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林  陈应时 《绿色环保建材》2020,(3):206-206,209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发展非常迅速,众多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城市建筑空间越来越饱和,架空线蜘蛛网式密布,马路拉链问题层出不穷,改善城市迫切需要利用地下空间。市政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管线属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典型,地下工程施工重中之中是防水施工。本文结合湘潭市河西沿江路的建设经历,对预制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处理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预制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展开讨论,对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地下管廊施工技术施工的主要特点,研究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对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进行有效提升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墙合一"设计的预制地下连续墙是其中一种较有推广前景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建造工艺,预制地下连续墙既可以作为管廊条形基坑施工的围护结构,还可以作为管廊的永久侧壁结构。以上海某综合管廊工程试验段为对象,对3幅预制地下连续墙槽段在基坑开挖中的弯矩、墙体水平位移以及坑内外土压力进行了监测,获得了大量的实测数据,为今后的推广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周静  夏樟华  陈树辉  许有胜 《市政技术》2022,(3):153-161,172
为了研究混凝土强度等级、预应力筋预应力值以及管廊侧壁厚度等因素对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预应力筋接头抗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预应力筋连接接头试件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并采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预应力筋预应力值、侧壁厚度对接头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头的抗弯刚度和抗弯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上下分体式预制多舱管廊预应力施工工艺,多舱综合竖向连接采用了12根高强PC钢棒,通过试验及理论计算,确定不同直径的PC钢棒张拉应力大小和张拉顺序。多舱综合纵向连接采用了8根预应力钢绞线,通过试安装和理论计算,形成更加高效的预应力施工方法,通过预制管廊底部与基坑摩擦力、遇水膨胀胶条的压缩量来计算预应力的大小,确保节段管廊之间的防水效果,同时保障了整节管廊的强度、防水、精度等质量要求,还加快了整体工程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装配式多舱综合管廊的安装效率,有效助力了市政装配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文  李志光  闫磊 《建筑技术》2020,51(12):1426-1429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旅游区多舱综合管廊预制生产中,通过研究工艺流程、模具准备及检验、钢筋骨架制作入模及预留预埋安装、混凝土浇筑及收面、混凝土养护、成品检测等关键工序,确定了特制胎具精准绑扎钢筋骨架法、分层分组浇筑法、立体式蒸养与测温、三维扫描测量技术等关键工艺,保证了预制综合管廊生产质量及生产进度,证明在厂内生产预制综合管廊,制作精度及质量均可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上海世博园区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伟辰  王恒栋  胡翔 《特种结构》2009,26(2):101-104
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对一个25m标准施工段内的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和现浇整体式综合管廊的施工工期和土建成本等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施工现场文明有序而整洁,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总体经济性优于现浇整体式综合管廊.一个标准施工段内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的施工工期比现浇整体式综合管廊减少约45%,土建成本降低约4%.  相似文献   

8.
综合管廊建设不仅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美化了城市环境,而且给管线添加了保护层,加强了管线防灾抗灾的能力,防止管线受到外力伤害.综合管廊明挖预制拼装法的施工效率高,施工过程绿色环保,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重点对明挖预制拼装法施工过程中的构件预制、节段拼装、接头施工、廊体外包防水施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日后的相关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庆华  胡翔  薛伟辰 《特种结构》2021,(3):38-41,48
针对预制槽型拼装综合管廊的横向接头,建立了基于ABAQUS软件的接头受剪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接头受剪性能有限元参数分析,主要分析参数包括预应力筋配筋量和拼缝面摩擦系数等.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发生沿拼缝面的受剪破坏,破坏时发生较大的相对滑移.拼缝面的剪力-相对滑移曲线大致呈二折...  相似文献   

10.
尚武孝 《福建建筑》2020,(6):105-112
为了解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预制管廊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依托平潭某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工程,以典型的双舱、三舱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为例,采用PLAXIS 3D岩土有限元程序建立15节预制管节纵向连接而成的管廊节段与地层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研究水位下降、土体固结沉降对预制拼装管廊结构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由于管廊结...  相似文献   

11.
《四川建材》2019,(6):245-246
以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拼装接头为研究背景,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管廊段中的管节进行了单调静力模拟试验,对比含有拼装接头的管节和不含拼装接头的管节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有拼装接头时,管节顶板下部的拉应力极值比整体管节顶板下部拉应力极值大,在管节角部的两侧都出现了拉应力,含有拼装接头在角部附近出现的拉应力值比整体管节的该处拉应力值大;在位移方面,两者在顶板中部的位移值无明显区别,含有拼装接头的管节上下部分的侧板出现相对错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考虑预制构造影响的双舱预制槽型拼装综合管廊整体结构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基于顶部水平荷载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双舱预制槽型拼装混凝土综合管廊整体结构在环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向荷载作用下,双舱预制槽型拼装混凝土综合管廊的最终破...  相似文献   

13.
以上下分块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头为试验对象,采用足尺试验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管片接头的弹性工况性能、极限承载力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不同轴力下接头的剪切刚度规律,并对接头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和对接头基于破坏模式的优化进行讨论。试验结果可指导上下分块预制拼装综合管廊设计,并在其他明挖地下结构(如明挖隧道)预制拼装中具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生命线,可以满足民生之需,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带动有效投资,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等.目前,国内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主要有现浇和预制两种施工工艺,本文以绵阳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背景,对装配式管廊预制模式、分片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施工方案、施工成本以及工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15.
黄雍南 《江西建材》2021,(5):174-175
文中分析了综合管廊预制拼装技术的要点,确定了预制拼装施工的原则与流程.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地下网管建设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管网的改造效能,同时也满足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为市政工程的持续进步提供了保障。尤其是预制混凝土箱涵装配式综合管廊的设计,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强化整体结构的抗渗能力和抗震能力,突出节能环保的优势,与此同时还节省了施工周期,使整个结构的性能和外观均得到一定的保障。本文主要研究预制混凝土箱涵装配式综合管廊设计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总结工程上常用的4种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形式,《深圳市叠合式预制拼装混凝土综合管廊图集》的编制团队提出了2种叠合式预制拼装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体系:一字型侧墙管廊体系和L型侧墙管廊体系,并就体系特点、结构分析、拼缝连接、防水技术以及吊装技术进行系统地介绍,为今后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技术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韩统杰 《门窗》2021,(1):65-66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建设市政基础设施,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场地限制、环保治理、交通管制、施工工期等因素影响,传统现浇施工技术已不能很好满足施工需求,需寻求一种更高效、环保、质量可靠的施工技术,结合当前装配施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适合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预制叠合装配施工技术,为地下综合管廊的绿色建造提供可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林亚杰 《城市建筑》2021,(20):127-129
以某大断面预制拼装管廊工程为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ABAQUS软件模拟不均匀软土地基,纵向拼装长期预应力损失用预应力度进行模拟,对采用新型横向接头的廊体用1:4模型试验进行对照,对结构抗不均匀沉降能力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仿真结果与模型试验吻合,随拼装纵向预应力损失的增加,结构沉降位移与应力增幅也增大,当预应力度...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博园区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施工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翔  薛伟辰  王恒栋  孙磊 《特种结构》2009,26(2):105-108
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对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吊装、拼装、填土等主要施工环节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螺栓紧固力达到设计要求,管节纵向接头拼缝处遇水膨胀橡胶条压密;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在施工全过程中主体结构的变形和截面应力均较小,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在施工阶段是安全的.填土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防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接头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