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过程中,针对太阳辐射强度改变时,粒子群算法易出现收敛速度慢、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惯性权重对数递减粒子群(LOGPSO)算法,该算法将惯性权重以对数形式递减,并加入了对数调整因子,使运行初期的MPPT能够较快地确定极大功率值点所对应的电压,运行中期的惯性权重迅速减小,运行后期的MPPT能够精确地搜索到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太阳辐射强度条件下,LOGPSO算法能够显著改善光伏系统MPPT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光伏阵列局部处于阴影时,其功率输出会呈现多峰值特征,将造成传统的MPPT算法跟踪失效。文章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PSO)在实现多峰值MPPT控制时,存在容易进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较慢和跟踪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多峰值MPPT控制算法。该方法把非线性变化的变异策略引入到PSO算法中,在显著提高跟踪速度的前提下,扩大了粒子的搜索范围,从而增强了全局寻优能力。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SO方法相比,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在均匀光照、静态阴影和动态阴影下,均能快速精准地实现对全局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伏阵列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的光伏MPPT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局部遮阴(PSC)时,光伏阵列输出P-U曲线出现多峰值现象,传统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无法追踪到全局最优解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的光伏MPPT控制方法.在粒子群算法寻优过程中同步调整学习因子与惯性权重,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与精度,同时引入变异机制以扩大粒子搜索范围,增强算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局部阴影情况下光伏阵列的功率-电压(P-U)特性曲线呈多峰特性,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局部阴影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跟踪,存在搜索速度慢、精度低的缺点。提出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自动更新惯性权重w和学习因子C1C2,通过仿真实验,优化前的全局最大功率点(GMPP)跟踪时间是0.045 s,输出功率为468 W。优化后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GMPP跟踪时间为0.020 s,输出功率稳定在为480 W,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跟踪误差小于30%。在所搭建辐照度突变模型仿真中,在4.022 s突变到300 W/m2时经过0.05 s又重新跟踪到了新的最大功率点稳定在0.075 MW。最后通过实验平台验证,优化后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与传统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追踪时间减少了55.5%,误差小于5%,验证了该算法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光伏电池的非线性特性,文章将优化粒子群算法全局寻优的特点应用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中,并利用MATLAB对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进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而且有效地减小了输出功率的振荡。  相似文献   

6.
周天沛  孙〓伟  杨俊利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0):208-210,185
为提高光伏电池的利用率,需要进行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多目标优化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最小粒子角度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利用目标空间中不同粒子之间的角度进行粒子全局极值更新,通过比较粒子的浓度值给出粒子群及粒子个体极值更新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在外界环境变化时能快速准确地跟踪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并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直流配电系统具有供电质量高、系统稳定性好、利于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等特点,其优化运行为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该文以国内首个五端柔性直流配电中心作为算例,考虑了直流配电中心所辖风光设备日运维成本与环境污染物惩罚成本的经济性模型。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以直流配电中心最大日负荷曲线削峰填谷方差值最低为目标,建立了直流配电中心多目标优化模型。为有效求解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量子粒子群(QPSO)算法,有效提高了算法随机性和全局寻优能力,并将直流配电中心通过VSC换流器与IEEE33节点交流配电网互联构成柔性互联配电网。最后,通过算例潮流结果计算进一步分析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在局部遮阴等天气条件下存在无法追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黏菌算法的MPPT控制。首先,对太阳电池模型及多峰值特性进行分析;其次,在黏菌算法中引入领导者策略和基于最优个体的凸透镜反向学习策略,在提高算法计算精度、收敛速度的同时克服了算法易“早熟”现象;最后,根据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输出特性分别确定算法优化模型、初始化位置及重启机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黏菌算法的MPPT控制能快速、准确地跟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有效规避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高了光伏系统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该算法采用Pareto支配关系来更新粒子的个体最优和全局最优值,用存储池保存搜索过程中发现的非支配解;采用聚类算法裁剪非支配解,以保持解的分散性;采用动态惯性权重来平衡粒子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并将该算法应用于IEEE14节点系统的多目标无功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在局部阴影的情况下,由于串联式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不同而产生多个极值点,使得传统的最大功率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方法陷入局部极值点而失效。文中提出一种针对两级并网光伏系统的改进电导增量法以适应光伏阵列在局部阴影下的多峰值最大功率跟踪,通过分析最大功率点电压的变化范围,设定最大功率电压搜索范围以提高搜索效率,并通过DC/DC Boost变换器占空比实现输入电压控制,保证算法不陷入局部极值点。最后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有、无阴影情况下均能准确地跟踪光伏方阵最大功率,有效提高了光伏阵列输出效率。  相似文献   

11.
构成光伏组件的每个光伏电池在运行中由于制造、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其输出会有差异。当若干个光伏电池受到不同程度阴影遮挡导致其输出与正常电池有较大差异的时候,组件输出的P-U曲线会出现多峰情况,针对单峰的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策略很可能失效,从而陷入局部最优值。为解决该问题,推导了多点局部阴影下的光伏阵列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理想描述任意阴影情况下的阵列输出特性曲线。基于此模型,提出了结合全局扫描法、电导增量法,以及快速逼近公式的复合型MPPT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算法在光伏组件受到遮挡时不会陷入局部最优;同时,相比于全局搜索法,该算法寻优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小光伏阵列在存在局部阴影时光伏系统输出功率的损失,提高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的速度和准确性,提出基于布谷鸟(CS)算法和扰动观察法(P&O)相结合的MPPT控制方法(ICS-P&O)。对CS算法中的种群进行分组,在随机游走阶段为2个种群设置不同的更新策略,在偏好游走阶段加入信息共享策略来辅助更新,从而加快算法的收敛,提升收敛精度,而后利用小步长P&O算法进一步提高后期的收敛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追踪速度和追踪精度均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冷热电联供(CCHP)结构分析,综合考虑微能源网的运行成本与一次能源转换成本,建立包含电气、烟气、空气和热水母线的光气储互补发电模型,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微能源网的冷热电负荷的优化调度结果。通过对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加以混沌搜索、邻域变异和变权重更新种群最优位置中心等操作,有效避免了粒子过早陷入局部最优,提高了种群质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求解CCHP模型,在保证微能源网可靠运行的同时,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实现微能源网的经济调度。  相似文献   

14.
局部遮阴下,光伏阵列的P-U特性曲线呈现多峰现象,此时传统的MPPT算法容易陷入局部寻优而失效.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寻优的MPPT算法.通过对局部遮阴下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出可能存在的峰值点电压,作为粒子位置的初始值,同时引入状态因子δ对惯性权重、学习因子进行线性调整,以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最...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光伏阵列在部分遮蔽情况下的多峰值MPPT控制,保证光伏发电系统实时功率的最大输出,提出了基于改进BA算法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方法,即在基本BA算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小生境技术的共享机制与排挤策略,减少相似个体数量,从而增加了BA算法在迭代过程中的种群多样性,提高了BA算法在MPPT控制中的全局搜索能力,增强了最大功率追踪的稳定性,并将该算法与PSO、PO算法在不同光照及温度条件下的MPPT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改进的BA算法具有更好的追踪效果,不仅避免了光伏系统在遮蔽情况下输出功率陷入局部最大值的问题,且提高了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锅炉炉膛受热面结渣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钟型隶属度函数非线性惯性权重递减调整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适应度测试函数对比实验、结渣预测实验和预测稳定性分析对现有文献中线性惯性权重递减调整策略(LPSO)、指数型非线性惯性权重递减调整策略(IPSO)和基于广义钟型隶属度函数非线性惯性权重递减调整策略(GJPSO)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算法的早熟现象、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提高算法的收敛效果和稳定性。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中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提高了模糊神经网络的炉膛结渣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呈现出的非线性多峰值P-V输出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法。该算法将传统灰狼优化算法中线性减小的收敛因子改进为按非线性规律变化,以改善算法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MPPT方法在局部阴影条件下能有效跟踪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不仅具有较快的跟踪速度,且跟踪精度达到99.1%。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局部阴影环境及环境辐照度阶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Z源逆变器的粒子群和模糊变步长电导增量MPPT算法。粒子群通过少量迭代搜索至最大功率点附近,再切换至模糊变步长电导增量法,不仅使得最大功率点跟踪过程用时短,还可保证最大功率点追踪的稳态精度。同时此算法针对辐照度阶跃变化的情况设置重启环节,以便在功率阶跃后能迅速跟踪至新的最大功率点。通过建立的仿真模型和搭建的试验平台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而过早收敛的缺陷,对算法的粒子速度更新公式做了如下改进:首先将更新公式中惯性权值的线性递减策略改为非线性动态递减策略,更好的平衡粒子群算法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性能;其次在更新公式中引入了所有粒子个体极值的平均值,使得粒子能够利用更多的参考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搜索速度.在输电网扩展规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上述两个改进可以有效改善粒子群算法的收敛特性,最终使算法找到全局最优解,从而证明了该改进粒子群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准确地建立光伏阵列模型对光伏电站性能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传统光伏阵列建模方法具有模型参数计算困难、计算结果精度低、对铭牌参数依赖性高等不足,导致传统光伏阵列模型具有适应性差等.文章从实测数据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光伏阵列建模方法.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建模方法,基于改进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光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