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催化剂含有铂族金属(PGM)铂(Pt)、钯(Pd)、铑(Rh),1980~2006年全世界用于汽车催化剂的铂族金属总量为3500吨,其中钯1600吨,铂1500吨,铑330吨。同期世界上这三种金属的总产量约为8300吨,这就是说,汽车催化剂消费了铂族金属总产量的大约40%,是铂族金属最重要的消费部门。本文评述了汽车催化剂的回收链,特别是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精炼技术。  相似文献   

2.
离子交换法是铂族金属湿法冶金中一项很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环保技术,与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相比有很多优势,因此在铂族金属的分离提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铂族金属二次资源回收,介绍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在铂族金属与贱金属分离中的工业应用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在铂族金属富集、分离提纯中的研究及应用;同时也对分子识别技术在铂族金属分离提纯领域的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对还原熔炼铜捕集法从失效汽车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并进行实验验证。计算整个过程可能发生的反应ΔG_T~Θ-T方程式。分析表明,铂族金属氧化物优先于氧化铜被还原为金属态,实际还原熔炼温度应低于1500℃;计算含MgO的CaO-Al_2O_3-SiO_2熔炼渣体系相图及黏度,熔炼过程应控制CaO、SiO_2的量来实现渣型的选择;结合从铜-铂族金属相图,铜能与铂、钯、铑连续固溶形成合金;从理论上证实铜捕集法从失效汽车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的可行性;通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铂、钯、铑回收率分别为98.2%、99.2%、97.6%。  相似文献   

4.
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催化剂含有铂族金属(PGM)铂(Pt)、钯(Pd)、铑(Rh),1980~2006年全世界用于汽车催化剂的铂族金属总量为3 500吨,其中钯1 600吨,铂1 500吨,铑330吨.同期世界上这三种金属的总产量约为8 300吨,这就是说,汽车催化剂消费了铂族金属总产量的大约40%,是铂族金属最重要的消费部门.本文评述了汽车催化剂的回收链,特别是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精炼技术.  相似文献   

5.
铂族金属供应短缺 汽车催化剂回收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供应、劳动纠纷、安全故障等问题从负面影响着铂族金属的生产,不过,汽车催化转换器铂、钯和铑的回收却逐年增加。本文基于美国A-1专业服务和供应公司Ashok kumar和Rajesh Seth先生的报告,评述了影响铂族市场的主要因素。A-1专业服务和供应公司是全球铂族金属回收的主要公司。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熔炼技术富集铂族金属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等离子熔炼技术在贵金属二次资源回收领域的工业应用情况,介绍了等离子熔炼工艺流程和等离子熔炼尾气的处理过程,并对铁捕集铂族金属的原理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一定规模的工业试验得到了等离子熔炼铁捕集技术从二次资源物料中富集铂族金属的初步工艺条件,铂、钯的回收率达到98%,铑的回收率达到97%以上,证明了等离子熔炼铁捕集技术富集铂族金属具有环境友好、铂族金属回收率高、物料适应性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高效快速的溶解金属铑或铑基合金废料,一直是铂族金属冶金中人们公认的技术难题。通常使用的高温氯化,熔铝碎化,NaHSO4熔融等方法,有一次溶解率很低(一般不到30%),需反复多次处理,周期很长,金属损失大,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及试剂消耗大等缺点。金属表面呈化学惰性的结晶结构及可能形成某种惰性氧化物,是难溶的原因。针对粗金属铑(含Rh 85.78%)研究了高效快速溶解的新技术:1用熔锍及活性金属转态活化;2酸溶及过滤分离贱金属溶液;3 HCl溶液中直接加固体氧化剂溶解铑。在较短周期(24~48 h)内,铑的一次溶解率99%,贱金属溶液中Rh浓度0.0005 g/L,全过程铑回收率99%。  相似文献   

8.
一、铂族金属的回收法亟待改进铂族金属的用途在不断扩大,但资源少价格高,所以它的再生利用在日本受到高度重视。铂族金属的主要回收技术有干法和湿法两类,干法为对含铂等废金属预处理后再加入铜、铅等金属进行高温冶炼以便从铜、铅的共生金属相中将铂族金属等抽提分离回收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日本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由于它的回收率高和处理速度快,已成为回收技术的主流,其缺点是需设备规模大,能耗和成本  相似文献   

9.
高效快速的溶解金属铑或铑基合金废料,一直是铂族金属冶金中人们公认的技术难题。通常使用的高温氯化,熔铝碎化,NaHSO4熔融等方法,有一次溶解率很低(一般不到30%),需反复多次处理,周期很长,金属损失大,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及试剂消耗大等缺点。金属表面呈化学惰性的结晶结构及可能形成某种惰性氧化物,是难溶的原因。针对粗金属铑(含Rh 85.78 %)研究了高效快速溶解的新技术:① 用熔锍及活性金属转态活化;② 酸溶及过滤分离贱金属溶液;③ HCl溶液中直接加固体氧化剂溶解铑。在较短周期 (24~48 h) 内,铑的一次溶解率>99%,贱金属溶液中Rh浓度<0.0005 g/L,全过程铑回收率>99%。  相似文献   

10.
铑的提取与精炼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贺小塘 《贵金属》2011,32(4):72-78
铑是极其重要的铂族金属,在很多关键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溶解和精炼是铑冶金技术的一大难题.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大量关于铑的溶解与精炼技术的文献,结合二十多年铂族金属冶金的生产经验,从生产的角度评述了铑的溶解与精炼技术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针对活性组分溶解法从汽车尾气失效催化剂中提取铂、钯、铑,其浸出残渣存在贵金属含量高、回收率低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湿-火联合法从汽车尾气失效催化剂中提取铂、钯、铑的新技术方案,采用该工艺可使铂、钯、铑的回收率较活性组分溶解法分别提高了23.53%、2.80%和18.81%。  相似文献   

12.
失效汽车尾气催化剂是铂族金属重要的二次资源。介绍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和资源状况,重点综述了从失效汽车尾气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的富集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火法技术的金属捕集法及氯化气相挥发法,湿法技术的活性组分溶解法、载体溶解法、全溶法及加压高温氰化法等,对这些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优化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铁捕集法从二次资源中回收铂族金属的工艺已经得到了工业化应用,捕集过程在电炉或等离子炉中进行。等离子炉熔炼富集物硅含量高,导致其结构致密、惰性、耐腐蚀,需要先除硅才能获得高的溶解率,除硅技术主要有碱融溶-浸出法、氧化分离法等;电炉熔炼富集物硬度极高、难以破碎,工艺上采用高压雾化-酸溶、碎化-酸溶、电解等工艺进行深度富集。本文综述了含铂族金属铁合金深度富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主要技术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随着各行业对铂族金属需求量的增加,对铂族金属回收率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还需进一步完善铂族金属回收技术,提高铂族金属回收率。  相似文献   

14.
由于化学性质相似,铂钒分离提纯比较困难。对失效Pt-V/C催化剂中铂的回收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盐酸浓度、温度和氯化铵的用量3种工艺参数对铂钒分离的影响,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在室温下,盐酸浓度为3.0 mol/L,氯化铵与铂的质量比为4~5,可以实现铂的有效沉淀分离。经精炼可以获得纯度为99.95%的海绵铂,铂的回收率大于99.5%。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铂族金属(PGMs)资源储备、消费供应及二次资源回收情况,重点阐述了堇青石型废汽车尾气催化剂回收铂族金属的工艺。湿法工艺主要包括有价成分直接溶解法和载体溶解富集铂族金属法,废汽车尾气催化剂的预处理是提高浸出效率的关键因素,湿法技术工艺灵活、成本低、效率高、普及广,但存在―三废‖较难处理的问题;火法工艺主要有氯化挥发法和金属捕集法,常用的金属捕集剂主要有铜、铅、铁和锍等,火法工艺流程短、环境友好、富集效率高、易规模化生产。本文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基于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绿色金属铋低温熔炼捕集铂族金属新工艺,为废汽车尾气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高效富集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铂族金属的消耗国,但矿产资源严重短缺,凸显铂族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在分类描述中国铂族金属二次资源物料的基础上,介绍了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在铂族金属二次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建设中采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状况,阐明了对中国铂族金属冶金工业发展趋势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贵金属应用前景、市场行情,从失效汽车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具有迫切性及必要性。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回收效率、环保、安全、工艺成熟度以及可靠性,目前从失效汽车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主要采用火法富集、湿法精制提纯的工艺路线来展开。本文主要分析了采用火法冶金从失效汽车尾气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工艺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在铂族金属回收领域中经济环保、且有利于工业化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硫酸加压溶解法从氧化铝基含铂废催化剂中回收铂。在高压釜中,反应温度130℃,压力4.5 kg/cm2,时间4 h,氧化铝载体的溶解效率较好;添加Ti Cl3溶液可将分散到溶液中的铂浓度降低至0.0005 g/L以下;富集物经溶解-精炼得到纯度大于99.98%的海绵铂,铂直收率为98.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