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轴器鼓形齿轮滚切时齿廓对称度误差的分析及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重型机器中广泛采用倾斜轴传动的鼓形齿齿式联轴器。其中,外齿鼓形齿轮通常在滚齿机上滚切齿面,滚切后的齿向和端面齿廓有扭曲及歪斜现象。这种误差对鼓形齿联轴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均会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大倾角传动。国内早已从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对该齿廓的歪曲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分析,但尚未涉及校正这种误差的研究。本文试图以空间啮合理论来分析计算滚切这种齿轮时的齿廓对称度误差,并提出校正这种误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靠模滚齿工艺加工鼓形齿轮的一种新方法,它的出发点是保证鼓形齿轮理论齿面上的两个对称的参考点。根据这个要求设计滚齿靠模,可做到加工出的鼓形齿面对称性较好,从而使鼓形齿联轴器具有较优良的传动性能  相似文献   

3.
齿轮的装配     
一般概念 在机器机构里齿轮用来在回转运动中必变轴的角度速度和力距,或在回转运动改变为前进直线运动时把力距改变成力,或反之。在第一种情形下是用两个齿轮,第二种情形时是用齿轮和牙条。轴的中心线平行时,利用正齿轮,轴中心线交叉成一定角度时(常是90°和60°)用伞齿轮,轴中心线不交叉时用螺旋齿齿轮。 若希望齿轮工作正常,或者为了齿轮能可靠地把回转力距从一个齿轮传递给另一个齿轮,须要满足一定条件始可,其中最重要的如下: 1)齿轮牙齿咬合点,即圆周力作用点应在两个齿轮的节圆上。 2)从一个齿转到另一个齿,即齿从咬合中出来和开始与下…  相似文献   

4.
径向剃齿刀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剃齿是滚齿和插齿后的一种齿面精加工方法,是利用螺旋齿轮啮合原理进行加工的方法。在剃齿过程中同时产生齿向滑移和齿廓滑移,这两种滑移造成了既有切削又有挤压的综合剃齿过程。剃齿可以对齿轮的齿形、齿向进行修形,形成所需的鼓形量,达到降低噪声、提高齿轮啮合性能和传动平稳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鼓形齿齿式联轴器的研究和应用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袁风娣关键词:鼓形齿齿式联轴器鼓形齿齿式联轴器是用沿齿长方向的齿厚为鼓形的外齿和通常的内齿组成的啮合副来联接两轴的。适宜装置在两个有径向位移和倾斜的轴线上来传递两轴的运动和扭矩。在任何情况下,要求被联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有磨齿加工工艺的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可实现齿向修形的新型磨削工艺,通过在倾斜安装的立方碳化硼磨盘对齿轮齿面进行磨削,基于Vericut加工仿真验证,该磨削方法可以实现齿轮的齿向修形并全齿宽磨削齿面。利用仿真后的齿轮进行齿轮副齿面接触分析,得到接触区间主要分布在齿面中间部分区域,可有效减小齿轮副啮合偏载,提升齿轮传动的平稳性。根据磨盘磨削轨迹与被加工齿轮节圆切平面的几何位置关系,构建鼓形量控制调节模型,得出鼓形量可由立方碳化硼磨盘的安装角度进行控制,能够保证齿向修形量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前言本文论证了利用剃齿刀负修形,在解决剃齿中凹和鼓形齿的加工中,剃齿相对滑移速度对齿形精度的影响,以及剃齿受力,剃齿刀刀齿的弹性变形和齿轮轮齿的弹性变形是产生轮齿中凹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计算为设计合理的修形曲线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在Y7125磨齿机上,为了实现剃齿刀较复杂的修形曲线的刃磨,采用了新的修形样板制作方法,通过试验取得了艮好的效果,提高了齿轮的加工精度。用标准剃齿刀剃出的齿轮,其齿形误差的特点是,齿形中凹,齿顶和齿根的齿形误差为负。形成双波峰,但靠近齿顶的波峰一般高于靠近齿根的波峰(图7),根据剃齿齿形误差的特点,进行以下误差分析。一、剃齿齿面相对滑移速度,对齿形精度的影响剃齿时剃齿刀为主动,齿轮从动,剃齿刀直径大干齿轮直径,剃齿刀齿廓与齿轮的齿面在剃齿时产生滚动与滑动相混合的运动,在节点处为纯滚动,隔开节点处越远,相对滑动速  相似文献   

8.
给出将齿轮轴交角误差等效为齿向斜度的计算方法,建立存在轴交角误差的齿轮具有假定齿向鼓形修形量的载荷分布模型.基于齿轮承载接触分析(LTCA)、赫兹理论与能量方法给出了存在轴交角误差的齿轮齿向鼓形量的计算方法.建立存在轴交角误差的齿轮修形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齿轮齿向修形前后的齿面载荷分布情况与齿轮的传递误差变化情况.通过...  相似文献   

9.
结合多体系统理论和齿轮啮合原理,根据六轴五联动数控机床结构和实际磨削情况,建立了六轴五联动含误差的面齿轮磨削齿面方程。通过仿真分析砂轮主轴运动副对加工面齿轮齿面误差的敏感方向,结果表明,当进给轴B5相对于床身B1运动时对面齿轮的齿面加工影响较大,这为数控磨削面齿轮提高加工精度和齿面误差修正提供了理论预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鼓形花键齿轮的结构特点出发,对鼓形花键齿轮进行数学模型解析,对数控滚齿机加工鼓形齿轮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通过使用YK3120数控滚齿机,从加工工艺入手,对加工设备及所使用的刀具计算摆动角度及起始点位置,滚刀中心高位置和刀具起点位置确定等方面确定鼓形齿轮加工方案,对鼓形花键齿轮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加工特点及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在相同参数一致时,改变刀具转速,能提高齿轮的加工精度,保证鼓形齿轮的齿形、齿向以及齿面粗糙度,而鼓形齿轮的齿形误差检测受加工基准与检测基准影响,由于鼓形齿轮可以微分位不同变为薄片齿轮的叠加,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必须保证基准与检测基准一致。  相似文献   

11.
内啮合珩齿是一种齿轮精密加工的工艺方法,由于其斜齿内珩轮与直齿圆柱齿轮属于交错轴齿轮副,齿面之间存在着微量的干涉。通过去除干涉量可得到鼓形齿,而鼓形齿对于降低噪声,增强齿轮传动的平稳性都有极大的益处。由于交错轴齿轮副的啮合情况非常复杂,轮齿之间的干涉量解析计算也难以实现。为此利用三维建模软件UG/NX实现了对圆柱内斜齿轮和直齿圆柱齿轮参数建模和装配,通过模拟齿轮的啮合运动,成功将干涉部分切除加工出鼓形齿。最终得到单个齿上的干涉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轴向离散方法,拟合共轭齿面,求得非共轭齿面鼓形齿联轴器鼓形齿轮的优化鼓度曲线,并进行运动分析,与圆弧鼓度曲线比较,验证其运动特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CNC机床各轴运动误差对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的影响,以多体系统误差建模理论和齿轮啮合原理为基础,引入机床各轴运动误差到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中,得到机床各轴运动误差对螺旋锥齿轮的齿面加工质量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以SGM法加工的弧齿锥齿轮为例,给出ETCA(error tooth contact analysis)的计算过程,对ETCA和齿面接触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数量上阐述了误差对齿面接触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机床各轴运动误差对螺旋锥齿轮的齿面接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机床运动轴的运动误差中y轴、x轴的误差对齿面接触质量的影响最大。研究工作为机床各轴运动误差补偿及高精度齿轮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工具技术》2017,(10):67-71
利用微分几何与啮合理论建立变齿厚内齿轮包络鼓形蜗杆齿面数学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分析了齿面接触应力在不同工况下的载荷分布情况,探讨了内齿轮沿齿宽方向齿面倾角δ对鼓形蜗杆副的影响。通过齿面应力分布与齿间载荷分配的分析,比较了有限元法与经验强度公式法的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变齿厚内齿轮齿面应力主要分布于内齿轮中间平面一侧,最大应力出现在内齿轮齿顶处;第一、二个啮合齿载荷分配较高,另外两个啮合齿载荷分配较小;在额定载荷工况下,齿间载荷分配相对均匀。  相似文献   

15.
陈凤臻 《机械制造》1993,31(10):19-19
齿轮加工时,齿坯装夹不正和热处理变形都会影响齿轮精度,特别是热处理变形对齿轮精度的影响,不易控制。以上两种情况对齿轮精度中的齿向精度影响最大。加工时,装夹不正状态下的齿轮形状和热处理后局部变形状态下的齿轮形状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现就上述两种情况导致渐开线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向误差作一探讨。 1.对于加工时齿坯装夹不正所导致的齿向误差由于齿坯装夹不正,加工出的轮齿相对齿轮内孔中心线发生倾斜,导致齿轮端面跳动,产生齿向误差。最大端面跳动处,加工出的齿为锥齿;离最大端面跳动在圆周上90°处,加工出的齿为斜齿;在这两种情况间,加工出的每一齿,是锥齿和斜齿的合成。 (1)离最大端面跳动在圆周上90°处,轮齿随齿坯内孔中心线的倾斜而倾斜,故产生齿轮的齿向误差  相似文献   

16.
景文林 《机械制造》2000,38(2):12-12
这里介绍一种在滚齿机上加工内斜齿轮的方法,刀具可直接选用直齿插齿刀。基本原理这种方法是将直齿插齿刀装在滚齿机刀具轴上,使其和工作台轴线以β角相交,并作轴向进给,滚齿机则作切向进给,如图所示,图中β为内斜齿轮的螺旋角。一对螺旋角不相等、旋向相反的斜齿轮作内啮合称为螺旋齿轮内啮合,这时两齿轮的齿面接触点上,有齿高方向和齿向方向的相对滑动,并以此进行内斜齿轮的范成。将直齿插齿刀和齿坯装在两相互交叉的轴上,强迫双方转动,实现正确啮合,同时使插齿刀作轴向进给,构成切削运动,从而加工出正确的内斜齿轮。图中。…  相似文献   

17.
基于齿轮范成原理,建立修形后直齿的鼓形面数学模型,并根据齿轮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结果进行齿面接触线上接触点的离散。基于Weber能量法,求解齿间载荷分布,并利用线性规划法,求解齿向载荷分布。在得出齿面的实际载荷分布后,建立鼓形齿面的圆柱体模型。利用赫兹原理,对含安装误差的鼓形齿面进行齿面接触应力分布求解。分析结果发现垂直平面误差较轴平面误差对接触应力分布影响更大,起鼓修形后齿面载荷分布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接触应力值会有所增大。接触应力分布结果与有限元方法结果规律相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为齿轮承载接触分析(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LTCA)提供了新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数控滚齿机的工作原理,阐述了鼓形齿轮的基本参数和特点;根据数控滚齿机在加工时各轴的运动关系,结合鼓形齿轮的形状特点,对鼓形齿轮在数控加工时各轴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较为实用的运动关系公式。  相似文献   

19.
陈忠强 《机械设计》1999,16(7):44-46
本文就摆线马达鼓形齿面轴的齿面进行了推导,获得了共轭齿面方程,并基于文献(1)提出用各端面内负变位的开线齿轮模型来近似共轭齿面,从而获得了确定滚切鼓形齿所必需的模板曲线之位移曲线,并指出了滚切法切制鼓表齿的缺陷及避免干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相交轴鼓形齿传动副加工问题的商讨易传云,杨元山(华中理工大学武汉430074)[1]文提出在保证加工出鼓形齿理论齿面上一条曲线作为参考曲线的条件下设计滚齿靠模,可使整个加工出的齿面与理论齿面非常拉近,误差很小且为齿根修缘。进而得出可采用常规滚齿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