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工业考古学角度出发,系统概述英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组织、工业建筑遗产调查记录与登录制度等,梳理归纳英国工业考古协会杂志《工业考古学评论》及罗尔特纪念讲座的重要研究者与研究成果,以此深入剖析英国工业考古学在工业建筑遗产研究中起到的作用,探讨其研究路径是否可为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国外建筑史学基础理论大致有三条研究路径。一是艺术史的路径,英国D·Watkin的The Rise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1980年)[1]一书阐述了西方建筑史学研究兴起之时,其基础理论前提来自于艺术理论,其研究方法与艺术风格史方法基本相同。由于艺术史学的发展与美学同步,因而西方建筑史学研究很早受到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思维的深刻影响,建筑史的艺术、哲学研究向度成为西方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从历史哲学、科学哲学的话语中提出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问题逻辑,英国Dana Arnold的Reading Architectural History[2](2002年)一书选辑历史哲学、科学哲学相关专题论文,藉此系统论述了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包括史学性质、建筑性质、建筑史性质以及建筑史编史理论、建筑史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建筑史研究方法等等。在这方面,希腊建筑理论学者帕纳约蒂斯·图尼基沃蒂斯的《现代建筑的历史编纂》[3]表现得尤为明显。三是在建筑理论层面确立建筑观与历史观的关系,从而形成建筑史学基础理论,如英国Hazel Conway 与Rowan Roenisch合著的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A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4](2005年)系统思考了建筑理论与建筑史学基础理论诸多相互关联的问题。现代建筑史学家大多从建筑理论层面构建了建筑史学的基础理论,诸如布鲁诺·赛维的《建筑空间论》、吉迪恩的《空间·时间·建筑》等。在这方面,尤以舒尔茨的系列研究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3.
略论建筑考古学杨鸿勋考古学在它形成半个变世纪之后,七十年代以来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以回野发掘为基础的普通考古学,不但勘测、发掘技术有新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面临多种古代遗迹、遗物对象,它已开始与多种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相结合而开拓考古学的研究领域以及使...  相似文献   

4.
侯幼彬 《建筑师》2017,(5):8-15
<正>一、"近代专业户"我跟中国近代建筑好像特有缘分,头些年参加的建筑学术活动,接触的都是中国近代建筑。第一次是参加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组织的编写"建筑三史"。我被分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组",参编了《中国近代建筑史》(初稿)。这是最早成型的一部《中国近代建筑史》书稿,我是6名执笔人之一。这个书稿主要以铅印本发  相似文献   

5.
<正>书名:建筑的意境作者:萧默出版:中华书局出版日期:2014年01月文字:中文160千字开本:630 mm×960 mm 1/16页数:242页定价:$49.00元萧默,建筑史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所前所长,梁思成弟子,主要著述有《中国建筑艺术史》(此书2000年获中国图书奖)、《天竺建筑行纪》、《营造之道:古代建筑》。本书是作者关于建筑艺术欣赏的随笔集,也是关于中西建筑史的学术短篇,文章短小,浅显易懂,可读性强。萧老潜心研究建筑史研究四十载,于老病之际撰文综述中西建筑的异同,凝结一生感悟,其志可佩,其心可敬。他把中西建筑  相似文献   

6.
谢殷睿  宋科 《建筑师》2021,(5):15-25
《弗莱彻建筑史》是西方建筑史学界的经典著作,自1896年问世以来,至今已历经20次版本更迭.作为一部全球建筑史,《弗莱彻建筑史》关于中国建筑的相关论述代表了同时期西方建筑学界在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较高水平,并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版本更迭中不断更新,折射出西方建筑学界在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持续深入.本文以《弗莱彻建筑史》版本更迭中有关中国建筑论述的发展过程为线索,提取四个代表性版本,即1901版、1921版、1987版和2019版,分析各版本的时代背景、论述方式以及与同时期世界范围内中国建筑史研究成果的关联,旨在从一个侧面回顾20世纪以来西方建筑学界对中国建筑史的认知演进脉络,并反思世界建筑史学思潮的内在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7.
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方面的开创意义与奠基地位不言而喻。除地面建筑外,营造学社还对墓葬建筑给予了大量关注。尤其是 1940 年营造学社迁往李庄后,与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博物院等机构密切合作,参与了几次重要的墓葬考古发掘工作,并对李庄附近的数座宋墓展开自主调查测绘,探索了墓葬建筑研究的途径。新中国建立之后,原营造学社成员们多次参与墓葬考古工作, 梁思成先生在北大的建筑史授课,也在考古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营造学社与考古学界的密切互动,不仅有助于各时代建筑的资料积累,推动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发展, 也影响到考古学界对墓葬中建筑相关元素的分析考察、术语运用、报告体例、图纸绘制等方面,推动了墓葬建筑研究范式的建立。对营造学社相关工作的回顾,不仅是对各位建筑史、考古学前辈的致敬,更有助于反思今天的学科互动模式,推动建筑史与考古学学科合作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建筑与文化》2011,(9):8-9
中国史前"甲骨文字建筑之树"吴天WuTian箸《中国史前建筑架构原本考》前言《中国史前建筑架构原本考——来自中国甲骨文的佐证》一书,是笔者数年来研究中国史前建筑文化的学术专箸。何为中国建筑文化?笔者为了追溯中国建筑的源头乃至人类建筑的源头,站在中国建筑文化的高度;站在人类建筑史学之上及中国建筑史学、建筑考古学、建筑结构学  相似文献   

9.
1980年代以降,受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深刻影响,批判西方中心主义、重新书写建筑史逐渐成为西方建筑学界的一种潮流.这一时期,学术视线不断下移,同时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始介入建筑史的研究.在此背景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卡斯托夫(SpiroKostof)教授在1985年出版了《全球建筑史》[1].该书扩展了建筑史的研究范围:在地理上拓展到西欧和北美之外的“非西方”世界,在内容上不再局限于“纪念性建筑”而将民居、市民环境等都作为研究对象,使之成为以曾让中国学者耿耿于怀的“建筑之树”而闻名的弗莱彻《比较建筑史》(初版于1896年)[2]之后,“第一部真正挑战西方中心观的严肃的建筑史著作”[3].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性,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内容丰富、变革急剧、波澜起伏。探求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基本形态,研究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的中国古代建筑向近代转化的过程、性质和特点,比较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的建筑演变关系,比较中国与外国建筑的联系及影响,总结近代建筑活动中传入与引进外国建筑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天不无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李乾朗先生现为台北淡江大学副教授、台北《建筑师》杂志主编,著有《台湾建筑史》、《台湾近代建筑史》等书。他于1985年11月29日在东京“日本及东亚近代建筑历史国际研讨会”上发表、日文稿收入村松贞次郎先生退休纪念会刊《东亚近代建筑》中的这篇论文,对台湾的近代建筑历史中地方传统与外来形式之关系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可供关心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读者参考。此文共五部分,本刊发表的是前四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