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介绍了用硬X射线的针孔成像法测量简单磁镜装置MM-2中ECR等离子体特性的方法及结果。这种非破坏性的成像法,直观显示了热电子等离子体的空间分布,一次放电即可成一帧清晰的像。大量实验照片给出了发射强度随放电参数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用静电探针测量探针悬浮电位的方法,给出MM-4中电位分布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轴向电位分布不对称,径向分布对称;在等离子体中沿轴向和径向存在双离子位阱;最深位阱深度随注入电流和磁场增加而加深;最深位阱的位置随注入能量的增加渐渐向系统中心移动。此结果不同于其它国家同类装置的结果,文中对这些结果做了详细分析和讨论,对产生的机制和结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本文还给出了五种不同方法同时标定等离子体电位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5.
7.
通过注入15kW、15GHz的微波进行电子回旋共振加热,在MM-2简单磁镜中建立了热电子环。电子环半径约为4~5cm。实验观察到了电子环对低频扰动的抑制作用。从低频扰动的再次爆发可推测在微波关断以后热电子环仍可存在10~15ms,而表征热电子存在的X射线辐射可延续50~70ms。微波启动的头2ms的主要作用是电离工作气体,在15kW、9ms微波注入 的实验条件下,建立热电子环的最佳充氢气压为1.2×10~(-3)Pa。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不同镜比下的磁场轴向分布的测量结果,实验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测得了4种镜比下的等离子体电位轴向分布,结果表明,各镜比下都可以建立具有热垒形式的负电位轴对称串级镜约束位形,且中心室等离子体电位绝对值随镜比的减小而增加。测得的密度分布与电位分布有类似形式。等离子体参数的典型值如下:东、西端室和中心室的等离子体电位分别为-126V,-105V和-50V;电子密度分另为4.0×10~(10)cm~(-3),3.6×10~(10)cm~(-3)和 2.0×10~(10)cm~(-3);电子温度为43eV。初步测得了电子温度与注入电子能量呈线性关系;等离子体电位绝对值和电子密度随注入电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电子密度随磁场平方线性增加。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主要叙述了MM-2装置通过ECRH加热等离子体并形成热电子环的实验诊断方法,原理、结果和讨论。该方法采用多栅分析器测得了冷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温度、离子密度和温度、冷电子端损失分布和冷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径向分布、寿命及电子环的位置大小。本文还扼要介绍了低频扰动的测量方法测得电子环的形成时间和存在时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用多栅能量分析器测量静电堵漏会切系统中的离子积分能谱,从而得到离子温度、等离子体电位的原理和方法。结果得到离子温度为80eV和140eV,等离子体电位为—178V,测得双离子温度与国际同类装置中迄今报道的结果不同。着重分析和讨论了这种结果并对苏联的Jupiter-1中的结果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HT-6M托卡马克中,用压电扫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进行的等离子体高分辨光谱测量的原理和技术,并给出HT-6M托卡马克中,该技术在决定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能量吸收机制的关键性参数氢氘比的测量,离子温度的谱线展宽测量以及边界等离子体再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MM-2单磁镜装置上完成了电子回旋共振加热实验。装置中心的磁场强度约为3×10~(-1)T,磁镜比等于2.64:1,磁峰距为60cm,真空室内径为20cm,通过微波辐射耦合到中心平面的真空室而产生等离子体并使之加热。微波功率源是一个振动陀螺仪,它在10ms的脉冲持续时间内产生15MHz频率的30kW的输出功率。当出现反磁性信号时,观察到了硬X射线信号。韧致辐射发射分析表明:热电子温度约为25—30keV,通过多栅能量分析器测得的电子密度约为1.1—3.9×10~(1o)cm~(-3)。 相似文献
15.
在MM-2单磁镜装置上完成了电子回旋共振加热实验。装置中心的磁场强度约为3×10~(-1)T,磁镜比等于2.64:1,磁峰距为60cm,真空室内径为20cm,通过微波辐射耦合到中心平面的真空室而产生等离子体并使之加热。微波功率源是一个振动陀螺仪,它在10ms的脉冲持续时间内产生15MHz频率的30kW的输出功率。当出现反磁性信号时,观察到了硬X射线信号。轫致辐射发射分析表明:热电子温度约为25~30keV,通过多栅能量分析器测得的电子密度约为1.1~3.9×10~(10)cm~(-3)。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7,(0)
正磁铁系统是等离子体实验装置的一个关键系统,磁场的一个作用是保证带电粒子沿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弧度运动,从而能满足束的纵向聚焦的要求。磁场的另一个作用是使电子在沿着有一定弧度的轨迹前进的同时,再以此轨迹为中心进行螺旋运动,增加电子的实际运动路程,从而增加电子与其他粒子的碰撞概率。在离子源的实验中,直流弧放电离子源实验需要的垂直磁场通过带有励磁线圈的二极磁铁产生。磁铁是离子源实验台架的重要部分,磁铁安装在离子源实验台架的真空室管道上,根据离子源的形状,要求磁极间距为400mm,均匀场磁场 相似文献
19.
20.
给出了在简单磁镜装置MM-2及其改进装置MM-2U中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和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的实验结果。在电子回旋共振加热的实验中,使用一个频率为15GHz,功率约为30kW的微波源,建立了热电子温度为140~170kev的热电子环,这是半径为7~10cm,空间分布为一个非封闭的环。在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实验中,使用一个频率为4.81MHz,功率为40kW的射频源,对ECR等离子体进行离子回旋共振加热,观测到离子与电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热,离子温度由原来的平均3eV升到8eV,电子温度由原来的平均20eV升到30eV,且等离子体电位及等离子体的约束特性均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