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2019,(11):164-168
分散的电力负载和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的整合需要提升现有电力基础设施的输配电能力,然而电力基础设施的扩建常常受到环境、经济的限制。此外可再生能源的集成需要额外的无功功率支持,这使得利用柔性补偿装置(串联电容器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提高现有的电网的输配电能力成为电力公司的高性价比的选择。文中首先提出一个用于柔性补偿装置配置经济性的目标函数,随后提出一种启发式迭代算法对该函数进行求解。通过IEEE 30总线和2736总线模型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和求解算法能够在保证电力系统输电能力的前提下提高柔性补偿装置配置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电网无功补偿是维持供电平衡的一项技术,也是电网运行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无功补偿用于强化电网运行的稳定度,解决无功功率的干扰问题。近几年,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规模逐渐扩大,电力企业逐渐意识到无功补偿技术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通过对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此项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输电容量,解决输电线路走廊占地问题,实现电磁环境友好的输电模式,我国自1989年开始研究紧凑型输电技术,建成并投运220kV华北电网安定—廊坊单回紧凑型线路等多条紧凑型线路。实践研究表明,紧凑型输电线路能提高自然输送功率约30%。在此输电模式上,为进一步提高输送能力,研究提出了将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技术和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有机结合的柔性紧凑型输电模式。本文介绍输电线路从常规型,紧凑型,高自然功率紧凑型到柔性紧凑型的发展趋势,介绍高自然功率紧凑型的基本原理和串联电容补偿,介绍柔性紧凑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西电东送发展背景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文相 《通讯世界》2017,(20):197-198
电网的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改善电网运行的现状,对电压进行调整,使电网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本文首先分别对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进行了阐述,然后探讨了输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  相似文献   

5.
陈力  沈健  周斌  张敏 《电子器件》2024,47(1):104-110
针对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在形状不规则又局部温变物体表面测量压力时传感量输出漂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红外相机与深度相机的非接触式获取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温度信息与深度信息的补偿手段。采用拟合法建立不同压力下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传感单元弯曲应变特性与温敏特性的拟合函数,结果表明经弯曲应变、温度联合补偿后,柔性传感器阵列64个传感单元输出阻值的相对误差最大值从85.48%降低到9.23%,补偿后有59个传感单元相对误差小于0.5%,满足本系统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元东 《电子设计工程》2023,(18):100-103+113
针对目前电能质量检测技术检测精度低,无功补偿效果随着电网电压降低而降低的问题,基于DSP研究了一种新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与无功补偿测控方法。通过DSP处理器对电能质量进行检测,确定复序列,在DSP内部对复序列进行转换,通过电压传感器采样,使用空闲线多处理器模式实现串口通信。利用STATCOM实时追踪电流变化,STATCOM以并联的方式连接于电网之中,内部发送的无功电流会跟随电网负荷变化而快速变化,实现功率的自动补偿,确保电网在动态的模式下实现无功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与无功补偿测控方法的测量精度为0.027 3%,满足电网要求,补偿过程不会受到电网电压影响,始终保持在恒定水平。  相似文献   

7.
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低压电网中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极大的提高整个电网的输电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系统低压电网无功补偿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智能整流技术的电网电流谐波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用于电网电流谐波补偿的电器设备,主要以PWM整流器为主。基于PWM整流器的电源产品只能被动地减小自身向电网输出的谐波电流,而对电网中业已存在的电流谐波污染束手无策。为了解决电网中电流谐波污染以及相关联的电压波形失真问题,采用基于SRM(智能整流模块)技术对电网电流谐波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RM的电力电子装置在从电网吸取电流并在向负载供电的同时,还能对电网电压的波形进行补偿,使电网电压波形接近正弦波形。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矿井下设备无功损耗大,占用电网容量和导线截面积,造成线路压降增大,谐波无功使电网受到污染。相对于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等静态补偿装置,本文提出的SVG(Static Var Generator)补偿可对煤矿井下负载实时快速补偿,对稳定电网电压功能,提高电网质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电子世界》2018,(7):24-25
随着用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低功率因数的负荷接入电网,引起了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为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平衡负荷无功功率,无功补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发展趋势,对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进行概述分析,研究表明基于并联电容器的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能够对电网中大量存在的感性无功负载进行有效的补偿,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功补偿设备。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感性负电荷在电网中的增多,通过低压无功补偿方式能够处理感性负电荷在电网中的增多的问题。电网在设计方面越来越复杂化,在无功补偿方面的技术还有欠缺,本文主通过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阐述最优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电网无功补偿这项技术应用范围及规模逐渐扩大,使电力企业也逐步意识到无功补偿技术重要性。因此,下面通过研究电网无偿补偿技术,对该项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光纤色散的产生机理,论述了解决色散限制的方法,结合色散补偿技术在广东电网省级光通信传输网中的实现应用,对色散补偿光纤和啁啾光纤光栅两种线性色散补偿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通过现网验证,建议在广东电网省级光通信传输网络中推广应用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14.
鉴于无功补偿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电能的质量、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降低损耗,做好无功补偿技术工作。因此,在10kV配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这对降低网损的意义重大。现针对此问题,在探究无功补偿在10kV配电线路应用的原理和原则基础上,探究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前,无功功率变化频繁的电气设备应用数量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用电负荷的复杂变化以及非线性因素直接造成了电网的波动,影响用户的供电质量。随着不断提高的供电质量要求,对电网进行无功无偿能够节约用电、降低电网运行费用,提高功率因数和供电质量。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无功补偿的原理与电力调度无功补偿的现状,而后重点了探讨了电力调度无功补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市售电网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存在的若干缺点 ,提出一种无功功率补偿的智能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对电网电压、电流信号的定时采样 ,运用“12点傅氏算法”直接计算电网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并作出综合判断来控制补偿电容器 (组 )的投入和切除 ,使电网的功率因数稳定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文章介绍了该控制器的基本性能、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的计算、软硬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供电电网中,由电力电子设备产生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文章提出一种补偿谐波和无功电流的精巧设计,采用电力有源滤波器实时地向电网注入补偿电流。该方法补偿有效,无附加条件且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深化,电力运行中如何做到低本增效就成为广大电力企业管理者和工作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对降损技术和无功补偿的有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10kV配电网中无功补偿的应用与优化问题展开了研究。文章首先对无功补偿的应用意义及价值进行了阐述,进而对10kV配电网中无功补偿的技术应用思路和优化原则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对10kV配电网中无功补偿的具体设计与应用,从补偿点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补偿位置确定、技术要求、管理与维护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高校三相电网无功引起的高能耗问题,通过简要分析调整不平衡电流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专用电能测量芯片CS5451和ARM11架构S3C6410的无功补偿节能控制系统,设计了基于qtopia的曲线动态刷新显示与交互接口,并针对AD转换存在的零点漂移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补偿算法。基于该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三相不平衡电流降低了高校电网的能耗,提高了无功补偿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在高校三相电网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琳 《通讯世界》2014,(8):118-119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对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运行中,无功补偿可有效调整电网中的电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针对无功补偿在变电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无功补偿及其必要性,其后对其原理、方式以及变电设计中的无功补偿容量配置进行了论述,仅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