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地下空间在我国城市立体开发中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立体开发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决定了城市立体开发的成败。本文阐述了地下空间在我国城市立体开发中的地位、作用、发展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下空间开发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大明 《地下空间》1996,16(3):139-142,148
本文针对“现代城市综合征”及目前“城市园林化”和“山水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与城市园林化、山水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地上、地下协调发展,以便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和特色的思想;并略述了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与城市园林化、山水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一些主要方面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3.
赵翔 《建筑》2014,(13):22-22
<正>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之一,应运而生的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地下空间")如何在这次城市"转型升级"中抓住机遇,为中国建筑的发展添力,这是中建地下空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城市空间开发实现从"2D"到"3D"的转变,这一比喻性的提法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当前国际国内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新思维。城市地下空间,究竟蕴藏着怎样丰富的发展能量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冯亮  冯仲文 《地下空间》1995,15(4):277-284
我国大、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人防地下工程贯彻“相结合”方针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城市地下隧道、地下商业街、地下综合体等在“相结合”方面采用的新技术、新措施也取得新的成果。本文从国内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城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必须坚持平战结合方针,阐明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对策和需要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绳 《规划师》1998,14(2):111-115
当用X、Y、Z三维坐标表现人类生息的建筑环境时,我们会发现近1/2的“Z”轴地球壳体“地下”,是一个尚极少被开发为利用空间的潜在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平面系数趋近极限,且容积率的增长受到控制限制时,人们开始瞄准地下空间的开拓.于是地下建筑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6.
城市立体开发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决定了城市立体开发的成败。本文阐述了地下空间在我国城市立体开发中的地位、作用、发展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安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相冲突的矛盾,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题,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将传统建筑保护与地下空间的开发紧密结合,重点开发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我国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结合一些典型实例,探讨和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同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基本途径,提出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芬兰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地下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芬兰国家环境部完成了“地下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研究课题。在研究报告中回顾了芬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现状。调查了地下设施的使用情况:以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影响评估”(EIA)法规为基础.分析了当前应用的评估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各种方法:提出了如何从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地下空间建设成本.特别是与地面建筑的建设成本相比较的问题:探讨了不同层次的地下空间规划和地下空间建设的许可程序、本文介绍了该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供国内的同行在研究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朱大明 《地下空间》2003,23(2):186-190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是当代和未来城市和建筑发展的主导思想。地下空间开发作为现代城市总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同时其自身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因而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思想为指导,采取相应的绿色生态建筑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越发严重,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已经成为解决城市空间拥挤、环境恶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理论,阐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针对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进行探讨,提出利用土地集约理论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观点,以供参考。以期达到为以后开发地下空间奠定坚实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 ,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 ,在高层建筑的弊端日益显现的情况下 ,开发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某些大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 ,使开发地下空间的时机逐渐成熟 ,已具备开发的实力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建筑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阻塞、基础设施落后、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给人们居住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也制约城市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由九十年代前的人防工程建设转变到九十年代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上来.这时,地下空间工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的简要论述,探讨一下未来地下空间工程的发展前景,以及未来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和大尺度建筑综合体的建设,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对建筑与城市关系过于草率的处理,使建筑与城市之间缺乏结构连续性;各个建筑单体之间也缺少联系,各自孤立,不能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城市空间环境。可以说:“城市化急剧发展,已经不能就建筑论建筑,迫切需要用城市的观念来从事建筑活动。”人们需要重新审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不再将建筑与城市  相似文献   

15.
《岩土工程界》2004,7(7):25-26
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世纪。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人均GDP进入500美元以后,就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郎条件和实力;人均GDP在1000至2000美元之间,则达到了开发利用的高潮。去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事实上,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北京等大城市已经率先进入地下工程开发建设的高潮。2004年6月26日,以城市建设为己任的400余名院士、学者、政府官员、建设和施工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汇集北京建设大厦,首次就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施工技术举行高层次专题论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高速发展,旧城区改造、居民搬迁、传统历史文化的流逝日趋激烈,面临旧城区毁灭的危险。如何保护传统历史建筑,进而保护好历史街区、环境乃至整个古城是当今社会建设开发的难题,如何处理好传统保护与城市建设开发已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作者基于保护理念,并结合学习梁思成先生的保护思想,探讨新时期下城市建设开发新观念。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内涵式的发展过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扩充城市空间容量,建立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城市防灾救灾综合空间体系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选择地下空间的必要性、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基础上,对未来地下空间向大深度发展、大深度到浅深度的一体化设计、综合防灾能力的提高、地下设施更新技术几方面的发展动向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我国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月纵览     
《中州建设》2006,(3):4-5
建设部部长:重点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房价,中国城市建设八大问题城市建设不能成临时建筑,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谢国忠放出地产崩盘论,首部绿色建筑技术规范发布,应赋予农民完整土地财产权,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面临四大挑战,我国商品房空置率上升,“区域协调发展”寓诸多新意: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将对北方产生深刻影响,户外登广告要交使用费:山东新规:有偿使用城市空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由粗放式扩张逐步进入精细化完善的新阶段,开发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功能的补充,更加集约的城市空间资源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关注的重点。如何切合城市发展需求、解决各类城市问题与矛盾、强化空间利用效益以及完善地上地下功能联系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与开发的重点课题。文章通过扬州市广陵新城核心区的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实例,针对城市重点区域地下空间开发提出以"立体开发、网络复合"为主导策略的编制思路,对地下空间利用的网络化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际上有学者预测21世纪是全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人类越来越多的活动将会转入地下:并认为这是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塞、能源浪费、防灾安全等问题的战略性方向。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己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并以此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不仅许多发达国家在积极展开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将开发地下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