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居住区归属感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探索了住宅建设在走向市场过程中.住宅区内居住环境如何适应居住者的心理要求。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以归属感为主题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把“家”的概念引向室外;区内绿化系统的组织形成共享绿带,最大可能地服务于每家每户。 相似文献
5.
6.
7.
8.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的居住水平相应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房间分得开、住得下,而是深入到各个生活细节,对住宅的实际使用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住宅适应需求的发展,使今后的住宅真正成为温馨舒适的居所?唯有"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进行人性化的设计,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对住户居住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和了解. 相似文献
9.
商品住宅社区实南环境与人的居住行为有密切关系。结合对广州-深圳地区商品住宅社区的调查,探讨了公共空间与户外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当下的城市发展背景中,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城乡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高速与大面积的建设也带来了若干问题,住区建设在满足底层次的居住需求后,还没有在居住品质上满足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所以与社会和经济密切相关的住区建设已步入由注重数量向关注居住品质转变的时代。文章通过对徐州市沛县曙光路改造工程实践项目为例对如何优化住区空间居住品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其他住区空间在居住品质的提升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老年人的体能心态特征创造出适合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居住空间 ,为老年人使用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 ,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许多居住区从内部住宅到外部环境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尚不能适应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居住区生活服务网络不够完善。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他们比其他人群更需要社区基础医疗机构的服务。另外还应有一些为居住区老人提供必要服务的机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居住区生活服务网络 ,保证老年人必要的生活需求。2 文化娱乐设施不足 ,使城市老年人的余暇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城市老…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居住建筑为载体,以当今共享经济的盛行为指向,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以"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随时代变迁顺应而生的三种转变方式,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方法论的框架下,结合实例,探讨共享空间形式在中国居住空间中的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居住环境是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的生活空间。作为一种生活环境,不但表现为物态的居住空间,而且还包含社会、行为、心理等因素,是一个有机综合网络系统。以人为核心,应是居住环境设计的根本。这里要区别居住环境与居住空间。居住空间是居住环境的物质化表观形态:而居住环境不仅仅是居住空间,也是物质的、社会的包括:行为心理方面因素的有机统一体。建筑师应认识到:设计的目的不应是只注重建筑空间形态的变化,而应该深入研究居住生活方式,强调人的行为参与和人的意识对环境的作用。居住环境的设计在突出实用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其社会性或兼容性的营造。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单身女性独立购房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结合单身女性特点,探讨了"她时代"居住空间的设计及装饰,着重阐述了单身女性对户型的要求和对室内设计的期待,以帮助建筑师为单身女性设计出符合其愿望的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15.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较大,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文章从老年人的自身需求出发,基于“共享居住”模式提出“共享养老、共享生活”的设计策略。改善当代老年人空巢现状,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提供新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居住行为与住宅中起居空间的关系 ,阐述了中国的传统住宅与传统的居住行为 ,从不同的角度 ,论述了现代住宅设计与居住空间的私密性 ,指出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居住建筑设计历史的简单回顾和对居住行为与场所空间关系的剖析,臧居住环境设计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强调了设计中以人为本和营场所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杨剑峰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8):68-69
本文针对色彩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原则展开分析,内容包括因地制宜原则、整体和谐原则、对比统一原则等,通过研究色彩基本属性、色彩视觉效应、色彩基础载体、色彩与光载体、色彩选择限度在居住空间设计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其目的在于优化居住空间设计内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