明潜水泵站具有工程造价低、安装与运行维护简单、管理方便、占用河道过流面小等优点,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印尼玻雅项目厂址附近有Lematang河和Enim河两种水源可以选择。根据水文资料,提出两个供水方案:方案一为采用开敞式取水泵房从Lematang河取水;方案二为采用开敞式取水泵房从Enim河取水,雨季由河水补充水泵向厂区供水的同时,向Bukit Kendi矿坑补水;旱季矿坑作为河水的补充及备用水源,采用泵船取水方式。通过对两个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推荐用Enim河作为水源,旱季由Bukit Kendi矿坑与河水联合供水的取水方式。  相似文献   

6.
广西桂林地区水库工程取水主要采用斜拉平板钢闸门和浮箱式伸缩套筒表层取水设备.斜拉平板钢闸门沿坝坡或岭坡布置,施工方便,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启闭和检修容易,止水和运行可靠,造价低,特别适用子中小型水库使用.浮箱式伸缩套筒表层取水设备,利用库水浮力,随库水位的升降自由升降,可靠地取用水库表层温水进行灌溉和发电,减轻冷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农业增产服务,无需人力电源,设备简单,流量和流态稳定,管理方便,运行可靠,是当前比较先进的取水设备.  相似文献   

7.
针对拟建工程项目水源地的取水方式问题,提出了岸边泵站方案和泵船取水方案。着重研究论述了泵船方案取水时设计运行及管理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结合具体工程所在河段的水流要素河型特征及取水条件,就泵船停放位置锚固方位等设计参数进行了比选论证,并就泵船运行后船体周围河床冲於变化、上游流漂浮物对泵船正常运行的影响等进行了评估,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连升 《人民黄河》2002,24(6):40-41
黄河小北干流段主流游荡散乱,沿河泵站脱流严重,取水困难。在对游荡河势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取水方式的比较,重点介绍了浮船泵站取水技术的应用实践,认为:采用组合浮箱式泵船取水是解决游荡性河段泵站脱流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广和泵站采用带行星齿轮的大型潜水泵,可靠的润滑是保证行星齿轮正常工作运转的关键。潜水泵的换油装置必须解决油管密封、油位显示以及油品抽取3个问题,经研究,采用齿轮油泵配合氮气加压的办法,成功实现潜水泵水下换油,并完成样机的研制。  相似文献   

10.
研究的滑轨式自动取水装置包含浮筒、滑轮车、滑轨、平衡锤、输水管和电缆收放6个关键单元,实现了浮筒的自动升降并且保证其中的潜水泵口始终保持在水面下0.5~1.0m,增强了采样的稳定性和代表性,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成功解决了深谷型河流复杂地貌、水文环境下的水质自动站取水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许多国家已建造模拟真实海况潮流现象的水池。本文研究了海洋工程潮流发生装置——特殊轴流泵系统,对这种低扬程、极高比转数的特殊轴流泵进行了水力设计。理论分析了转轮内部流动,建立了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流动计算的计算机程序。在对日本平冢研究所试验水池的轴流泵(ns=2250)作校核设计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设计条件下(ns=1580)算例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2.
井群泵站经济运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群泵站运行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泵站运行费用。建立井群泵站水泵并联运行的非线性能量方程组,通过牛顿迭代法求解并联运行水泵工况点结合两部制电价计算出各运行方案对应的单方水耗电费。以井群泵站日运行耗电费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运行方案的线性规划模型。结果表明:优化运行方案中单方水耗电费低的方案所分配的运行时间长,符合预期;设计供水规模下优化方案比原方案节约日耗电费5.14%。对类似工程实现高效经济运行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遥观南枢纽泵站工程是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的干河枢纽工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抽排武进港地区的水入京杭大运河,兼顾排涝。该泵站设计净扬程仅为0.7m,属超低扬程泵站。根据已建泵站工程模型泵装置试验成果,从水力性能、工程投资、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选用了已在溧阳新村枢纽成功应用的贯流泵水力模型。考虑到该泵站的最大扬程接近设计扬程的3倍,还对电机定速和调速方案进行了投资及运行成本比较,发现调速方案机泵投资较大,但运行成本的降低并不显著,因此最终采用定速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自超  李君  关婷月  李延频  张兰金 《水利学报》2023,54(12):1452-1463
离心泵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黄河沿岸的提灌泵站中。黄河水中的泥沙对离心泵造成的泥沙磨损问题严重影响离心泵的安全高效运行。反问题设计是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但作为其关键设计参数的叶片载荷加载方式对离心泵磨损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针对叶片载荷加载方式对离心泵叶轮泥沙磨损特性影响的问题,采用固液两相流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前盖板前加载后盖板后加载、前后盖板均偏中加载以及前后盖板均偏后加载3种不同叶片载荷加载方式对离心泵水力性能、叶轮磨损特性和固液两相流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其它方案,前后盖板均偏中加载方案得到的离心泵具有较优的水力性能。在各工况下,相比于原叶轮,前后盖板均偏中加载方案的叶片最大磨损率减小25%~73%,小流量工况下可减小73%,大流量工况下可减小25%,明显提高了叶片的磨损性能。相比于原叶轮,3种优化方案在前盖板背面流线上的压力分布更均匀光顺;在小流量工况下,前后盖板均偏中加载方案和前后盖板均偏后加载方案叶片表面的固相体积分数较小,各种方案得到的叶片表面的速度分布基本相同;在额定流量工况下,原叶轮的叶片表面体积分数较小,前后盖板均偏中加载方案和前后盖板均偏后加载方案的叶片工作面固相速度大的区域相对较小,固相速度也有所减小。因此,前后盖板均偏中加载方案具有较优的水力性能和磨损特性,可为离心泵叶轮磨损特性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伟 《红水河》2014,(6):78-81
龙滩水电厂开关站400 V配电系统担负着500 kV开关操作油泵的供电,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文中分析龙滩水电厂开关站400 V配电系统中存在的供电不可靠隐患,提出将500 kV开关操作油泵电源改造为有主用,备用电源并具有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可靠供电回路。文中主要针对改造需要提出满足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并合理提出改造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上桥泵站的经常运行净扬程,以装置效率最优为准则,同时兼顾流量和空蚀性能,优选了适合于上桥泵站更新改造的水力模型350ZMB-3.8。针对上桥泵站的具体情况,提出在保留原进出水流道、原电动机和原导叶的基础上只进行换泵的技术改造方案。针对该方案,对上桥泵站模型泵装置的能量特性和空蚀特性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试验结果与改造后的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技术改造前后的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在经常运行扬程附近并满足设计流量要求的情况下,改造后较改造前泵站的效率提高了16%,改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泵站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以水泵台数为优化变量,以流量变化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水泵优化选型模型。采用整数规划的分支定界模型求解,运用该方法,既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又可以在较大解空间范围内获得最优水泵组合方案,使选型结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进水流道内部流态对泵装置性能的影响,采用CFX三维软件对高度及喉部高度大、高度及喉部高度小的两种肘形进水流道装置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这两种肘形进水流道与泵装置的水力特性。方案1肘形进水流道的高度大,挖深大,土建投资大,且喉部高度大,弯肘段脱流严重;方案2肘形进水流道高度小,土建投资小,同时喉部高度小,有效抑制了弯管脱流问题。结果表明:在最优工况下(Q=320 L/s),肘形进水流道方案2比方案1的流道出口断面速度均匀度高1. 6%;速度加权平均角度高7. 34°;进水流道水力损失降低0. 128 m;装置效率提高4. 22%;装置高效区流量范围拓宽40%。因此,为了保证泵装置高效、安全地运行,应充分重视在实际工程中进水流道对泵装置性能的影响以及肘形进水流道喉部高度对进水流道流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导叶进口安放角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采用CFD三维流动数值模拟技术对泵段模型进行分析,对其水力特性和内部流态进行研究,并与模型试验结果比对。结果表明,导叶进口安放角的变化只对导叶和出水部件有影响;在导叶进口安放角依次增加5°的三种模拟方案中,方案2在流量为355 L/s时泵段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泵段最高效率为87.0%。方案1的导叶进口安放角高效区向小流量偏移,高效区范围较小,流量向非设计工况变化时效率下降较快;方案3的导叶进口安放角高效区向大流量偏移,高效区范围较大,流量向非设计工况变化时效率下降较慢。在实际运行中,适当增大导叶进口安放角可以提高轴流泵在大流量工况下的效率,但同时应防止导叶进口安放角太小导致水泵高效区范围太小。  相似文献   

20.
王燚  徐盈秋  吴泥 《人民长江》2004,35(6):25-26
我国目前大量的泵站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着农业抽水灌溉、城市供水排水等任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大部分泵站自动化水平低,设备运行安全问题较突出,运行管理和技术分析受技术条件限制较大,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泵站进行监控为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为事故分析提供坚实的资料基础.在经过一定的调研和分析的情况下,结合我国泵站的实际,提出了泵站计算机监控的方案及功能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开发了一套经济实用、技术先进的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并介绍了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